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苯胺对铬(Ⅵ)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苯胺为吸附剂,静态吸附六价铬离子。聚苯胺采用氧化法在常温下合成,用XRD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表征。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溶液浓度、吸附时间和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静态吸附实验得出聚苯胺对六价铬离子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模型。在20℃、溶液pH值为3时单分子层最大吸附能力为198.41mg/g。并根据实验计算出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H°、△5°和AG°。通过研究得出聚苯胺可以用作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  相似文献   

2.
纳米铁的制备及去除废水中的Cr(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铬离子(Ⅵ)是水体、土壤中的一类重要污染物,对人体及其他动物有毒害和致癌作用。主要来源于采矿、冶金和电镀等工业排放的废水。为了寻求一种更好的铬离子(Ⅵ)处理方法,实验以三价铁盐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反应活性的新型水处理剂———纳米铁,其广泛的应用于难降解的氯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染料等的处理以及对受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等领域,通过其对六价铬离子的吸附与还原过程的研究。提出了最佳去除条件:即当投加量为0.02 g/L,pH为8,温度为30℃时,纳米铁对六价铬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的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铬常采用的是离子交换电解还原等方法来处理.但它们都有局限性,前者设备投资较大,后者对于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铬含量稍高时不易使用.这两种方法虽然处理后排放废水中的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用火电厂废渣—粉煤灰的浮选炭制得的颗粒活性炭,对六价铬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粉煤灰活性炭对六价铬废水处理效果良好。实验探讨了粉煤灰活性炭处理六价铬废水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利用廉价工业糖浆还原水中的六价铬,研究了反应初始pH、温度、工业糖浆浓度、地下水常见溶解性离子、地下水介质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糖浆还原六价铬的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较低的初始pH、较高的工业糖浆浓度和温度对反应均有促进作用;由于地下水介质对工业糖浆具有吸附作用导致工业糖浆损失不利于反应,而地下水常见溶解性离子对反应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生物墙对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去除效果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柱实验模拟地下水环境,研究以发酵树皮为主要反应介质的渗透性生物墙对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去除效果,为六价铬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提供方法和依据。结果表明,模拟生物墙运行数天后,墙内形成弱碱性(pH 7~8)、强还原(Eh<-100 mV)环境,有利于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并生成沉淀。在进水六价铬浓度为20 mg/L、水流速度为3.7 cm/d的运行条件下,3周期间生物墙对六价铬的去除率稳定在98%左右,生物墙内沿水流方向三价铬的浓度先上升后下降(最高达6.6 mg/L),出水三价铬约为1.0 mg/L。吸附和微生物转化是生物墙对水中六价铬去除的主要反应。  相似文献   

7.
电絮凝过程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六价铬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电絮凝过程研究了槽电压、初始浓度、初始pH值、电极材料等工艺参数对电絮凝过程分离Cr(Ⅵ)离子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采用Fe/Fe电极,对初始浓度为105 mg/L的Cr(Ⅵ)离子废水,最优槽电压为4 V,初始pH值为6,电解60 min,去除率可达到98.84%。Cr(Ⅵ)的去除率随着槽电压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初始浓度以及初始pH值的增加而减小。研究发现,初始pH值决定电絮凝过程中Cr(Ⅵ)的主要去除方式,在偏中性范围内Cr(Ⅵ)主要通过絮体吸附作用去除。对不同电极材料的电絮凝过程电解产生的絮体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絮体成分因电极不同而异,不同絮体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的差异也较大。  相似文献   

8.
水中六价铬的测定较常采用的方法是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该法具有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和较低检出下限等优点。总铬的测定则系先将三价铬氧化,使成为六价铬离子后,再用二苯基碳酰二肼显色。三价铬的测定通常是以水中总铬量减去六价铬量的差值计算而得。  相似文献   

9.
我厂黄铜保持架钝化液是一种高浓度的含铬液,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产生大量的三价铬、铜、锌离子等杂质,使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而报废.六价铬以及铜、锌离子对生物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新的要求。含有还原质物质的碱性工业废水中六价铬的测定,由于杂质含量复杂,采用标准分析方法遇到了困难。本文针对铁合金厂的碱性废水中六价铬的测定,讨论了消除杂质干扰的有效而简便的方法。其大致  相似文献   

11.
前言 处理以梯恩梯(TNT)为主要成份的名种装药废水,主要利用活性污泥的厌氧生化法。厌氧污泥的活性很高,这是因为在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兼性和专性厌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利用自身的各种酶系统,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加以转化或降解.在有机物的转化或降解过程;微生物需要不断地生长繁殖.微生物繁殖时除需要各科营养源以外,  相似文献   

12.
电镀六价铬废水的实用处理工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实用型六价铬废水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处理工艺,对六价铬浓度很高的电镀废水,在较短的处理时间内都能达到很好的去除效果.该工艺应用在实际工程中,六价铬去除率达99.9%以上,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该工艺与传统的化学处理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无刺激性气体排放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开始阶段(大约在五十年代以前)人们只是单纯进行废水废渣的处理,主要以氰和六价铬的无害化为目标,做到“除毒排放”。至六十年代中期,人们着手对镉  相似文献   

14.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其定义、分类及载体选择。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固定化微生物(主要是菌类和藻类)技术近年来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认为,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于处理含各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均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煤炭资源大量开发,对综合利用低热值煤制备离子交换剂用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已引起国内外重视。本文主要介绍利用浙江当地低热值年青褐煤,研制一种能有效地处理电镀含铬废水,并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设计了流动床式的吸附铬装置,废水与净化剂以1000∶1的比例混合通过泥浆泵高速循环吸附,达到预想结果。经嵊县新明电镀厂一年来  相似文献   

16.
选矿废水的回用处理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铅锌矿泡沫浮选废水含有大量Pb^2 离子和有机硫化物,经过混凝沉淀和活性炭吸附,去除其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和部分COD,降低其起泡性,燃后回用生产。回用实践证明,选矿废水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其浮选选别指标与洁净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改性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IISX)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条件及工艺流程,并以电镀废水和味精废水为对象进行了试验.根据电镀厂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设备进行了生产规模的试验,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低于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去除矿井废水中氟离子,利用聚合氯化铝(PAC)对某矿井含氟废水进行混凝效果研究,设计单因素实验,研究了铝氟摩尔比(r)、pH和凝聚时间等因素对PAC混凝去除氟离子的影响,依据响应曲面法的Box-Behnken Design(BBD)实验设计原理,探究了r、pH和凝聚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并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顺序为r> pH>凝聚时间;在r=19.04、pH=6.5、凝聚时间为2.9 min的最佳条件下,氟离子的去除率为56.4%,与预测值(56.46%)基本吻合;去除氟离子的机理包括PAC对氟离子絮凝沉淀、离子交换和络合沉降等;pH影响PAC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凝聚时间则影响矾花在溶液中形成的速度以及密集程度,进而影响混凝沉淀效果。由此可以看出,BBD优化模型预测与实际处理效果基本一致,铝氟摩尔比和pH是去除氟离子的主要控制因素。本研究使用的实验方法具有处理工艺简单、效果稳定、成本低等优点,可为实际矿井废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GCMS定性分析漂白废水主要发色物质的种类,对黄孢原毛平革菌在抑制条件下的生长与脱色作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废水中各类高分子量有机污染物是形成色度的主要来源,此类物质在菌对数生长阶段被大量降解。  相似文献   

20.
以工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过同时聚合制备聚硅酸阳离子絮凝剂(PSiC)。实现硅酸缩合自聚、铁铝离子羟化聚合以及硅与铁铝离子聚合同步交互进行。利用PSiC处理印染废水,研究PSiC去除浊度、色度和和UV254的性能,分析其除污染机理。结果表明,PSiC处理印染废水时最佳投放量为80mg/L,此时浊度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50%和90%。废水pH为7、PSiC投加量80mg/L时对印染废水UV254的去除率为65%。pH和投加量过大或过小都会降低PSiC去除UV254的效果。在混凝搅拌初期UV254迅速下降,停止搅拌后又略有所上升。沉淀初期UV254稍有波动,沉降10min后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