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评估煤矿的安全管理行为水平,依据行为安全理论,分析组织行为及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煤矿安全管理行为评估方法。构建煤矿安全管理组织行为评估指标体系,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确定其指标权重;设计矿工个体不安全行为评估量表,并通过项目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筛选量表题项,得到包括个体内在因素、组织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3个分量表的正式量表。结果表明:煤矿组织行为评估指标中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法规遵守和安全资金投入的权重较大;所设计矿工个体行为评估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2.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以煤矿企业安全观念为核心,安全制度、安全行为与安全物态围绕安全观念相互影响交错融合,研究员工安全需要、安全意识、社会安全价值观、沟通系统、社会安全需要、教育培训系统、安全事故、行业特点、国家安全法规、管理参与、奖惩系统、组织承诺、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系统的关系,结果表明,除员工授权外,其他因素对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安全与健康》2021,(5):10-11
正4月27日,省应急管理厅组织召开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暨地震地质灾害救援工作座谈和视频会议。会议总结了去年以来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和地震地质救援协调工作,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有关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两个至上",持之以恒抓好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推进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协调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为使操作人员行为更安全,对组织管理失误进行分析,归纳为管理控制失误、组 织规程失误、组织安全管理失误、安全监督失误、教育培训不足5个方面,运用结构方 程模型(SEM)分析对操作人员行为安全的影响,使用AMOS软件对模型求解。运用直觉 三角模糊数对模型中指标进行评价并采用TOPSIS法对不安全行为进行排序。研究表明: 管理控制和组织规程对建立安全监督体系有正向作用;管理控制和组织规程对组织安全 管理实施有正向作用;管理控制和组织规程对有教育培训正向作用;建立安全监督体系 、组织安全管理实施和教育培训对操作人员安全行为有正向作用。进行风险排序有利于 企业对关键工种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5.
《江苏劳动保护》2011,(3):36-37
2010年9月8日至28日,笔者有幸参加了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织的代表团,赴美国参加了为期21天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培训。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我对美国安全生产系统、紧急行动规划以及重大事故救援等课题进行了学习,并实地参访了美国职业安全及健康管理署、安全协会、安全工程师协会、煤矿协会、3E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煤炭企业安全状况,根据近年中国煤矿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构建了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分析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因素和咨询专家,基于SMART从组织承诺、管理参与、员工授权、奖惩系统、报告系统、教育培训6个方面建立了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指标体系.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以T煤矿、S煤矿、X煤矿为例进行了安全文化分析,结果表明,安全文化等级从小到大的顺序为X煤矿、T煤矿和S煤矿,S煤矿、T煤矿评价结果为"一般好"(达到可以生产的水平),而X煤矿评价结果为"不好"(停止生产).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对煤矿企业进行总体安全文化评价,其中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指标体系教育培训和奖惩系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煤矿重大事故组合式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传统煤矿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煤矿重大事故组合式应急救援预案体系。首先,表述煤矿重大事故组合式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的定义,绘制出煤矿重大事故组合式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的组织结构图;其次,分别从总控制程序、专项程序和支持保障程序3个方面,详细地介绍各个程序的组织结构和所包含的要点内容,并把组合式预案与传统预案进行对比;最后,从3个方面总结了煤矿重大事故组合式应急救援预案体系所具有的创新性、指导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该研究成果对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煤矿紧急避险体系构建与应急救援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煤矿井下紧急避险体系结构,打造基于紧急避险设施的应急救援体系,分析国外矿业发达国家紧急避险理论和应急救援案例,研究煤矿紧急避险建设及相关参数,探讨紧急避险体系构建中的国家层面概念定义、立法保障、救援体系、避险安全文化及评价等关键问题,设计出以危险源感知为基础的"感知-避险设施-运行"3层紧急避险体系结构。采用应急管理阶段理论与方法,构建基于紧急避险"感知-避险-救援"应急救援模型,并对救援模型的可行性进行模拟。煤矿井下紧急避险体系构建要有国家标准和立法保障,紧急避险3层体系结构为避险系统建设提供指导,救援模型为应急救援体系打造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规范和指导大型煤矿企业应急管理,通过法律法规对照和行业对标,并结合企业自身和周边实际应急救援需要,分析大型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索工作思路和做法。结果表明:大型煤矿企业要合理设置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并建立应急工作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并不断磨合优化,完善应急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并强化监督保障,科学编制应急预案并注重衔接性,强化应急队伍、物资装备、培训教育等应急资源保障,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0.
围绕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内涵,对影响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识别出安全行政管理能力、安全行为管理能力、安全技术管理能力、安全信息管理能力、安全创新管理能力五个方面16项主要因素。以安全行为管理能力因素为内源潜变量,其他四个方面因素为外源潜变量,构建煤矿安全管理能力风险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出该风险因素群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综合影响,以及具体的影响路径。此研究为煤矿企业实现本质化安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量化分析非意向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专家判断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ANP),运用超级决策(SD)软件分析评价了30个因素对非意向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而言,个体特征、组织及任务、机械设备对非意向不安全行为有很大的影响,环境因素对非意向不安全行为影响权重相对较小;应急反应、应急演练、信息传递、注意力、监督反馈、安全警示、工作经验、应急设施、作业规范、疲劳程度等10个因素是企业干预、控制非意向不安全行为的重点关注因素。  相似文献   

12.
针对煤矿生产物流系统安全影响因素众多、各因素对煤矿安全影响作用复杂的问题,提出基于粗糙集和IPA定位分析法的煤矿生产物流系统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首先运用粗糙集属性重要度思想对煤矿安全影响因素进行排序,然后采用IPA定位分析法识别不同安全状态煤矿安全生产的制约因素,最后通过对河南义马煤业集团跃进煤矿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煤矿安全影响的重要度由大到小排序为通风设施、通风安全监控、通风技术管理、排水设备配置、机电安全管理、排水技术人员配备(采掘关系)、采掘机械、排水机构设置、安全运输、应急救援、采掘技术管理,且对于不同安全状态等级的煤矿而言,制约其安全的主要因素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刘微  孙世梅  杨泽霖  王凯 《安全》2021,42(7):74-78
为预防急性职业中毒二次事故的发生,采用事故致因"2-4"模型,研究在安全管理网公示的171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中114起发生二次事故的行为原因,分类并统计各类原因的发生频次概况.结果表明:个人层面事故原因分析中,盲目施救、缺失应急救援演练、未进行针对性应急演练、安全培训不到位、作业过程中无人监护等一次性行为导致事故发生频率最高;不具备相关应急救援知识、操作者不能清醒地认识到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贸然救援、管理者应急救援意识淡薄、盲目施救的冲动心理和无知属性等习惯性行为致使事故发生的频率最高;组织层面事故原因分析中,安全管理体系欠缺主要为缺少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  相似文献   

14.
为了科学预防并控制煤矿运输险兆事件发生,需明确煤矿运输险兆事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管控策略。在文献研究与调研访谈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深入分析访谈资料及煤矿运输险兆事件案例,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选择性译码、理论饱和检验等环节对煤矿运输险兆事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培训、安全意识、监督检查等16个主范畴对煤矿运输险兆事件有影响,从中选择4个核心范畴,即运输设备系统、运输作业场所、组织管理体系、工作人员素质,概括为物理性因素与行为性因素,构建了包含2个主要因素、4个核心范畴及16个主范畴的煤矿运输险兆事件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推行标准作业流程、建立管理机制、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开展闭环教育培训等策略,减少并预防煤矿运输险兆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煤矿组织安全行为对个体不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个体不安全行为包含心理、生理、技能3个影响因素,涵盖记忆、思维、情绪、意志、性格、气质、能力、态度、知识、专业操作技能10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组织安全行为对个体不安全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SEM),运用统计分析方法(AMOS17.0)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态度、情绪、意志、能力、专业操作技能容易受组织安全行为的影响,而性格、气质等因素由于是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受组织安全行为影响相对较小。深入研究煤矿组织安全行为对个体不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有利于煤矿从组织安全行为入手有针对性的制定行为干预方案并控制个体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6.
我国煤矿事故多发,经济损失严重,如何科学地从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17年12月20日,以中国知网(CNKI)的期刊库、硕博论文数据库和会议数据库中发表的煤矿企业应急管理方面的352篇论文作为数据来源,使用CiteSpace工具进行高产机构分析、作者分布特征分析和关键词分析,展现中国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研究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热点,并追踪前沿研究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应急管理研究领域,研究机构和学者的分布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而相关的研究热点主题呈多元化,主要体现在煤矿企业应急预案、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存在问题、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解决对策、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煤矿企业应急救援系统及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研究等6个方面;结合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和研究现状,煤矿安全应急协同机制和能力、员工行为层面的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策略以及煤矿企业应急物流能力等方面研究将是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7.
集成DEMATEL/ISM的煤矿工人违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煤矿工人违章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对C煤矿351起事故案例的分析,结合实地调研和访谈,共提取4个方面15个影响因素。用集成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法(ISM),研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违章行为的影响程度,找出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因素间的综合影响关系,构建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结果表明,矿领导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和安全氛围具有根因素作用;班组长管理、安监人员监督、制度制定、制度执行和教育培训起着桥梁作用;知识与技能、安全意识、工种和工作时间对违章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个人传记特点、现场条件、作业设备和作业工具的影响相对较弱。重视根因素的改善有利于从根源上控制和预防煤矿工人的违章行为。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的预防、监测、控制和恢复等能力的研究,分析了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间的作用关系。根据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过程,提出了评价指标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通过实证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提出的理论假设,实证结果表明每个评价指标对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具有不同的影响方式和不同的影响程度。据此,给出了提升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煤矿安全诚信管理与安全行为的关系,建立煤矿安全诚信管理与安全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2个煤矿开展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安全诚信文化对员工行为态度和安全意识具有正向影响;管理制度建设对员工行为态度和员工安全意识具有正向影响;教育与培训对员工行为态度和员工安全意识具有正向影响;员工安全意识对安全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煤矿安全诚信管理通过影响行为态度、安全意识和主观规范作用于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20.
正第九届北京安全文化论坛由1个主论坛、4个分论坛组成,参会的专家学者对危化品安全管理、应急救援、安全文化建设等问题发表见解,开拓依法监管及安全文化管理的新思路。2015年11月26日,第九届北京安全文化论坛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召开。此次论坛汇聚了中外专家学者,针对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安全监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新《安全生产法》实施后监管体系的变化等问题展开讨论,共同推进安全文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