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氨制冷系统的工艺原理及失效模式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做好氨制冷系统定期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2.
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工作参数下运行,压力管道的安全性能与设计、安装、检验试验和使用密切相关。关注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在设计、安装、检验试验和使用方面常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整改,对预防和提高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面介绍了冷库氨制冷系统的压力管道安装监检的程序、项目和要求,并对改进氨制冷压力管道的安全工作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氨制冷管道的应用,指出该技术在压力管道保温状态评估、漏点检测等安全隐患排查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为氨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提供科学依据,在氨制冷系统安全隐患排查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邹丽  刘学斌 《安全》2008,29(4):23-25
本文对氨制冷系统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分析,同时对氨系统泄漏后的中毒半径进行定量计算,从加强防护、操作、管理等安全措施进行阐述,对氨制冷系统进行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6.
韩忠龙  金龙哲  杨喆  杨艺 《安全》2014,35(2):24-26,30
为保障救生舱内拥有适宜的环境温度,本文采用液态二氧化碳节流制冷系统进行救生舱温度控制,分析了液态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制冷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实验与计算得出二氧化碳制冷剂在压力为0.6MPa,流量为17.8m3/h时,系统制冷效果最佳,制冷功率可达2.3kW。  相似文献   

7.
氨制冷系统是由主要设备:压缩机、冷凝器、贮液器、中冷器、油氨分离器、循环桶、蒸发器等通过管道、控制阀门将它们连成的一个封闭系统,一个简单的单级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8.
氨制冷系统跑氨事故是指氨制冷系统中某一管道或容器发生破裂而造成氨大量泄漏的事件。发生跑氨事故时,操作人员一定要冷静、沉着,切不可惊慌失措,应立即报警并迅速组织有关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进入跑氨现场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对于氨中毒人员则应迅速实行急救处理。1高压容器跑氨事故的处理11若容器破裂跑氨,应先切断氨的来源,并在破裂部位用淋湿水的编织物或胶皮包扎捆紧,以减轻泄漏程度,或用水管喷淋冷水进行抢堵。与此同时,应迅速将容器内的氨液送至低压容器或冷间库房。当无法排放时,应通过紧急泄氨器排入下水道,待氨放尽后再行…  相似文献   

9.
徐微  孙胜利 《安全》2020,(5):57-61
为评估食品企业氨制冷系统所处的风险状态,文章在HAZOP方法和LOPA方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其组合应用于食品企业氨制冷系统的风险评估中,以提前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原因和后果,确定现有防控措施是否足够、有效,并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通过对氨制冷系统中低压循环桶液位过高场景的实例分析,得出该场景下的剩余风险基本在企业可接受范围内,不需要增加独立安全仪表系统的结论,为食品企业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氨制冷系统的实际工况和特殊工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目前国内在用的几个设计规范和标准的对比,和国内沿用几十年的制造、安装经验的分析,提出了在氨制冷管道低压侧的设计环节,必须明确"低温低应力"工况;对于采用热氨融霜工艺的氨制冷系统,必须考虑短时的"低温高应力"工况,并在设计上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在炎热环境中,便携式空调系统可以对人的身体进行冷热调节,创造一种微气候环境。根据Natick士兵中心研究结果:只要提供300 W制冷量就能满足一个人的热负荷需求。北京工业大学研制了微型蒸汽压缩制冷系统作为便携式空调的冷源,微型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为300 W,重量为2.85 kg,几何尺寸为270 mm×260 mm×120 mm。采用强化传热措施及轻质材料来减小微型制冷系统的重量及体积。  相似文献   

12.
以氨为冷载体的制冷系统在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广泛应用。本人通过多年对近50家制冷企业氨系统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发现.由于容器外壁腐蚀造成容器报废、更换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无疑增大了使用单位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氨作为制冷剂,由于其绿色、环保、对臭氧损耗值(ODP)为零,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为零,且制冷效率高,价格低廉,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应该说目前采用氨做制冷剂是主流,今后仍将是主要制冷剂。由于氨有毒,且易燃易爆,在使用中如果管理不当容易发生泄漏,一旦发生事故,将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涉氨制冷事故多发,教训深刻。2013年11月413。中国制冷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召开了“冷链新技术及氨制冷安全研讨会”,特别邀请了国际氨制冷学会资深专家来华就冷链新技术和氨制冷安全进行了交流,旨在有效防止冷库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缓解高温环境下劳动人员面临的热害问题,设计1种利用半导体制冷片作为制冷源的便携式冷循环降温服,并在高温环境下测试其降温性能.结果表明:在总电源功率100 W、环境温度30℃的情况下,运行12 min后,制冷水温度降低至15.7℃.降温服稳定运行状态下制冷功率为340.4 W.系统运行环境温度对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有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正为期4年的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工作,液氨制冷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本刊邀请中国制冷学会副秘书长杨一凡,从氨制冷系统安全性能升级、标准体系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强化、政府监管重点等方面,解答如何实现涉氨制冷企业的规范发展、长治久安。2013年9月以来,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统一部署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企业连续开展了为期4年的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氨制冷系统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在线检验的技术问题,在不拆除保温层状态下完成腐蚀检测。采用脉冲涡流壁厚扫查技术并结合超声波测厚技术验证,可以检测出低压侧承压设备的壁厚减薄状态。通过提高仪器的发射功率、采用聚焦型小探头等方法,检测具有100 mm厚保温层及0.6 mm厚外防护层的设备,并与超声测厚数据比对可知,其相对误差未超过6%。结果表明,脉冲涡流壁厚扫查技术能够实现对低压侧保温设备的腐蚀检测,为氨制冷系统的在线检验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冷冻冷藏行业事故频发,事故原因多和制冷剂一一氨有一定关系。如何吸取这些事故的教训,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涉氨制冷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成了业内备受关注的话题。笔者尝试从氨的特性、其制冷工艺特点、事故多发的原因,并结合相关政策法规的具体要求,为氨制冷提供可借鉴的安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量制冷装置的建成和使用,氨制冷企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定期检验作为保证在役氨制冷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仍存检验依据不清、检验项目不明、检验针对性不足等问题.文中对氨制冷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现状进行了介绍,对氨制冷压力容器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损伤模式判别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检验策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  相似文献   

20.
漳州市地处沿海地区,用于制冷、冷藏的中小型氨冷库很多,由于沿海地区空气较为潮湿,相对湿度较大且含盐量较高,压力容器的腐蚀情况较为普遍。在我们定期检验过程中发现,不能正常使用的氨制冷压力容器,约有80%是由于设备的腐蚀而导致的。因此,了解设备的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和加强对设备的腐蚀防护,对提高压力容器使用寿命、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