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日,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的资质考核,获得嗅觉实验法(GB/T14675—93)实验资格证书,证书编号为SKL[0503003]。  相似文献   

2.
恶臭监测嗅觉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恶臭污染监测技术的比较分析,阐明了各类恶臭监测技术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指出嗅觉测试法在目前技术水平下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依据古典心理物理学中最小可觉差法及平均差误法对欧洲EN13725标准方法和中国三点比较式臭袋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2种实验方法的特点。古典物理学是科学心理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的经典研究技术,主要用于外界刺激对人的感觉器官作用的测试技术。其中最小可觉差法是采用已知"标准刺激"对未知的"比较刺激"进行比较的感受阈值测定方法。平均差误法则是将"标准刺激"阈值视为零,并将接近零的平均实验结果作为感觉阈值的测定方法。在欧洲嗅辨实验所用的"标准刺激"为标准臭气样,而中国嗅辨实验暂时没有标准臭气样品,仍依据嗅觉阈值为零的概念进行恶臭样品实验。通过多年对嗅辨员的考核经验,总结了人的嗅阈值的分布特征,进而提出标准臭气样品的制备研究方法,提出培训嗅辨师以增强对环境恶臭污染识别能力的观点,借以深入理解恶臭嗅觉测定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利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恶臭时,嗅辨员发挥关键作用.在实际测定过程中,由于嗅辨员的嗅觉阈值不同,嗅觉敏感度不同,从而造成监测结果产生较大差别.通过细分嗅辨员的级别,优化嗅辨小组的人员结构,从而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对环境监测及相关实验室在实验分析过程中造成水环境二次污染问题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在对实验室产生污染物以及含剧毒试剂污染物排放造成环境危害量化分析的同时,详细介绍了监测分析和在化学实验中,从源头上减少及有效控制二次污染的方法和途径。根据中国目前对化学实验室排污管理的现状和分析实验室工作中对污染控制的实际情况,通过与国际先进国家在化学分析实验室污染物排放管理上的对比,阐述了国内在实验室管理和污染物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从法律、法规建设和管理机制上,提出了从根本上减少和有效控制水环境二次污染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入手,比较了中国的环境监测站与国外实验室在功能、管理方式和发展历程上的不同,剖析了信息化建设思路,并结合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框架,同时分析了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建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意义,介绍了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基于LIMS平台建设的监测业务管理系统,分析了环境监测实验室在LIMS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关键步骤以及实验室岗位配置和流程调整。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境空气苯系物类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能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和评价中国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以量化的手段评估环境空气VOCs监测数据质量,促进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笔者以环境空气VOCs中的苯系物为代表,组织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6家各级各类生态环境检验检测机构开展了实验室比对,利用稳健统计技术分析评价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环境空气苯...  相似文献   

8.
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LIMS)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建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意义,介绍了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LIMS系统功能,分析了环境监测实验室在LIMS项目实施中需要把握关键步骤以及LIMS实施过程中实验室岗位配置和流程调整。  相似文献   

9.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是一种嗅觉感官测试技术,在进行嗅辨分析时人的嗅觉特征常常给以一种假象结果,影响恶臭监测的准确性,经常出现的干扰因素有嗅疲劳、嗅辨结果正解率表面无规律性、出现多个嗅辨正解率现象,结合这些实际问题,通过嗅觉原理和相对气味强度理论进行了解释,并指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对正确掌握"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技术和嗅辨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实验室里几种废弃物的危害及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实验室废弃物收集,以及氰化物,汞,砷,苯等污染物对实验人员的危害和实验室如何处理这些废弃物作了论述,对维护实验人员健康,防止环境污染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车载辐射环境巡测技术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国内外车载辐射巡测技术应用与系统配置情况,我国各级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的车载巡测技术能力现状,分析了我国车载巡测系统测试中存在的监测标准规范适用性、监测方法、校准刻度的方法和管理问题,提出环境保护部门应制定车载系统测试相关的规范和要求,建立环保系统车载系统测试和校准刻度实验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美国地表水监测管理体系,指出其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完善的标准体系以及充分的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是保障水环境质量的基石、关键和枢纽。结合我国水环境监测管理的现状,提出,应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以水环境质量为目标的水环境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大监测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力度,修订更适合我国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以环境与健康调查及风险评估研究为出发点,江苏省于2018年设立了"江苏省环境与健康调查与风险评估体系建设"环保科研重大技术攻关类项目,根据江苏省行业、地区、流域特点以及江苏省环境与健康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基础,结合国内环境与健康研究现状,深入开展典型行业、地区、流域环境与健康调查、环境与健康问题分析、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建设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探索并实践环境与健康理念融入环境保护管理的研究任务,为全面开展环境与健康监测业务化运行以及环境健康风险评估进行技术实践和储备,为江苏省环境与健康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王斌 《干旱环境监测》2005,19(4):243-245
随着地膜在农村的广泛使用,在增加了农民收入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污染,这种“白色污染”逐年加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文在对库尔勒市农村“白色污染”开展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农村“白色污染”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境监测陆海统筹机制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环境监测陆海统筹机制是新形势下管理模式向环境质量控制转变的必然需求。通过对涉海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运行管理模式、标准规范和信息发布体系的调研,分析了环境监测陆海统筹机制面临的缺乏统一规划、管理职责不清、标准化滞后和信息发布混乱等问题,并剖析了其深层次原因。借鉴欧盟、美国和日本在环境监测陆海统筹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其对中国的启示:陆海统筹既是自然环境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自下而上的环境管理需求;管理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是陆海统筹的基础,监测网络加强技术体系整合是陆海统筹的关键。遵照公正可信、分步推进的原则,提出中国环境监测陆海统筹机制的实施路线。  相似文献   

16.
梳理了高校实验室环境-安全-健康准入制度包含的管理内容,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试剂管理、实验环境管理角度进行了分析。根据现有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系统运行情况,探讨了将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系统与实验室信息化系统、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和功能优化的要点,重点分析了设备采购及管理系统、实验室安全教育与考试系统、实验室安全检查系统、试剂管理平台、实验室门禁管理系统在功能上的内在关联,从而通过试剂管理平台、实验室门禁控制系统、设备采购系统实现实验室环境-安全-健康准入制度的强制执行。研究发现,高校与环境监测实验室、院系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联合促进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系统、实验室信息化系统、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共享与功能升级,可以丰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内涵和管理手段,加强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强制执行力,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应急监测是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实验室在开展水质微生物指标应急监测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在详细梳理微生物流动实验室在环境条件、硬件设施、设备物资、监测过程以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各项要求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某地废水微生物应急监测为案例,列举了流动实验室在"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效...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分析国内外现有光污染相关技术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光污染现状,为解决我国城市光污染中危害最严重的典型问题,将我国城市光环境污染划分为玻璃幕墙眩光污染、交通道路眩光污染、居住区光污染、室外光污染源4个重点监测项目,并针对具体项目初步提出了玻璃幕墙反射眩光监测控制值、交通道路眩光监测控制值、居住区光污染监测控制值和室外光污染源监测控制值。  相似文献   

19.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通过研究新发展阶段需求,分析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指出在职能转变、“减污降碳”、“真、准、全”等方面距离深入治污攻坚要求存在的差距,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研究提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实质、重要基础以及关键突破口,为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监测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二(口恶)英类物质是公众熟知和敏感的环境有毒污染物,检测分析该类物质的实验室须采取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检测过程对分析人员和周围环境不产生危害。对环境二(口恶)英类检测分析实验室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和样品检测分析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应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简要说明,为二(口恶)英类实验室的建设及日常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