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养殖中华绒螯蟹中镉的残留现状及膳食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中国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中镉的污染现状及膳食风险,于2017年中华绒螯蟹养殖收获期(9-10月),在中国中华绒螯主要养殖区(辽宁、山东和江苏,产量占比为60%)采集了86份(每份30只,公母各半,合计2 580个个体)样本,利用ICP-MS测定其全部可食部分中镉的含量,并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和膳食风险评估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显示:所有样本中均检出镉,其质量分数范围为0.029-5.105 mg?kg~(-1)(湿重,下同),均值为0.154 mg?kg~(-1);81份样品处于未污染和轻微污染水平,4份样品处于中度污染水平,1份样品为重度污染并超出国家限量标准。从养殖地区来看,中华绒螯蟹可食部分镉的残留量表现为江苏山东辽宁,但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江苏地区中,太湖和阳澄湖中华绒螯蟹镉残留差异显著。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86份样品的风险值均小于1。综合表明,中国养殖中华绒鳌蟹中虽存在一定的镉残留,但其膳食风险相对较低。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是否影响了大闸蟹(Eriocheir sinensis)品质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环太湖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大闸蟹养殖基地。通过对环太湖流域池塘养殖的中华绒螯蟹蟹黄中汞残留的调查,评估食用此地大闸蟹的膳食风险。于2015年9月在常州、宜兴、苏州和湖州的养殖池塘中采集35份中华绒螯蟹样品,用冷原子吸收测汞仪对蟹黄中汞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集样品中总汞含量的范围为ND(未检出)~96.35μg·kg~(-1),均值为26.39μg·kg~(-1),检出率为88.6%,检测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从采集区域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常州地区中华绒螯蟹蟹黄总汞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雌雄中华绒螯蟹的汞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显示,采样地未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处于清洁水平。人群食用风险评估表明,暴露的重金属汞对食用人群暂无健康风险。该研究可对该地大闸蟹的合理食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太湖主要入湖河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采集太湖西岸和北岸12条主要入湖河口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5种重金属元素(Cu、Zn、Ni、Pb、Cd)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别研究了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累积程度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调查的12条入湖河流河口表层沉积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Cu、Zn、Ni、Pb、Cd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63.04、173.11、56.71、37.05、2.23 mg?kg~(-1)。各重金属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差异性,总体表现为大港河(DGH)、乌溪港(WXG)庙渎港(MDG)、大浦港(DPG)、陈东港(CDG)、官渎港(GDG)、洪巷港(HXG)、社渎港(SDG)河口表层沉积物以重金属Cd污染为主,而沙塘港(STG)、太滆运河(TG)、直湖港(ZHG)、梁溪河(LXH)河口表层沉积物表现为Cu、Zn、Ni、Pb的复合污染。地累积指数法评价表明,各入湖河流河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表现为CdCuZnNiPb。潜在风险指数(riE)表明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表现为CdCuNiPbZn,主要污染物为Cd。其中庙渎港(MDG)和社渎港(SDG)处于严重风险状态,大港河(DGH)、乌溪港(WXG)、大浦港(DPG)、官渎港(GDG)、洪巷港(HXG)处于重度风险状态,陈东港(CDG)、太滆运河(TG)处于中度风险状态,其余点位生态风险较低。研究表明,西岸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等级高于北岸,但北岸入湖河流河口表层沉积物中Cu、Zn、Ni、Pb的累积也应当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采集固城湖及其出入湖河道水样,测定水体理化特征指标,探讨固城湖水质时空分布差异,并根据2001—2012年水质监测数据,利用PWQTrend 2010软件分析近年来固城湖及官溪河的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固城湖大湖区、港口河和漆桥河水质较好,丰水期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小湖区、养殖区排污口、官溪河和胥河受纳污染负荷较大,丰水期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而枯水期大、小湖区及出入湖河道都处于中营养状态。目前水质主要受氮磷污染的影响,主要污染源为水产养殖;2001—2012年官溪河和小湖区总体上属于Ⅲ~Ⅳ类水质,大湖区则属于Ⅲ类水质,受高淳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措施的影响,官溪河总氮、总磷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小湖区总氮浓度,大湖区总氮、总磷浓度都呈显著上升趋势,因此合理规划养殖业发展规模和模式,减少各类污染源排放量,是保证固城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作为暴露生物,检测了水体Hg2+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血淋巴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肝胰腺中GPT和GOT活性随水体中Hg2+浓度(0.01~0.30mg·L-1)升高而降低;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GPT和GOT活性变化趋于分化,0~0.05mg·L-1暴露组,随Hg2+浓度升高血淋巴GPT活性迅速上升,0.10~0.30mg·L-1暴露组,随Hg2+浓度升高血淋巴GPT活性迅速下降;GOT活性随着水体Hg2+暴露浓度的升高则持续上升,表现出"剂量-效应"正相关;两种组织中AKP和ACP活性随暴露浓度的升高都表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并且最高值均出现在0.05mg·L-1的Hg2+处理组。4种酶活性对水环境中Hg2+反应灵敏,可作为中华绒螯蟹毒理学评价指标以及重金属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贵州草海是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对调节区域气候,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评价其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对于草海湿地的稳定性及其湿地土地资源保护具有深远意义。选取草海周边20个点均匀采集样品,测定其中7种重金属(Cu、Pb、Zn、Cd、Cr、As、Hg),利用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解析污染特征与来源,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草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表现为Zn(279.40mg·kg~(-1))Cr(161.13 mg·kg~(-1))Pb(51.24 mg·kg~(-1))Cu(19.83 mg·kg~(-1))As(17.98 mg·kg~(-1))Cd(13.97 mg·kg~(-1))Hg(0.14mg·kg~(-1)),其中Cd、Cr、Zn、Cd与Hg含量较贵州省土壤重金属含量背景值高,而Cu、Hg则低于背景值。相关性分析表明,Cd与Cr、Zn、Cd与Hg之间表现出正相关关系,Cu和Pb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具有较高正载荷,表明其来源相似,具有相同的化学行为与环境行为;As与其他金属元素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关系。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分析,沉积物中Cd超标率达100%,样品中最大超标倍数达66.7倍,为主要污染物,处于极强污染级别;Cu、Cr、Pb、Zn和Hg处于无-中度污染级别;As的含量都低于背景值,即草海未出现As污染。根据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结合草海湿地的污染情况判断,草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主要受外源污染,尤其是土法炼锌的影响,其次是城市污水的影响,污染分布规律大致呈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重庆城区市售蔬菜重金属污染评价与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学物质被广泛使用,重金属对蔬菜的污染与日俱增。为研究重庆城区市售蔬菜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在重庆市主城区多个农贸市场随机采集8类37种蔬菜,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重金属Cd、Ni、Cr和Pb的含量并进行污染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以期为重庆市的蔬菜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撑。结果表明,蔬菜样品中Ni、Cr、Cd和Pb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83.9、171.4、15.1和192.1μg·kg~(-1);其超标率分别为12.6%、3.9%、2.4%和51.2%,Pb超标率较严重。根据单项污染指数,蔬菜中Cd和Cr为优良状态,Ni为安全状态,而蔬菜受Pb污染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茎类蔬菜受到的Pb污染较为严重,属于中污染;块根类、鳞茎类、茄果类和瓜类蔬菜受Pb污染相对较轻,处于轻污染;芸薹类、豆类、叶菜类蔬菜均未受到Pb污染。通过目标危险系数(THQ)评价单一重金属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蔬菜中重金属Cd、Ni、Cr和Pb的THQ均表现为儿童中老年青壮年,4种重金属对儿童的危害较大。儿童、青壮年和中老年3类人群的总目标危险系数(TTHQ)分别为1.003、0.802和0.902,其中仅儿童的TTHQ大于1,说明儿童属于敏感人群,长期食用这些蔬菜可能带来较高的健康风险;中老年人群的TTHQ已接近风险值1,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及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陕西省食用菌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并评价其污染程度,根据2013年陕西省污染物监测计划对235份食用菌中的重金属进行测定,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污染程度,评估陕西居民经食用菌类所致的重金属暴露量。食用菌中镉、汞、铅和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633、0.0189、0.0571和0.0692 mg·kg~(-1)。以平均含量进行评价,单因子污染指数较高的分别是鲜蘑菇中汞0.23、干蘑菇中镉0.36和砷0.35,此三者均属于轻度污染水平,其余均为正常背景水平;以高值P90(表示90%的样品含量低于该值)进行评价,干蘑菇中镉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为1.12,表明部分干蘑菇存在镉污染,且其综合污染指数亦0.7,为警戒线水平;结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推荐的各重金属耐受量,计算得出食用菌中重金属的安全消费量,此值较高,食用安全性良好。整体而言,陕西省食用菌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较轻,居民通过食用菌类所致重金属的暴露量在安全范围内,少数食用菌样品重金属含量较高,主要可能与其种植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9.
自COVID-19爆发以来,人类生活和经济受到很大负面影响,但同时疫情期间自然环境得到一定改善.为探究COVID-19管控对太湖重金属污染和水生生态风险的影响,将疫情期间(2021.6—2021.7)和爆发前(2019.9—2020.1)太湖重金属污染和水生生态风险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PCAAPCS-MLR(主成分-绝对主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对重金属进行定量源解析.结果表明,疫情期间太湖重金属污染水平和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皆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39.9%—92.8%和0.19%—87.66%.整体水质优良比例提升了33.65%.重金属中受影响最大的元素为铜和铬.定量源解析结果表明,工业源对铜和铬的贡献率分别为79.75%和84.26%,疫情期间工业活动的减少是太湖重金属污染和生态风险降低的主要原因.为更好地管控太湖重金属污染和保护太湖水生生物,建议优先监管太湖周边电镀、冶炼和化学三大工业企业铜和铬的排放.  相似文献   

10.
河湖相连水系水体污染控制技术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湖流域上游洮滆水系河湖相连,湖荡密布。以滆湖—太滆运河、漕桥河—太湖为例,分析了该区域水系特征、生态状况、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河湖相连水系污染治理控制方案。通过加强流域污染物的源头控制,削减污染负荷,控污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提高湖荡自然净化能力和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拦截并净化水系入湖污染物,为入湖河流提供清洁水源;对入湖河流集水区各类污染源进行治理,拦截和控制沿线污染物进入入湖河流,建成清水河道,提高入湖河流自然净化能力,使污染物在入湖河流运移过程中进一步削减,在河湖连结处等关键水域构建强化净化污染物的生态拦截工程,再次削减入湖污染物,并对水系各污染控制要素进行系统调控和优化配置,在上游地区构建太湖污染防控和水环境保护的安全屏护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分析24条环太湖主要进出河流河口表层沉积物中Pb、Cd、Cu、Zn、Cr和Ni等6种金属含量特征,并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其生态危害,旨在为合理预防和治理太湖重金属污染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对照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环太湖诸河口表层沉积物中Cd、Cu和Zn普遍超标,重金属污染强度总体上是北部河流南部河流,入湖河流出湖河流.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本次监测的各河流河口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重金属污染,以蠡河河口污染最重,达到很强生态危害.各重金属对太湖生态风险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CdCuPbNiZnCr.图5表2参17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深圳市农林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分菜地、果园、林地和荒地等4种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共采集了52个表层土壤样品,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其重金属Cu、Pb、Zn、Cd、Cr和Ni全量,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了6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污染现状.评价结果显示,部分土壤样点存在较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Cd的污染最为严重,Cu的污染最轻;不同用地类型下的污染等级不同,荒地处于尚清洁(警戒限)水平,菜地和林地处于轻度污染水平,果园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全市农用地土壤处于轻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以阜新海州井工矿煤矸石山为研究对象,在矸石山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4个方向50 m范围内共采集表层土壤样品32个,研究煤矸石堆放对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程度,分析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评价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5种重金属Zn、Pb、Cu、Cr和Ni中,Pb、Cu、Cr和Ni含量的平均值均高于土壤背景值,其中Ni和Cu的含量分别为土壤环境质量Ⅱ级(GB15618—1995)标准值的1.49倍和1.76倍。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基本呈现出随着距煤矸石堆距离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为重金属Ni单项污染水平最高,有28.1%的样本处于轻度污染水平,研究区域土壤中5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土壤处于轻度污染。BCR顺序提取法对研究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分析结果显示,5种重金属都以残渣态为主要存在形态,弱酸溶态含量仅占总量的2.09%~10.8%。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32个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未呈随土壤pH值变化而变化趋势,土壤有机质与相应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相关性分析数据表明,土壤有机质不是影响研究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伊犁煤矿土壤重金属累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伊犁地区的庆华煤矿、铁厂沟煤矿和达达木图煤矿为研究区,对矿区周边土壤4个土壤深度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的重金属全量(铜、锌、铅、镉、铬、镍)和土壤酶活性(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个矿区中,重金属铜的含量为21.72—31.85 mg·kg~(-1),是国家土壤背景值的0.6—0.9倍;重金属锌的含量为79.28—114.94 mg·kg~(-1),是国家土壤背景值的0.8—1.1倍;重金属铅的含量为44.39—60.19 mg·kg~(-1),是国家土壤背景值的1.7—2.3倍;重金属镉的含量为0.54—2.33 mg·kg~(-1),是国家土壤背景值的0.9—3.9倍,重金属铬的含量为27.71—48.08 mg·kg~(-1),是国家土壤背景值的0.4—0.8倍;重金属镍的含量为9.25—18.07 mg·kg~(-1),是国家土壤背景值的0.15—0.3倍;(2)铜、锌、铬、镍、铅与脲酶活性呈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391,-0.547,-0.502,-0.656,0.477,铜、锌、铬、镍、铅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384,-0.563,-0.559,-0.693,0.447,这表明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可以反映重金属铜、锌、铬、镍、铅5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蔗糖酶活性与锌、铬、镍、铅呈显著相关(P0.05),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359,-0.404,-0.371,0.312,这表明蔗糖酶活性能反映锌、铬、镍、铅4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5.
选取太湖、巢湖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为研究对象,采集季节性沉积物柱状样,以0.5cm的间距高精度分割样品,分析其中的Fe,Mn,Cu,Zn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总量特征及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太湖、巢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总量均呈现出Fe>Mn>Zn>Cu的特征,季节性变化幅度为Mn>Fe>Zn>Cu,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对其季节性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不同的区域背景差异(如元素丰度、污染状况等)导致了太湖、巢湖采样点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季节性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市某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厂炉渣样品为研究对象,XRF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炉渣样品中存在的重金属元素包括:Ba、Zn、Mn、Cu、Cr和Ni等.ICP-MS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炉渣中重金属含量为:Ba 1627.74 mg·kg~(-1)、Zn 2016.03 mg·kg~(-1)、Mn 622.39 mg·kg~(-1)、Cu 319.25 mg·kg~(-1)、Cr 287.14 mg·kg~(-1)、Pb 105.10 mg·kg~(-1)、Ni66.81 mg·kg~(-1).厨余、纸、塑料、木竹和织物TG(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在800℃时可被充分焚烧掉.纸、塑料和织物被焚烧后,剩余残渣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3.38%、13.45%和13.22%;木竹焚烧后,剩余残渣重量百分比为7.14%;厨余焚烧后,剩余残渣重量百分比为3.30%.5种原生垃圾焚烧残渣样品重金属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塑料类垃圾焚烧对炉渣中镍元素和铬元素含量贡献很大,由其来源的镍和铬分别占72.22%和68.70%;织物类垃圾焚烧对炉渣中锰元素含量贡献很大,由其来源的锰所占比重为57.01%;木竹、厨余和纸焚烧后对炉渣中的重金属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17.
以剑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采集流域内陆地土壤、河流和湖泊沉积物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72个采样点镉(Cd)、铬(Cr)、铜(Cu)、铅(Pb)、钒(V)和锌(Zn)等6种重金属含量,分析流域重金属分布特征,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评估其污染程度,利...  相似文献   

18.
氟苯尼考是一种广谱高效抗菌药物,能够治疗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使用,但其不合理的使用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对2016年养殖期内环太湖流域的养殖水产品进行采样,分析其体内氟苯尼考的含量,并依据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值评估水产品中氟苯尼考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共采集养殖水产品116份,涉及的养殖品种有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研究结果表明:氟苯尼考的检出率为67.24%,检出值范围为0.131 7~938.825 6μg·kg~(-1)。在养殖期内,养殖水产品氟苯尼考含量变化基本呈低-高-低的趋势,9月份含量最高。由于养殖方式不同,不同养殖品种体内氟苯尼考含量不同,中华绒螯蟹体内氟苯尼考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值为7.84μg·kg~(-1)。成年人通过食用水产品氟苯尼考的摄入量约占ADI的1.83%,健康风险较低,膳食安全性高。研究结果可为合理指导养殖水产品的消费提供一定的依据,为环保部门监管抗生素环境残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海南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和抗生素含量状况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海南商品有机肥的总体污染状况,在海南省18市、县采集了102个商品有机肥样品,分析了铅、铬、镉、铜、锌、砷、汞共7种重金属和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双氟沙星共11种抗生素的含量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南商品有机肥中Pb、Zn污染较严重,Pb、Cr、Cd、Cu、Zn、As、Hg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8.16、69.55、1.34、48.65、178.03、10.75、0.24 mg·kg~(-1),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其超标率分别为26.47%、3.92%、4.90%、8.82%、25.49%、17.65%、0;11种抗生素被不同程度地检出,检出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检出率高达49.02%,检出率最低的是四环素,检出率为8.82%;11种抗生素的平均含量由大到小依次是金霉素(2010.10μg·kg~(-1))四环素(834.22μg·kg~(-1))强力霉素(627.37μg·kg~(-1))双氟沙星(199.18μg·kg~(-1))磺胺二甲嘧啶(195.67μg·kg~(-1))土霉素(176.54μg·kg~(-1))磺胺甲基嘧啶(149.85μg·kg~(-1))恩诺沙星(146.70μg·kg~(-1))磺胺嘧啶(112.82μg·kg~(-1))磺胺甲恶唑(110.47μg·kg~(-1))环丙沙星(82.26μg·kg~(-1)).我国尚没有对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抗生素等有害物质的限量的国家标准,建议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Pb、Cr、Cd、As、Hg、Cu、Zn的最高含量分别低于50、150、3、15、2,100、200 mg·kg~(-1),抗生素限量低于6666.67μg·kg~(-1),建议所有商品有机肥在包装袋上标明产地、原料、重金属含量、抗生素含量.  相似文献   

20.
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奎河、沱河岸边2 000 m范围内的9个村庄作为研究区域,在距离河岸500 m、1 000 m、2 000 m处采集表层土壤样品.使用ICP-MS法检测土壤样品中砷、镉、铬、镍、铅、铜和锌7种重金属的含量,并通过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奎河、沱河周边土壤的污染等级和潜在生态风险.共采集土壤样品27个,砷、镉的超标率为100%(27个),锌超标率37.0%(10个),镍超标率29.6%(8个),铜超标率25.9%(7个),铬超标率22.2%(6个),铅不超标.砷、镉、铬、镍、铜、锌的浓度均超过其背景值.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镉为中度污染,砷、铬为轻度污染,其他镍、铅、铜、锌4种重金属属于轻微污染范畴.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显示,奎河、沱河周边土壤综合指数为3.1,属于重度污染.奎河、沱河附近土壤的土壤生态风险值为166.8,该地区生态风险等级为强烈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该地区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生态风险已经超过可接受水平,亟待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