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浓度梯度法研究了重金属离子二价汞对豆科根瘤菌和寄主毛苕生长结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根瘤菌各菌株间对Hg~(2 )的忍耐程度有差异。当Hg~(2 )浓度为2ppm时,多数菌株仍能正常生长;5ppm时,受不同程度的抑制;10ppm时,受到严重抑制,有些菌株完全不能生长;20ppm以上,所有供试菌株完全不能生长。在水培条件下,当Hg~(2 )达10ppm、土培为50ppm时,毛苕的结瘤固氮受影响;水培20ppm、土培200ppm以上时,植物根部完全不结瘤。本工作初次阐明了汞对某些根廇菌-寄主毛苕的毒害,为鉴别污染程度和农业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根。  相似文献   

2.
酚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和在含酚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石油化工厂的活性污泥和废水混合物中分离到10个降解酚的细菌菌株,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5个菌株(PD1、PD2、PD6、PD7和PD39)被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4个菌株(PD4、PD5、PD8和PD9)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1个菌株(PD3)为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sp.).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D39菌株的酚降解特性、最适生长条件、降解底物的范围、儿茶酚1,2-双加氧酶(C12O)和儿茶酚2,3-双加氧酶(C23O)活性、含酚废水的生物处理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PD39菌株的最适生长和降解条件是,培养基的起始pH为7.0,培养温度为30℃,酚浓度为800 mg/L,对酚的最大降解浓度为1 200 mg/L.酚浓度为637 mg/L的工业废水经72 h处理酚的去除率达到99.96%.PD39菌株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来作含酚废水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强化菌株.  相似文献   

3.
一株Diaphorobacter属细菌对苯酚的降解特性和代谢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aphorobacter sp.ZW12菌株具有较高的苯酚耐受性和降解能力,通过摇瓶培养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基本培养基中考察该菌株对苯酚的耐受性和苯酚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在苯酚浓度为4.0g/L的培养基中生长,完全降解苯酚的最高浓度可达3.0g/L。其最适生长pH、生长温度和代谢温度分别是pH7.0、33℃和30℃。利用苯酚羟化酶基因(Lph)、邻苯二酚-1,2-加氧酶基因(C12O)和邻苯二酚-2,3-加氧酶基因(C23O)特异性引物对ZW12总DNA进行PCR扩增,结果Lph基因和C23O基因PCR扩增阳性、C12O基因扩增呈阴性,表明ZW12对苯酚的代谢是通过C23O途径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两株假单胞菌降解酚类化合物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焦化废水中分离得到2株可降解对氯酚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CO-1和CO-44.其最适降解温度为35~40℃,最适pH值为6.0~8.0.菌株降解对氯酚的速度与对氯酚初始浓度呈负相关.2株细菌均能较快地降解苯酚和甲酚,其中CO-1还能够降解1-萘酚和萘.在添加对氯酚的焦化废水中,CO-1和CO-44能够在42h内将苯酚、甲酚和对氯酚完全降解.从2株细菌中均检测到了苯酚羟化酶基因,分别从菌株CO-1和CO-44中检测到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基因和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基因.  相似文献   

5.
光合细菌PSB-1D对2-氯苯酚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筱敏  董怡华  李亮  卢娟  和英滇  高阳 《环境科学》2010,31(7):1672-1678
从农药厂排污口下游底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可降解2-氯苯酚的光合细菌PSB-1D,经过菌落形态特征、细胞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和特征吸收光谱扫描分析后,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p.).PSB-1D生长和2-氯苯酚降解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菌能在含2-氯苯酚(50mg/L)的PSB液体培养基中降解2-氯苯酚,培养7d后降解率可达57.26%.进一步实验研究表明不同供氧光照组合、培养基初始pH值、温度、光照度等环境因素对PSB-1D生长和降解2-氯苯酚效果的影响较为显著.在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30℃,光照度为4000lx的条件下,将PSB-1D置于含2-氯苯酚质量浓度为50mg/L的PSB培养基中厌氧光照培养7d后,2-氯苯酚降解率可达到62.08%.在此基础上采用Andrews方程对PSB-1D降解2-氯苯酚的动力学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PSB-1D降解2-氯苯酚符合高浓度底物抑制的酶促反应类型,其降解动力学参数为rmax=0.309d-1,Km=2.733mg/L,Ki=230.15mg/L.  相似文献   

6.
为治理制药废水中残留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TEA(triethylamine,三乙胺),以石家庄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为材料,采用富集培养和选择培养,分离筛选到1株能以TEA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生长代谢的降解菌——S6-2.通过测定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G+C(碱基对)摩尔百分比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采用单一影响因素试验分析菌株S6-2对TEA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S6-2具有较强的TEA降解能力及降解稳定性;其最适降解温度为32 ℃,最适降解pH为8.0.菌株S6-2可耐受较高浓度TEA,在ρ(TEA)为900 mg/L的培养基中仍能生长;在最适条件下,菌株S6-2对TEA的降解率为70.7%±1.8%.该株菌在含TEA的无机盐平板上传代培养15代后,对TEA的降解率为69.3%±2.5%,说明菌株S6-2对TEA的降解具有稳定性.研究显示,菌株S6-2可作为TEA污染水体生物修复的潜在资源.   相似文献   

7.
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苯酚降解菌L5-1,经菌落形态观察和16S rD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菌株L5-1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NCBI)的注册号为MN784421.将苯酚设置为唯一碳源,对其生长和苯酚降解特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菌株L5-1在10%接种量、温度30~35℃、pH值7~8的条件下,均能高效降解培养基中苯酚(培养基体积为100mL,初始苯酚浓度为500mg/L,14h时降解率>93%).而在最优降解条件下(10%接种量,培养温度为35℃,pH值7.0,NaCl浓度为1%),初始苯酚浓度为500mg/L,菌株在14h内的苯酚降解率可达97.1%;而当初始苯酚浓度为1000mg/L,菌株也可在46h内达到97.71%的降解率.运用Haldance方程动力学模拟菌株在不同浓度苯酚下的生长过程,其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355h-1,半饱合常数104.27mg/L,抑制常数为322.83mg/L,R2=0.997.菌株L5-1为目前已报道的Bacillus菌属中降解苯酚能力较强的菌株,为实际处理含酚废水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焦化废水处理中酚、氰降解细菌的分离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焦化废水为含酚、氰废水的特性,从焦化厂处理焦化废水的活性污泥和油泥中分离出能降解酚的细菌7株,降解氰的细菌8株,并对其降解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酚浓度为150mg/L,经6h处理后0512菌株对酚的去除率达96.84%,当CN^-浓度为25mg/L经8h处理后,0501菌株对CN^-的去除率达99.96%。  相似文献   

9.
硝基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硝基苯的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武汉制药厂排污沟污泥中分离出四株以硝基苯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经初步鉴定,它们分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ylococc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葡萄球菌在含0.1%硝基苯的培养基中培养3天,可将硝基苯降解44%。其余菌株降解能力稍差。所有菌株经肉汤培养基转代,其降解能力都不降低。经检测4株菌均未发现质粒。  相似文献   

10.
农药降解质粒向根瘤菌的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细菌农药降解质粒P~(JP4)向根瘤菌的转移以及农药降解质粒引入根瘤菌后,对其共生性、固氮能力和根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根瘤菌受体均接受了农药2,4-D降解质粒P~(JP4)。转移频率在4.0×10~(-6)—6.4×10~(-6)之间。其中一个受体菌株在灭菌土壤中接受该质粒,其转移频率为5.1×10~(-7)。接受了农药降解质粒的接合子保持了根瘤菌的共生性状、乙炔还原活性,所形成的根瘤结构与亲本株没有明显差别。从根瘤中分离的接合子仍保持了质粒P~(JP4)。  相似文献   

11.
张喆  傅金祥  朱京海 《环境工程》2020,38(10):108-113
针对低温污水生物脱氮效率低问题,采用有机高分子复合硬性颗粒(OPCRP)-SBMBBR反应器处理低温污水,与传统SBR反应器对比,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2套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细菌菌群多样性及组成结构丰度差异,揭示高效处理低温污水优势脱氮菌群。结果表明:在水温(6.5±1)℃条件下,OPCRP-SBMBBR反应器出水脱氮效果及污泥沉降速率均明显提高;投加填料有助于提高活性污泥系统内硝化反硝化菌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即优势氨氧化菌(AOB)、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厌氧反硝化菌总相对丰度分别由SBR (R1)的3.9%、3.47%、15.87%增加到OPCRP-SBMBBR (R2)的5.21%、5.26%、23.64%。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种红环菌科、Enterobacteriaceae、Terrimonas,分别由R1的2.77%、1.63%、2.43%增加到R2的3.3%、3.11%、2.59%;R2独有的好氧反硝化菌种包括假单胞菌属、氢噬胞菌属等,其相对丰度分别为1.17%、0.79%。R1、R2中优势好氧反硝化菌种总相对丰度分别为10.66%、17.35%,优势硝化菌种总相对丰度分别为7.37%、10.47%,优势硝化反硝化菌种总相对丰度分别为28.65%、43.32%,为低温污水中生物脱氮提供了良好的细菌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PH为5.5的HCl-(CH2)5N.介质中,铁氰化钾和过二硫酸铵存在下,用4-氨基安替吡啉(4-AAP)两波段光度法可同时测定污水中0.1—30mg/L的酚类和0.008—3.0mg/L的芳胺.水样不需要预镏和萃取操作,石油类及0.3mg/t以下的硫化物不于扰测定,Cu2+、Fe3十的干扰可用EDTA掩蔽消除.酚类和芳胺的水样加标回收率酚类为98%-105%,芳胺为95%-105研究了10种酚和13种芳胺的测定灵敏度.  相似文献   

13.
镉、铁及其复合污染对烟草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Cd作为一种主要的环境污染物,它对生物的毒性已有较多的报道.Fe作为一种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矿质营养元素,其毒性研究尚少见。目前研究发现用Fe~(2+)含量超过1.5ppm的池水喷灌烟草,会产生毒害.水稻的“青铜色病”,“Alkagave病”、“Aki-ock病”、甘蔗的“斑叶病”都和Fe毒害有关.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粒径分化的厌氧氨氧化污泥性能与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晓曈  杨宏 《环境科学》2021,42(4):1930-1938
为明确基于粒径分化的厌氧氨氧化(ANAMMOX)污泥特性与菌群演替规律,研究了高氨氮生物滤池反应体系中ANAMMOX絮体污泥形成颗粒过程中的性能变化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粒径增加显著提高了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AnGS)比活性(SAA)和耐受性,R4(>4.75 mm)的SAA最高为426.8mg·(g·d)-1,但也给传质带来不利影响.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菌属间动态变化普遍存在.<4.75 mm时,粒径增加强化了菌群结构稳定性,絮体中含量较多的氨氧化细菌(AOB)被淘汰,脱氮比例逐渐稳定.R3(2.8~4.75 mm)具有最专一的菌群组成,功能菌Candidatus Kuenenia占比达到52.7%,而R4群落复杂度升高,功能菌占比下降,异养菌丰度增加,对颗粒结构产生负作用.此外,R3微生物的基因功能表达水平最佳,在基因复制修复和能量转化等方面明显优于小颗粒.最后通过样本间OTU矩阵分析了AnGS的进化过程.这些结果对AnGS系统的优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将有助于ANAMMOX工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力图用回避实验的方法分析铜离子对闽江鳗鲡及其他水产资源的影响。实验在流水中进行,温度为16±0.5℃,pH为7.43±0.2,溶解氧为62—68.9%;鱼体长为46—69.5mm,重量为174.2—226.6mg;每一浓度测试20次。当浓度为0.0001ppm时,回避度为12.81%;浓度为0.016ppm时,有明显的回避反应,回避度为58.28%;浓度升至0.064ppm时,回避度84.74%,为完全回避。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挖掘解磷菌资源,采用无机磷和有机磷培养基对内蒙古荒漠灌木根际解磷菌(phosphorus-solubilizing bacteria,PSB)进行分离筛选,以16S rRNA基因序列初步分析PSB的分类地位;采用钼锑钪比色法和钒钼比色法分别测定菌株的解无机磷和有机磷能力;采用铬天青S(CAS)蓝色平板法筛选可产铁载体的菌株,根据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产铁载体能力.结果表明:从荒漠灌木根部共分离到62株解磷细菌,分属6纲和21属,其中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32.26%)为最优势菌纲,芽孢杆菌属(Bacillus,17.74%)为最优势菌属;其中23株菌可以使PVK培养基变色,解无机磷能力较强,为4.2~33.99 g/mL;32株菌可在有机磷培养基上生长,其解有机磷能力为0.30~191.03 IU;有22株菌具有产铁载体能力,其铁载体的相对含量(As/Ar)范围为0.47~0.99.研究显示:内蒙古荒漠灌木根际PSB类群多样,且不同灌木间PSB组成差异较为明显;含有多种较高解有机磷能力和产铁载体能力的PSB菌株是多种植物根际促生菌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有机碳源对启动及运行CANON颗粒污泥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  王艳菊  吕育锋  曹瑞华  李帅  张杰 《环境科学》2018,39(3):1294-1300
采用两组平行的SBR反应器R1和R2,通过分别添加有机碳源和不添加有机碳源对比实验,研究有机碳源对全程自养脱氮(CANON)颗粒污泥工艺启动的影响,通过改变有机碳源浓度对比实验,研究有机碳源对CANON工艺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L-1有机物的存在可以加快CANON颗粒污泥工艺的启动,R1和R2分别于23 d和32 d成功启动CANON颗粒污泥工艺.适量有机物(不超过150 mg·L-1)的存在会通过增强亚硝化菌(AOB)及厌氧氨氧化菌(An AOB)的活性和促进反硝化作用来提高氨氮及总氮去除率,R1和R2的最高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2%、88%和89%、80%.进一步实验表明,过量的有机碳源(超过200 mg·L-1)会抑制AOB及An AOB的活性,从而降低氨氮及总氮去除率,但是会促进反硝化反应并提高其对系统脱氮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8.
利用湖底淤泥分离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CQU01和该菌株的吸氢酶基因hupL缺失菌株CQU012作为出发菌株,分别构建聚羟基丁酸酯合成酶基因phbC单突变株及聚羟基丁酸酯合成酶基因phbC与吸氢酶基因hupL双突变株,以提高其在光照培养条件下的产氢量.以同源重组双交换方法构建含有Em抗性基因的自杀载体,通过接合转移转化R. palustris CQU01菌株,经PCR扩增以及测序验证,成功获得了沼泽红假单胞菌phbC单突变株R. palustris CQU013及phbC-hupL双突变株R. palustris CQU014.相同条件下测定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的生长和产氢特性,结果显示,突变菌株生长曲线与野生菌株有明显差异,两株突变菌株的产氢量分别是原始菌株的1.31和1.76倍,达到454mL/L和604mL/L.双突变菌株产氢能力较phbC基因和hupL基因单突变菌株的产氢能力有明显提高,说明phbC和hupL基因对菌株R. palustris 的产氢代谢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产多胺筛选培养基,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本研究从重金属污染农田空心菜根际土壤中筛选具有钝化重金属的产多胺细菌,并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功能菌株对空心菜生长、多胺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Cd和Pb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从空心菜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9株高产多胺的细菌菌株,其中Enterobacter bugandensisYX6能够分泌精胺和亚精胺,Klebsiellaquasivariicola YX8能够分泌腐胺.在LB培养基中,菌株YX6和YX8对Cd和Pb吸附去除率均大于80%.水培试验表明菌株YX6和YX8能够显著提高空心菜地上部和根部多胺(29.3%~180%)的含量以及可食用部分超氧化物歧化酶(18.5%-42.7%)和过氧化物酶(46.2%~100%)的活性,进而显著提高了空心菜地上部(21.2%~40.9%)和根部(43.3%~68.2%)的干重,同时降低了空心菜地上部和根部Cd(45.8%~69.5%)和Pb(42.4%~63.6%)的含量.产多胺细菌E.bugandensisYX6和K.quasivariicola YX8不仅能够提高空心菜生物量和抗氧化酶活性,还能低空心菜对Cd和Pb的吸收,为重金属超标农田安全利用和减少蔬菜中的重金属含量提供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重金属化合物(CdCl_2、PbCl_2)和矿物油作为土壤的污染物,分析土壤中镉、铅、油的含量对土壤微生物类群与生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铅、油对水旱田中的细菌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对放线菌、真菌抑制作用较差。小剂量的镉、铅、油对固氮菌有刺激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对尿酶和硝化细菌的代谢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其它酶类不明显。 从含重金属的平板培养基上反映出土壤对重金属的掩蔽作用。污染物对微生物的生化活性的临界毒害浓度分别为:镉 5—60ppm;铅 300—500ppm;油 500—5000p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