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有机化学物的种类和产量日益增多。这些化学物随着工业废水排放到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造成天然水体的严重污染。它们除了通过饮用水途径直接进入人体外,还可以通过动、植物富集,经食物链间接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分析检测天然水或饮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保护水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于自然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以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物的排放,在天然水体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数量巨大的有机化合物。据统计,全世界商品使用的化学物质有三万种之多[1],其中以有机化学物占多数。要通过试验的方法来测定所有这些有机化学物的生物降解性是非常艰巨的。因此,应当寻找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生物降解性与  相似文献   

3.
芦苇湿地对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芦苇湿地对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降解机理进行研究,本文采用GC-MS联用仪对经芦苇湿地处理前后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叠放色谱图的方法对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经芦苇湿地处理前造纸废水中共测出30种有机污染物,其中8种被列入美国EPA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2)纸浆造纸废水生物塘-芦苇湿地复合处理系统对有毒有机污染物基本上达到了较好的去除效果:有机污染物总量减少80%以上,且降解后的产物多为毒性较小的烷烃类。(3)利用质谱手段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该研究为造纸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造纸废水-芦苇-造纸"生态纸业循环经济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结合潜在危害指数法和综合评分法筛选大武水源地地下水典型污染物。鉴于潜在危害指数法不考虑污染物的环境浓度,将潜在危害指数作为综合评分法的评价指标之一,同时引进污染物的检出频率、生物降解性、生物累积性、研究区是否有污染源检出、是否为环境激素、是否为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优先有机污染物、是否为中国优先污染物、是否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指标,计算不同污染物的综合得分,再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典型污染物。研究结果表明,大武水源地地下水典型污染物为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四氯化碳和苯。  相似文献   

5.
GC-MS法对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前后微量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GC—MS联用技术对吴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及生物处理曝气池出水中的微量有机物进行了检测,测得进水主要有机污染物53种,出水主要有机污染物55种。微量有机物总去除率与CODCr去除率相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太子河水系印染行业重点污染河段-海城河三期水样的采集以及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分析,获取了48种有机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水平,其中浓度较高的是苯酚(28.18μg/L)、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22.30μg/L)和苯乙酮(8.818μg/L)。结合流域的实际污染状况,采用"改进潜在危害指数法",对海城河检测出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加权综合评分计算,按照综合分数值大小,对其进行排序,提出了44种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其中包括酯和酞酸酯类7种、含氮杂环类7种、胺及苯胺类5种、氯苯类6种、硝基苯类5种、苯酚类7种、苯及其他取代苯类5种、多环芳烃类2种,大部分污染物与印染行业废水排放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认为,环境化学物污染已对人类生殖造成了一定的有害影响。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环境中金属元素,有机化学品,气体及农药等化学物对人类影响的研究报道,为进一步开展环境生殖毒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抗生素制药废水有机污染物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制药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到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相对含量及分子量分布特性.通过理论COD计算公式,计算分析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对COD指标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该类废水中含有84种有机物,其中以胺类、烷烃类和烯烃类有机物的相对含量最高.有机污染物的分子量集中在100~400,分子量小于100或大于500的有机物含量相对较低,其中分子量在100~200的有机物含量最大.通过对比有机污染物的理论COD贡献度可知,胺类、烷烃类和烯烃类有机物含量对废水污染负荷影响最大.根据有机物污染源分析,提出了此类抗生素制药废水合理化处理的生产工艺建议和处理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9.
含高浓度污染物和色度实际含糖废水的高效处理一直是水处理领域的难点。针对单一絮凝沉淀和过硫酸钠氧化体系的技术局限性,首次构建了絮凝耦合过硫酸钠氧化体系,同步实现了对废水中COD和色度的高效去除,并深入探究了污染物的转化机理。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絮凝耦合过硫酸钠氧化体系对实际含糖废水中COD的去除率高达95.74%,色度去除率高达96%。紫外全波长扫描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絮凝沉淀过程优先去除不含发光基团的大分子聚合物、长链烷烃等有机污染物,含发光基团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部分被去除;在后续过硫酸钠氧化过程中,实际废水中含发光基团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几乎被彻底去除,小分子有机污染物得到高效去除。本研究可为复杂的实际含糖废水的达标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婺江水域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对婺江水域地面水和自来水有机污染物进行GC/MS定必和定量分析,发现婺江水域已受有机污染物污染,其中含有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各水质检测点均检出有机污染物但数量变化不大,枯水期的有机污染物数量和种类均多丰水期,水持较丰水期差。  相似文献   

11.
饮用水源水、出厂水有机污染物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于1998年对成都市饮用水源水、出厂水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GC/MS分析,该市饮用水和出厂水均存在有机物污染,且含有优先控制污染物;污染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枯水期有机物检出率高于丰水期。  相似文献   

12.
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是环境保护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水中通常包含着多种有机污染物;并且含量非常低(ppb级),因此,分析之前必须进行预处理,例如提取、浓缩、预分离等. 六十年代以来,色质联用应用于水质分析,开创了这一分析领域的新纪元,它提供了一种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快速、有效的分离鉴定手段.在美国环保局的几个实验室中,大都装备着这种仪器进行水质常规分析;对于鉴定ppb级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可得到确切可信的结果.而利用气相色谱直接注入水样  相似文献   

13.
运用GC-MS联用技术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测定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色度、BOD5、CODCr、TOC、NH3-N、NO-2-N、NO-3-N、TKN、TP、总硬度等指标来分析渗滤液的水质特性.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组分进行了鉴定,共检测出主要有机污染物63种.  相似文献   

14.
数值模拟已成为目前地下水有机污染现场中,预测和评价溶解相有机污染物运移的主要手段.自从MT3D问世以来,它在地下水溶质运移的模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T3D中包含有4种不同的数值算法--MOC,MMOC,HMOC和UFDM.利用Processing MODFLOW Pro.7.0.5建立了均质一维流动的地下水数学模型,考虑溶解相有机污染物在地下水中运移时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对流、弥散、吸附和降解,设定了14种代表性的情形,模拟了等浓度污染源条件下污染物的运移,并将不同数值算法的计算结果与理论解进行比较,从而研究不同数值算法的优缺点,为实际数值模拟时算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物理场协同作用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机污染物是环境污染物的主要类型,通过物理场外加能量的作用可实现各种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对微波、超声波、紫外光、电场、磁场、等离子体这几类主要物理场相互协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物理场协同作用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制、效果、影响因素及污染物类型,并展望了该类研究今后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两种彗星试验方法检测饮用水源水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和小鼠睾丸细胞彗星试验,对苏南地区代表性饮用水源水的遗传毒性进行了监测。彗星试验的结果表明,各水样中有机浓集物均能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睾丸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DNA损伤。研究表明,上述两种试验方法可有效地检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90年代以来TiO2纳米粒子气-固复相光催化氧化气相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因素、反应机理和动力学,阐述了几种特定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氧化过程,并对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从系统分析、标准分析方法和有机污染物分析等方面出发,描述了气相色谱/质谱联机系统在饮用水、地表水、底质和地下水等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例如,可测定氯苯类,卤代烃,苯系物等挥发性化合物,酚类,多环芳烃和硝基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研究江段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两岸工业排放的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污染源主要位于右岸,上游右岸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总浓度高于左岸,下游两岸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总浓度趋于一致。两岸沉积物中污染物总浓度随距离的变化规律如下: 右岸:C=92.044S~(-0.3028) R=-0.962 左岸:C=9.231e~(-0.0058) R=0.946 在该江段沉积物中共检出51种有机污染物。其中致癌、可疑致癌、致突变化合物25种,占检出化合物的49%。淤泥质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存在量60.67吨,岸边滩及心滩土壤中存在量138.2吨。  相似文献   

20.
土壤中异味污染物的风险管控已成为我国农药化工等行业污染地块环境管理的迫切需求。为筛查土壤优先控制异味污染物,研究基于土壤中挥发性异味污染物的迁移、暴露过程和危害效应的系统量化与分析,建立了污染地块异味污染物优先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确定指标综合评价权重,分析了异味污染物优先度的影响因素,并选取3个农药类案例地块进行验证性评价。结果表明,构成地块异味污染物优先度排序指标体系第二层次的4个准则中,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为:危害性、迁移性、防护性与暴露性;第三层次15个要素主客观综合权重范围为0.033 6~0.149 6,其中嗅阈值权重最高。案例地块异味污染物基于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的优先度评价等级与基于实测数据通过异味活度值和健康风险影响评价的等级具有一致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异味污染地块优先控制异味污染物的筛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