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粉检测,对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缺陷,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能发现微米级宽度的小缺陷,这是其它无损检测方法无法比拟的。所以《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明确规定:铁磁性材料压力容器表面检测,优先选用磁粉检测。  相似文献   

2.
王国新 《林业劳动安全》2013,26(1):38-39,46
针对焊接带磁性的油管时,磁偏吹对焊接质量的不良影响,根据磁偏吹产生的机理、原因及危害,结合实际工作环境和条件,提出了解决方法,经现场实践,较好地保证了管道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3.
磁絮凝法处理规模化猪场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通过磁絮凝法处理猪场废水,确定适宜的磁种和絮凝剂、助凝剂的投加量,以及搅拌条件。结果表明,对于CODCr为3 232 mg/L、浊度435 NTU的猪场废水样,PAC加入量为0.75 g/L,磁种用量为1.5 g/L,PAM加入量为16 mg/L,搅拌速度300 r/min为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和江西钢厂协作,用磁法流程处理氧气顶吹转炉烟尘洗涤废水。在实验室试验和半工业性试验基础上,确定了江西钢厂转炉废水处理工程和设备的设计,并于1981年12月投入生  相似文献   

5.
《江苏劳动保护》2007,(7):34-35
(1)电力变压器的防火防爆 ①变压器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原因。电力变压器是由铁心柱或铁轭构成的一个完整闭合磁路,由绝缘铜线或铝线制成线圈,形成变压器的原、副边线圈。变压器大多为油浸自然冷却式,绝缘油起着线圈间的绝缘和冷却作用。绝缘油的闪点约为135℃,易蒸发燃烧,同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  相似文献   

6.
磁型铸造     
上海阀门五厂与上海机械学院、上海市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组成攻关小组,于一九七四年八月开始对磁丸铸造新工艺进行研究试验。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先后采用了十一种不同的工艺,进行了三十多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一九七五年三月工艺试验获得成功。铸件基本上达到质量要求,目前正在一些单位推广使用。该厂在此基础上正在设计和制造磁型铸造流水线。 磁型铸造原理 磁型铸造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它是采用泡沫聚苯乙烯塑料做成的气化模,在气化模外面涂上一层涂料,放入盛有铁丸的箱内,使其四周填满铁丸。砂箱被置于线圈和磁铁内。当线圈通电时…  相似文献   

7.
冶金工业部委托江西省冶金厅于1982年11月15~17日在江西钢厂召开了“磁法流程处理氧气顶吹转炉烟尘洗涤废水”技术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江西省冶金厅,地、县环保办,高等院校,科研、  相似文献   

8.
磁型铸造是一种不用型 砂的铸造新工艺,自一九七 O年以来,我国济南、开封、 北京、上海、重庆、兰州、 长春等地的工厂、科研单位 和学校开展了磁型铸造的试 验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 已初步掌握磁型铸造的气化 馍、耐火涂料和磁型铸造设 备等方面有关技术关键。开 封市的磁型铸造组、五机部 53所和济南铸锻机械研究所 共同试浇了小批钳身铸铁 件;北京市永定机械厂试浇了轮毂铸钢件;开封地区柴油机厂试浇了X195型柴油机球墨铸铁曲轴;甘肃省高中压阀门厂和长春市阀门厂试浇了铸钢阀体;北京市医疗器械厂试浇了冷冻机上的薄壁(三毫米)铸铁件等…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埋地管道磁记忆检测的准确性,减少外界因素对磁记忆信号的干扰,基于强化磁记忆检测技术,研究电磁法对埋地管道磁记忆的影响。首先,通过管道磁化原理,分析管道磁化强度随外磁场的变化关系;然后,建立电磁法下管道磁感应强度梯度模量的计算模型,并分析电流大小对磁感应强度梯度模量的影响;最后,在某埋地管道磁记忆检测中应用电磁法,并与地磁场下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地磁场下,管道磁化强度的增长率较大;应用电磁法能加强管道的磁化强度,增大缺陷处的磁感应强度梯度模量,起到凸显缺陷处磁记忆信号特征和抑制干扰因素影响的作用,从而提高埋地管道磁记忆检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冶金过程生产的废水具有污染性,废水中既含有粗的、密度大的、磨蚀的物质,也有亚细粒级砂粒及溶解的有毒化合物。对于50μm和大于50μm的颗粒,一般容易划定、分离、脱水和回收,而更细的颗粒和有毒物质则需用更精细的水回收过程来处理和分离。过去,废水处理的投资局限于维持生产和能耗,而对生产收益的影响则很少被认识到。近几年来,瑞典Sala国际组织同斯勘纳维亚的其他公司合作,运用各种技术对冶金工厂的废水进行处理。其中包括用立式泥浆  相似文献   

11.
在用压力容器的应力集中部位,在温度、压力和介质作用下会产生裂纹等危险性缺陷。采用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能准确快速发现在用压力容器应力集中部位,实现在役压力容器损伤的早期诊断,为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作贡献.  相似文献   

12.
粉尘对人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我国煤矿井下的粉尘浓度大都超标,不仅给矿工带来痛苦,而且,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随着矿山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粉尘的产生量也增多,因此,国内外采取了多种防尘、降尘措施,如设置各种捕尘装置,使用泡沫降尘,添加湿润剂喷雾降尘,采用超声波降尘等等,均有一定的效果。本文介绍一种高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劳动厅锅炉处对潢川、息县等地磁水器水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水处理效果普遍不好。 潢川县酒厂两台K-2锅炉使用磁水器,水垢有 7—8毫米厚。息县车队锅炉使用磁水器,炉管全部被水垢堵死。漯河市不少单位在实践中认识到离子交换和炉内加药水处理比磁水器效果好。过去停用离子 交换器使用磁水器的单位,纷纷又改回来。 从漯河市磁水器研究所通过对比利时A型磁水器 试验总结,以及利用水中自然碱度处理锅炉用水的试 验,可以看出三个问题: 1.锅炉给水负硬较大时,磁水器使用与不使用, 效果都一样; 2.给水有永久硬度时,使用磁水器不能防垢, 3…  相似文献   

14.
在油气生产过程中,井下套管损伤会造成井况恶化,致使正常井转变为套损井。为了防止套损井的出现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必要对套管进行早期损伤检测。采用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中,通过对套管内壁环切,将套管壁厚设计为等值递增和不等值递增两种形式;根据实验数据,对磁记忆检测信号梯度值、信号梯度波峰值及信号梯度峰宽值等特征参量与壁厚、壁厚变化量的定量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磁记忆检测信号梯度值、信号梯度波峰值及信号梯度峰宽值等特征参量,可以很好的表征套管壁厚的变化情况;信号梯度值与套管壁厚呈线性递增关系;信号梯度波峰值和信号梯度峰宽值均与套管壁厚变化量呈线性递增关系。该试验结果有助于完善磁记忆检测技术的定量化研究和利用磁记忆原理检测套管损伤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永磁磁轨制动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外永磁制动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情况;阐述旋转型永磁制动器和直线型永磁制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永磁磁轨制动安装方式、控制方法、联合制动模式进行探讨。介绍了直线型永磁制动器的3种磁化形式:Halbach磁化、水平磁化和垂直磁化;运用准静态磁场分析方法,得出了各部分的磁场分布控制方程,矢量磁势A、磁感应强度B和涡流损耗的分布;从而得出了制动力的计算方法。实践证明永磁磁轨制动技术在轨道交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起重机发生断绳、塌梁、倾翻等事故,大多是因吊物时横拉斜拽和超载造成的。为了防止这类事故,我们根据GB6067—85标准的规定,研制了压磁式起重机超载保护装置。 这种保护装置(起重量限制器)由两部分组成,即起重量的检测部分(压磁式测力传感器)和二次控制仪表部分。它是通过压磁式测力传感器检测出实际起重量,经二次仪表放大处理后与额定量进行比较。当实际起重量达到额定量的90%时,二次仪表发出间歇的声光预警信号;当实际起重量达到额定量的105%时,二次控制仪表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切断起重机提升回路的电源,使吊载物只能下降而不能提升。 压…  相似文献   

17.
传统漏磁检测技术属于强磁检测法,检测前需对被测件进行均匀饱和磁化,这类强磁无损检测技术对揭示宏观几何型缺陷较为有效,但无法发现材料与结构的早期损伤。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于弱磁检测的金属磁记忆法可以实现对材料及结构性能退化的旱期诊断。本文对金属磁记忆检测的原理、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并指出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对磁性粉尘和非磁性粉尘进行了磁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磁性粉尘,磁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而对非磁性粉尘,通过粉尘上磁,磁除尘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通过磁处理的实践,对磁处理除垢的机理进行探讨,认为磁处理除垢的实质是同晶异构现象生成同晶异构体,使碳酸钙生成能量较高的胶体碳酸钙和球霰石,通过水溶液传递能量,使老垢脱落.还用此机理解释磁处理的"记忆"效应.  相似文献   

20.
钻杆在工作中,要受到不同种类较大的载荷,在这些复杂载荷的作用下,钻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而导致微裂纹等缺陷的产生,进而钻杆可能会发生断裂、刺漏等问题,严重影响钻井的正常作业。为了检测钻杆内的应力集中程度能否达到安全使用的标准,课题组基于磁记忆检测方法和Visual Basic及Matlab等软件开发平台,设计出了一套钻杆检测系统,其中钻杆检测装置可方便移动、稳定检测;钻杆检测软件可控制数据采集、分析数据、判断钻杆的安全状态以及输出钻杆的检测结果报告等。采用该检测系统检测使用过的钻杆,检测结果表明,结合钻杆检测装置和检测软件可为钻杆的应力集中提供高效、便利的检测手段,有利于推广磁记忆检测这一先进技术在钻杆检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