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97年5月16日,辽宁抚顺某化工厂6000m~3/h制氧机组的空分塔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4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461.9万元。1997年5月16日上午9时05分,辽宁抚顺某化工厂6 000 m~3/h制氧机组的空分塔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爆炸使空分塔上塔破坏,主冷凝器被撕裂成碎片并燃烧,上塔顶部的纯氮塔壳体飞出30 m,下塔受震倾斜外形较完好,爆炸形成的碎片飞落方圆500 m~2,产生的冲  相似文献   

2.
五、氧站其它有关安全技术 (一)空分装置基础的安全空分基础不得用木材等可燃物作绝热层,因液氧漏泄浸入会形成液氧炸药,极其危险. 空分基础必须抗冻隔冷。据资料与武钢氧气厂实测数据,大型空分装置基础顶面温度.一般在-50℃左右.当中现漏冷漏液情  相似文献   

3.
钢铁企业对氧气需求量巨大,各个钢铁企业设有不同规模的氧气、液氧储罐。但是,氧气、液氧具有助燃、爆炸等特点,储罐一旦泄漏,遇到可燃物或明火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危险性分析(一)火灾、爆炸危险性氧气属助燃气体,浓度超过23%的氧气有着火的危险;遇到可燃气体如丙烷或油脂等可燃物质,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试论空分装置的防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分装置的安全运行是工业制氧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也是最难控制的危险源。本文从空分爆炸原理入手 ,系统阐述了碳氢化合物在液氧中的积聚机理 ,激发能源的种类与形成 ,并提出了综合控制空分爆炸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5.
2020年8月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硝酸铵爆炸事故,造成至少190人死亡、6500余人受伤,30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估计约150亿美元。近年来,我国也发生多起重大危险物质爆炸事故,如2019年3月21日,江苏盐城某化工厂硝化废料爆炸事故。2019年7月19日,河南三门峡某气化厂液氧泄漏引发可燃物爆炸事故,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可见,危险物质安全管理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1996年4月10日我厂从德国引进的3万m~3/h制氧机正在生产中,一辆停在主控室外已2个小时的微型汽车,在启动时发生燃烧,5min内汽车全部烧毁报废。汽车燃烧大火扑灭后,我们就起火原因进行了调查。首先,对现场大气的氧气纯度进行分析,结果是该区的大气含氧量送到30%。询问司机后得知,该车存在问题较多,特别是发动机启动比较困难,有打火现象,已准备送修。由此可以断定汽车燃烧的原因是现场氧气含量高,汽车启动时打火引起的。也就是说,现场氧气含量高是汽车燃烧的主要原因。 2台3万m~3/h制氧机(E台和F台)的压缩空气、低压氮气及高低压氧气都经过一个封闭式的放散塔放散,其由空分生产出的氧  相似文献   

7.
往复式低温液氧泵(简称液氧泵),是用来抽送制氧机生产的低温液氧并提高其压力的机械。制氧机生产的低温液氧经液氧泵升压,再经气化复热升温后充入气瓶。采用这种方法充氧比用气化器充氧操作简便,液氧利用率高,还可回收液氧的冷量,使产品的能耗下降。故此,在空分设备中,越来越多地用液氧泵来替代氧气压缩机。  相似文献   

8.
本运用事故树分析(FTA),根据大量事故案例和导致空分塔爆炸的条件,以空分塔爆炸事故为顶上事件,采用布尔代数运算法则求解,得到18个最小割集,然后经过运算,得到结构重要顺序。为了避免空分塔爆炸事故的发生,空分塔有良好的静电接地和防止空分塔内乙炔超量是非常重要的。该事故树分析为空分塔的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石油化工辽宁抚顺石化乙烯化工公司“5-16”爆炸事故1997年5月16日,辽宁抚顺石油化工公司乙烯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4人重伤,27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6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公司环氧乙烷装置发生故障,排出大量可燃工艺循环气,气体顺风飘向空分装置。空分装置吸入口没有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使大量甲烷、乙烯气体被压缩机吸入空分装置,导致乙烯与液氧发生反应引起空分装置爆炸。  相似文献   

10.
五氯硫酚锌盐的一些基本的危险性参数,如燃烧爆炸性能,目前国内外报道极少。笔者采用野外定性燃烧试验、哈特曼管实验及20 L球实验,对该物质粉尘爆炸的危险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物质具有燃烧爆炸危险性,但与细小片状铝粉(燃爆危险性很强烈)相比,其粉尘的燃爆危险性很弱。以硅系点火具作为点火源,在20 L爆炸球中测试获得该粉尘爆炸下限浓度约为213 g/m3。根据ISO-6184及VD I-3673等标准,认为该粉尘的爆炸猛烈度为1级。所得结果为该物质的生产及使用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氧气生产过程中,由于阀门的开关调试而引起的燃烧爆炸现象时有发生。例如鞍钢氧气厂,1980年4月24日,在一次开启管道阀门送氧时发生氧气阀门燃烧爆炸事故,当场烧死3人,其中1人被气浪抛起高达15m,抛出30余m;1988年1月7日,在氧气厂4~#1万m~3制氧机组配套的调压阀组进行调试的过程中,又一次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当场死亡4人,爆炸气浪还将远离150m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义马气化厂发生"7·19"重大爆炸事故,其直接原因是空气分离装置冷箱泄漏未及时处理,发生"砂爆",引发冷箱倒塌,大量液氧迅速外泄,周围可燃物在液氧或富氧条件下发生爆炸、燃烧,造成周边人员大量伤亡。这暴露出一些化工企业存在设备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由于该厂曾获评河南省2019年首批"安全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与动态     
1987年安阳钢铁公司6000制氧机组发生两次空分塔主冷局部微爆事故,造成6000制氧机停产。这种主冷局部微爆事故不仅隐含着人身安全问题,还严重影响炼钢车间的正常生产,使安阳钢铁公司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为此,安钢和冶金部北京环境评价联合公司合作,分析引起主冷微爆的原因。正常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氢化合物,世界各国对制氧机原料空气的质量都有严格的要求,氧气站原料空气所含碳氢化合物中,对氧气生产危害最大的是乙炔、烯类和烷类。北京环境评价联合公司用大气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4.
催化裂解装置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道氏方法是对石化装置风险性进行量化评价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装置的系统和单元的固有危险性及安全设施降低危险性的安全补偿作用进行认识和评价,采用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对安庆石化炼油厂65×104t/a催化裂解装置的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危险性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到“严重”以上程度的单元有:加热炉、丙烷塔、丙烯塔、液化气储罐和汽油柴油储罐、反应器、瓦斯发生器、乙烷塔和稳定器,同时给出单元的危险等级和薄弱环节,为工厂的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降低装置风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麦广森 《安全》1994,(3):20-21
我华粤公司特种蜡制品厂拥有大小油品贮罐37个,其中500m~3的贮罐有10个。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每年都有一批贮罐进行动火改造,我担任安全技术指导工作,现就1~#贮罐为例,浅谈油品贮罐安全动火技术。 1~#油品贮罐容积500m~3,贮存着蜡膏,含油量20%左右,还有小部份挥发性组份,属易燃性物质。蜡膏虽己抽空,但有小部份蜡膏和油仍然留在罐的壁上和底部,罐体内充  相似文献   

16.
安全评价是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掌握生产系统的危险性,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防患于未然的方法之一。美国道化学工业公司所提出的火灾爆炸指数法是针对化学工厂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定量评价法,已在美国、日本等国实用。该法首先把生产系统分成若干子系统,根据各子系统内物质的一般物理化学性质,结合其特  相似文献   

17.
<正>有限空间可能存在大量的可燃物及易燃易爆气体,同时由于有限空间本身的危险特点和内部其他危险物质及有害因素,作业人员实施作业时容易发生火灾、爆炸或者其他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本文分析了有限空间作业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并针对这些危险性提出了相应的防火安全对策,旨在防止和减少有限空间作业的火灾爆炸事故,减少人员伤亡。有限空间及其类型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  相似文献   

18.
粉尘爆炸特征和预防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粉末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粉末产物日益增多.许多粉体加工企业对粉体的相关危害知识没有深刻的认识,这些物质在安全生产、储存、运输和应用过程中,安全管理比较混乱,没有做到很好的防护,缺乏必要的防火防爆设施,再加上操作人员思想上的麻痹大意.粉尘爆炸的危险性大大增加,粉尘爆炸的事故也频繁发生.粉尘爆炸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损失,已经越发成为工业安全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粉尘爆炸的基本特征出发,论述了粉尘爆炸的机理、条件、特点.根据粉尘爆炸需要的条件,从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个方面,提出了在实际生产中,预防粉尘爆炸的一些具体措施,以期指导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事故经过] 某钢铁公司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及“一控双达标”的要求,以炼钢除尘设备、连铸高效化改造为中心的整个公司进行全面检修,制氧厂乘此机会,计划从2000年8月21日零时起安排4—5天时间,对一车间的3200m3/h及二车间2台1500m3/h制氧机组停车并通过管沟排放液氧。8月21日零点左右,扒珠光砂民工及检修人员进入l号1500m3/h制氧机组检修现场,并作施工准备。  相似文献   

20.
2019年义马气化厂"7·19"重大爆炸事故"引发了业界对设备安全管理的广泛关注。应急管理部在7月25日就该起事故通报称:事故直接原因是空气分离装置冷箱泄漏未及时处理,发生"砂爆",引发冷箱倒塌,大量液氧迅速外泄,周围可燃物在液氧或富氧条件下发生爆炸、燃烧,造成周边人员大量伤亡。可以说,设备安全管理贯穿设备寿命周期的全过程,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重中之重的环节,设备安全管理到底该如何"管",由谁来"管",才能最大限度避免事故?为此,本刊采访了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资产完整性管理中心经理、中国标准化委员会资产管理技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发改委管道保护专家胡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