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虑组织情境下组织因素对航空维修安全的深层次影响,将D-S证据理论引入航空维修安全评估中,以解决评估过程中组织因素导致的不确定性问题,从而为开展航空维修安全管理提供手段和方法。依据Frank Bird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和James Reason的"瑞士奶酪"模型,通过对影响航空维修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航空维修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了量化;在对基本可信度分配函数重新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对证据合成法则进行修正,给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航空维修安全评估模型和算法,并结合具体实例对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考虑组织因素对航空维修安全的影响符合客观实际,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2.
巴建彬  丛军  支景波  牛更奇 《安全》2013,34(3):41-42,45
正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管理体系的简称,HSE管理体系是将组织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这些要素通过先进、科学、系统的运行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石油行业以  相似文献   

3.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已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在许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4.3.1)、“目标”(4.3.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4.34)是GB/T 28001标准中有关“策划”的要素。笔者在审核中发现,部分组织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对这三个要素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实施时,偏离标准的要求,导致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较差。本文重点讨论几个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健康 (Health)、安全 (Safety)与环境 (Enviroment)管理体系 (简称 HSE管理体系 )是国际石油天然气工业通行的管理办法。通过学习 ,理解 HSE管理体系的由来、指导原则、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建立运行机制和规范管理的方法 ;提出了推行 HSE管理体系指南及注意事项 ;探讨了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建立 HSE管理体系的实践活动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1998年开始,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南航”)着手建立应急反应管理体系。8年来,南航坚持以预防为前提,以快速反应为重点,以简化处置流程为保证,以减少损失、降低影响为目的,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积极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和应急救援机制,有效地应对了公司在营运中出现的各类应急突发事件。目前,南航机队规模达到300架,航线数量达到557条,均居中国民航首位;年旅客运输量超过4400万人,占中国民航客运量1/3,位居世界航空客运前10名。南航已经连续111个月保持了飞行安全;连续146个月保持了空防安全。应急反应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6.
1概述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已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在许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4.3.1)、"目标"(4.3.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4.3.4)是GB/T 28001标准中有关"策划"的要素.笔者在审核中发现,部分组织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对这三个要素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实施时,偏离标准的要求,导致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较差.本文重点讨论几个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1 现状 " 4.3.3目标"和" 4.3.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17个要素中的两个要素,目前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通常做法是:根据危害辨识评价的结果,从不可承受风险中选出那些需要资源投入、改善、更新或补充硬件(如安全防护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的危害,来制定目标,然后针对每一个目标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再对目标、管理方案进行跟踪检查、管理控制.其逻辑思路是: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解决航空维修安全评估过程中诸多不确定性问题,将集对分析(SPA)理论和马尔科夫链(MC)结合,建立航空维修安全动态评估模型。基于人-机-环系统理论,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SPA理论中联系度的概念,以及同势、均势和反势的定义描述航空维修安全水平及其变化特征;运用MC模型确定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预测航空维修安全动态变化趋势。以某航空兵机务大队为例,评估该单位维修安全动态变化趋势。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刻画该机务大队维修安全动态变化特征,得出其安全状态等级为基本安全,总体安全水平具有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9.
“4.3.3目标”和“4.3.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17个要素中的两个要素,目前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通常做法是:根据危害辨识评价的结果,从不可承受风险中选出那些需要资源投入、改善、更新或补充硬件(如安全防护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的危害,来制定目标,然后针对每一个目标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再对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状态维修安全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不断发展,状态维修(CBM)理论逐步运用于设备安全管理中。通过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状态维修安全管理体系,建立CBM预测决策模型,并通过设备轴承状态维修的例证来说明模型的可用性。结果表明:设备实现物联网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状态维修安全管理是科学可行的,便于设备的维修管理,提高设备的安全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1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4.3.1要素,是整个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是建立、实施体系的基础。欲建立并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企业,只有充分、全面地辨识危险、危害因素,对风险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价,将风险严格、有效地控制起来,才能使体系符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以下简称《审核规范》)的要求,确保体系有效地运行;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绩效,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12.
叶南宁  元永洁 《安全》2007,28(5):38-4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 anagement System)的产生和发展,是组织不断追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改进、追求企业发展绩效的结果.理论上讲建立OHSMS可为组织带来诸多益处:更新安全管理理念、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行为、创建安全文化、获得社会信誉等等.OHSMS是组织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要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OHSMS是提供给企业安全管理者的一个工具,关键的问题是是否使用和是否善于使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物流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评价是对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评价的有效工具之一,其核心内容是对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进行全面、科学和客观的评价。通过建立文化与领导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目标、机构和职责”、制度化管理、“能力、培训和意识”、现场和过程安全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事件管理、持续改进等10个一级评价指标和安全文化(理念)建设、领导承诺和领导力、“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等39个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评价模型并进行绩效评价,目的是为了建立健全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管理系统,使管理部门有能力识别、评估和控制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 (经委、计经委 )、劳动 (劳动人事 )厅 (局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委管国家局:   强化企业安全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为指导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国家经贸委组织起草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继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化之后,世界各国关注的又一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为查找和弥补现有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漏洞,预防化工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提升国家能源集团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将国际安全评级系统(ISRS)的管理要素融入到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充分吸收ISRS的优秀做法,并对融合后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使现有的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结果表明:通过ISRS的部分管理要素融入到现有的ISRS中,可增进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完备性,使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更好地发挥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提升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扩展标准化建设要求,将其引入到煤矿生产辅助单位,建立覆盖全部煤炭生产辅助单位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含8个一级要素,10个二级要素,其中,质量控制为核心内容,权重为50%;根据调研分析结果,分解具体工作要求,形成三级要素,并为每个三级要素赋予不同分值,明确评分方法。结果表明:生产辅助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可提供各级人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抓手,操作人员可按照条款达到相关要求,能够实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基层管理人员可按条款实施检查,公司及部门管理人员可按照条款实施考核,各级管理人员均可以参与标准化建设,提出建设意见,实现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为了构建煤矿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对技术管理体系构成要素进行了解构和分析,结合煤矿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的特点,把技术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为组织要素、资源要素、过程要素和方法要素。从资金、设备、人力资源和信息四个角度综合考虑,构建了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级管理组织,建立了系统的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优化了煤矿防治水的知识型技术管理流程和控制型技术管理流程,同时根据管理体系相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结合管理体系运行实际,将体系运行控制的流程总结为:识别、策划、运行、记录、保存、检查、分析、改进。使煤矿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实现了科学化、制度化、流程化,从而提高了煤矿技术管理水平,达到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新的航空安全管理理念,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落实民航安全方针的基本保障。根据通用航空运行环境复杂、保障设施薄弱和航空器品种繁杂等特点,基于安全目标管理、PDCA、系统原理和风险管理理论,参考《ICAO SMS手册》,结合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管理模式,从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基础模块、运行模块、监督模块和改进模块构建了适合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并详细探讨了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和评估步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旨在提高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管理的水平,为航空安全管理部门提供了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9.
“目标”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等管理体系标准的关键管理要素之一.在管理体系标准实施的过程中,对目标这一管理要素一直存在着争议和困惑.介绍了目标管理(MBO)的内涵、理论、方法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中与目标相关的管理要素如5.1、5.5.5、5.8.3、5.13.1要素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认为企业在理解和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的目标要素时,需要关注以下三个要点:第一是明确安全目标的来源和作用;第二是构建一个树状结构的安全目标体系,它应包括企业层面的结果导向型目标、要素层面的结果或过程导向型目标以及过程层面的过程导向型目标,并给出了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体系的案例;第三是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周剑岚  刘先荣  宋四新  唐攀 《安全》2007,28(12):44-47
1 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   开展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它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即建立保证应急管理工作有效运行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条件保障,包括组织体系、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和应急保障系统等四个要素.组织体系包括领导与决策人员(应急指挥中心领导)、管理与协调人员(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成员)和应急救援力量(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社会应急救援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