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赣南早元古代中深变质岩地层时代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育在赣南地区的寻乌岩群,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前人归属寒武纪。在1:5万小江图组区调工作中,通过岩石地层、变质变形构造特征及侵位于其中的片麻状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地质学研究,将其时代重新厘定为古元古代。这一认识为探讨华夏古陆结晶基底及华南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金青顶和邓格在金矿是胶东金矿集中区东部牟平一乳山成矿带上的两个大型石英脉型金矿,放研究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作用,对认识胶东东部地区的金矿床具有重要意义。!地质低既该两金矿行存于华北准地告腔北地块东部多期多阶段的良萧山复式花岗岩基的主要组成部分——红有头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中,该岩体位于岩基的西部,含太古富胶东群地层残留体,‘。岩石交代结构和反应结构发育,具有二个时代激钾长石和外长石。岩石的同位素年龄分为610.SMa和185~129.SMa两组,先是胶东群岩石在元古宙末发生超变质作用形众基底型混合…  相似文献   

3.
锦屏地区的地质研究程度较低,部分地层时代争议较大,玄武岩、花岗岩的性质、物质来源和构造环境等尚未深入研究。为了切实评价区域稳定性,基础地质研究十分重要。通过同位素年代学和孢粉分析,改盐塘组时代由中三叠世为早二叠世,皮罗渡桥西黑色砂页岩层为晚三叠世;稀土元素、过渡元素、微量元素和岩石化学分析表明,在金一箐断裂东西两侧分布的玄武岩为上地幔来源、不同于陆海环境的大陆裂谷喷发产物,花岗岩的分异和重熔程度不同,代表造山期挤压向造山期后拉张环境转化。上述结论为该区构造发展演化和区域稳定性评价、矿产资源寻找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两年对华南元古宙地壳演变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华南基底构造格架的划分方案;同时发现了华南陆下存在相对稳定高速高阻冷的古地幔柱的残留部分一“残烃柱”;指出华南古大洋基底蛇绿岩层序中存在斜长花岗岩等酸性组分;探讨了陆下地幔新矿物相;初步建立了华南及西太平洋壳一幔分层柱体模型;讨论了华南部分地区下地壳及上地幔的岩石流变学特征。对元古宙Cu、Au等成矿作用也作了初步的总结并提出了有希望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华南板块北缘(江西萍乡段)伸展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板块北缘江西萍乡武功山地区发育的穹窿状变形变质体属岩浆核杂岩,其结构特征和成因机制。与经典的变质核杂岩有相似之处。但其核部是花岗岩,它主要是花岗岩浆强力底辟侵位引起地壳局部隆升和伸展滑覆,在这些伸展滑覆体系之下。掩盖了大片的含煤岩系地层,因此,该区是寻找隐伏煤田的理想靶区。  相似文献   

6.
<正> 《花岗岩类自然矿物岩石化学换算法及其应用》一书,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朱为芳、唐春景编著。全书7万1千字。该方法1977年在“华南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审议会、1978年在全国第二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交流会及近年在其他单位宣讲时,引  相似文献   

7.
<正> 最近,由于对华南加里东期花岗岩的讨论,也引起对花岗岩同位素年龄值的讨论,这是很自然的。这里就本人接触到的一些花岗岩体在应用同位素年龄资料时的点滴体会发表不成熟的意见,供参考。对花岗岩同位素年龄测试数据,依目前实验室的条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取样符合要求,就应该予以肯定,这是毋需置疑的。然而,在应用数据确定岩体时代和解决地质问题时,问题不少,这主要是由于对岩体的野外地质特征和接触关系缺乏了解以及对测试年龄的矿物在岩石学、矿物学特征方面所作的室内研究工作较少,而过分地依赖同位素年龄来确定岩体时代。这样的例子可以列举很多,特别是在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供了德尔内阿乌兹地区某些岩浆岩形成条件的一些新资料,这些资料是在研究这些岩石的石英和磷灰石中熔体和气液显微包裹体时取得的。本文研究了德尔内阿乌兹矿田的浅色花岗岩和埃尔朱尔金花岗岩、流纹岩和玻基斑岩,以及科尔德克岩体的流纹岩。 德尔内阿乌兹金属矿区是著名的大型  相似文献   

9.
<正> 青岛花岗岩类复式岩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东北,构造上处于鲁东隆起区胶莱拗陷之东缘。对该复式岩基的野外勘察及岩石化学研究表明,本区花岗岩类主要包括以浮山岩体为代表的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出露于青岛市—马山前一带的碱长花岗岩以及以崂山岩体和白庙岩体为代表的晶洞碱性花岗岩三个部分。其中,碱长花岗岩与碱性花岗岩同属于A型花岗岩,主要区别在于碱性花岗岩含有碱性暗色矿物,而碱  相似文献   

10.
<正> 环斑花岗岩是一种时代古老、结构特殊的前寒武纪岩石。其特点是钾长石斑晶为卵形,外围包着更长石环。我国仅在北京密云发现有这种岩石出露。环斑花岗岩具有非常独特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笔者通过两年多的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对密云环斑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湘东北燕山晚期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湘东北中生代多期陆内花岗岩浆活动中 ,燕山晚期花岗岩占有重要地位 ,燕山晚期大规模花岗岩侵入代表一种特殊的构造环境。本文通过湘东北主要燕山晚期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来判别成岩构造环境 ,认为该期花岗岩属于富碱质的钙碱性花岗岩 ,为陆内拉张环境下的产物 ,进一步进行构造环境分类 ,判别其属于后造山PA型花岗岩 ,形成于造山作用后期的拉张环境 ,与陆内裂谷长期拉张的构造环境明显不同。在区域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湘东北燕山晚期花岗岩形成于印支—燕山早期陆内挤压 走滑剪切造山作用后期的构造松弛阶段拉张环境 ,燕山晚期PA型花岗岩的出现标志着陆内活化由挤压向拉张的构造转折 ,同时也反映湘东北的陆内活化至少经历了陆内挤压和陆内拉张两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2.
江苏南部的下、中侏罗统,长期以来笼统称之为象山群。本文根据地层岩性特征和大量动植物化石的研究,结合与邻区地层之对比,将江苏南部下、中侏罗统进一步划分为下侏罗统南象山组及中侏罗统北象山组;前者为含煤地层,大致相当于原象山群下部(或下段为),后者为红色地层,大致相当于原象山群上部(或上段)。  相似文献   

13.
岩石化学成分计算及矿物定名是一项复杂的劳动 ,过去都是手工计算 ,劳动强度大 ,准确率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利用Basic语言编写了RNCAC微机处理程序 ,对四川盆地沉积岩成分进行了计算 ,并对复杂矿物进行了定名。经手工检验 ,该程序计算准确率高 ,计算迅速 ,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系统总结中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及侵入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微量元素以及Nd、Sr、O同位素资料,结合各构造岩浆活动区基底变质杂岩的性质,在Ⅰ型和S型分类的基础(依据源区岩石的性质)上,首次提出了I~S过渡类型的概念,它反映其源区岩石由火成岩和沉积岩以不同比例构成的一个“混合建造”。根据其性质与典型的I型和S型亲缘性的大小,进一步分出了IS和SI两种,并归纳了I型、过渡型(包括IS和SI)以及S型岩石在研究区内的一些综合标志特征,划出了它们在空间上的主要的分布区域。指出过渡类型岩石普遍发育是本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由早中元古代中深变质岩系组成的华南加里东海盆基底及东海、南海古陆。元古代晚期,海盆在拉张环境下继续沉降,于震旦、寒武、奥陶纪期间,沉积了厚近两万米的地槽型火山-砂泥质建造,陆源碎屑主要来自东海、南海古陆,直到中生代晚期古陆才裂陷成海,始成今日的海陆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山头郑火山侵入杂岩为例,针对火山岩一次火山岩—侵入岩“三位一体”的成因假说提出质疑和讨论。该火山—侵入杂岩的形成与演化并不遵守“三位一体”的演化规律。其证据是:①侵入岩与火山岩之间存在明显的化学成分间断;②控制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变化的矿物相与侵入岩的矿物相并不吻合;③侵入岩的锶初始值明显小于火山岩。作者认为,导致侵入岩与火山岩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源区不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华南地区废塑料循环利用技术种类众多,尚未形成多元循环技术综合绩效对比分析的方法体系.以华南地区废聚丙烯(PP)为例,构建了废PP循环技术的环境-经济综合绩效评价计算方法.综合绩效结果表明,改性再生技术具有最高的综合绩效.华南地区各循环技术的综合绩效对比结果表明,应对降级利用技术进行升级,减少化学裂解与焚烧发电技术的...  相似文献   

18.
粤东燕山期与成矿有关的火成岩主要有早、晚两期,分别由火山岩与二长花岗岩及火山岩与黑云母花岗岩组成,两期的火山岩与花岗岩之间均为部分熔融关系,早期火成岩的源岩以沉积岩为主,晚期火成岩以火成物质占优势。锡矿化可划分为锡石—石英期次、锡石—硫化物期次及硫化物—银、金—碳酸盐期次;钨矿化可分为黑钨—石英期次,白钨—硫化物期次及碳酸盐期次。据系统的矿物包裹体,成矿热力学、成因矿物学、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岩,锡的矿化与早期二长花岗岩有关,钨矿化与晚期黑云母花岗岩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应属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方碳酸盐岩上覆红土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碳酸盐岩上覆红土在中国南方分布广泛,已提出的用于解释其形成机制的有溶蚀-残积说、溶蚀-交代说和外来沉积说,溶蚀-残积说应该是红土形成的真正机制。形成红土消耗的原岩可能是质纯碳酸盐岩,但更可能是含有泥质碳酸盐岩,甚至碎屑岩或粘土岩。红土中粘土矿物来源应该有二,一是原岩所夹粘土矿物,二是原岩中硅酸盐矿物溶解形成的次生粘土矿物;铁氧化物应该来自原岩中黄铁矿的次生演化。完整的红土剖面应该由红土层、杂色粘土层和碳酸盐岩腐岩组成。碳酸盐岩腐岩形成于包气带,由原岩中的碳酸盐溶解后再次沉淀形成,主要由钙华和残余碳酸盐晶体组成。红土地区的石漠化趋势主要与红土向地下岩溶空间渗漏有关。  相似文献   

20.
贵州高原层状地貌与高原抬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各种层状地貌是地貌演化研究的重要对象,它们记录了区域地貌、地质、环境及气候变化等地球内外动力的演变。深入研究贵州高原的各种层状地貌的形成、变形及时代,可以弥补缺乏沉积记录等代用指标的不足,具有重建贵州新生代地质、环境演化历史的重大意义。文章总结了有关贵州夷平面、河流阶地、洞穴等各种层状地貌等零星的研究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旨在构筑贵州新生代区域构造抬升、地质环境演化基本轮廓;与此同时。依据贵州喀斯特的特殊性,提出各级地貌面上碳酸盐岩风化壳的综合对比以及年代学研究是深化贵州层状地貌和新生代地质、环境演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