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增强安全标语在安全管理应用中的有效性,从安全管理学视角,提出安全标语的概念和功能,构建安全标语功能的伞状结构;从大安全角度,划分安全标语的类型;分析安全标语的传播过程,构建安全标语的传播模型和目视管理模型。结果表明:发挥安全管理功能是安全标语设置的最终目的,保证安全标语有效传播是其发挥安全管理功能的基本前提。指出安全标语创作及应用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其应遵循内容健康,引导正确等基本要求,并应具有实用性等6种倾向。  相似文献   

2.
为挖掘安全标语的安全文化价值,增强安全标语在组织安全文化建设中应用的有效性,从安全文化学视角,解析安全标语的安全文化内涵;分析安全标语文化力的内涵、释放机理及核心效用,构建安全标语与组织安全文化的“自行车”关系模型;阐述基于安全标语的组织安全文化建设原理和方法。结果表明:促进和保障组织安全文化落地是安全标语设置的重要目的,安全标语是组织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构建基于安全标语的“四位一体”组织安全文化体系要以安全科学理论为重要理论基础,以安全人性的“Y理论”假设和人性需求为核心准则。  相似文献   

3.
点将台     
<正>本期点题来自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王秉请问专家,如何提高安全标语创作质量和应用效果?王秉,你好!个人认为,安全标语创作有4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时间决定安全标语的宣传主题。"安全生产月""119消防日",以及常态宣传或是节后复工。由于时间不同,标语的主题也要随之变化。例如:"安全生产月"要高屋建瓴、大声疾呼,像"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这类标语就要年年宣传、年年张贴,真正做到深入人心;"119消防日"的"防范胜于救灾隐患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当前安全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应用进展,在新工科视角下进一步弥补学科内容短板,采用文献回顾法,首先对比其与职业健康心理学(OHP)的异同,梳理发展历史、模型与方法、研究对象与内容的研究进展;然后结合研究成果与心理健康政策,分析理论内容与实践的问题,提出整合职业健康心理学、融合安全人机工程学、增强实践互动性的未来构想,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最后得出安全心理学理论研究、干预措施、重视程度方面存在的不足。研究表明:安全心理学与职业健康心理学有一定相似性;多种实践应用补充了新工科视角下的安全心理学内容;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弥补这些不足,促进安全心理学的透彻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安全标语在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首先,将安全标语划分为安全意义型、安全策略型和安全知识型3种类型,扩散方式分为类比式和心理模拟式2种形式;然后,设计试验,记录被试观看安全标语过程中的眼动数据以及主观评价数据;最后,进行方差分析(ANOVA)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扩散方式会影响安全标语的有效性;安全意义型标语应采用心理模拟式,安全策略型和安全知识型则更适合类比式; 3种类型安全标语的接受度均通过注视次数(NF)起主要中介作用;安全策略型标语的理解度则通过NF和平均注视时间(FD)共同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安全标语作为"安全文化"的重要载体,应用非常广泛,犹如全天候安全管理员对保障人们生产、生活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通过观察、走访与调研发现,当前安全标语创作与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安全标语效力的发挥。鉴于此,为提升安全标语的应用效果,笔者结合个人关于安全标语的已有研究成果,分析当前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主体的广泛性、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交通安全文化的社会凝聚、激励等功能,探讨构建一种新型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文化模式。应用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理论、安全心理学理论、行为理论、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文化的定义、系统模型及系统的逻辑关系、运行机制、承载和作用形式等内容。结果表明:从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控制与应对的角度考虑,可以建立包括逻辑维度、运行机制维度、承载作用形式维度的城市交通安全风险文化系统三维结构体系。城市交通安全风险文化具有多层次、多层面、多维度复杂的主体结构,是多元素组成的复杂系统。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大数据对安全心理学发展影响,把握大数据背景下安全心理学研究方向,基于大数据、安全心理学的理论,提出安全心理大数据定义,并阐述其内涵及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对比安全心理大数据与样本数据差异性,提出并解析安全心理大数据研究类型与准则,提炼基于大数据思维的安全心理学6条基础原理,构建安全心理大数据研究的“理论—技术—应用”三维结构体系。研究表明:基于大数据思维的安全心理学研究是未来发展趋势,其研究内容包括安全心理大数据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9.
安全标语是安全宣传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可以起到警示、鼓动和激励作用。然而,就目前大多数安全生产标语来看,笔者认为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标语内容更新慢。有的标语流传时间较长,人们看后感到司空见惯,已经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与鼓动作用,如“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等。这可能与我国当前安全生产理论建设落后于实践工作有关。2、有的标语缺少人情味。有的标语板着面孔训人,如“违章操作,就是自杀、杀人”“不讲安全,下岗回家”等。标语如果总是用威胁式的口吻,则难以令职工接受,有时会适得其反。3、有的标语大而空,缺乏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预防高校安全事件,营造良好校园安全氛围,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不安全行为发生机制。首先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阐述优势需要的含义,并分析大学生在不同优势需要情景下的行为特征,探究其行为发生的心理动机;其次基于期望理论构建大学生不安全行为发生机制的期望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解释大学生在宿舍内违规使用电器的行为发生过程,提出降低大学生不安全行为发生概率的对策措施。结果表明:优势需要是大学生行为表现的心理动机;不安全行为的激励水平是大学生表现不安全行为的判断依据,受大学生主观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优化行为动机、提高其知识水平、培养其健康心理等措施来降低其作出主观错误决定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系统安全水平,进一步丰富安全系统学理论内容,对微系统内人机界面的安全信息流过程、模型及其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论述安全信息流与人机交互过程理论,为模型构建奠定理论基础;运用安全模型原理,从信息传播角度建立人机界面的安全信息流模型并分析模型的内涵和意义;将所建模型应用于具体情景的仿真模拟,以验证其适用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刻画了系统内安全信息流动轨迹,有利于揭示系统安全演化行为机理,对提高系统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过一个多月,一年一度的安全生产月又将到来。尽管各种安全宣传品推陈出新,不断丰富,但是传统的安全宣传横幅、安全宣传标语等因制作方便、受众面广、易于接受等原因仍广受职工群众的喜爱。为此,本刊将连续选登相关安全生产宣传用语,供大家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为明晰安全文化宣教机理,从而提升安全文化宣教效果,基于宣传与教育的定义,提出安全文化宣教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基于此,构建并解析安全文化宣教的“5-13”模式和受众处理安全文化符号信息的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炼驱动受众心理的猎奇心理、重情心理与审美需要等16条理论依据和与之对应的一些具体方法。结果表明,设计、筹划和实施安全文化宣教活动和行为应以安全文化宣教的“5-13”模式和受众处理安全文化符号信息的过程模型为依据,有效驱动受众心理是提高安全文化宣教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为构建相似安全心理学学科体系,促进安全心理学发展,基于相似学、安全心理学与安全科学基本理论,提出相似安全心理学定义,并阐述其内涵及研究意义;剖析相似安全心理学基础理论及研究层次,构建其概念体系,分析其应用领域及示例;基于相似安全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范围、状态及属性,建立"人数—类别—属性"三维结构体系;从不同角度阐释相似安全心理学的研究进路。研究表明,相似安全心理学是安全心理学与相似安全学直接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新兴安全科学分支学科,其研究旨在揭示安全心理学领域的相似现象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问题,提出有效性可变模糊评价方法。首先,以评审监督方为视角,从评审目的、评审方案、评审过程、评审结果等4个方面剖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有效性影响因素,建立评审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综合运用序关系法和可变模糊集理论,计算评价指标对其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和综合相对隶属度,构建评审有效性可变模糊评价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评价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活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评审活动有效性较好(2级),与实际相符,但存在不平衡问题,评审策划编制、评审组的构成和分工、信息整理与分析、评审人员培训、评审绩效分析等方面得分偏低,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16.
<正>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企业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效果如何,往往要看其是否被员工理解和认同。目前,在企业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传统的以书本讲解为主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众,即一线作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往往偏低,接受、理解能力较差;二是内容、形式较为单调、枯燥,难以激发受众的兴趣,致使受众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为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从源头预防事故,实现人本安全,基于行为科学原理与安全管理学方法,提出安全行为管理的定义,分析其内涵与作用机制,并从组织活动、人员行为、效果评估、反馈机制与安全文化等5个方面构建安全行为管理"五位一体"模型,深入诠释模型中个人、组织、安全与不安全等4种行为间的相互关系;阐述模型的基础、调节与宣教功能;解析其理论层、实践层与归纳层;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将模型用于特大交通事故中,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结果表明:该模型提供了反馈调节等行为管理的具体方法,也形成了内外因相结合的事故分析方法,为安全行为管理提供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不安全态度会导致不安全行为,转变不安全态度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将安全态度定义为人对所在社会组织中不安全因素、安全状态及其保障措施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倾向和内隐行为反应;在该定义的基础上,分析安全态度的内涵,论述其形成机制;从内容失衡和心理需求的角度,探讨安全态度转变的内在过程;根据传播劝服模型,构建安全态度转变的外部作用模型。研究表明:转变安全态度需要提高劝导者的影响力、提高安全信息的冲击力、降低受众的心理抵抗力和增强环境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与安全生产有重要的关联性。基于安全科学原理体系现有研究成果及安全心理学研究背景,定义了安全心理学原理,并阐述了安全心理学原理的特征及其研究内容;归纳了安全心理学原理下属的6条基础原理——事故频发倾向原理、安全心理激励原理、心理阈值有限原理、安全认知原理、安全个性心理原理和安全生理心理原理,并论述了这6条原理的内涵及机理,对于部分原理进一步给出了其下属原理的研究思路;在构建安全心理学原理枝叶形体系的基础上,整理了安全心理学原理体系的应用机理,以及这6条原理在体系中各自的功能和地位;最后论述了这6条原理在安全工程实践中的意义。研究表明,该安全心理学原理体系对人员部署、制度规划、安全管理等安全生产层面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导致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因素众多,如何保证员工进行安全施工是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分析施工人员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从社会资本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安全行为理论分析了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在进行仿真分析前,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计算的方法筛选出了13个关键影响因素,降低了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之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的方法对决策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BP神经网络模型做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筛选出的关键影响因素的SVM仿真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大于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精度为0.00887,相关系数为88.4%,说明影响因素与安全行为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关系。研究结论为企业衡量员工安全行为水平,提高员工安全行为能力和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