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活性炭对废水中Cr(Ⅵ)、As(Ⅲ)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考察了单组分和混合组分条件下温度和pH对活性炭吸附废水中Cr(Ⅵ)、As(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组分条件时,活性炭对Cr(Ⅵ)的最佳吸附温度和pH为35℃和2.00,对As(Ⅲ)的最佳吸附温度和pH为30℃和6.00;在混合组分条件时,溶液中的As(Ⅲ)对Cr(Ⅵ)的吸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As(Ⅲ)质量浓度的增加,对Cr(Ⅵ)吸附的抑制作用增大;溶液中有Cr(Ⅵ)时,As(Ⅲ)的吸附量增大,但随着Cr(Ⅵ)质量浓度的增加As(Ⅲ)的吸附量减小。pH和温度对溶液中Cr(Ⅵ)或As(Ⅲ)的吸附量变化趋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以农林废弃物花生壳为原料、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微波为热源,制备了花生壳活性炭。以花生壳活性炭为吸附剂吸附溶液中的U(VI),考察了初始U(VI)质量浓度、活性炭加入量、溶液pH、吸附时间对U(VI)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中初始U(VI)质量浓度为30mg/L、活性炭加入量为0.5g/L、溶液pH为5.5、吸附时间为150min的较佳条件下,活性炭对U(VI)的吸附量为56.37mg/g,U(VI)去除率为93.94%。  相似文献   

3.
以H3PO4为活化剂制备甘蔗叶活性炭,采用正交实验对活性炭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活性炭对含铬废水的吸附和再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H3PO4体积分数为15%、H2SO4体积分数为6%、HC1体积分数为3%、活化温度为723 K、活化时间为0.58 h的工艺条件下,活性炭得率为35.07%,碘吸附值为1 207 mg/g.活性炭对Cr(Ⅵ)的最大平衡吸附量为30.89 mg/g,HNO3再生后对Cr(Ⅵ)的最大平衡吸附量为39.48 mg/g;再生效率最高达87.41%,经3次再生,活性炭的再生效率仍能维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4.
采用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As(Ⅲ)含量。以10.8%(质量分数,下同)的抗坏血酸、3%的钼酸铵、0.56%的酒石酸锑钾和13.98%的硫酸按照体积比为2∶2∶1∶5配制的混合溶液为显色剂,在P(Ⅴ)加入量为10.00μmol/L、显色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As(Ⅲ)质量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相关性最好。该方法的As(Ⅲ)质量浓度检测范围为0~4 mg/L,加标回收率为92%~103%,相对标准偏差为3.0%~5.6%。  相似文献   

5.
Cu~(2+)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去除废水中CN~-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炭为载体负载溶液中的 Cu~(2+),Cu~(2+)改性活性炭对溶液中 CN~-的去除效果较好。Cu~(2+)改性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活性炭加入量为1 g,质量浓度为5 g/L 的 CuSO_4溶液加入量为50 mL,溶液 pH 为4,负载时间为5.0 h。在此最佳条件下活性炭的最大 Cu~(2+)负载量为25.90 mg(以每克活性炭计)。Cu~(2+)改性后活性炭的 CN~-去除率明显提高,由22.10%提高至94.07%。Cu~(2+)改性活性炭吸附CN~-的最佳实验条件:溶液 pH 为12~13,吸附时间为9 h。Cu~(2+)改性活性炭对 CN~-的饱和吸附量为22 mg/g。Mg~(2+),K~+,Ca~(2+),Cl~-,SO_4~(2-),CO_3~(2-),AsO_3~-对 Cu~(2+)改性活性炭的 CN~-去除率基本没有影响。Cu~(2+)改性活性炭的动态吸附实验表明,开始一段时间流出液中 CN~-含量几乎为零,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0.5 mg/L)。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微波再生泥质活性炭的最佳条件及各影响因素对饱和泥质活性炭再生性能的影响。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原料制备泥质活性炭,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污染物污染泥质活性炭,探索了辅助溶液浓度、微波功率、辐照时间及泥质活性炭质量对再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 g饱和泥质活性炭在碱液浓度为30 g.L-1,微波功率为300 W,辐照时间为90 s时,性能恢复率最高,再生损耗率最小。碱液辅助微波再生泥质活性炭是一种可行的泥质活性炭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7.
微波改性锆-铝柱撑膨润土对水中Cr(Ⅵ)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膨润土为原料,通过微波辐射加热法制备锆-铝柱撑膨润土(MZAPB)吸附剂,研究了 MZAPB 加入量、溶液 pH、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 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溶液初始 Cr(Ⅵ)质量浓度为 25mg/L、MZAPB 加入量为 10 g/L、溶液 pH 为 5.6、吸附温度 25℃、吸附时间为 6...  相似文献   

8.
钢渣吸附-微波降解法处理碱性品红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复青  何星存 《化工环保》2006,26(2):129-132
研究了钢渣对碱性品红染料的吸附性能、影响因素以及微波对吸附在钢渣-焦炭上的染料的降解作用。实验表明,在中性条件下,钢渣对碱性品红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饱和吸附量可达到42.4mg/g。以钢渣处理质量浓度为100mg/L的碱性品红溶液,当固液质量比为1:50、振荡吸附1h后,染料溶液脱色率达97%。实验还表明,焦炭可吸收微波产生高温,用钢渣-焦炭混合物(质量比1:1)吸附染料后,以微波辐照可使物料达到665℃的高温,吸附的染料降解。吸附剂再生后重复使用4次,脱色率都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介孔α-FeOOH吸附剂,并探究其对水中Sb(Ⅴ)的去除效果。采用XRD、SEM、ATR-FTIR等方法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溶液pH对Sb(Ⅴ)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Sb(Ⅴ)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表征结果显示:介孔α-FeOOH具有棒状结构,长度大约为50~100 nm,最可几孔径为20 nm,比表面积为137.6 m2/g。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Sb(Ⅴ)质量浓度为10 mg/L、pH为7、介孔α-FeOOH投加量为0.25 g/L、吸附时间为2 h、吸附温度为25℃时,Sb(Ⅴ)去除率可达100%;pH为4~7时,Sb(Ⅴ)去除率受pH的影响较弱;Sb(Ⅴ)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0.
以活性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为基体材料,分别采用醋酸、硫酸和硝酸对其进行改性,运用BET、FTIR、SEM等技术对材料进行了表征,详细考察了其对溶液中U(Ⅵ)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醋酸改性的效果最好,醋酸改性活性炭对U(Ⅵ)的吸附具有更大优势;在吸附时间90 min、吸附剂加入量1.0 g/L、U(Ⅵ)初始质量浓度50 mg/L、醋酸改性活性炭的溶液pH为7、醋酸改性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溶液pH为8的最优吸附条件下,醋酸改性的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的U(Ⅵ)吸附率分别为90.13%,89.82%,82.08%。表征结果显示:吸附剂对U(Ⅵ)的吸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表面羧基、羟基等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吸附剂对U(Ⅵ)的吸附具有化学吸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黎先发 《化工环保》2014,34(4):305-310
利用工业碱木质素分别经KOH及H3PO4活化制备两种木质素活性炭(KAC和PAC),并用于模拟硝基苯废水的处理。采用SEM和IR等手段对木质素活性炭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木质素活性炭加入量、废水pH、吸附时间等因素对硝基苯吸附量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KAC具有丰富的孔结构,PAC表面含有多种功能基团。实验结果表明: 在吸附温度298 K、初始硝基苯质量浓度250 mg/L、木质素活性炭加入量1.0 g/L、废水pH 3、吸附时间24 h的条件下,KAC及PAC对硝基苯的吸附量分别为237.8 mg/g和211.9 mg/g,去除率分别达到91%和84%; KAC及PAC对硝基苯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当解吸剂的V(乙醇)∶V(去离子水)=9时,在PAC和KAC上吸附的硝基苯的解吸率分别达到99%和93%;木质素活性炭重复使用5次后,KAC和PAC对硝基苯的吸附量分别为115.4 mg/g和130.7 mg/g。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Fenton试剂氧化法对甘氨酸母液脱色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进行再生,考察了废活性炭再生率的影响因素,并用SEM对再生活性炭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Fenton试剂中n(H2O2)∶n(Fe2+)为24∶1、H2O2的浓度为25 mmol/L、溶液pH为3、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18 min、微波功率为600 W时,废活性炭的再生率可达到75.80%.  相似文献   

13.
以活性炭为载体负载溶液中的Cu^2+,Cu^2+改性活性炭对溶液中CN^-的去除效果较好。cu。’改性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活性炭加入量为1g,质量浓度为5∥L的CuSO。溶液加入量为50mL,溶液pH为4,负载时间为5.0h.在此最佳条件下活性炭的最大Cu^2+负载量为25.90mg(以每克活性炭计)。Cu^2+改性后活性炭的CN^-去除率明显提高,由22.10%提高至94.07%。Cu^2+改性活性炭吸附CN^-的最佳实验条件:溶液pH为12~13,吸附时间为9h。Cu^2+改性活性炭对CN^-的饱和吸附量为22mg/g。Mg^2+,K^+,Ca^2+,Cl^-,SO4^2-,CO3^2-,AsO3^-对Cu^2+改性活性炭的CN^-去除率基本没有影响。Cu^2+改性活性炭的动态吸附实验表明,开始一段时间流出液中CN^-含量几乎为零,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0.5mg/L)。  相似文献   

14.
改性木屑吸附处理含Cr(Ⅵ)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廖祥  陈金文  周丽花  李婳 《化工环保》2011,31(5):402-405
对改性木屑处理含Cr(Ⅵ)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液Cr(Ⅵ)初始质量浓度、溶液pH、木屑加入量、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Cr(Ⅵ)质量浓度15 mg / L 、溶液pH 2.0、木屑加入量7.5 g / L、吸附时间60 min 的优化实验条件下,硝酸改性木屑比磷酸改性木屑吸附效果好,硝酸改...  相似文献   

15.
曾钰  杨再福 《化工环保》2012,32(1):85-89
采用环氧氯丙烷和三甲胺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纤维素进行改性,改性后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纤维素对Cr(Ⅵ)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在改性加拿大一枝黄花纤维素加入量为3.2 g/L、吸附温度为40℃、吸附时间为240 min、溶液pH为2的条件下,对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20 mg/L的K2Cr2O7溶液进行吸附实验,Cr(Ⅵ)吸附量可达5.69 mg/g,Cr(Ⅵ)去除率为91%.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加拿大一枝黄花纤维素对Cr(Ⅵ)的吸附以液膜扩散为控制步骤,反应过程符合Boyd液膜扩散方程,相关系数达到0.995 47.  相似文献   

16.
中孔活性炭对水溶液中Cr3+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柳  童仕唐 《化工环保》2012,32(1):75-80
采用模板法和氢氧化钾化学活化法制备出不同中孔率的中孔活性炭并用于水中Cr3+的静态吸附,探讨了中孔活性炭吸附Cr3+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6.0、吸附温度为50℃、吸附时间为120min、活性炭加入量为2.0g/L以及活性炭中孔率为80.0%~90.0%时.中孔活性炭对溶液中Cr3+的去除率达到98.5%.分别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活性炭对Cr3+吸附的等温线,发现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活性炭吸附Cr3+拟合程度更好.活性炭中孔率的增大有利于提高Cr3+的平衡吸附量,但同时还受到活性炭表面酸总量的影响.吸附Cr3+前、后活性炭的FTIR谱图表明,Cr3+与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纤维吸附模拟废气中的乙醇和乙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动态吸附法研究了5种活性炭纤维(ACF)对乙醇、乙醚及模拟混合废气中的乙醇和乙醚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ACF-1,ACF-2,ACF-3,ACF-4分别吸附乙醇和乙醚时,在室温、乙醇质量浓度12.0 mg/L、乙醚质量浓度13.0 mg/L的条件下,4种ACF对乙醇的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分别为60~70 mg/g和339~409 mg/g,对乙醚的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0~65 mg/g和301~344 mg/g;在室温、模拟混合废气中乙醇和乙醚的质量浓度均为11.6 mg/L、吸附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的ACF-5对乙醇的吸附量为205 mg/g,对乙醚的吸附量为223 mg/g;在脱附真空度-0.95 Pa、脱附时间20 min的条件下,经17 次使用的ACF-5对模拟混合废气中乙醇和乙醚的穿透吸附量均为87 mg/g,穿透时间均为12 min。  相似文献   

18.
污泥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溶液中Cr6+的吸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ZnCl2作活化剂,热解制备污泥活性炭。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污泥活性炭的最佳条件热解温度为550℃,ZnCl2溶液浓度为3mol/L,ZnCl2溶液体积与污泥质量比(mL/g)为2.5:1,热解时间为25min。用所制备的污泥活性炭吸附溶液中的Cr6+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90min,Cr6+初始质量浓度50mg/L,污泥活性炭加入量0.2g,溶液pH2,在此条件下,Cr6+去除率达99.9%。污泥活性炭对溶液中Cr6+的吸附等温线属于I型,等温吸附方程可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来拟合。  相似文献   

19.
以碳纳米管(CNTs)和海藻酸钠(SA)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环境友好型的复合吸附材料——CNTs-SA。采用TEM和FTIR技术对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静态法考察了溶液pH、吸附时间、原料固液比(m(CNTs)∶V(SA))等因素对CNTs-SA吸附Cr(Ⅲ)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CNTs-SA表面引入了更多的—COOH和—C O基团,导致其吸附Cr(Ⅲ)的效果较CNTs有了显著的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初始Cr(Ⅲ)质量浓度4 000 mg/L、CNTs-SA加入量21 mg/mL、溶液pH 5、吸附时间3 h、m(CNTs)∶V(SA)=1.0 mg/mL的条件下,CNTs-SA对Cr(Ⅲ)的吸附量为120 mg/g,Cr(Ⅲ)去除率为61.5%;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适合描述CNTs-SA对Cr(Ⅲ)的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20.
微波辐照法再生载硫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活性炭对低浓度SO2气体进行物理吸附,饱和后用微波辐照解吸。结果显示,载硫活性炭在微波场中升温很快,210s能达到温度最大值;吸附在活性炭上的S02气体在570s以后基本解吸完全;解吸产物SO2气体的体积分数最高可达25%以上;微波功率和载气量对再生后活性炭的质量损耗影响较大,在微波功率为300w和载气量为0.06m^3/h条件下,活性炭的质量损耗约为6.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