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锈钢在西太平洋海域深海环境中的腐蚀规律。方法 采用深海高效串型试验装置对304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在西太平洋深海环境中进行深海实海腐蚀试验,分析不锈钢的腐蚀形貌、腐蚀速率和点蚀深度规律等,研究2种不锈钢在500、800、1 200、2 000 m海深下的腐蚀规律。结果 304不锈钢与316L不锈钢腐蚀质量损失主要由缝隙腐蚀引起,316L不锈钢的腐蚀程度总体上低于304不锈钢,304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低于0.4 mm/a,316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低于0.25 μm/a。深海环境中,304不锈钢的腐蚀产物主要是α-Fe2O3、γ-FeOOH、γ-Fe2O3,316L不锈钢的腐蚀产物主要是α-FeOOH、γ-FeOOH、γ-Fe2O3。结论304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在西太深海环境中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缝隙的形成,降低其发生缝隙腐蚀和点蚀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碳钢与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合金、铝合金以及钛合金等典型金属材料深海腐蚀行为规律的研究进展。结合深海环境的苛刻与独特性,探讨了深海腐蚀环境试验及实海原位电化学测试技术等领域研究方向,尤其是中国临近海域深尺度、涵盖当前实际需求材料的大规模深海环境试验以及耐受高静水压、集电化学数据采集与远程数据传输于一体的实海电化学测试技术。此外,从阴极保护、仿真预测、应力腐蚀、涂层防护等方面介绍了实验室深海模拟试验方面的研究热点,进一步展望了典型材料深海腐蚀数据积累及适用性研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钝化金属深海环境电偶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美国深海环境试验取得的数据和我国表层海水取得的数据,可知钛合金TA2与不锈钢SS316在海洋环境中无电偶腐蚀倾向,实际使用中SS316却出现了严重的电偶腐蚀。针对这一问题,在深海和模拟深海环境中对TA2和SS316的电偶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静态下TA2和SS316无电偶腐蚀产生;当两种金属相互摩擦使SS316钝化膜破损时,产生电偶腐蚀,SS316为偶对中的阳极,会加速腐蚀。  相似文献   

4.
对于深海环境下金属结构工程腐蚀的研究新进展做了综述性描述,归纳了国内外在深海腐蚀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系统总结了溶解氧、温度、盐度等深海腐蚀环境因素的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了深海环境因素的差异对金属结构腐蚀行为的影响。简要介绍了深海腐蚀实验技术以及深海环境因素对金属结构的腐蚀行为的影响,并对深海腐蚀技术的未来前景做了合理性的推测。  相似文献   

5.
深海环境腐蚀试验装置研制取得重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9月10日,由中船重工七二五所、海洋腐蚀与防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科技人员在南海N 19°54.332′、E 116°16.818′,水深为1300 m的海域进行了深海环境腐蚀试验装置的实海投放回收试验。装置投放回收顺利完成,这标志着深海环境腐蚀试验装置的研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美国等先进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材料的深海环境腐蚀试验研究,近年来挪威、印度等国家也开展了研究工作,我国目前尚属空白。随着对深海大洋的逐步开发和利用,急需掌握材料深海的腐蚀行为,要研究材料在深海环境中的腐蚀行为,首先要研制深海环境试验装置。中船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南海岛礁环境浪花飞溅区中典型不锈钢的腐蚀规律.方法 在南海岛礁进行现场腐蚀试验,利用表面微观形貌观测、腐蚀产物分析及失重测试等手段,对比分析了304、316L和2205不锈钢在浪花飞溅区中的腐蚀形貌、腐蚀速率和腐蚀深度.结果 在浪花飞溅区,304不锈钢的腐蚀速率最大,316L不锈钢次之,2205不锈钢最小;在浪花飞溅区304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局部腐蚀主要以点蚀和缝隙腐蚀为主,2205不锈钢耐腐蚀性良好,局部腐蚀不明显;三种不锈钢的腐蚀产物主要包括 α-FeOOH、γ-FeOOH、γ-Fe2O3.结论 三种不锈钢的腐蚀产物基本相同,但2205不锈钢腐蚀速率变化趋势与另外两种不锈钢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
高效串型深海环境腐蚀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洋资源开发和军事应用等方面分析了发展材料深海环境腐蚀试验技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综述了美国、前苏联、印度、挪威等国家深海腐蚀的试验方法、技术和研究进展,总结了深海环境腐蚀试验的发展概况。针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开发的高效串型深海环境试验装置,对其结构、功能、水下静态受力状态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阐述了深海环境腐蚀试验技术对我国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深海腐蚀研究试验装置成功投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深海试验站科研人员于2008年9月13日搭乘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试验三号”科学考察船在我国南海海域进行了深海腐蚀试验装置的投放工作,首次在500~1200m不同深度成功投放了3套深海腐蚀试验装置,标志着我国在材料深海环境腐蚀老化性能研究上进入了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两种低合金钢材料在不同深度海水环境下的腐蚀行为规律。方法通过深海实海试验,研究10CrNi3MoV与E47两种船用低合金钢在1200、2000、3000 m深度海水环境下暴露0.5、2 a的腐蚀行为规律。借助于三维视频显微镜和XRD等技术,分别进行腐蚀形貌观察与腐蚀产物成分分析,结合腐蚀动力学数据,对比研究两者深海环境耐蚀性能的优劣。结果不同深度环境下,腐蚀产物分内外两层,锈层下表面形态相对平整,存在大量细小点蚀坑。随深度的增加,点蚀坑数量呈增加趋势。腐蚀初期,2000m腐蚀速率和点蚀深度最低,随暴露时间的推移,锈层中α-FeOOH的含量明显提升,腐蚀速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10CrNi3MoV深海耐蚀性劣于E47,初期2000 m深海腐蚀性略差,深度增加有利于两者点蚀形核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锈层对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点蚀纵深发展阻力增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304和316L不锈钢在我国不同港口海水全浸区浸泡不同周期后的腐蚀规律。方法进行港口海域实海全浸试验,利用三维视频拍摄、质量损失分析及图像处理等手段,对比分析不锈钢在青岛、舟山、三亚港口海水全浸区的腐蚀形貌、腐蚀速率、腐蚀深度和海生物附着面积。结果两种不锈钢表面以点蚀和缝隙腐蚀为主,304不锈钢表面还产生严重的隧道腐蚀。不同港口海水中,304和316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均较低,316L不锈钢的耐蚀性优于304不锈钢。三港口海域不锈钢表面形貌的差异明显,三亚试样表面海生物附着最多,舟山试样表面附着大量泥沙,三亚港口海域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小于舟山港口海域。结论不同港口海水环境对不锈钢表面海生物种类及附着面积的影响显著,而不锈钢表面状态直接影响其腐蚀形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316L不锈钢在海洋深水环境中的局部腐蚀规律。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在南海170 m水深位置开展316L不锈钢腐蚀模拟实验,并通过电化学测试方法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测试手段进行分析。结果浸泡7天时,316L不锈钢表面发生局部腐蚀,但微生物吸附会形成保护性的微生物膜,引起其自腐蚀及击穿电位正移,耐点蚀性能会升高。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溶解氧含量逐渐降低,试样表面吸附的微生物膜性质发生变化,导致钝化膜在微生物与Cl-的作用下破裂,自腐蚀电位及击穿电位负移,耐点蚀性能下降。结论 316L不锈钢在海洋深水环境中的耐点蚀性能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先降低而后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两种不锈钢在冷却塔冷凝酸液中的耐蚀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304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在电厂冷却塔内海水及烟气形成的模拟冷凝酸液环境中的耐蚀性能。方法利用浸泡试验和电化学试验方法测试两种不锈钢在模拟冷凝酸液中的腐蚀形貌、腐蚀率和极化曲线。结果 304不锈钢在模拟冷凝酸液中的耐蚀性能较差,其腐蚀率及钝态稳定性受冷凝酸液pH值的影响较大;316L不锈钢在模拟冷凝酸液中的耐蚀性能较好,其腐蚀率及钝态稳定性受冷凝酸液pH值的影响较小。结论 316L不锈钢在冷却塔冷凝酸液中的耐蚀性能明显优于304不锈钢。  相似文献   

13.
黑色金属材料在长江淡水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现场暴露试验,获得了2种碳钢、3种不锈钢及1种不锈钢与碳钢复合板材料在武汉长江淡水中的4年腐蚀试验结果,总结了它们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Q235和16Mn碳钢在武汉长江中有较高的腐蚀率和明显的点蚀,稳定腐蚀率为0.055mm/a;暴露4a,奥氏体不锈钢304和316L没有明显腐蚀,而马氏体不锈钢430有较明显的点蚀和缝隙腐蚀;马氏体不锈钢0Crl3Ni5Mo与Q345c复合钢板在长江淡水中使用4a后,OCrl3Ni5Mo发生严重的点蚀,说明马氏体不锈钢在淡水中的应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服役于海洋大气环境中的几种典型钢材的耐腐蚀性能.方法 通过酸性盐雾?湿热?酸性大气等试验方法研究钢材在海洋大气环境服役过程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 在海洋大气环境中,通常含铬量较高的不锈钢耐腐蚀性能较为优异,含铬量较低的不锈钢材料耐腐蚀性能较差.结构钢在海洋大气环境下易腐蚀.钝化处理能明显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但仍然难以保护不锈钢在长期海洋大气环境作用下不受侵蚀,无机铝涂料对钢材具有优异的防护性能,而镀银层将加剧钢材基体腐蚀.此外,粗糙表面易诱发不锈钢发生腐蚀.结论 在海洋大气环境服役时,不锈钢应采取钝化处理,提高其耐腐蚀性能.对于结构钢和铬含量较低的不锈钢,可采取涂覆无机铝涂层的方式,通过牺牲阳极作用有效保护基体免受侵蚀.在设计阶段,还应注意外露部位的表面粗糙度设计,尽量防止或减小不锈钢腐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现场暴露试验,获得了2种碳钢、3种不锈钢及1种不锈钢与碳钢复合板材料在武汉长江淡水中的4年腐蚀试验结果,总结了它们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Q235和16Mn碳钢在武汉长江中有较高的腐蚀率和明显的点蚀,稳定腐蚀率为0.055 mm/a;暴露4 a,奥氏体不锈钢304和316L没有明显腐蚀,而马氏体不锈钢430有较明显的点蚀和缝隙腐蚀;马氏体不锈钢0Cr13Ni5Mo与Q345C复合钢板在长江淡水中使用4 a后,0Cr13Ni5Mo发生严重的点蚀,说明马氏体不锈钢在淡水中的应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6A01-T5铝合金和304不锈钢异种金属间的缝隙腐蚀行为规律。方法 采用常温常压浸泡腐蚀方法,结合SEM、EDS、XRD和白光干涉检测,对6A01-T5铝合金/304不锈钢缝隙结构在碱性Na 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6A01-T5铝合金/304不锈钢缝隙腐蚀表现为在缝口处产生沿缝口方向的凹陷渠,在缝内,以局部减薄和腐蚀坑为主,并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腐蚀程度逐渐加重。不同区域腐蚀产物的形貌和成分组成不尽相同,缝外暴露区的腐蚀产物表现为晶体颗粒状,主要成分为Ca CO3和Al(OH)3等铝的腐蚀产物。缝口附近沿缝口方向形成一层有明显界线的腐蚀产物覆盖层,缝隙内部的腐蚀产物相对较少,表现为尺寸相对较小的结块,主要成分为Al(OH)3等铝的腐蚀产物。结论 在6A01-T5铝合金与304不锈钢非电连接情况下,6A01-T5铝合金/304不锈钢缝隙内2种金属分别独立发生缝隙腐蚀,因2种金属在腐蚀过程中争夺O2,使得304不锈钢对6A01-T5铝合金的缝隙腐蚀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锈钢在聚甲醛装置模拟介质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强  杨艳芹 《装备环境工程》2014,11(4):98-101,130
目的筛选更为先进的聚甲醛装置升级改造用钢,研究316L,904L和2507不锈钢在聚甲醛装置模拟介质中的腐蚀行为。方法在模拟介质中对这三种不锈钢进行全浸试验,利用动电位极化技术测定它们的点蚀电位,并观察、分析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结果模拟介质中,316L不锈钢发生点腐蚀和成分选择性腐蚀,腐蚀产物主要为Fe-Cr铁素体相和Fe2O3赤铁矿相。结论904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和点蚀敏感性均明显优于316L不锈钢,选用904L不锈钢将有助于提升聚甲醛装置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锈钢与船体钢在天然海水中的电偶腐蚀行为,为不锈钢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利用电化学设备研究不锈钢与船体钢在天然海水中的自腐蚀和电偶腐蚀行为,并结合质量损失和腐蚀形貌研究阴阳极面积比对电偶腐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2种金属的自腐蚀电位相差600 mV,电偶腐蚀倾向严重。当二者发生电偶腐蚀时,不锈钢作阴极,船体钢作阳极。随着不锈钢与船体钢阴阳极面积比的减小,船体钢的腐蚀速率和平均腐蚀深度减小,不锈钢的腐蚀形貌则不受面积比的影响。结论 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增加阳极材料面积的方法来降低电偶腐蚀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奥氏体不锈钢紧固件电偶腐蚀原因分析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奥氏体不锈钢紧固件受湿热环境腐蚀的典型案例,在对304不锈钢与LY12铝合金接触界面上的电偶腐蚀进行失效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奥氏体不锈钢活化-钝化腐蚀的损伤机理,并提出几种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试验表明,存在EMF差的金属连接件经过表面处理后,具有理想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