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蒙古-鄂霍次克内陆活动带蒙古早中生代岩浆区内发现有斑岩铜矿化。内陆活动带的斑岩铜矿化与碱度较高的安山岩和玄武安山岩的火山活动带有关,该火山活动带围绕正常碱度的钙碱性岩浆作用的内带分布。矿区内的典型岩浆环境包括早期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以及构成单独岩浆系的粗玄安山岩-粗安岩组合和斑岩组合。 对蒙古中部巴彦-乌拉含矿岩浆系统进行了勘探,该岩浆系统被认为是一个大的层状火山-侵入型弱侵蚀系统,其矿化形成深度为1.5—2km,延伸距离超过500m。 热液交代岩系由各种青磐岩、黑云母-石英-钠长石交代岩、石英-绢云母交代岩、石英-电气石交代岩、石英-电气石角砾岩、几乎由单一矿物石英形成的交代岩以及泥质岩组成。 含矿岩浆系统伴有指示元素的区域异常(B、Bi、As)和局部异常(Sn、Mo、Cu、Zn、Pb、Ag、Sb等)以及正磁异常和明显的电导异常;指示元素异常在基岩、土壤和河流沉积物中反映出来,正磁异常在隐伏侵入岩钟区显示出来。这些异常和多元素地球化学组合的分布图形与矿田内的交代分带和构造断块的分布一致。指示元素的分带顺序是:(Sn、Mo、Cu)—(Ag、Pb、Zn)—(As、Bi、Sb)。 在预测评价阶段,应对古地磁环境(尤其是中心型构造)以及航空磁测、航空放射性测量,构造地质解释和矿化证据进行综?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已知伴生铀矿化的交代变质岩有五种独立的建造类型:中温钠质交代岩和四种低温建造变质岩——钠质交代岩、钾质交代岩、黄铁细晶岩和热液泥质板岩。 作者在研究一个古生代褶皱区的热液铀矿床时,查明了近矿交代岩。按其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它们不同于上述的交代岩建造。仔细研究这些生成物可以判断;其中广泛发育有水云母化现象。此种情况,以  相似文献   

3.
拔茅银矿的热液蚀变以硅化(次生石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为主,它们在空间上具明显的带状分布.围岩蚀变过程中,岩石中矿物常量元素、成矿元素及稀土元素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导致了Ag、Cu、Pb、Zn等成矿元素的活化转移和富集成矿.本文讨论了其与矿化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正> 长石是许多侵入岩、变质岩和交代岩的主要造岩矿物。很多若者经研究查明,长石是许多稀有元素的载体矿物,有时还是它们的富集矿物。众所周知,造岩矿物和付矿物成分中的许多稀有和分散元素在含量上的差异,可用来说明岩石的成因性质及其可能的含矿性。同时,确定侵入体造岩矿物中元素的分配参数,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载体矿物中杂质元素的平均含量通常被作为原始岩浆中杂质元素含量的上限。因此,以相当广泛的实际资料可靠地确定造岩矿物中杂  相似文献   

5.
<正> 稀有元素在稀有碱金属、选择性富钾的变基性岩交代岩(PKAM)中的分布规律性,与其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的分带性相吻合。在交代柱的内带,亲热液岩浆的元素(F、Li、Rb、Cs、Ta、Nb、Hf、Zr、U、Th、TR、Y)依次富集,而基性岩所特有的元素Sr、Cr、V、Co、Ni、Sc的含量则相继减少。由  相似文献   

6.
<正> 前寒武纪铁-硅建造中的碱性交代岩,乃为含霓石、钠闪石和钠长石的岩石,这类岩石在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以及结构构造方面均与原生铁质石英岩和页岩有着天壤之别。许多学者把此类岩石看作是前寒武纪铁-硅建造所固有的一套岩类,它们或是在外来热液进入铁质岩后在热液的作用下形成的,或是铁质岩层内部物质本身进行再分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 闪石类矿物是很多侵入岩、变质岩和交代岩的造岩矿物。闪石类矿物中杂质元素含量的差异,可说明岩石形成的专属性及其含矿的可能性。携带矿物中元素的平均含量可作为原始岩浆中这些元素含量的限。因此,根据大量的实际材料,正确确定造岩矿物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阿尔丹含金云母区岩石中银和金的分布特点。这些岩石形成于该区两个依次发展的地质阶段:区域变质作用阶段和超变质作用阶段。第一阶段岩石为麻粒岩相基性结晶片岩和片麻岩。这些岩石平均含金6.8mg/t,含银74mg/t。金、银的这种含量主要取决于它们在原岩中的原始浓度。麻粒岩相岩石的超变质作用伴随有这两种元素的带出现象:暗色钾长混合岩含有5.4mg/t的Au和47mg/t的Ag。在新生的矿物共生组合之间,银也可能发生了局部再分配。所有岩石的Ag/Au比值很不稳定且变化无规律,这证明在超变质作用过程中这两种元素的性状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正> 一特定的成矿作用与岩石一定的交代蚀变作用有密切联系。在地壳某一限定区域内,构造作用、岩浆活动及其衍生热液的形成和作用是互相联系的地质过程。热液对围岩和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发生化学反应,使它们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产生一系列的交代蚀变岩。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必然要伴有相应的岩石蚀变作  相似文献   

10.
金矿化的主岩为纽芬兰岛怀特湾西部拉特灵布鲁克地区的新元古代叶片状花岗岩类岩石。金矿化与硫化物有关,并以矿脉、断裂充填和浸染的形式产出。伴生的热液蚀变是在两个热液阶段中发生的。在第一阶段钾蚀变期间,主岩花岗闪长岩由于受热液作用而大面积地转变为具花岗岩成分的岩石,这种转变是通过斜长石和镁铁矿物与热液流体的渗透反应而形成微斜长石和绢云母来完成的。第二阶段钠蚀变局限于断裂、岩脉和球壁,叠置在第一阶段蚀变岩石和未蚀变岩石上。蚀变岩都富含K、Na、Au、As、S和CO_2,稍富含W、Sb和Bi,但亏损重稀土元素。金矿化和蚀变作用一直延伸到不整合上覆的始寒武纪至寒武纪沉积岩中。蚀变岩和矿石组合体均未发生变形,这说明矿化是在该地区阿卡德变形之后发生的,因此属于志留纪或更晚的事件。两个阶段蚀变幕被认为属于同一热液事件,该事件导致了该大面积低品位矿床的形成。富CO_2流体沿着几个主地质构造通过地壳进行循环,从各种岩石中把一些元素淋滤出来,并把这些元素再沉积在花岗岩类岩石和上覆沉积岩内的断裂和岩脉中。第一阶段流体起初沿着颗粒边界渗透,将主岩转变成具花岗岩成分的岩石。在第二阶段期间,随着破碎作用、钠长石化以及硫化物和金的沉积作用的发生,a_(Na~+)/a_K~+/比值和或温度也?  相似文献   

11.
第聂伯河中游前寒武纪含金闪石交代岩可分两类:一类以碳酸盐成分为主,另一类以石英为主。在岩石中,金粒大部分为不规则状,与硫化物密切共生,分布在岩石解理和裂隙以及碳酸盐和石英粒间,形成较晚。热夜作用使含金交代岩中的金活化转移而成矿。金矿化可与遣山建造弱发育的原始地槽侵入-火山带的Au-Cu-Mo矿化相对比。  相似文献   

12.
产于火成岩(侵入岩、火山-次火山岩)断裂带中的脉状金、银矿床的地质特征表明,矿床的形成明显滞后于火成岩的成岩时代,属后成矿床,成矿多发生在地下500~3000m处,断裂构造使其与地表导通,形成开放半开放体系;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至少有一部分矿床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已团结成岩的火成岩;成矿流体有大气降水成分及与主岩不同期的岩浆热液成分;成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岩脉侵入带来的热液使早期的岩体遭受蚀变,蚀变过程中金等成矿元素析出并在断裂构造中沉淀成矿;二是下渗的大气降水在深部被加热,萃取岩石中的成矿元素而形成含矿溶液,这种分散在岩石中的溶液,在构适应力作用下汇聚到构造薄弱带——断裂中,因降温减压而沉淀成矿。概括地说,这些矿床是通过热液对火成岩(矿源岩)的改造而形成的,可称之为火成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3.
<正> 金-银矿化主要发育于火山岩层中,认为,在火成岩之外不存在金-银矿床。自然,陆源岩层中金-银矿化的特点极少进行研究。我们以某些矿化为例对陆源岩层中金-银矿化的构造-地质及矿物学特点进行讨论,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在研究区内,金-银矿化既存在于火山岩石中也存在于陆源岩石中,此外区内还有浸染状金-硫化物矿化,这些都是进行研究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确定出矿石-交代分带——沿垂向自下而上,含细脉-浸染状矿石的碱性交代岩变为含金硫化物交代矿石和含金石英脉状矿石的绿泥石、黄铁细晶岩交代岩。在控矿构造周围揭示出正、负地球化学异常晕;计算了地球化学垂向分带系数。  相似文献   

15.
对龙泉—南平一带蛇绿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蛇绿岩主要由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及细碧岩组成。方辉橄榄岩以贫Al_2O_3和CaO但MgO的含量高为特点,科马提岩的CaO/Al_2O_3比值高。这两种岩石还具有富含不相容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的特征,说明它们经历了强烈的蚀变作用以及古地幔部分熔融和交代富集作用。根据变质细碧岩的地球化学特点,我们认为该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不是洋中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苏联各地区发现并研究了花岗岩及外貌上与正长岩相似的长石交代岩,与其有关的矿化有铍、钽—铌、锆、稀土以及萤石或冰晶石等。 它们形成一种独特的矿床成因类型(或成因组),其主要特征在有关的文献中已有描述。 长石交代岩的矿床,有的产于地台基底长期活动作用带内,少数是在有中间岩块的褶皱区。它们大部份都是分布在前寒武记的深大断裂带中,而有时则产于这种断裂带与次生共轭断裂的交叉处。成矿交代岩  相似文献   

17.
<正> 金矿床的分带性在评价不同建造的呈矿现象时,不仅对了解成矿作用,而且对提高普查效果都是有意义的。作者认为,其中低硫的铂-金矿化的分带性可能具有实际意义。但是,对这种建造分带性的研究是很薄弱的。因而,所提出的实际材料可以补充垂直分带性所缺少的部分(对水平分带性补充较少)。 所研究的金矿化的分布特征,是由金矿化在大陆到海洋的过渡带——所谓过渡型()构造中的赋存性决定的。金矿化主要分布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和新生代的陆源岩石中。对在同一构造环境内形成的三个矿田中的金矿化及其伴生的矿化进行了研究:所有  相似文献   

18.
新疆东准噶尔老山口金矿区发育有与金矿化密切有关的次火山闪长玢岩及与之密切伴生的闪长玢岩质隐爆角砾岩和闪斜煌斑岩质隐爆角砾岩 ,它们是在陆相火山作用下由同源岩浆分异演化而形成的产物。角砾岩具有浅成—超浅成环境及热塑、高压释放状态下的成岩特征。角砾岩的角砾、胶结物和次火山岩三者的岩石类型、岩相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 ,具有稀土总量较低 ,轻稀土相对富集 ,重稀土相对亏损 ,铕异常不明显 ,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 ,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等特征。结合其构造背景、地质产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这套岩石来源于受俯冲洋壳释放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或强不相容元素流体交代过的亏损地幔楔。  相似文献   

19.
<正> 火山灰流岩席(以下简称岩席)常常是难以对比的。其原因有:(1)原始分布不连续;(2)保存不完整;(3)熔结和结晶具有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特征;(4)平均粒度和分选度在垂向和径向上是渐变的;(5)斑晶在化学成分以及数量、种类和矿物成分上具有分带性;(6)各喷发旋回连续形成的岩席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分带性方面具有相似性;(7)侵位在源区周围不同地段的带状灰流岩席是连续脉动式喷出形成的;(8)带状岩席溢出相与火山塌陷内部相在成分、厚度和熔结度上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厂坝铅锌矿床中钠长石岩的产状、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石为中泥盆统成矿流体在海底沉积和交代围岩形成的典型热液沉积岩——钠长石岩,其物质来自矿体的下状沉积地层柱和海水。该沉积岩在后期的强烈变质改造过程中,发生了重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