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挤压凹模的结构设计及尺寸设计。叙述了凹模内壁内压作用区在轴向的不同位置在凹模中产生了不同的切向拉应力及其对模具强度的影响。介绍了凹模中不同形状的模口对挤压力的影响。文中还详尽地介绍了凹模结构及尺寸的设计,可供设计模具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来模拟三通阀体零件多向主动加载成形过程。通过对多向同步加载、多向分步加载、多向顺序加载等3种不同成形方式的金属流线,以及加载过程中挤压力曲线的比较,得出了多向分步加载时挤压力曲线平滑,对模具损伤较小,而且不会出现金属折叠,为最佳的加载工艺方案。详细论述了多向分步加载时金属的流动规律,即首先向右方向的凸模1与凹模间的间隙流入,随后才向凸模2与凹模间半圆柱形凸起的空腔流入。  相似文献   

3.
应用上限法建立了由矩形毛坯正挤压矩形截面工件的等挤压比流动模型 ,推导出了三次多项式表示的流线方程 ,给出了变形区的动可容速度场、应变速率场及上限功率的表达式 ,获得了挤压力的上限数值解 ;分析了变形程度、工件截面形状等参数对挤压力的影响 ,并获得了相对挤压应力与截面形状系数之间的近似关系式。研究证明采用流线速度场进行上限分析比其他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 ,根据流线设计的凹模优于常规凹模 ,如平底模。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在设计冲裁模时,为了使冲裁件或废料不卡在凹模里,通常将凹模设计成一个出料斜度、或较短的刃口。但凸模因不受这一约束而刃口都较长。这样在相同的磨损条件下,凹模可修次数没有凸模多。往往凹模巳修磨超差,而凸模仍可继续使用。如果用某一工艺消隐凹模这些增大了的间隙,就可使凹模恢复原有的精度,冲出合格的产品。我们在超差了的凹模上方利用导料板  相似文献   

5.
冷挤压组合凹模的失效主要是凹模内腔疲劳裂纹的出现,在模具设计的前期较为准确的估算出组合凹模的疲劳寿命是模具优化设计的前提。通过对组合凹模的应力分析后,采用Mises屈服准则的方法把凹模所受的多轴应力转化成单轴应力,再利用局部应力应变法找到了估算冷挤压组合凹模寿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冷挤压组合凹模由于过盈装配后引起的凹模孔径变化,推导了计算凹模孔径变形量的计算公式,指出了从设计上保证组合凹模精确孔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为用挤压工艺生产快门壳而进行的工艺试验中,为了控制这种复杂多台阶空心零件复合挤压正、反挤方向的变形量,采用了改变润滑条件和凹模圆角的工艺措施,得到了预期的效果.从而为确定类似空心零件挤压生产工艺参数提供了一种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上限法对正挤压圆形坯料成多边形截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中在变形区采用球形速度场导出了计算单位挤压力的解析式和计算最佳凹模角的公式,并根据实验研究对理论公式进行了分析比较。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证实了截面几何形状对挤压变形规律和单位压力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条件下,简化冲模结构,减少模具加工工时,从而达到降低模具成本的目的,这是冲模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实际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简易模具,有的是从简化冲模结构出发(如通用模具),有的是从取消凹模(或凸模)出发(如软模成形)。这里介绍的是简化凹模形状的成形方法,这种成形方法的特点是凹模形状不是成形后工件的形状,而是一种简化的凹模(或凸模),这就方便了模具的加工,也属一种简易的模具。此种简化凹模的成形方法及其模具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窄缝长孔的冲裁工艺性,针对凸模高度悬臂和凹模孔间距过小的情况,采取镶块结构和保护套形式,解决了凸模、凹模断裂等失效的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实例,运用拉深变形总抗力和拉深承载能力的概念对拉深工作中的破裂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指出了工件材料机械性能和工艺参数等因素在拉深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尤其着重讨论了凸、凹模圆角半径对拉深工作的影响,指出了拉深工作中确定凸、凹模圆角半径应遵循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各种冲压理论书籍和设计手册都说拉深时,只能在凹模与工件材料接触的一面施以润滑,特别是对凹模洞口涂润滑剂,禁止在凸模上或在与凸模接触的毛坯上涂润滑剂,作者认为,这样的润滑规则不全面、欠妥当。有时候在凸模上或在与凸模接触的毛坯上涂润滑剂,反而禁止对凹模一面的工件材料特别是凹模洞口涂润滑剂,可以获得意外的效果。为了便于区分,不妨把前者称为“顺润滑”,后者称为“逆润滑”。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进行陶瓷-钢反挤压组合凹模优化设计的方法,编制了相应的优化设计程序,分析了优化设计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陶瓷-钢组合凹模设计的若干准则.  相似文献   

14.
此文应用厚壁圆筒弹性解,推导了冷挤压双层组合凹模,具有最大弹性极限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挤压应力的计算公式,以及满足上述条件时双层组合凹模分界面半径和分界面过盈量的计算公式.利用上述各式,可使组合凹模获得最佳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一、锥形凹模拉深在单动压力机上进行拉深时,采用锥形凹模(图1)防止起皱是一种有放的方法。它不仅可使坯料在不压边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变形程度,而且模具极为简单。锥形凹模拉深适于下列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成形过程模拟的基础上,对缩口凹模型腔表面上的压力进行了研究。分别就锥型凹模和曲母线凹模作了分析计算,得到了相应的压力分布规律,为设计模具、选择模具材料以及研究模具的寿命等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以应力作为目标函数,优化模孔位置的方法,以此设计的挤压凹模,能提高其强度安全系数和使用寿命。以叉车内门架的模拟试件挤压凹模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明易行。  相似文献   

18.
3 冲模间隙间隙、冲模间隙及凸一凹模间隙都是指凸模和凹模之间空位的同义词。间隙对于冲裁设备的可靠运行、冲裁断面的质量及类型、以及凸模和凹模的使用寿命等都十分重要。一般而言间隙对落料中各因素的影响与冲孔中的影响一样。这些影响将在本卷“低  相似文献   

19.
在冷镦生产中 ,当零件的头部变形较大时 ,通常采用大料及缩径的加工方法。使用该方法冷镦凹模寿命低。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实验后 ,成功地采用双锥度锥形模加普通凹模的生产方式 ,生产头部变形较大的零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大降低了零件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讨论多向模锻的模具结构水平分模模具结构、垂直分模模具结构、联合分模模具结构和特殊模具结构,在此基础上,又讨论多向模锻模具的型腔位置、导向装置、凹模导向、深孔锻件凹模、冲头、推杆等设计的要点以及模具材料的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