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经活性碳生物流化床处理去除有机物后的煤气化废水,采用硝化-反硝化处理系统和反硝化-硝化处理系统,进行了生物除氮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必须添加甲醇作为反硝化处理过程的外来碳源,甲醇与NO_3~--N的最小投加比应为2.7:1。在适当的处理条件下,当进水NH_3-N为500毫克/升时,NH_3-N去除率可达98%,出水NH_3-N、NO_2~--N和NO_3~--N分别小于10、1和5毫克/升。  相似文献   

2.
王珺  程学文  张宾  莫馗 《化工环保》2019,39(2):137-141
采用缺氧膨胀床(AE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硝酸盐废水,研究了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和挂膜特性,以及在反硝化连续流运行条件下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自然挂膜方式,填料层从下至上生物膜厚度逐渐增加;AEB的快速启动8 d可完成,COD去除率由44.9%升至92.3%,NO_3~--N去除率由39.8%升至98.4%;稳定运行阶段(进水COD 4 628~5 548 mg/L、ρ(NO_3~--N) 1 339~1 505 mg/L),COD去除率稳定在95%左右,NO_3~--N去除率稳定在98%~99%,COD和NO_3~--N的容积负荷去除量最高可达27.8 kg/(m~3·d)和7.3 kg/(m~3·d)。  相似文献   

3.
UV/O3催化氧化法处理发酵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UV/O3氧化法降解生化处理后的发酵有机废水为处理体系,研究了活性炭、二氧化钛对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UV/O3催化活性,考察了催化剂用量以及活性炭和二氧化钛的协同催化效果。结果表明,活性炭与二氧化钛均能明显加快反应速率,提高CODcr去除率并缩短反应时间,且活性炭与TiO2协同催化效果更好,二者以最佳比例(6:1)作用,反应4h后,废水的CODcr去除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4.
对印染废水三级处理的活性炭吸附-生物膜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该方法是将活性炭吸附有机物和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结合来,协同作用,因而效果更优越,并能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周期,降低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5.
筛选出反硝化菌种,以甲醇作碳源,在固定床上进行五个月连续试验,在温度25—30℃条件下,停留2小时,500ppm的NO_3~--N去除率大于94%,体积负荷为5.3公斤NO_3~--N/米~3·天。确定了最适宜的pH范围为7.5—8.5,最佳C/N为0.8—0.9。  相似文献   

6.
张双  周集体 《化工环保》2018,38(1):122-126
以COD为指标评价废水的有机物污染程度存在诸多不足,而TOC能更好地反映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以高盐有机化工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级活性炭吸附工艺对其进行预处理,对原水、吸附出水、再生液中COD与TOC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原水COD与TOC满足关系式COD = 56.537 7+ 0.967 04TOC;废水在吸附处理过程中,COD与TOC仍呈线性相关关系,但不同工段需各自建立独立的回归方程;TOC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较好,且远优于COD直接测定的精密度,回收率范围98.59%~110.69%;利用线性回归方程根据TOC测定结果预测COD,预测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7.
翁棣 《化工环保》2003,23(5):283-286
研究了在有或无紫外线 (UV)照射的条件下臭氧 (O3 )对磺基水杨酸废水的处理效果。用O3 与UV协同处理磺基水杨酸废水比仅用O3 和仅用UV的处理效果好得多 ,其COD去除率大于后二者的COD去除率之和。试验选用的动态O3 /UV法处理磺基水杨酸废水的工艺条件为 :O3 发生器放电功率 90 %× 180W ,UV功率 14W ,废水循环流速 10 0mL/min ,处理时间 90min。在此条件下 ,废水COD去除率可达 80 %左右。在上述的O3 发生器放电功率、UV功率、废水循环流速条件下 ,处理 1min时废水变澄清  相似文献   

8.
炼油废水的分析与萃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受印  金一中 《化工环保》1994,14(4):235-238
对3种炼油废水的有机物组份作了全分析,查明了这3种废水中的主要有机物是酚类化合物。对废水进行了萃取实验,并探讨了碱性条件下萃取及紫外法比色测定高酚废水油含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商鹏溟  贾瑛  戴津星 《化工环保》2018,38(6):710-715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通过XRD、SEM、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UiO-66对溶液中NO_3~-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冰乙酸作调节剂后,得到的UiO-66晶体形貌均匀,直径在100nm左右,结晶度更好。在初始溶液pH为5、反应温度为30℃的条件下,UiO-66吸附NO_3~-反应90 min后,吸附达到平衡,平衡吸附量为39.67 mg/g。UiO-66吸附NO_3~-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和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吸附作用主要是材料中金属位点Zr对NO_3~-的静电吸附。UiO-66材料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层间阴离子类型的Zn-Al型层状双氢氧化物(Zn-Al-LDHs)进行了共沉淀合成,将合成的不同层间阴离子类型的Zn-Al-LDHs用于吸附模拟废水中的硼酸根。实验结果表明:当层间阴离子为NO_3~-时,Zn-Al-NO_3~--LDHs对硼酸根有最大的吸附量;在硼酸根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废水pH为9、振荡时间为3 h时,Zn-Al-NO_3~--LDHs对硼酸根的吸附量为3.014 mg/g,吸附趋于饱和。  相似文献   

11.
国内简讯     
吉化公司污水处理厂是一座综合性化工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厂。由于进水中染料废水所占比重较大,所以 COD 去除率仅为60%左右,脱色效果也不好.为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生化处理率及脱色率,进行了加入重油造气炭黑水的试验,效果良好.在中试基础上进行了生产性试验,选择了先生化后吸附流程.将含炭黑废水直接送到脉冲澄清池配水井与二沉池出水相混合,由于炭黑吸附了水中残存的有机物,加之絮凝剂的凝聚,促进  相似文献   

12.
赵大传  杨厚玲 《化工环保》1996,16(6):346-350
对焦化厂蒸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了GC/MS分析,发现酚类,吲哚,喹啉和硫醇是主要污染物成分。对旨在降低蒸氨废水硫化物含量的各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采用CWZ-01吸附剂的吸附法能使废水中硫化物降至30mg/L以下。  相似文献   

13.
仝坤  宋启辉  王东  任雯  张明栋 《化工环保》2017,37(6):661-666
为解决稠油废水的达标排放问题,构建了半饱和褐煤活性焦(HSLAC)预吸附—生物降解—褐煤活性焦吸附组合工艺处理稠油废水的中试装置(5 m3/h)。稠油废水经已吸附生化出水的HSLAC吸附预处理后,生物降解出水COD均值大幅降至82.49 mg/L,总出水COD均值为39.22 mg/L,实现了出水达标(COD≤50 mg/L)。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经HSLAC吸附预处理后,生化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碳浓度较未经吸附预处理时大幅降低,石油类和腐殖质是生化难降解的有机物。HSLAC预吸附可大幅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4.
活性炭/H2O2催化氧化-絮凝法预处理化工有机废水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用活性炭作催化剂、H2O2作氧化剂催化氧化预处理高浓度化工有机废水,考察了各种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H2O2加入量为0.8mL/L、活性炭与H2O2质量比为0.7、废水pH为4的条件下,反应120min后,调废水pH至8,加入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进行絮凝沉淀,废水COD去除率达70%以上,色度去除率达80%以上。通过色谱-质谱仪对处理前后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活性炭/H2O2催化氧化-絮凝法预处理化工有机废水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纸上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硫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力 《化工环保》1998,18(6):378-379
目前,水中硫化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碘量法和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采用这两种分析方法时,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机物、悬浮物和色度等干扰测定,为此,需对水样进行预处理,使得分析过程复杂,周期长。我们研究了用纸上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硫化物。该法是用硫酸将...  相似文献   

16.
国内简讯     
化学耗氧量快速测定法在公司污水场的应用近三年来,兰化公司污水场应用五分钟回流快速测定 CODcr 法取代了2小时回流 CODcr 标准法,及时指导了生产,并提高了污水处理场生化处理效果。为探讨快速法取代标准法的可能性,在改变回流时间(酸度及煮沸温度恒定)及改变测定液酸度(煮沸温度及回流时间恒定)的条件下,对各种有机物(苯胺、酚、乙醇、甲醇、苯乙烯、丙烯腈、苯、甲苯等)进行了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对不同组成的废水在调节废水酸度后,可使五分钟回流测定 CODcr 值接近于标准法测定值。实践证明,对调节池废水和生化池进水,标准法采用废水∶酸=1∶1,快速法采用废水: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页岩气钻井废水经混凝沉淀后的出水(COD=759.63 mg/L),重点研究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与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H为11.2、臭氧通入量为8 mg/min、反应时间为5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为42.51%;羟基自由基抑制剂CO_3~(2-)、HCO_3~-和叔丁醇的引入抑制了废水COD的臭氧氧化去除,尤其是叔丁醇的加入使COD去除率显著下降,说明废水中有机物的臭氧氧化去除过程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臭氧氧化法对钻井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去除过程符合表观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8.
应用密封法测定含高氯离子废水中的CO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密封法测定含高氯离子废水中的COD,能较好地抑制氯离子氧化。该法对有机物的氧化能力高于标准法,并具有试剂用量少、节省水和电、占用空间小、适于批量分析等优点,对沿海地区或排放含高氯离子废水的企业测定COD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力空化-O3氧化与超声吸附法联合处理煤气化废水。吸附剂以钙基膨润土为原料,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制得。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探讨了水力空化-O3氧化与超声吸附的适宜处理条件,并在该条件下对废水进行联合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O3通量194.4 mg/L、空化时间60 min、入口压力0.4 MPa、废水pH 10.00的优化条件下,水力空化-O3氧化对COD和苯酚的去除率分别达67.3%和57.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超声吸附法处理废水,在吸附剂投加量0.06 g/mL、超声时间60 min、废水pH 4.00、吸附温度25 ℃的优化条件下,处理后出水中COD和苯酚质量浓度分别降至317.1 mg/L和117.9 mg/L;COD和苯酚的总去除率分别达97.9%和96.6%。  相似文献   

20.
王红丹 《化工环保》1992,12(3):158-164
对近年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大气及水和废水中有机物分析领域里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评述,并就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有机物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