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废液技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包括热等离子体技术和冷等离子体技术。该技术处理废液具有范围广,快速,高交,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尤其对难降解有毒废液的处理,其先进性和优越性更为突出,被认为是21世纪环境污染物处理领域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之一。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废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重点分析了冷等离子体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液的作用机理,探讨了两种技术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今后需要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用煤矸石和鼓风炉淤泥制备聚硅酸铁铝混凝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以煤矸石和鼓风炉淤泥为原料,在常压条件下制备高效混凝剂凝剂聚硅酸铁铝的方法,确定了合理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条件,用该混凝剂处理实际废水,并与聚合硫酸铁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出水COD和色度去除率均提高约30%,SS去除率提高约10%,同时探讨了该混凝剂处理废水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硝基苯生产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宗红鹰  谢强 《化工环保》2003,23(5):265-269
介绍了硝基苯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化学氧化法、生物降解法和物理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这3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尚未出现具有显著经济和环境优势的处理方法,同时还指出硝基苯废水处理技术近期的进展可能将更多地取决于现有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张莉  陆晓华 《化工环保》2002,22(2):115-118
介绍了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实例及使用范围,对比分析了超临界水氧化法与焚烧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技术特点,经济实用性,指明了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方法,在化工环保等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微波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综述了当前微波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状况,着重介绍了微波技术在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微波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用反应塔代替污泥槽处理污水日经产业新闻,12月17日(1993)日本石油公司和新铁工所共同开发了代替活性污泥槽处理污水的反应塔。用反应塔处理污水,优点是设备占地少,臭味不会散发,适合住宅密集地的小规模处理场采用。目前试制的反应塔是小型的,日处理能力为...  相似文献   

7.
改进的电解—气浮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尚国平  龚广参 《化工环保》1993,13(5):285-288
对电解-气浮法所用的高压脉冲电源、电解槽、气浮池进行了改造,并设计建成了电解-气浮装置用于处理某棉织厂的印染废水,处理效果良好,废水色度、COD和硫化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81%和98%。处理后排水可回用于生产,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废钻井液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废钻井液的特点、所含有害成分及其危害,各种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综述了今后废钻井液处理技术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气田采出水的来源及特点,总结了国内外气田采出水处理现状以及最新发展动态,阐述了回注地层、净化外排和资源化利用等典型处理方法和技术路线,分析了气田采出水膜法脱盐工艺和生物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结合针对普光气田采出水开发的深度处理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及应用效果,指出气田采出水处理应以资源化利用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电镀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陈永松  周少奇 《化工环保》2007,27(2):144-148
电镀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铬、镉、镍、锌等重金属,是一种典型的危险废物。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电镀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固化/稳定化技术、热化学处理技术、有价金属回收技术和材料化技术等。对主要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热化学处理技术将成为未来电镀污泥处理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零价铁(ZVI)处理废水的机理。综述了ZVI、纳米零价铁 (nZVI)对焦化废水、军火厂废水、制药废水、橄榄油厂废水、染料废水、含盐类废水及含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以及ZVI复合材料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指出将ZVI与超声波、微波及Fenton法等技术联合,形成具有各自优点的新处理技术,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间歇式产甲烷抑制实验,评价了两种煤化工废水#x02014;#x02014;焦化废水和鲁奇煤气化废水的产甲烷抑制性,并初步探讨了废水对产甲烷菌的抑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废水的产甲烷抑制性随废水加入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当废水加入量为400mL时,焦化废水的产甲烷抑制率达100%,鲁奇煤气化废水的产甲烷抑制率为50%;焦化废水对产甲烷菌的抑制性明显大于鲁奇煤气化废水。  相似文献   

13.
UASB反应器处理染料及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UASB反应器处理染料及印染废水的研究概况.分析了UASB反应器处理废水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展望了UASB反应器处理染料及印染废水的发展趋势,指出厌氧UASB-好氧法组合工艺是目前处理染料及印染废水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废水COD波动大、废水处理系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的生产废水排放及不同种类废水的水质特点进行了分析。在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检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废水COD与pH的关系。结果表明:COD与pH呈高度显著的线性关系;用得到的回归方程COD=-2 913pH+22 059对废水COD进行验证和预测,相对偏差在15%以内。本研究为造纸法再造烟叶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一种快捷的COD预测方法,有助于提高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磁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磁技术除油力学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磁性材料和改性磁性材料的除油机理,介绍了磁技术在处理油田废水、机械加工废水、轧钢废水和餐饮废水等方面的应用,指明了磁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甲胺磷生产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三条处理甲胺磷生产废水的工艺路线:(1)胺化废水脱氨处理,甲基氯化物废水水解处理,然后混合生化处理;(2)胺化废水脱氨处理后与甲基氯化物原水混合一段生化处理;(3)胺化废水脱氨处理后与甲基氯化物原水混合二段生化处理。对影响废水脱氨、有机磷水解率和生化处理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甲胺磷废水水解生成物,筛选出生化处理甲胺磷废水的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17.
火电厂废水处理新设备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火电厂废水处理现状,主要论述了气浮式水力旋流器、膜式过滤器和机械蒸汽压缩蒸馏器在处理电厂废水中的应用.工程应用实践表明,三种新设备均可用于火电厂相应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黄鹏  林璠  刘爽  康健  李健  白丁 《化工环保》2016,(1):22-25
石煤提钒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氨氮和盐类。介绍了石煤提钒中重金属废水、氨氮废水、高盐废水的处理技术,总结了各种废水处理技术在石煤提钒废水治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石煤提钒废水的治理进行了展望。化学法应用广泛,但易造成二次污染;物理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处理效率低;生物法具有效率高、选择性强、废水处理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废水治理方法,应加大在石煤提钒废水治理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吴泾化工总厂废水排放与治理概况,着重介绍了尿素生产废水、造气含氰废水和变换废水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0.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combine water pinch analysis and oxygen pinch analysis for more cost-effective wastewater treatment. Emphasis was placed on energy and resource saving. The variables that affect the cost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are the quantit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wastewater to be treated. The quantity of the wastewater to be treated wa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treatment cost. The quality of the wastewater wa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treatment cost. It was found that the quantity of wastewater treated could be decreas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 pinch analysis. This application also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wastewater.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 pinch analysis decreased the quality of the wastewater being treated, hence increasing the treatment cost. This effect was negat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a combined water–oxygen pinch analysis. The quality of the wastewater determined the amount of oxygen required. The oxygen pinch concept addresses this problem and in addition gives even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health of the working micro-organisms. A 22.6% reduction in wastewater quantity was realised applying combination of both pinch concepts. A reduction of 23.44% in the oxygen requirement for the biodegradation of wastewater was achieved.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combined water–oxygen pinch analysis is the balance obtained between the quantity of wastewater produced and the quality of this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