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森林火灾中各种旋涡大量存在。本文着重研究圆柱钝体绕流火焰旋涡的形成机理和特征。通过各种实验手段观测火焰在圆柱钝体周围的动态结构变化,建立了涡核半径的模型公式。实验结果同时表明,在低能量火的情形下圆柱钝体的存在使得火蔓延速率下降,因而提出一个新的阻力因子模型以修正顺流燃烧蔓延速率。  相似文献   

2.
施倚 《劳动保护》2012,(2):121-121
编辑同志:在生产过程中,可燃物质容易发生燃烧。请问:在燃烧过程中,燃烧有哪些形式?深圳袁征袁征先生: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情况是很复杂的。气态可燃物通常为扩散燃烧,即可燃物和氧气边混合边燃烧;液态可燃物(包括受热后液化燃烧的固态可燃物)通常蒸发为可燃蒸气,可燃蒸气与氧化剂发生燃烧;固态可燃物是通过热解等过  相似文献   

3.
有关林火行为的一些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在燃烧风洞里模拟研究林火行为中的一些基本现象,选用马尾松松针作为可燃物,初步实验观测了有关火焰形态与各种参数(可燃物的载量、体积密度、来流风速大小、涡量及湍流度等)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其结果有助于森林火灾过程的理论分析和模化。  相似文献   

4.
固体可燃物表面火蔓延是森林火灾、建筑火灾以及工业火灾中普遍存在的燃烧现象,是火灾研究的基础问题。对固体可燃物表面火蔓延行为进行分类,评述国内外的固体可燃物表面火蔓延行为研究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固体可燃物表面火蔓延试验研究的技术手段,对比分析不同因素对建立固体可燃物表面火蔓延行为理论模型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环境流场、化学反应动力学、热解气体组分和炭化过程等。概要介绍固体可燃物表面火蔓延计算模拟的优势。最后指出固体可燃物火蔓延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未来若干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燃烧的充分条件有以下四条: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对于无焰燃烧,前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离基(自由基),形成链式反应,使燃烧能够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为可燃物燃烧特性研究而建立起来的模拟自然环境条件的燃烧风洞设备以及在燃烧设备中进行的模拟火场的火蔓延特性研究。在燃烧风洞中进行的可燃物燃烧实验为林火机理的研究、火蔓延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燃烧的充分条件有以下四条: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对于无焰燃烧,前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离基(自由基), 形成链式反应,使燃烧能够持续下去。燃烧按其形成的条件和瞬间发生的特点一般分为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四种类型。闪燃是物质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相似文献   

8.
木材是一种很重要的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辐射和烟气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木材燃烧产生的温度场进行研究,通过设置模拟参数,构建燃烧产生的温度场,设置了温度测点和温度切片,并将模拟结果通过二维和三维图表达出来。该项成果可为可燃物燃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消防小知识     
一、什么是着火?可燃物在空气中受到火源作用而发生的持续燃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袁步平  邱榕  蒋勇 《火灾科学》2011,20(2):87-93
运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对低速流动下的浮力反应羽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辐射通量下无量纲流场中近场浮力羽流的结构特性。在有重力场和燃烧释热的情况下,反应羽流自然演化生成周期性的大涡结构,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不仅对温度场有显著影响,同时还影响着羽流涡旋的发展及其下游三维涡旋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辐射并不破坏流场的...  相似文献   

11.
鄂大志  张明  邸曼  夏大维 《火灾科学》2020,29(2):115-120
利用火灾现场中燃烧物沉积物所特有的火灾原始信息,可以帮助火灾调查人员准确辨识与鉴别起火部位或起火点附近可燃物分部情况,辅助判断初始起火材料和起火部位的特点,通过燃烧模拟试验,开展了木材、化纤织物、棉织物、PVC制品、聚氨酯泡沫等常见固体可燃物燃烧沉积物微观形貌特征研究。首先,利用SEM 分析了不同材料沉积物中粒子分布、微观形貌等结构性差异。接着,进行了颗粒物的形貌学测量和组成成分测定。最终,得到了样本的量化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5种固体可燃材料燃烧沉积物存在结构性差异,但并不显著;对组成粒子进行的形貌学测量和成分测定,可以量化区分材料属性。该方法可以为建立火灾现场起火部位可燃材料的燃烧时序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城市的发展与火灾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火灾将会成为一个突出的灾害问题。作为经济发展中心的城市,火灾危险因素大大增加,因此,在城市的发展和改造过程中,应当同时抓好防火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消防科技,并应加强防火安全教育,以便把火灾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3.
活动板房全尺寸火灾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光宏  卢国建  王炯 《火灾科学》2010,19(4):205-211
通过两次板房火灾试验,分析探讨板房的屋面材料和墙板材料的选用、室内可燃物的控制、板房之间的间距、板房之间设防火隔板以及板房的整体结构耐火等问题。得出:(1)板房的屋面材料建议选用:单层彩钢板+阻燃EPS泡沫板+石膏板吊顶。(2)板房中相邻房间之间的隔墙板,建议选用双层彩钢岩棉复合板等;其它墙板选用双面彩钢阻燃EPS复合板。(3)室内可燃物方面注意控制室内可燃物的种类和数量及其分布状况。(4)板房之间的间距考虑尽量放宽,同时尽量缩短房前屋檐的跨度。(5)板房之间设防火隔板可以有效地阻止火焰的蔓延,其防火效果显著。(6)板房整体结构具有一定的耐火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介绍了中国不断探索森林火灾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和技术防范措施,以提高对森林火灾的控制能力。着重说明了中国森林火灾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社会环境影响所产生的特点。阐述了实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依法治火,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加强消防队伍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防火以及多方集资和加强对外合作的效果。最后,具体介绍了森林火灾的预报、探测和林火阻隔预防技术,以及采用的直接扑打,用水、风力和飞机灭火,人工降雨,以火攻火等多种扑救森林火灾方法,还介绍了中国森林防火科技的系统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5.
森林火蔓延方式与火强度及自然风场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根据国内外森林试验火场和实际火场的观测资料及已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分析讨论了不同强度的森林火的划分及其垂直空间尺度,以及森林火蔓延的方式、方向和速度与森林火强度及自然风场的关系。首先,讨论了不同强度的森林火在自然风场作用影响下的蔓延方式,方向和速度;其次,讨论了不同强度的森林火在自然风场作用影响下的连续蔓延和不连续蔓延的条件和机理。  相似文献   

16.
森林特殊火行为格局的卫星遥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舒立福  寇晓军 《火灾科学》2001,10(3):140-143
由于多变的天气条件,复杂的地形和植被分布,引起火行为格局的变化,借助GIS和卫星遥感技术,以1987年大兴安岭5.6大火为对策,进行火行为变化规律和火行为的时空格局研究,环境风对火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大风期间火强度极高,过火区为火蔓延的廓道,较大的山脉对林火有阻隔作用,森林采伐改变可燃物连续性,可以改变火行为,人类扑火对大火作用不明显,小地形可产生不同火烧强度的细微结构。  相似文献   

17.
林火初期蔓延的分形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运用分形理论对林火蔓延进行了研究,以分形曲线的自相似性为基础,结合火场参差不齐的边界,分析了在平地均匀可燃物床情况下,不同风速、风向的分形关系,从而建立起林火蔓延的分形模型。用coch雪花曲线导出了火场蔓延的面积公式并用实例进行了计算和误差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可燃物类型及其栽量分布是决定林火行为的重要因素.以北京西山试验林场魏家村分场为研究区域,根据样地调查和森林清查数据对可燃物类型进行分类,并对可燃物载量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根据历史气象数据确定当地平均最大风速平均值为3.6m/s,平均最大风速的最大值为14m/s,在此情景下,结合DEM数据和可燃物数据对研究区域的林火强度进行计算,并对防火林带的有效参数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9.
涂料生产所使用的原料和产品绝大部分是易燃、易爆和有毒的化学危险物质,这就决定了在涂料的生产过程中极易引发火灾和职业病伤害,其中职业中毒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对涂料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毒物分布、中毒途径以及中毒原因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