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重庆市两江新区生态环境优良,坐拥"两江四山多廊道"生态体系,区内山地、森林、水域等原生态面积达650平方公里,具备建设生态型开发开放新区的有利条件。新区"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山水新区",积极探索"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将生态环保理念与开发开放理念融为一体,把"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融入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培育和发展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进节能减排、新建两座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1200万m~2绿化……2012年,新区将大力构建绿色发展体系,预计全年燃煤量控制在95万t以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2012年,新区加快推进开发区、临港经济区、北疆电厂等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扩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新增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同时,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实施燃煤供热锅  相似文献   

3.
“神州水乡第一镇”(?)直镇80年代起就制定了古镇保护和新区开发的总体规划,坚持走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之路,被称为“环境保护好,中华第一镇”。科学规划:提出古镇保护与新区开发同步建设的方针(?)直全镇有72座半小桥,可为水乡古镇之最。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古镇区建了工厂,避免不了环境的污染,为此(?)直镇政府早在80年代就制定了保护古镇发展新区的总体规划,率先在小城镇建设中实现功能分区的原则,全镇分成原古镇  相似文献   

4.
利用水泥窑处置城市工业废弃物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项目的研究开发背景、主要意义、项目水平、应用范围 1.1开发背景 目前全国工业废弃物的年产生量已经超过10亿t,2005年全国的工业废物产生总量达到13.4亿t,历年累计的堆场面积已经超过0.1万km^2.工业废弃物的处理率约为50%.每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已经超过1.5亿t,200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粪便的年总产生量达到1.85亿t,无害化处理率约为50%,  相似文献   

5.
两江新区作为重庆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典型与重点区域,在将生态环保理念与开发开放理念融为一体,坚持生态新区发展战略,走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具有众多特色。文章分析介绍了两江新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做法,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一是坚持生态建设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使得大足石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次成功。大足县充分利用石刻旅游资源和生态农业优势 ,加快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复合型生态示范区建设 ,投入 52 0 0多万元对宝顶石刻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设立空气质量监测站 ,进一步绿化和美化石刻旅游区环境 ,使石刻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为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二是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加快了农业项目建设 ,建成了邮亭至宝顶公路沿线百里水果带 ,弥陀镇八里村黄花梨基地2 0 0 0亩 ,三驱镇楠林村 1 0 0 0亩花椒基地及全县优质枇杷基地。不…  相似文献   

7.
汪林 《环境保护》2006,(3):53-55
2005年11月27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经过七年的不懈努力,完成了社会经济、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方面共28项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总局规定的各项考核要求,通过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工作的这一考核验收.这个成果凝聚着浦东新区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体现了上级领导部门对新区环保工作的肯定,对于新区的环保队伍来说,这既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责任.  相似文献   

8.
汪林 《环境保护》2006,(2A):53-55
2005年11月27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经过七年的不懈努力,完成了社会经济、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方面共28项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总局规定的各项考核要求,通过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工作的这一考核验收。这个成果凝聚着浦东新区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体现了上级领导部门对新区环保工作的肯定,对于新区的环保队伍来说,这既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责任。  相似文献   

9.
“神州水乡第一镇”角直镇80年代起就制定了古镇保护和新区开发的总体规划,坚持走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之路,被称为“环境保护好,中华第一镇”。  相似文献   

10.
李明奎  石磊  谭雪 《环境保护》2016,(23):31-34
作为践行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国家级新区环境管理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国家级新区环境管理的特点,借助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思路,构建了新区环境绩效评估指标框架以及具体的评价方法体系,结合青岛市西海岸国家级新区的调研案例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加强新区功能建设和强化环境管制是未来提升案例新区环境绩效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人们对居住的质量和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建房地产开发这一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有了长足发展。旧区的改造、新区的建设在有形无形中改变着城市的格局和社区的环境。为确保人们能够有个温馨、优美的生活居住环境、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对城建房地产开发的环境管理己势在必行。1城建房地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如今 ,城市建设的成败渐渐成为城市总体实力的表现形式。兴起的住宅小区在改变城市风貌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空间。但是 ,由于有些房产开发活动的盲目性、无序性、局…  相似文献   

12.
城市新区开发的过程中,污水收集系统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因此会带来新的水体污染问题。本文针对城市新区开发中污水收集系统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规划、建设和管理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城市新区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同时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对我国广大西部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现代化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给西部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水平、社会发展、区位条件、资源环境、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等七个方面对西部88个地级城市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生态功能区划,选择乌昌石新区、呼和浩特新区、北部湾新区、拉萨新区、西宁新区、银石新区六个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区域作为西部未来拟建新区,提出国家新区建设布局向西部倾斜,以政策红利促进西部新区和新兴增长极建设,以创新催生新业态新经济发展,大力培育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等政策建议,为“十四五”西部国家级新区布局和区域新兴增长极培育,加快西部大开发,优化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格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浦东地区是上海市中心城边缘尚有较大开发用地的地区之一。1986年,国务院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指出:“当前,特别要注意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浦东地区,要尽快修建黄浦江大桥及隧道等工程,在浦东发展金融、贸易、科技、文教和商业服务设施,建设居住区,使浦东地区成为现代化新区。”于是,如何开发浦东地区。如何使这个未来的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环境,建设成  相似文献   

15.
浦东新区的开发目标,是“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面向现代化”,将新区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因而,浦东新区的环境保护,也应以这一目标为基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空气新鲜,水清质优,安静舒适,绿树成荫的花园式新城。为此,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颁发的《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党中央关于浦东开发一开始就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设定浦东新区的环境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6.
罗维  杨秀丽  罗伟 《环保科技》2014,20(4):30-33
在充分收集贵安新区已有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区已经开展的地下水相关项目,总结了贵安新区的地下水环境现状,分析了新区的开发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贵安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分区建议:分区筛选出地下水质量较好的10个富水块段作为未来新区主要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建议尽快在这些地区开展供水水文地质详细勘查;根据新区规划和现有污染源划分了地下水重点保护区,建议尽快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根据水质现状划分了地下水修复治理区,建议尽快设立专项对污染区进行修复。其成果将为贵安新区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产城融合的趋势和背景下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管理是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从城市到新区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和挑战,总结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在产城融合条件下践行多规合一、产城协同共治、海绵城市建设、城乡统筹环境建设、智慧环保城市建设、环境风险防范等多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推进法治新区建设、落实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健全环保投入保障机制、强化督查考核等思路建议,以期为类似区域的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北部新区是中国中西部面积最大、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最多的开发新区。国务院明确要求把重庆北部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制造及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按照这一要求,北部新区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中确立了以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为重点,以优化经济发展为主线的创模工作思路,打造宜居宜业示范新区。  相似文献   

19.
孟皓 《环境导报》2003,(23):11-11
国务院要求,到2005年,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60%以上;到2010年,所有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得低于60%。要实现这个目标,预计至少要新建1000座污水处理厂,所需的建设投资高达2000亿到3000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按照传统的方式由政府来投资兴建环保设施的话,那会使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因此,应该积极拓宽环保设施的融资渠道,如BOT方式、ABS方式、股票市场融资等。下面就将阐述一些与国际接轨、比较流行的投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宏观市场环境对BOT模式投资污水处理行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处理BOT投资模式是一种国际流行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鉴于国内污水处理市场化程度较低、污水处理率及处理效率不高等压力,政府正通过调整行业政策,不断鼓励社会资本以BOT模式进入污水处理行业。污水处理市场前景与商机方面,中国污水处理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市场环境方面,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对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影响不大;中国各项产业政策均有利于污水处理市场化发展;而且行业综合风险较低。投资收益方面,市政公用设施的性质特点,决定了污水处理行业投资收益率不高但长期稳定。总结来看,宏观市场环境将越来越有利于以BOT模式投资污水处理市场,BOT模式投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