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鉴于居民能源消费的间接回弹效应影响广泛但现有研究不充分,使用碳排放量结合再分配模型和20部门环境投入产出表,测算了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的间接回弹效应。实证结果显示:间接回弹效应在3.90%~12.88%之间;间接回弹效应在时间上呈倒“U”型,在空间上城镇大于农村。针对双碳目标可能导致三种重要因素的变化进行模拟,分析得出间接回弹效应受居民单位碳排放的能源支出提升而增大的幅度最大,随后向关联系数降低而减小的幅度次之,受城镇化影响的变动最小;在一般政策情景和长期低碳转型情景中,2030年的间接回弹效应均>13%,2060年的间接回弹效应在一般政策情景高达46.55%,在长期低碳转型情景为11.77%。持续推进能源结构和整个经济系统的低碳化转型以及促进居民消费低碳化,应是在双碳目标下降低间接回弹效应的关键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中国能源经济递推动态CGE模型,分别模拟了改善我国整体经济能效、单独提升不同品种能源利用效率以及仅提升高耗能行业能效的回弹效应,同时模拟了2012~2020年我国能源回弹效应的变化趋势及对我国实现“十三五”节能目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存在能源回弹效应,整体经济的能源回弹效应在36%左右;全社会整体能效的提升更有利于我国节能,能效改善有利于我国减少煤炭使用但可能导致部分行业电力消耗的反弹;2012~2020年我国的能源回弹效应呈缓慢上升趋势,如果不配套相关措施我国“十三五”能效改善目标的实现将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3.
公路交通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公路交通环境问题、公路交通的生态学效应、公路交通生态环境保护对象及保护措施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公路交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着重介绍了公路交通生态环境保护对象及保护措施.最后指出了当前在公路建设工程中的不足与需要改进的方面,以促使公路交通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够得到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路交通噪声的产生与变化同公路周围建设项目或是在原有公路上增加运营量有关,因此提出了应将建设项目因增加的运营量所引起的交通噪声的变化,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素之一。通过对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模式进行简化,获得用车流量表示的公路交通噪声增量的计算公式,通过现状监测值与投产后因运营量的增加而引起的噪声增量直接相加,可预测交通噪声的改变值。由此可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投产后,因运营量的增加而引起的交通声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7):20-29
实现交通领域CO_2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在分析交通领域2010-2019年排放特征基础上,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利用减排量弹性系数和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统分析了交通领域16项减排措施的CO_2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发展水路货运、高速铁路以及公共交通等运输结构低碳化类措施具有最大的减排潜力和协同控制效应,是交通领域实现减排最重要的选择;(2)能效提升类措施能同时实现CO_2和大气污染物减排,也是实现交通领域减排的重要路径;(3)能源结构清洁化类措施中,提高电动化率措施的减排潜力和协同控制效应最好,是交通领域能源转型的主要方向;推广生物燃油和氢能措施有赖于技术的突破和大规模推广应用;推广天然气使用措施会增加CO和HC排放,不具有协同控制效应,需要配合使用大气污染物末端脱除装置。  相似文献   

6.
运用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南通市2011—2020年7个县市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不同工业发展程度下的面板回归模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随着工业发展程度的不同,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当工业发展程度较低时,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显著负向作用,人均GDP的增长率也带来了环境空气质量的下降。当工业发展程度较高时,综合能源消费量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负向影响,第二产业比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正向影响。该模型为“十四五”南通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提供了更为精准的防治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区域内交通行业实施节能减排及低碳化发展的路径和措施,评估区域内交通行业的节能潜力,需要对将来某一时点区域交通能源消费量进行预测,文章针对区域客运交通能源消费量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计算过程中关键的数据基础在于区域客运周转量与交通工具单位能耗,文章构建了一个简单规范的自上而下模型用于预测区域客运周转量;在确定各交通工具的单位能耗时,考虑了在同一种交通工具中使用不同燃料的比例,并以线性复合的方式得出了每种交通工具的复合单位能耗,基于此,可计算出区域客运交通能源消费量。以预测2020年中新广州知识城客运能源消费量为例对计算过程进行具体说明,计算结果显示,2020年知识城客运交通能源消费总量约为5.27万t标准煤。  相似文献   

8.
以典型旅游地云南省为研究案例地,基于高德交通大数据、电子地图POI等多源数据,通过构建综合交通服务功能与旅游强度概念模型,采用改进的TOPSIS法、耦合协调模型和Tobit模型,从时空视角审视交通服务功能与旅游强度协调空间分异特征及不同交通服务功能对旅游强度的贡献效应。结果表明:(1)2006—2016年,云南省各州市综合交通服务功能与旅游强度协同效应逐渐凸显,协调主导类型由"濒临失调型"跃迁为"初级协调型"。(2)综合交通服务功能与旅游强度协调度总体格局呈"中部高,东西两侧和南北两翼低"的空间布局态势,且东西分异剧烈,南北变化相对平稳;区域差异特征呈现"滇中滇东南滇西南滇西滇西北滇东北"俱乐部趋同空间态势;不同交通方式与旅游强度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存在显著差异。(3)公路、铁路、航空对旅游强度的贡献效应表现为"航空运输公路交通铁路交通"的不均衡特征;旅游地居民收入、旅游资源禀赋、市场化程度均对旅游强度呈现正向促进效应,但对外开放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旅游强度提升。  相似文献   

9.
公路交通在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中处于主导地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建设日新月异,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但公路交通建设往往伴随着环境的改变,甚至是破坏。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公路环保问题论述了解决公路环保问题的措施,强调达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才是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纵向岭谷区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变化与扩展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A RC I/NFO软件,对纵向岭谷区内典型公路沿线1km、2km、5km和20km缓冲带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扩展强度指数,研究了公路沿线土地变化及公路的扩展效应。研究表明:①各缓冲带内均存在林地向耕地和草地退化的现象;②研究区自然状况完好,林地与草地所占比例之和均超过土地总面积的80%,但存在一定的内部差异性;③景洪各缓冲带土地利用程度排序为La2k0m>La5km>La2km>La全区>La1km,保山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于景洪,排序情况La1km>La2km>La5km>La全区≈La2k0m;④公路的扩展效应与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扩展效应不显著。受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公路扩展效应的影响阈为公路周边1~5km。  相似文献   

11.
如今燃放烟花爆竹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日益明显,特别是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在当今雾霾笼罩的大氛围下,对烟花爆竹的生产和销售、消费领域采取适当环境经济手段来调控(如征收环境税)就显得很有必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烟花爆竹的消费量,减少燃放烟花爆竹所造成的环境外部性。同时用征收来的环境税对研发采用环保药剂、先进技术的企业进行补贴、奖励,或者对于这些企业给予一定的环境税优惠,可以引导烟花爆竹产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扬  张进忠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2):137-140
综述了废水脱盐处理的工艺、特点及各自所发挥的功能,重点介绍了膜处理技术的发展与特点、控制膜污染的预防措施与对策, 展望了废水脱盐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及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辉 《交通环保》2004,25(2):32-35
介绍了《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论述了中国加入该公约的必要性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中国加入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后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南部土壤退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极其严重 ,这不仅导致了土壤生产力的降低 ,同时也导致了土壤的退化。本文在定位监测、室内分析及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研究了黄土高原南部土壤的退化机理。结果表明 :土壤中 <0 0 1mm颗粒和土壤养分流失是造成黄土高原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 ,耕地土壤结构状况的恶化和土壤酶的流失使土壤退化程度进一步加剧 ,从而成为严重制约该区经济发展障碍。  相似文献   

15.
海水养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海水养殖对全球海水产品供应的贡献持续增加,但是海水养殖对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以及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的不利影响,已经引起国内外海洋、环境等领域科学家和大众的广泛关注.海水养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般包括在海岸带地区建设养殖场对海域或土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为维持养殖生产活动所需的超量海域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海水养殖残饵、代谢物污染及养殖生物外逃对海洋生态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本文首先综述了上述影响,并展望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对策,以期为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安俊菁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2):26-28,46
城市交通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科研人员进行了数十年的开发研究,液化石油替代传统燃料作为机动车动力源已被认为是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行之有效的办法,该方法集环保、经济、安全等优点,是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分析比较现有防治对策措施,对液化气汽车在国内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7.
18.
交通源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居民人均拥有汽车及机动车保有量都大大增加了,研究交通源重金属污染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交通源重金属的来源,对交通源重金属的排放量及影响因素、公路旁各环境介质中的重金属、重金属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交通源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环状糊精在生物法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物法进行污水的处理,因其环保高效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废水中的毒性超过一定浓度,生物淤泥的脱毒能力会受到不可恢复的损害。概述了环状糊精的结构、性质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将环状糊精应用于生物法废水处理,以其特有的结构特点可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改性凹凸棒土对水溶液中苯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改性凹凸棒土对水溶液中苯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改性凹凸棒土对苯的吸附量和去除率提高了2倍多,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甚小,吸附量随温度上升而增加,改进的BET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实验等温线,其吸附机理可能为表面的疏水作用与化学吸附和进入内部孔道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