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河流域农田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施加,以及生活垃圾的丢弃。基于此,本文针对辽河流域农田面源污染的治理技术需求,开展辽河流域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的集成,并以技术成熟度指标对技术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利用层次分析计算污染治理设施评价指标权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对全省污染治理设施调查的基础上.得出评价污染治理设施的13项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评价指标权重,实例计算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农村面源主要分为农田面源、畜禽养殖粪便污染面源和农村生活污染面源,研究根据排放因子法计算了两种主要考核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量.根据四川省农村面源污染状况特征提出了面源治理对策措施,其中农田面源治理措施包括: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田面源生态拦截技术等;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措施包括:加强小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广农牧结合、干清粪、发酵床处理工艺等;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措施包括: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及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等.  相似文献   

4.
傅金祥  陈喆  马兴冠  商涛  张薇  曹晓玉 《环境工程》2011,29(6):120-123,127
基于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通过对评价指标选择、权重确定、模糊运算分析三个环节进行改良,建立了一种分辨率高、简便有效的地表水质量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辽河流域的水质评价中。改良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更实际、更客观地反映多指标共同作用下的地面水环境质量状况,这为制定水环境宏观决策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属性层次模型,以土壤综合环境质量评价、评价指标及各样本建立层次结构,将层次分析法中的比例标度转化为相对属性测度得到各指标权重,再计算合成属性值来实现对各土壤样本的质量等级综合评判与排序.将此方法应用于某地区农业土壤环境8个样本、6项重金属污染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密切值法的评价结果相一致,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分级贴近度法的评价结果略有差异;计算简单、合理,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适用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选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层次分析-熵权法进行计算,并通过我国37家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与地下水中苯浓度的拟合验证对权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比选.结果表明:①3组权重计算结果中,含水层渗透系数和包气带渗透系数均为最重要的指标,危险废物填埋场所处地层介质类型是影响地下水污染风险最显著的因素.在建设危险废物填埋场时,选址需优先关注含水层及包气带介质类型,必要时应采取更高性能的防渗技术手段;②3组场地风险指数(R)和污染指数(C)线性拟合R2值排序为层次分析-熵权法(R2=0.84)>层次分析法(R2=0.75)>熵权法(R2=0.51),因此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得出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污染状况匹配度更高,构建的风险评价方法更能准确预测地下水污染风险;③当各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加和至总权重为0.96时,层次分析-熵权法可包含12项指标,且权重分配更为均衡,不易受到单个指标缺失的影响,由此建立的综合指数计算方法更加可靠.研究显示,层次分析-熵权法是更适用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构建的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结果准确、易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评价及运行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化工企业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有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模式在指标筛选与不确定性处理方面的不足,构建了包括源项因子、过程因子和受体因子3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并提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和基于模糊隶属度的指标风险水平确定方法,计算化工企业环境风险综合评价值,判定风险等级.以上海某化工企业作为案例,验证了本评价模式的有效性;根据评估,若将该企业迁至人口密度较低的工业区(低于2000人/km2)并控制风险物质在容器设备中的充装率(低于80%),可使其风险综合评价值从0.75(Ⅳ级风险)降至0.5(Ⅲ级风险).  相似文献   

8.
污染场地修复的目的是消除土壤污染并实现再利用.为防止消极修复和过度修复带来的新的环境影响,本研究基于可持续修复理念,以系统科学地综合分析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可持续效果为研究目标,结合理论分析法和频度分析法确定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效果评价模型的候选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系统筛选,并应用AHP-熵权法计算推导出评价指标权重值,利用模糊综合评估(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结合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权重值构建了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东北地区某化工污染场地修复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在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综合评价中环境指标组合权重值(0.473 57)最大,其中土壤质量状况改善的权重(0.215 02)最高;健康风险削减和污染场地地价提升分别为社会和经济指标中的重要因素.实例验证中案例污染场地的最终可持续性评分为7.70分,在“良好”的评价区间内,与实际修复情况一致,结果可指导修复方案的优化.研究显示,构建的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综合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可对污染场地修复方案的制定、比选以及修复后效果的综合评价提供技术支...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国外铅冶炼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欧盟铅冶炼污染防治的最佳可行技术和我国铅冶炼技术现状,并应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进行筛选,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的评价,通过评价提出铅冶炼污染防治的最佳可行技术工艺组合。  相似文献   

10.
尹浩  詹亚  张浏  刘桂建 《环境工程》2022,40(5):193-196+250
清水廊道陆向缓冲带是截留陆域污染入河前的最重要生态屏障,评价其工程适宜性,不仅要体现出陆向缓冲带对外源污染物拦截效果以及所选缓冲带技术本身的特点,还要体现出污染物拦截技术对于清水廊道周边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综合影响。基于层次分析法,选取了18个评价指标,构建清水廊道陆向缓冲带工程适宜性评价体系,并对光明大堰河清水廊道陆向缓冲带污染拦截工程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评价的8个河段中,非常适宜的河段占62.5%,适宜的河段占37.5%,河段总体处于污染拦截效果较好状态。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清水廊道陆向缓冲带污染拦截工程评价方法可将河岸带的功能管理、植被及生态重建、土地利用、滨水区规划和设计融入工程评价中,为清水廊道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综合考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在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结合模糊评价的优点,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技术的性能进行评定,并根据特定地区不同的需求进行模糊赋值,采用专家打分法确立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对人工湿地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发展历程分析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种植业对农业面源污染贡献不容小觑.已有治理技术并不在少数,但受技术参数模糊和技术应用效果不明朗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技术应用和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对此,本研究基于近20年国内外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控的发表论文,明确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的体系框架,梳理技术的发展历程,比较不同方向技术对生产投入、产量及污染物排放的作用效果,对新时期下我国植业面源污染防控的发展前沿趋势作出预判.本研究构建了源头削减、过程拦截和养分回用这3个领域以及栽培、生态沟渠和尾/废水等14个方向的技术体系.结果发现,源头削减领域获得了最高关注度,研究方向多且热度仍在不断提升;我国对其中肥料方向技术的研究集中度较高.相比之下,过程拦截和养分回用领域的技术较为单一和欠缺.养分利用效率提升、转运过程调控和土壤添加剂使用将是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控未来的主要着力点和抓手.农田基础设施的配套及后端净化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集成、耦合多领域技术,进一步确保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控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层次分析法在矿山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是决策者按照人类决策过程的“分解-判断-综合”的思想特点,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通过分析和研究,从水质和水量两方面入手,建立了矿山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将各层次权重综合,计算出各层次要素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最终确定影响矿山水环境的主要因素为矿化度、pH值、矿山疏排水量以及有机污染指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溢油后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服务功能指标响应值改变大小来评价溢油对海洋保护区的污染程度,首先构建海洋保护区溢油污染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指标因子基准值,然后确立保护区溢油污染综合评价模型,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快速确定溢油对海洋保护区污染程度大小。该评价模型为溢油保护区污染评价提供新方法,为决策部门采取应急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潜在污染源危害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污染源危害性评价对地下水资源保护及地下水污染防控区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区域尺度地下水污染源荷载危害性评价弱化了点源污染复合强度对地下水的影响.因此,为更准确地进行区域地下水潜在污染源危害性评价,引入污染复合强度要素.选取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地表排污河、垃圾场和加油站为研究对象,构建以污染源种类、污染物排放量、污染源释放可能性、缓冲区半径和污染复合强度为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类污染源权重,基于ArcGIS 10.2软件对沧州市进行地下水综合潜在污染源荷载危害性评价.结果表明:Ⅳ、Ⅴ级风险区面积为5 560.0 km2,占总面积的41.6%,主要位于沧州市中部、北部地区,其危害性受工业源影响最大;Ⅰ、Ⅱ级风险区面积为3 303.4 km2,占总面积的25.2%,主要位于沧州市东部地区.研究显示,该评价方法强化了点源污染复合强度对地下水危害性的影响,可为区域地下水潜在污染源危害性评价提供参考,对地下水资源保护及污染防控区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特尔斐法计算各大类指标和中类指标的权重值。以国际大都市的相关指标作为评价的参照标准体系,建立了综合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两个使用不同工艺生产乙二醛工厂的生产数据和现状,依据化工生产相关规范标准以及专家意见,建立了乙二醛生产工艺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各指标的隶属函数,并运用模糊数学矩阵运算对乙二醛生产工艺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乙二醛生产工艺的选择是可行的。该研究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用层次分析法,以天津滨海新区新河干渠沉积物为例,以各类污染物在沉积物中的生态效应区间值为标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污染物的实际含量对沉积物的污染状况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计算结果表明,权重最大的3个指标分别为DDD(权重为0.359)、DDE(权重为0.168)和金属汞(权重为0.105);得分最高的3个指标为总氮(0.034)、镍(0.030)和DDD(0.012);三大类指标得分依次为营养元素(0.040)、重金属(0.043)和持久性有机物(0.012);新河干渠沉积物污染综合评价得分为0.095. 评价结果表明,新河干渠沉积物总体上产生不利生态效应的可能性较低,产生不利效应的主要污染物为总氮、镍和DDD. 与单项指标评价相比,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体系突出了营养元素类污染物在沉积物环境风险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科学选择最优装备维修合同商。方法提出装备维修合同商的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一种同时使用比较语言和单一语言表达的装备维修合同商选择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复合语言对备选合同商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将复合语言转换为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HFLTS),通过有序加权平均(OWA)算子计算HFLTS的模糊包络,最后应用逼近理想点(TOPSIS)法进行了合同商的评价和选择。结果通过实例验证了该选择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结论为军方合理选择最优装备维修合同商提供了重要模型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风险因素的权重计算为重点,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风险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尝试将此模型应用于海上油气钻井工程的整体安全性评价中,实际工程运用表明:该模型评价过程简洁、直观,评价结果实用、有效,可为类似工程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