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提高交通行业员工防灾减灾意识,提升交通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营造"平安交通人人有责,交通平安人人共享"的氛围,5月11日上午,由北京市交通委主办、北京公交集团承办的北京市交通行业2012年"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暨公交集团安全月活动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12年5月11日,北京市交通行业“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暨北京公交集团2012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公交集团举行,来自全市交通运输企业的300多名安令号业人员,观摩了北京公路交通警地联合应急救援演练专题片《紧急出击》,接受了公路交通警地联合应急救援培训。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上午,福建省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活动在福州市上下杭正式启动。省委常委、秘书长、副省长郑新聪出席活动。省减灾委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厅长刘琳,福州市常务副市长蔡战胜等领导参加了该活动。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启动仪式现场,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提升国家"防灾减灾日"的号召力,增强国家"防灾减灾日"的公众认同感,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又于2010年4月公布了国家"防灾减灾日"图标。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伞状弧形蕴含防灾减灾"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呵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彩虹寓意美  相似文献   

5.
正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其中。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今年的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突出"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这一主题,强调不能把减轻灾害风险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进一步行动起来,针对身边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5月12日,是全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为组织好此次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科学减灾依法应对"的安全氛围。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在悠唐生活广场开展防灾减灾现场宣传活动。为保证此次宣传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北京市朝阳区政府结合本单位防灾减灾工作中的职能分工,在活动现场设立民防知识资料发放台,并由法制宣传科的工作人  相似文献   

7.
<正>为进一步增强市民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提高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能力,上海市于5月10日至16日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由市应急委会同市民政局、民防办共同组织开展了主题为"城镇化与减灾"的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活动。5月11日上午9时,在民防大厦5楼举行了"2014年上海市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周启动仪式"。副市长时光辉出席并讲话。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熊新光主持仪式。市民政局局长施小琳通报  相似文献   

8.
<正>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科普宣传教育工作。2002年,国务院批准每年6月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2014年开始,将每年的6月16日定为“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集中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5·12”汶川地震之后,2009年起,国务院批准将每年5月12日设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此外还有“119全国消防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等。通过定期开展安全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全民安全素质以及防灾减灾技能。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4月份专门下发通知,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突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主题,认真组织开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3月18日,应急管理部网站发布《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