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7 毫秒
1.
霍寿喜 《环境》2004,(1):30-31
冬季气候的最大特点是气温低,湿度小,这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冬天如果善于营造身边的小气候,将帮你安然度冬。冬天,您会穿衣服吗? 人穿了衣服,衣服与衣服、衣服与肌肤之间便形成了局部气候环境,这便是衣服小气候。适宜的衣服小气候有助于调节体温、保持健康。辐射和对流散热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方法。寒冷季节,外界温度低,皮肤表面辐射出大量的热,通过体表空气对流,身体就会发冷。如果穿上棉衣,就会立刻感到暖和。这并非因为棉衣可以产生热量,而是中间的棉絮或其絮状物(如丝棉、合成羊毛等)使身体热量不易向外  相似文献   

2.
符永康 《环境》2008,(5):80-81
以敢上"诤言"而知名的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换上了一件浅灰色方格衬衫,"在北京,我一般穿比较显眼的衣服,比如黄色、红色,人大代表就要高调些嘛!但在平时工作中,则必须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你看今天我就穿了浅灰色衣服."已经第六次参加"两会"的惠州环保局副局长黄细花以这样的开场白接受了<环境>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3.
《环境》2011,(7):36-39
1.衣物篇 减少衣服的洗涤次数 一件衣服在整个洗涤流程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还是在漂洗过程中,因此要减少衣服的碳排放量还是要从减少衣服的洗涤次数开始,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霍寿喜 《环境》2003,(9):29-29
上午8时,张大爷又出门到公园练太极了。外面烈日炎炎,气象台又发布了高温预警信号。可是张大爷觉得自己身子硬朗着呢,这点高温算什么。练完两个小时的太极,已经是11时,太阳更毒了。张大爷戴着顶凉帽回家,走了十多分钟,突然觉得头晕,路也看不清了,眼前一黑,醒来时已在医院。医生说,你中暑晕倒在路上,是路人把你送到医院。像你这种年纪,特别应注意防止“高温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世界环境》2003,(4):59-60
1922年,埃及多名考古学家发掘古埃及杜唐卡门法老陵墓,其后离奇死亡,自此法老毒咒之说不胫而走,人们都传说古埃及人在金字塔里下了毒咒,使得擅闯入金字塔的人中毒咒而送命。最近,加拿大及埃及的室内环境专家破解了这个困扰人们近80年的毒咒之谜。他们发现是金字塔含有大量具有危险程度的氡气,令接触者患肺癌而死  相似文献   

6.
当化学物品泄漏时,人们应做到:1)要迅速撤离现场,切忌在现场逗留、看热闹;2)逆风跑出危险区.如遇风向与火源、毒源方向相同时,应往侧面方向跑;3)迅速将身边能利用的衣服、毛巾、口罩等用水浸湿后,捂住口鼻脱离现场,以免吸入有毒气体;4)若有人吸入化学毒气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移到新鲜空气处,静卧,松解衣带,头部偏向一侧,注意保暖,吸氧.  相似文献   

7.
太湖藻源性"湖泛"形成机制的气象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将蓝藻水华引发的太湖水域黑臭水团现象称为藻源性"湖泛",并将其形成过程分为藻源形成、厌氧反应产物"泛"起、黑臭水团聚积3个阶段.针对2007年5月和2008年5月2次藻源性"湖泛"形成过程中气象要素演变的共同特征,结合水动力模型研究发现,适宜的气象条件提供了必要的热力与动力环境,是诱发"湖泛"形成的必要因素之一.第1阶...  相似文献   

8.
霍寿喜 《环境》2003,(12):25-25
尽管寒冷的冬天已经来临,但因为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吃得好,穿得暖,共同的感觉就是“冬天并不可怕”。然而我的邻居赵大妈却最害怕过冬天。前不久的一个上午,我在楼道里遇上她老人家,我见她畏寒的样子,就劝道:“您老年纪大了,应该多穿点衣服啊。”赵大妈年近七十,也是个爽快人: “嗨,哪是穿衣服的事啊。我这人就是这样,一到冬  相似文献   

9.
黄浦江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介绍了开展黄浦江水环境综合整治中主要面源污染控制研究的过程,内容、方法和原则;在分析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浦江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0.
吃、穿、住、行、用,塑料制品的身影无处不在,但是对司空见惯、貌似平常的塑料你到底了解多少?1、塑料会在以下哪类物品中出现?衣服地毯食物以上各种答案:以上各种。无论是用来制作衣服和地毯的化纤,还是染色的油墨,甚至我们扔掉的塑料,最终还是可能会返回到食物链中,塑料无处不在。然而,尽管循环利用非常重要,各种地毯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