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筛选评价指标,尝试建立通用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包括目标层、项目层和指标层的3层26个指标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效果较为理想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本次定量研究的方法。根据以上建立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绵阳市已有的调查数据和有关统计资料,对绵阳市1998~2005年间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了纵向评估。结果表明,绵阳市的生态安全水平发展趋势良好,但就所处的生态安全等级来看,该市总的生态安全水平并不乐观。研究中发现,环境压力一直处于一种相对反复起迭的状况,不安全的隶属度仍然占很大的比例;环境状态中临界安全的隶属度逐渐减小,较安全和安全的隶属度在增大;环境响应中较不安全的隶属度占的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对古建筑火灾危险性等级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将突变理论与改进的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相结合的古建筑火灾危险性等级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从火灾危险源、安全管理、建筑因素和消防应急设施四个方面建立古建筑火灾危险性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改进的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建立隶属函数公式计算各指标隶属度,并根据突变模型的归一化方程建立模糊隶属函数矩阵,将计算出的数值规划为一个数据为古建筑火灾危险性等级的总突变隶属函数值。通过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某古建筑火灾危险性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该古建筑火灾危险性5个等级下的最大总突变隶属函数值为第二级的0.935,故该古建筑火灾危险性等级为Ⅱ级,属于轻度危险,该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调查情况一致,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关措施,对预防古建筑火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气质量评价上海指数法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将模糊数学应用于上海指数法,在评价函数中引入半梯形隶属函数和倍斜率隶属函数,提出模糊上海指数法,将此法应用于延安市的大气质量评价工人,欧几里德贴近度法和上海指法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模糊上海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是科学合理的,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制作出基于地理信息的城市大气质量评价图,使评价结果可视化,地图化。  相似文献   

4.
将模糊数学应用于上海指数法 ,在评价函数中引入半梯形隶属函数和倍斜率隶属函数 ,提出模糊上海指数法 ;将此法应用于延安市的大气质量评价工作 ,与欧几里德贴近度法和上海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表明 ,模糊上海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作为人类环境问题和危机产生的重要策源地,建立反映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评价结论,指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必要。文章在城市作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人工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社会生态亚系统、经济生态亚系统及自然生态亚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和城市生态系统主要生物成分组成、结构与功能关系,系统的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社会为评价要素,下设12个一级指标及42个二级指标,为评价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专家咨询法,选取相应指标构建适合大连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和隶属度,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湿地功能整合性、生态特征、社会环境隶属度,并计算其健康度为0.4977,属于第Ⅳ等级(0.3~0.5)疾病状态。湿地生态功能已不能满足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需要,湿地生态系统已开始退化,对大连市湿地生态系统作出预警分析。  相似文献   

7.
厦门城市生态功能网络评价及其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城市系统中改善与提高生态功能网络的连接对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及价值、限制城市格局蔓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厦门市的城市化问题,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不同景观类型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城市生态功能流的影响,在GIS软件辅助下,利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提取生态功能网络中廊道的最佳路径,最终通过网络结构分析确定生态功能网络的最优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市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不均,建成区内生态斑块质量不高,破碎程度较大,生态功能流无法形成良好的衔接,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急需对城市生态功能网络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优化。本研究的方法和结果可为城市生态功能网络研究的定量分析及网络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模糊数学法在电解铝清洁生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数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将模糊数学理论的隶属函数和隶属度等概念引入电解铝清洁生产评价中.通过建立评价指标因素集、评判集、权重集和隶属函数等模糊集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采用评价尺度计算清洁生产得分,根据国内各电解铝企业提供的基础数据,对其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全国约有5%的电解铝企业达到清洁生产一级水平,30%的企业达到清洁生产二级水平,达到清洁生产三级水平的企业占45%左右.同时也说明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它对电解铝清洁生产评价具有实际意义,对企业采取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济南市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采用模糊隶属函数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对2001-2007年济南市城市水资源可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最后提出了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0.
把低碳生态城市考虑成一个包含众多相互耦合的组元的非线性复杂系统,建立起一个评价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水平的最大信息熵(MIE)模型,计算了ξ参量及系统演化动力学方程,其中,ξ参量是低碳生态城市系统组元间相互耦合形成的结构模式,表征系统发展水平的高低.同时,对2007—2011年间天津市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7—2011年天津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水平逐渐提高,而以ξ值来度量的环比增长速度在2008年达到最大值6.96%.ξ值各分量的雷达图表明,交通系统的完善、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大是5年间这一低碳生态城市系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ξ-xi的拟合结果显示,指标的实际值与理论预测值间的误差比较小,证实了MIE模型可以用于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水平的预测;与灰色预测法的比较表明,MIE模型可以更准确地对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本文最后讨论了MIE模型在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水平评价上的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连云港市污染物排放量的比较和污染减排任务的要求,选取COD和NH3-N 2种具有代表性的污染物,详细研究连云港市工业行业的COD和NH3-N产、排量,根据数据测算出所占排放量比重,对比重较大的饮料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化学品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的污染治理设施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治理设施大部分为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废水生物处理法进行有机物治理.总结了连云港市在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土壤整体质量的生态毒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土壤样品采自沈阳西部污灌区 .进行了污染物 (重金属和矿物油 )含量分析和生态毒性试验 .重金属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 ,矿物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生态毒性试验分别参照国际标准组织 (ISO)和OECD指南 ,进行了植物毒性试验、蚯蚓毒性试验和蚕豆根尖微核试验 .植物试验以小麦种子发芽根伸长抑制率为试验终点 ,试验周期50h ,蚯蚓毒性试验以蚯蚓死亡率、体重增长抑制率为试验终点 ,试验周期28d .土壤中矿物油含量在145mg/kg~1121mg/kg ,重金属Cd为0.34mg/kg~1.81mg/kg .土壤对植物和蚯蚓显示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 ,土壤的蚕豆根尖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 .种子发芽根伸长抑制率为2.0%至-35.1% ,蚯蚓死亡率为0%~40%.体重增长抑制率由14d的-2.3%~-19.4%在28d增加到-2.1%~10.7% ,蚕豆根尖微核率最高达6.62/100.研究表明 ,土壤中的污染物积累较低 ,但具有明显的生态毒性 .  相似文献   

13.
刘绮 《重庆环境科学》2000,22(5):21-23,27
以某区域水环境-经济系统为研究实例,寻求值-排污-水质综合协调解方法,寻求净收益最大时的总体规划方案。建立目标参数规划模型,寻求不同生产规模条件下的产值-排污-水质协调解,又探讨了水环境标准约束下的某化工区废水治理费用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以供决策者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滇池富营养化特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雪亭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134-135
介绍了滇池水质状况,对滇池富营养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当前国际化学危险品的各种分类体系,对比了GHS与TDG、EU_CLP、DOT、WHMIS等对化学危险品的具体分类。有助于GHS的理解与掌握,全面推进GHS在我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论给水管材发展的新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给水管材的发展阶段、国内外给水管材的发展动向详细地阐述了我国现阶段给水管材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向,提出了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生态保护地协同管控成效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区分类管理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管控制度,生态保护地是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开展生态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及不同类型生态保护地之间的协同管控成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以吉林省自然保护地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生态保护地(即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为研究对象,以重要生态空间、植被生态、水源涵养功能为主要内容,基于“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省域”的管控梯度差异,评估分析了生态保护地的协同管控成效。结果表明:(1)从重要生态空间协同管控成效来看,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生态空间面积比例最高、人类活动干扰指数最低,这与生态保护管控严格程度呈现很好地正相关。但是1980—2015年间重要生态空间面积比例均有所减少,减少幅度与管控严格程度没有表现出正相关。(2)从植被生态协同管控成效来看,植被覆盖总体呈现出自东向西逐步降低的特点,与东部分布有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森林类自然保护区、西部分布较多的湿地类自然保护地的空间特征一致。但是,由于湿地及水域类型自然保护地面积占比较高,且分布在吉林西部草原和平原区的面积比例较高,自然保护地的年际变化较大、且植被覆盖稳定度低于重点生态功能区。(3)从水源涵养功能协同管控成效来看,水源涵养能力呈现出东部和西部高、中部低的特点,与这两个区域主要分布有森林、草地和湿地等重要生态空间密切相关,也与分布着大面积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各类自然保护地密切相关。自然保护区的水源涵养能力最高,且年际变化最小、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我校试行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04级827人的身高体重指数、分数、耐力指数、握力指数等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总结评价,从而得出了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几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20.
后勤装备防腐涂层加速试验环境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后勤装备服役特点,综合考虑亚热带沿海地区湿热、紫外光照、盐雾等主要腐蚀因素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后勤装备表面涂层的加速试验环境谱,给出了各环境块的具体确定方法,并且提出了建立加速谱与装备实际使用环境的当量加速关系的方法。为后勤装备外露关键部位涂层使用寿命评定、涂层有效性检验和腐蚀修理方案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