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平 《干旱环境监测》1994,8(3):158-159
就《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用干扰民噪声实际测量时,在测量时间、测量位置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糊贴近分析法,建立隶属函数,求贴过度,分析了兰州市城区交通干线噪声日变化规律,提出了强化交通噪声管理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噪声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在城市环境噪声中,声级最强、干扰最大且较难解决的交通噪声对城市声环境质量的早影响,并提出了在防治措施中,禁鸣是管理好交通秩序,防治噪声污染最经济、效果较好的一条措施。  相似文献   

4.
公路噪声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中推荐的环境噪声影响预测模式(规范模式)和以“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统计模型”为基础的综合模式分别对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进行了计算,并利用实测资料对两种模式进行了检验和比较分析。指出规范模式存在着对低车流量噪声预测值偏大(约4-5dB)等问题,而综合模式可以部分弥补这些缺陷,使预测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铁路噪声特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监测资料分析,拟合了列车运行速度与等效声级的对数关系,并与Lotz模式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在铁路与公路平行或立交区域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用传统方法监测分析不能区分火车与汽车噪声的影响程度。为此提出新的方法作为对传统方法的补充,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按照新方法可确认主要声源,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工业企业扰民噪声居室监则的实例出发,提出了当工业企业厂界与居民住宅相连,厂界噪声测点选取在居民居室时,测量结果应取敏感点监测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作者对兰州市七里河区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噪声问题进行了论述,其污染己成为七里河区的首要环保问题,提出了降低噪声污染的建议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工厂的室内和室外声源的几种传播计算模式,指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简化办法,并用具体实例进行了演算,还将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所介绍的预测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海口市声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噪声污染一直是海口市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主要原因是城市纵深度太低,道路密度太高,交通布局不合理,1991年-2000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的平均值分别为59.0dB(A)和69.5dB(A)。利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预测方法和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对该市噪声进行预测,2001年-2005年该市的区域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综合预测值在57.6dB(A)-56.7dB(A)之间;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综合预测值在68.2dB(A)-68.3dB(A)之间。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流溪河水库监测布点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方差分析及模糊聚类分析,对流溪河水库监测布点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水质良好,各监测点间及垂向采样点间均无显著性差异;4个库区监测点可分为3类,其余监测点可分为4类。综合考虑确定流溪河水库监测布点方案,应设置对照、控制、出水3类断面,共7个监测点,分别为玉溪河、吕田河、汇水区、库区3个和大坝监测点,每年6月进行垂向分层采样,其余月份进行表层采样。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大气环境监测点位的布设方法,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布设大气监测点位时,应综合考虑开发区的功能区划分、区内产业分布及环境敏感点分布等情况;结合规划区内外现状及规划实施后重点污染源的位置及排放高度,根据区域污染气象条件,采用Gauss模式预测最大浓度落地点,并以此作为区域大气环境监测点的布设依据.对某区域开发规划案例进行了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布设研究,通过实践,该布设方法不仅可以反映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且可以为区域大气环境预测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为优化区域规划提供依据;同时,对规划后的污染源最大浓度落地点的监测,可以为单个项目的环境预测提供背景值,起到简化入区建设项目环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哈密地下水监测网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将哈密地下水监测网点从原来的8个点优化为6个点.经研究较符合实际情况,实践研究了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地级市空气自动监测多参数站(超级站)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统筹考虑、分期实施与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建设思路,介绍了站房选址原则。指出超级站建设应以常规监测、霾监测、光化学烟雾监测、空间立体监测和源解析监测为目标,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手段,设置数据采集和显示平台,满足对大气复合污染的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15.
Soil moisture is the key link among hydroecological compartments, responding dynamically to sequences of atmospheric processes and management conditions and modulating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soil. Currently, there are a variety of monitoring techniques to measur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 soil moisture. However, some practical issues remain open like the definition a priori of the number, location and depth of the monitoring points, and the impact of failing or poor performance soil moisture sensors. Here, we present a set of techniques, namely Δθ time series, wavelet filtering, and time stability, to identify representative points and monitoring depth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hourly soil moisture time series for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network. We used real data from a monitoring network consisting of seven monitoring points, each one with four EC-5 probes (Decagon Devices Inc., Pullman, WA) at 20, 40, 60, and 100?cm. The use of simple time series of Δθ allowed us to assess the spatiotemporal influence of the monitoring points, while the wavelet periodograms allowed us to get insight about the response of the monitoring points at different time scales. Both methods are easy to implement or adapt to specific conditions, being coherent to the results derived from time stability analysis. For our case study, we concluded that we could reallocate 16 sensors (out of 28) without a significant loss of information. However, the final decision strongly relies on a deep knowledge of the site features and the objectives of the monitoring network.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地下水水质的高频监测,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梳理国内外地下水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以上海市典型水文地质特征与环境质量状况为例,探讨地下水在线监测点位布设、指标筛选、监测方式及监测井设计等技术要点。首先,优化监测点位布设,对需要开展高频监测的区域或重点风险源开展在线监测,以代表性点位反映总体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其次,综合筛选监测指标,除常规参数外,优先选取水体中的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作为在线监测指标,在具有潜在有机污染的区域,选取水中有机物、水中油等作为有机污染指示性指标。应进一步加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为指示性指标的确立提供依据。再次,合理确定监测方式,根据取样方式以及污染源风险等级,设置相应的微型站和小型站。最后,优化监测井设计技术方案,进一步研究不同井管材质对地下水中无机或有机污染物的长期吸附(解吸)作用。  相似文献   

17.
灰色局势物元分析进行河流优化布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运用灰色局势的级数法和物元分析对河流环境监测点进行优化,在同级水质基础上,选择最佳理想点和最次理想点作为优化点,优化方法简单、快捷。实例表明灰色局势物元分析法用于河流环境监测优化布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现有技术要求的分析,指出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主要技术依据中气象条件判定和监控布点存在监测时段选择不合理、条件设置不具代表性和不具可操作性等问题和难点。对此提出了相应对策,指出可通过滑动计算相关数值的方式将气象和监控布点设置条件扩展至监测全过程,使用气象条件和点位判定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和难点。对技术依据中未规定的多点和区域无组织排放源的有效监控区域确定提出了解决思路,探讨了监测全过程监控点位有效性的评价方式。通过实施示例对提出的对策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是确保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对验收监测中Pb、Cd、Hg、As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环境监测转型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监测网络体系、监测技术研究创新体系、监测仪器装备以及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总结了环境监测站转型发展以来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提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监测技术研究,围绕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