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班组控制异常是“三组控制”的重要环节,分析了安全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异常的产生,提出了控制人的行为异常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人的行为失误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活动过程总是在各种各样、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中进行,在这样一个系统中,人是主要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但同时也是最难控制和最薄弱的环节。大量的事故统计资料表明,70%~80%的事故与人的失误有关。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与人失误有关。我国煤矿中的“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是导致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它是典型的”人的行为失误“。由此可见,人的行为失误是导致许多事故的直接原因。人对于安全的主导作用。贯穿于企业安全的所有方面。因此,在安全生产中研究人失误的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夏季室内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湿润度水平与人体热应激响应的关系,特邀40名在校大学生配合试验,于2010年和2011年的7—8月在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实验中心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测试不同工况下的皮肤湿润度,研究了人体局部和整体的出汗感,并结合室内环境热感觉和热舒适心理测试,分析了人体的热应激水平。结果表明:额头、胸口、背部为人体出汗较敏感部位,三者共占出汗感增幅的80%以上,对整体出汗感影响最大;在中性偏热环境下,相对湿度对皮肤湿润度的影响大于温度,且皮肤湿润度与整体出汗感呈线性关系;中性热舒适温度比中性热感觉温度高0.5℃,皮肤湿润度对热感觉的影响大于对热舒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人的不安全行为干预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表明,在事故总数中,有8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因此,找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以及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因素,对于干预人的不安全行为有着直接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煤矿企业的事故发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一个基于人的行为的事故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当前煤矿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浅析劳动安全规范与人的行为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继仁 《安全》1998,19(5):44-46
  相似文献   

9.
人的差错行为对矿山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人的差错行为因素进行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某煤矿工人作业行为安全性的评判,确定该煤矿矿工行为的安全状态,从而及时了解矿工情绪、心理等状态,适时地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以保障人员安全作业.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户外高温环境下建筑工人热应激水平进行预测分析,本文采用预测热应激模型,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与人员生理、服装和作业强度等参数的影响,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建筑工人为例,研究了高温环境下风速和空气湿度对建筑工人核心温度的影响。结合分析结果知,可在空气湿度大于50%的环境下,适当降低作业人员工作强度,或风速小于3 m/s时,适当提高风速来改善高温环境下建筑工人热应激状态。研究内容对户外建筑施工单位在高温天气合理安排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织物及服装的防热辐射性能,在我们实验室和现场进行了测试。采用黑体比较法测量的织物发射率和参照国际标准ISO—6942进行的热辐射阻挡实验分析评价了一般织物、金属布和所谓“太空棉”服装的防热辐射性能。对金属布工作服和遮阳伞的透过热流和环境空气温度及辐射热强度的现场测试,可以直接分析防热辐射效果,也与工作人员的感觉相吻合。合理测试评价方法的建立,可以促进这类材料和服装的研究与推广。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标准。  相似文献   

12.
论人的失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人的失误所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80%,研究人的失误对控制伤亡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分析人的行为模式,论述人失误的原因,并对控制人失误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减少人失误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倡导安全文化,提高操作者的安全素质。  相似文献   

13.
人员可靠性与系统安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论述了人员可靠性对系统安全的影响,分析了它的特点和应采用的研究方法,介绍了笔者近年来在核电站人员可靠性基础研究方面的情况,并对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安全科学中的人为失效理论与实践问題,即理论上研究了作为一门独立的人为安全学的基本范畴及框架,实践上分析了北京铁路分局某站近30年的事故情况,还探讨了减少人为事故对铁路安全运输的意义、作用及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
人的失误本质及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的失误本质、定义及特点作了系统的分析研究。针对人的失误产生条件、原因及类型,提出了检测失误与控制失误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从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航空维修人为差错的统计分析,寻求人为差错的行为类型、特点及预防人为差错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水力旋流器中单锥旋流器的迁移率的计算模型.根据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预测了旋流器的操作条件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量与流体物性参数只改变分割尺寸d5o,不改变无因次迁移率曲线MP'与d/d50之间的关系;分流比也只改变d50而不改变MP'与d/d50之间的关系;而且在分流比小于28.6%时,分流比的变化对d50的影响不大.因此,通过改变分流比来改善旋流器的分离性能意义不大.改善旋流器的分离性能的有效方法是调节底流口与溢流口尺寸.本文的计算结果适用于分流比大于进口分散相浓度的场合.  相似文献   

19.
Process plants such as petrochemical unit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trying to improve 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 and Ergonomics (HSEE) programs. This study proposes an 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 (ANFIS) for assessment of HSEE programs in a petrochemical plant. The proposed neuro-fuzzy approach is applied to a set of operators in the petrochemical unit to show its applicability and superiority.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standard questionnaires with respect to HSEE are completed by operators. The average results for each category of HSEE are used as inputs and accomplishment of HSEE programs is used as output for the algorithm. Moreover, this algorithm is used to rank operators performance with respect to HSEE. Finally, the algorithm identifies efficient operators with respect to HSEE.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hat introduces an intelligence algorithm for assessment and improvement of HSEE program in a petrochemical plant.  相似文献   

20.
Due to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with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and constraints of land, it is expected that level of risks arising from the hazardous industries will increase in India in the coming decades. However, 30 years after the Bhopal accident (1984), except a few discrete regulations, there is as yet no integrated system for assessing and managing risks arising out of these hazardous industries in India. The gravity of aspects related to the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risk still remains crucially important. In particular, there is no standard guideline on risk analysis methodology, acceptability or tolerability criteria, nor is there an accident database or a risk reduction strategy for the areas where risk levels are already high. On top of this, there are technical and legislative gaps in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to implement any of the above mentioned issues. With the backdrop of the Bhopal gas tragedy,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herefor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 for the emerging economy of India, in order to control and/or to reduce the risk level that exists. In this context,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pertaining to industrial risk assessment we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