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配电线路在运行中发生短路、过负荷以及导线或电缆接头处接触电阻过大而引起导线过热、产生火花和电弧引起火灾事故的原因。并针对上述原因 ,提出安全用电 ,预防配电线路发生火灾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配电线路在运行中发生短路、过负荷以及导线或电缆接头处接触电阻过大而引起导线过热、产生火花和电弧引起火灾事故的原因。并针对上述原因,提出安全用电,预防配电线路发生火灾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原棉作为主要生产原料的棉纺织厂,在生产过程中要产生飞花、棉绒、棉絮、粉尘等大量的易燃物质,一遇火源,极易发生火灾。特别是容易发生电气性质的火灾事故。若避免发生电气火灾事故,就要采取一些相应措施。 电动机接线盒、配线管路问题 1.电动机出线口接线盒,是电气线路故障的重点。 运行经验表明,电动机线路的故障有三分之二以上发生在接线盒内。其原因,多数情况是由于紧固螺钉拧得不紧,电动机振动太大,引出线人为地触动、弯曲,电机起动时导线之间产生的排斥力的作用等原因造成接线端子松动或引出线折断,以及接头过热,绝缘老化,从而引起…  相似文献   

4.
在电气事故的分析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例如,现场存在几种火源,怎样判断事故的性质,确定直接原因?电气短路可以引起失火,失火也能引起电气短路,怎样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我们根据大量的模拟试验及电气事故分析的实践,总结出用事故残骸件的形貌特征分析、判断电气事故的方法。实践证明,它对正确判断事故(故障)性质,准确地确定事故(故障)直接原因,是可靠的。本文重点介绍电气事故(故障)残骸件上的形貌特征。 一、导线过负荷 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导线都有其规定的安全电流。当导线过负荷,通过的电流大于安全电流时,就可能使…  相似文献   

5.
<正>电气线路故障引起的火灾占了整个电气火灾起数的90%,科学的预防电气线路火灾,有利于对电气火灾事故进行有效的防范。据中国电气火灾调查数据显示:电气线路过载、短路、接触不良导致温度过热等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占了整个电气火灾起数的90%,因此采取系统化、科学化的有效措施,加强电气线路安全管控,是保障电气安全的关键工作。电气线路火灾的成因引起电气线路火灾的原因包括人的原因、物的原因、管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认定电气火灾事故中的过电流故障,模拟在不同电流条件下ZR-BV单芯铜线的过电流故障,通过逐帧分析高速影像研究导线发生过电流故障时的变化过程,使用金相分析技术分类研究过电流导线电弧熔化痕迹的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当I≥4Ie时,导线发生熔断,断路电弧将引燃热分解后的绝缘热解气体,造成火灾的蔓延扩大;过电流导线电弧熔断痕与火烧熔痕的宏观特征较为相似,但喷溅熔痕和发散状熔痕是过电流导线所特有的;枝晶偏析组织是过电流电弧熔断痕的典型组织,且随着电流值的升高,枝晶偏析组织分布范围明显扩大,几乎不再出现等轴状组织。  相似文献   

7.
动力和照明用电,都要靠 配电线路来输送。如果线路设 计、安装不当,维修不善,就 会发生事故。 事故原因 据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 主主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短路(俗称碰线、混 线或连电)。当两根电线在某 一点碰在一起引起短路时,电 阻突然减少,电流骤然增大(比 正常电流增大30倍以上),从 而大大加速电子间的碰撞和分 子运动,以致产生大量热(比正 常发热量大约增大900倍以 上),使电线绝缘层燃烧,金属 熔化,引起附近可燃物起火。 形成短路的原因主要是:选用 的导线不符合环境要求,致使 其绝缘因受高温、潮湿或腐蚀 等作用而失去绝缘性能;裸导 …  相似文献   

8.
在很多场所,电气设备广泛应用,电气火灾现象频发,所以就要对电气火灾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实现安全防范。电气火灾主要是因为导线过载、短路、接触不良等原因产生的。在进行火灾现场勘查时,可以采用确定起火点、测量电气设备、取样分析、痕迹鉴定等技巧进行勘查,进而识别存在的安全隐患,更新电气设备,提高电气设备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正>电气施工质量好坏,事关电气火灾发生的概率。电气从业人员应高度重视电气施工质量,按规范、工艺规程进行施工及验收,减少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引起电气火灾的原因很多,且涉及电气产品质量、设计、施工及使用等多个方面,但施工质量好坏,是影响电气火灾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电气从业人员应高度重视电气施工质量,按规范、工艺规程进行施工及验收,减少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本文仅从电气施工角度,结合新版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阐述防范电气火灾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家庭预防电气火灾须"十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令文 《安全》2009,30(3):49-50
椐消防部门的统计,现在家庭火灾事故中,有1/3以上是因家庭供电线路、使用家用电器等原因引起的。家庭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具有燃烧猛烈、火势蔓延迅速、烟雾弥漫且含有毒气体,易爆炸等特点。为预防家庭用电火灾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家庭用电必须做到十查。  相似文献   

11.
在电气线路火灾原因的调查中,为更好地区分铜导线一次短路与二次短路的熔痕特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2种熔痕的形貌和相应的元素成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铜导线一次短路与二次短路熔痕的表观形貌特征和元素成分具有明显的不同,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熔痕表面所含的气孔、元素种类及导线本体与熔痕之间的过渡区方面,一次短路熔痕表面气孔多,元素种类少,导线与熔痕之间有明显界限,二次短路熔痕则相反。该研究结果可以区分短路熔痕形成的环境气氛,以此判断导线短路熔痕类型,为电气线路火灾原因的调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老鼠与电气火灾事故江苏省兴化市公安消防大队刘栋臣过去的教训不少电气火灾事故和通讯事故是由老鼠作祟而引起的。有资料记载:1989年7月17日,湖北省仙居县一供销社因老鼠咬破电线引起短路而酿成一场火灾,直接经济损失22万多元。1996年11月15日早7时...  相似文献   

13.
唐黎标 《安全》2004,25(4):19-2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同时,电气火灾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引发电气火灾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漏电、灯具和电热器具引燃可燃物等.其中漏电是导致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火灾比起短路等引起的火灾更具隐蔽性,通常是悄悄地发生,失火后也难以找出真正的原因(通常被短路等假象所掩盖),使人们疏于防范,因此,危害性也就更大.充分了解漏电的火灾危险性,加强对漏电的防范是当前电气防火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4.
宋炜  傅贵 《安全》2022,43(3):39-45
为研究电动车火灾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本文选取近年来发生的50起电动车火灾事故作为案例,运用5Why分析法分析电动车火灾发生原因和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居民预防事故的对策措施。结果表明:导致电动车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电动车电池发生短路、电动车线路短路、其他外因火灾和电动车本身具有可燃性,而人员伤亡的原因有人员逃生困难和灭火困难,并针对事故原因提出规范日常使用、排查火灾隐患等改进建议。通过上述研究结论,对电动车火灾原因分析和措施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对规范居民日常电动车使用和培养安全意识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劳动保护》2021,(2):86-87
电气安全工作主要防范触电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从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可以看出: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缺乏用电安全常识或不遵守用电安全规程,触及带电的导线带电部位;或是用电设备管理不当,导致绝缘损坏发生漏电等。配电线路、高低压开关柜、熔断器、插座、照明器具、电动机等电气设备设施,由于使用不当、操作失误、防护不到位等原因均可能引起火灾。  相似文献   

16.
当电气装置发生接地故障,如人畜单相对地触电、电气装置对地绝缘损坏、金属性接地短路时,会产生接地故障电流。电流动作型漏电保护装置(包括漏电开关和漏电继电器)能够检测交流低压电气装置的接地故障电流。当该电流达到漏电保护装置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值时,漏电保护装  相似文献   

17.
电气火灾一次短路熔痕鉴别和判定对分析火灾原因和事故认定至关重要,而目前金相分析方法目前处于经验和半经验水平,缺乏定量分析手段.本文开展不同电流条件下(100A至300A,间隔为20A)铜导线一次短路模拟实验,制作相应短路熔痕金相图谱.同时引入描述金相组织特征参数,基于Image - ProPlus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图谱的金相组织特征参数量化指标,讨论金相组织晶粒和孔洞尺寸变化的特点,实现金相微观组织特征参数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数据对比分析,探讨一次短路熔痕金相组织的量化判据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汽车须防火     
汽车火灾,轻则器件毁损,并引起交通堵塞,重则车毁人亡。汽车容易引发火灾,其主要原因是汽车上有许多易燃物,如汽油、蓄电池等。这些易燃物在使用和维护中,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发生火灾。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采用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40起典型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并分类和统计出直接原因中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物态。从火源产生、火势发展、安全管理及人员配备、自救、救援、灭火等6个方面分析不安全动作,获得不安全动作的出现频数、人员违章状况、动作执行者及不安全物态的出现频数、各类不安全物态占不安全物态总数比例等统计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安全动作35类共412个,其中采取灭火措施不当、违规存储使用易燃易爆、可燃物品和未组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这些不安全动作的发生频率位于前3位;不安全物态3类共127项,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易燃可燃货物和电气线路短路。  相似文献   

20.
樊均益 《安防科技》2007,(11):37-39
当前,我国电气火灾形势严峻,为预防和减少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文章主要从电气火灾原因、电气检测技术、当前电气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