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管控单元的划定是编制"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环境管控单元划定存在的技术难点和认知差异,提出了"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划定的技术流程和技术要点。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阐明了环境管控单元划定的具体方法。最后划定济南市环境管控单元254个,其中高精度工作片区内237个,中精度工作片区内11个,低精度工作片区内6个。济南市环境管控单元类型以优先保护类为主,共191个,占济南市总面积的86.9%;其次都为重点管控类,共63个,占济南市总面积的13.1%。  相似文献   

2.
为系统了解太湖上游无锡市宜兴市、常州市武进区生态保护引领区内地表水和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水平及风险特征,采集了流域内典型地表水及表层沉积物样品,初步分析了OCPs的含量,并应用风险商值法及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对OCPs进行生态风险表征,深入解析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生态保护引领区内地表水中总OCPs(∑OC...  相似文献   

3.
根据传统生态位理论 ,提出了区域生态位概念、内涵及其定量化评价方法。通过哈尔滨的实例计算 ,分别得到体现区域生态平面分布的相对生态位值和体现区域生态垂直分布的绝对生态位值。同时由于区域生态位的定量化 ,使区域生态位理论能更好地应用到生态规划中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简称盐城保护区)为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盐城保护区周边居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潜在威胁.鉴于盐城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重要性、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中国众多保护区中的代表性,结合当前国际上方兴未艾的生态付费的基本思想,探讨了在盐城保护区引入私人部门主导的生态付费机制作为政府主导型生态付费机制补充形式的可能性,提出了由绿色企业对保护区周边农户直接开展生态服务付费机制的初步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5.
生态工业园作为工业生态化的主要载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近年来中国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建设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而生态工业园在初步建成后如何实现其全方位可持续发展却很少被关注.针对中国综合型生态工业园初步建成后所普遍具有的特点,构建了以促进生态工业园内部产品链、固体废弃物代谢链、“产学研”平台、环境管理体系、园内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共享平台6个子系统协同完善为核心的综合型生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方法体系.并以中国典型的内陆综合型高新区生态工业园(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园)为例,应用所构建的方法体系对生态工业园6个子系统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探析了各个子系统的完善策略及其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整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7.
重要生态功能区划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对城市范围内的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分类划定的方法,包括功能区的划分类型、边界确定的原则等,并以南京市为例,对其市域范围内的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了区域划分。  相似文献   

8.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我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行动的重要一环。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大量建成,但由于法规标准、管理保障机制等的相对滞后,影响了现有设施的长效运行,亟待探索并建立因地制宜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省级管理体系。浙江省作为全国首个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并对其专门立法的省级行政区,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初步形成了“以条例为抓手,以标准体系作指导,以运维管理体系作保障”较为完善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体系。详细梳理了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维管理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浙江省在颁布条例、建立标准体系及运维管理保障机制方面取得的进步与积累的经验,提出了顶层设计先行、重视试点示范、政产学研深度融合3点建议,可为全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区域生态敏感性分析是划定国土生态空间、制定区域环境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以湖南省麻阳县为例,通过构建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分析2009—2018年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敏感性变化情况,并依据生态敏感性特征划定研究区的生态空间.结果表明:(1)麻阳县2009—2018年综合生态敏感性等级不断提高,不敏感区和轻度敏...  相似文献   

11.
内河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城市内河原有的水文、生态节律都受到很大的扰动。针对胶州市水资源量相对有限、水环境质量较差的现状,以河道生态需水量理论为指导,以期通过实施科学的生态补水,逐步恢复城市内河的生态功能与城市景观功能。结果表明,胶州市城市内河以景观功能为主,经测算其生态需水量为36 486.9m3/d,而根据胶州市的相关发展规划,其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能力为5万m3/d,可以满足生态补水工程的需求;根据生态补水工程实施后的污染物入河情况预测,实施生态补水后,胶州市城市内河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标准,基本可消除水体黑臭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