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对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址选择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特点和工程实践,从城市总体规划,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用地,填埋场库容,覆土土源,交通位置等方面,对卫生填埋场场址选择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地针对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倒塌后形成的小空间和黑暗环境,借鉴国际先进地震搜索救援经验、理念,以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兰州)基地为例,进行了在黑暗狭小空间的废墟中搜索、救援的训练功能设计以及模拟体验黑暗狭小空间中逃生、互救自救、特定环境避险及黑暗环境下心里训练的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3.
针对"直接放归"动物死亡率偏高的现象,对放归方法进行了改进,以收容救护的鸟类为例进行"渐式放归"的研究,即在鸟类运到放归地点后,并不直接将其放归,而是先饲养于"软释放笼"内(即可以调整大小,方便动物进出的活动型笼舍),期间给鸟类提供当地食物,并把食物藏起训练鸟类自己找食,猛禽训练捕捉活食。鸟能自己捕食后,打开"软释放笼"让其自由出入,并继续提供少量食物,直到鸟不再飞回。采用此方法放归后,能观察到的鸟类数量明显增多,死亡数也减少了,"渐式放归"对提高收容救护鸟类成活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
岩溶山区卫生填埋场选址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填埋场的选址是填埋场建设和运行成败的关键,选址要符合标准要求及安全性,经济性原则。岩溶山区的选址工作要克服地质条件复杂等制约因素,重点评估场址的渗漏性和稳定性,建立综合的环境保护目标并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应在图上作业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技术踏勘,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和地勘选择合理场址。  相似文献   

5.
"科学施救"是公安消防部队进行应急救援任务的核心理念,而专业化、模拟化训练则是实现"科学施救"的必要手段。如何构建高仿真、动态化的模拟训练设施,进一步提高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水平,已成为公安消防部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对部分发达国家应急救援训练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实战救援的角度,提出了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模拟训练设施的设计原则,并结合实战需要,给出了模拟训练设施的基本构成和功能介绍,供各地在规划和建设模拟训练设施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 1980年,人们对煤田地质的关注继续增加,这种情况可以从各种专业会议上煤炭论文数量的增多,煤田地质文章的出版,以及从工业界和学术机构对受过煤田地质训练或有这方面经验的地质科学工作者的需求的稳定增加得到证明。对煤田地质关注的增加和对地质工作者的需求,与美国煤炭产量的迅速提高之间  相似文献   

7.
地质工作者,经常在野外工作,免木了会遇到一些意外伤害事故,有些事故数分钟之内就可以决定人的生死。这时正确及时的救护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也对防止伤情恶化大有益处。1外伤的急救原则和注意事项(1)遇到外伤事故,要“快、稳、准”。快——要分秒必争,时间就是生命;稳——要沉着冷静,不能慌乱;准——要操作准确,效果可靠。(2)要一先救命、后治伤”。危及生命的病情要先抢救,如:外伤性休克,大出血,呼吸与心跳停止等。(3)遇有多名伤员时,要迅速地分清轻、重伤员,先抢后救,先重者后轻者处理…  相似文献   

8.
卫生填埋场结构稳定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卫生填埋是一项特殊的工程,可能产生结构稳定性问题。本文根据填埋工程的特点,从填埋工程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了卫生填埋场边坡、地基、填埋体、垃圾坝等的稳定性问题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及其表现形式。填埋工程改变了填埋场原有的力系平衡,填埋体成分结构复杂、抗剪强度低、压缩变形大是填埋场结构稳定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参滤液和填埋气体的孔隙压力、渗滤液的渗透压力、填埋气体爆炸的冲击力、施工作业的人为营力是影响填埋场结构稳定性的主要作用力;抗滑稳定性、渗透稳定性和沉降是填埋场结构稳定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北部发生地震进而引发海啸,印度尼西亚也成为损失最为惨重的国家。中国政府积极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先后派出两支国际救援队,到达印度尼西亚,协助灾区政府开展了紧急医疗救护、疫病防治和搜救行动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华辉 《交通环保》1998,19(5):46-47
地图被用来收集和展示环境信息。绝大多数场合都已有各种各样的地图存在并能在—些不同时机构和组织中找到;但必须注意日期并和其它来源检行校对,这通常包括现场核对。使用航空照片、卫生图象和现场收集的资料可以制作出地图和增强现有的地图。地理图和地形图给出研究地区的全貌。主题地图集中显示—种或几种环境参数,例如地质、土壤和土地使用。说明地图通过综合各种敏感性和紧张性,以非专业人员容易理解的格式说明一项环境研究中的一些主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地质环境要素的层次分析方法--以辽宁省下辽河平原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质环境的研究中关于地质环境分析方法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需要探索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本文以辽宁省下辽河平原的地质环境分析为例,提出了地质环境要素的层次分析方法并总结出前第四纪地质环境背景分析。第四纪地质环境的演化分析,全新世和古代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分析,现代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等四个方面的分析要点和步骤,并总结出该地区地质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城市环境地质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城市地质工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领域。指出城市地质工作必须服务于城市(城市群,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为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减灾防灾提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超前性的基础地质资料和成果。由于中国城市的规模,性质,自然资源承载力,地质环境特征不同,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对象,内容也将有所差异。归纳起来,城市地质的重点工作领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开发战略与对策,城市地质环境容量及脆弱性分析。城市地质灾害:城市地质灾害风险,影响面,易损性及对灾害的反应,城市环境变化的地质指标体系,城市环境地质综合研究: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城市环境地质图纱的编制。数字城市环境地质:GIS平台上的地质空间数据库,城市地质环境动态分析,评价,决策系统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勘探阶段要研究的环境地质问题,划分了地质环境研究与评价类型和阶段,总结了煤田勘探阶段环境地质研究的步骤、方法、内容和要求,分析了该阶段环境地质研究的特点,可为煤田勘探阶段环境地质研究和制定该阶段环境地质研究与评价的规定或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沙林毒剂是目前化学恐怖威胁最大的一类毒剂。本文从防化专业角度阐述了人员遭受沙林恐怖袭击后,如何进行毒剂防护与急救。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掌握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以便在遭袭时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降低生命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5.
杨敏 《环境》2003,(10):12-12
青桥村是成都东北郊一个普通的小村庄。2000年底,占地8公顷,亚洲规模最大的黑熊救护中心在村边树林中建成。从各地养熊场解救出来的85头亚洲黑熊先后来到这里,成为青桥村的居民。  相似文献   

16.
钱鼎 《环保科技》2002,8(1):1-4
卫生填埋场的选址是填埋场建设和运行成败的关键 ,选址要符合标准要求及安全性、经济性原则。岩溶山区的选址工作要克服地质条件复杂等制约因素 ,重点评估场址的渗漏性和稳定性 ,建立综合的环境保护目标并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应在图上作业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技术踏勘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和地勘选择合理场址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分形几何学的创立和发展,并系统总结了分形地质统计学的形成以及这一独特的新兴数学地质分支学科的方法和应用。阐述了分形地质统计学是定量剖析地质现象的有利工具,在地质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作者指出,分形地质统计学不同于研究几何体自相似性的分形几何学,而是一个研究事物变量间的分形关系的数学地质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8.
安全技术、劳动卫生作为地质勘查劳动保护的重要内容,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地质勘查生产的发展和环境科学的成就,环境问题对地质勘查活动的影响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尤其是近年来,在人类环境中,自然作用或人类活动或者二者叠加形成的人类环境灾害的频繁发生和危害加剧,给地质勘查活动带来了严重威胁、使对环境灾害的防治研究成为地质勘查活动的迫切需要。1地质勘查环境灾害类型地质勘查环境灾害主要有二种类型,一种是自然灾害,另一种是由地质勘查生产过程中造成的人为灾害。1.1自然灾害由自然环境变异作用形成的灾害叫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9.
炼化企业职业危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但是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特别是专业专职管理人员较少,职业卫生管理难度大。要想做好炼化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就需要针对重点岗位,进行分级管理、重点管理,利用有限的管理资源,抓住主要矛盾,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本文以炼化企业毒物、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比较突出的化验岗位、热电燃料岗位和汽轮机岗位为例,探讨重点岗位的职业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20.
环境辐射是对人类照射的主要因素,其强度因地理和地质结构不同而变化。为了解柳州地区环境天然γ辐射水平及其分布,我们于1983年7月至11月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这对阐述环境天然γ辐射水平的自然分布,促进放射卫生与防护工作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