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与动态     
《化工环保》2006,26(1)
利用废物制氢的方法ChemicalEngineering,2005,112(8):17,18日本静冈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从造纸黑液市政垃圾、碎纸甚至猪粪等生物质中一步法生产氢气的方法。该过程在超临界水(SCW)中完成,可产生比常规的重整—气化工艺多2~5倍的氢气。用废塑料制氢时,通常采用两步工艺:首先在0.5~2MPa压力下生成蒸汽,然后在1300~140℃、0.5~2MPa压力下进行气化—氧化。这一工艺的氢气收率仅为每克废物(以有机碳计)中不到1L。而采用SCW工艺时,生物质于700℃、10MPa压力下在高压反应器中气化和反应。当总进料中的水与碳的摩尔比为20、并加入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Energy,2014,75(10):40研究人员通过试验证实了催化作用对生物质/塑料废弃物掺混料在流化床中气化的影响,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蒸汽-生物质和聚乙烯-生物质的比例下试验,确定最佳条件来提高氢气和合成气的产量。预期来自可再生资源的能源将补充由化石燃料资源产生的能源。气化是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燃料转换的通用热化学工艺。对棕榈仁壳(PKS)和聚  相似文献   

3.
利用煤矸石制取钛白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利用煤矸石制取钛白粉的可行性,井对焙烧温度、反应温度、pH值、水解、水洗操作、盐处理及煅烧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所制钛白粉进行的质量检验结果表明,用煤矸石制取钛白粉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气化仍是大规模制取氢气的主要途径。目前,常规煤气化过程得到的是H2、CO和CO2为主的混合气,需要通过净化、变换和分离工艺才能得到洁净的氢气,工艺过程复杂。采用连续式超临界水反应装置,以质量分数为20%的水煤浆为反应原料,考察了Ca/C摩尔比和温度对褐煤制氢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OH)2不仅可以很好地固定气相中的CO2和硫化物,而且对煤气化过程也表现出较好的催化作用。反应温度600℃,压力为25MPa的条件下,与未加Ca(OH)2相比,Ca/C摩尔比为0.45时,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由50.7%降至1.0%,趋于完全固定;硫化物浓度由10 878mg/m3降至807mg/m3;H2的体积分数由32.4%增至73.3%。Ca(OH)2对煤气化的催化作用在高温下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日本北海道大学催化研究中心的Atsushi Fukuoka教授正在开发一种有前途的将纤维素转化为糖的方法。该工艺将纤维素的浆状液在443~473K、5MPa氢气条件下通过一种专利催化剂(在γ—Al2O3或沸石等无机氧化物上负载铂或钌)进行反应,将纤维素转化为山梨醇或甘露醇等糖醇。反应结束后,催化剂及其他固体物被过滤,剩下糖溶液。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棉秆在水蒸气气化过程中气化温度和蒸气与生物质的质量配比(S/B)对产气和焦油的影响,在自主搭建的流化床气化炉实验台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表明,氢气含量、气化效率、焦油去除量均与气化温度及S/B呈正相关,且焦油中甲苯、苯乙烯和苯酚等组分受气化条件影响显著。当气化温度为800℃时,实验中可得含氢量34%的中热值气体,并且焦油含量低于20g/m^3。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处理煤气化生化污泥,优化了处理工艺条件,考察了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含水率为90%(w)的污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80℃、反应压力25MPa、氧化系数(初始反应加入的H_2O_2的摩尔数与理论上废水完全氧化所需的H2O2的摩尔数之比)4.0、反应时间2 min。SCWO处理后的气相产物为O2、CO2和少量N2,清洁环保,可直接排放或回收利用。液相产物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含量均大幅降低,出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或回用。固相残渣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可直接进行填埋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生物质气化站的建设与运行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农村生物质气化站不能正常运转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建设新型农村生物质气化站,重点对这种新型农村气化站的建设和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新型农村气化站在生物质气生产技术上选择中温热解制气,在输配技术上以集中制气、区域配送为主,在建设和运行上以专业化为主,以此来解决目前生物质气化站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氯乙酸母液综合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种途径综合利用氯乙酸母液。制成混合酯;水解制取乙醇酸并分离出二氯乙酸,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重点叙述氯乙酸母液与甲醇酯化制成混合酯,再经升膜塔分离,得到氯乙酸甲酯、二氯乙酸甲酯等的工艺条件,设备装置和经济效益。并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评价。  相似文献   

10.
《化工环保》2013,(1):5+14+18+22+32+55+58+62+79+83
可见光催化下过硫酸盐强化铁酸钴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方法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催化下过硫酸盐强化铁酸钴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方法。该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取有机物污染水样进行有机污染物含量分析;2)将有机物污染水注入到水池中,按池水中有机污染物、铁酸钴和过硫酸盐的摩尔比为  相似文献   

11.
日本静冈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从造纸黑液、市政垃圾、碎纸甚至猪粪等生物质中一步法生产氢气的方法。该过程在超临界水(SCW)中完成,可产生比常规的重整一气化工艺多2-5倍的氢气。  相似文献   

12.
《化工环保》2007,27(2):143
该发明涉及一种催化铁内电解池后置处理废水的方法。当废水中SS大于等于100mg/L或废水pH大于等于9.0时,对废水进行生化预处理的过程中,可将催化铁内电解池置于生化池之后,废水依次经过生化池、沉淀池、催化铁内电解池、混凝沉淀池,使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采用该法处理废水,可完全避免催化铁内电解池中铁滤料的结垢现象,确保催化铁内电解工艺的水处理效果。/CN1843982.2006—10—11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铬渣结合煤炭催化气化解毒后,灰渣中六价铬含量波动的原因以及控制波动的方法。实验表明,灰渣中六价铬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还原灰渣的冷却气氛及渣的酸性。若能确保灰渣在酸性或惰性气氛中冷却,或利用工业废酸将铬渣调成酸性后,气化还原,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4.
美国LawrenceBerkeley国家实验室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污染物生物处理系统,可用于处理被污染的土壤和水。常规的生物电处理方法是依靠化学药物的加入产生电子供体或受体,以刺激降解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该实验室的方法则是在一个单室的生物反应器中,采用电流电解被污染的液体,同时在阴极产生氢气、在阳极产生氧气。这些气体随后可刺激微生物的活性,使多种污染物经生物降解或生物转化作用形成良性的终端产品。由于不需有机电子供体,降低了操作成本。  相似文献   

15.
湿式氧化法是将溶解和悬浮在废水中的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通过液相氧化的方法促进氧化降解或水解来降低水中COD和BOD含量的化学处理方法。由于反应时需加热到适宜温度以及需在密封容器内进行,故有时也称此法为水热分解法。  相似文献   

16.
兼氧技术应用于有机污泥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茵 《化工环保》2002,22(1):12-15
应用兼氧技术处理有机污泥,对处理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N元素的变化、兼氧微生物的种群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有机污泥经过24h兼氧反应后,污泥中的有机物得到降解,酸化反应生成了质量浓度的2531mg/L的乙酸;系统中NH3-N含量略有上升;兼氧反应过程中的微生物以异养型的产酸细菌为优势菌种。污泥被水解酸化后回流到废水处理系统,系统基本无剩余污泥排放。  相似文献   

17.
《化工环保》2008,28(4)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C4馏分的加氢方法。原料C4馏分与氢气混合后进人加氢反应器,先与加氢催化剂Ⅰ接触进行二烯烃加氢饱和反应,其反应生成物不经分离直接与加氢催化剂Ⅱ接触进行杂质脱除和烯烃加氢饱和反应,所得的反应流出物经冷却、分离后,得到C4馏分产品。采用该方法能在较为缓和的反应条件下,脱除原料C4馏分中的大部分烯烃,得到的C4馏分产品中的烯烃含量小于1.0%,  相似文献   

18.
<正>电子塑料废弃物气化用于能源回收Chem weekly,2015,60(34):182西班牙巴斯克地区大学的研究人员与国际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利用废弃的电子板得到清洁燃料氢气的体系。他们已经为该工艺申请了日本专利。巴斯克地区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旨在从环保以及能源和经济的角度尽可能有效地利用废弃塑料。塑料是基于石油的产品,因此废弃塑料不只是一种工业废料,而更应该被视为原材料和可用能源的来  相似文献   

19.
采用磁性强弱不同的铁矿石以及制备的Fe3O4作为催化剂,催化CO还原SO2。实验结果表明:在3种催化剂中弱磁性铁矿石对CO还原SO2的催化活性最好;当反应温度为700℃时,在弱磁性铁矿石催化作用下的SO2转化率达84.3%。该方法既可以有效去除炼油厂催化裂化再生装置排放的SO2,同时又利用了低品位的磁性铁矿石,实现了SO2的治理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0.
刘俊  曾旭  赵建夫 《化工环保》2017,37(1):106-109
采用NaOH强化催化湿式氧化的方法处理制药污泥,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污泥VSS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加入量10 g/L、反应温度260 ℃、初始氧气压力1.0 MPa、反应时间6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污泥VSS去除率和 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60%,VSS去除率较高,污泥减量化效果显著。NaOH强化催化湿式氧化反应处理制药污泥的机理是氢氧根在高温条件下促进了微生物细胞的水解,促使污泥固体组分分解转移到液相中,最终有机物被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CO2和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