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海水水质评价的模糊灰色决策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评价海水水质的新方法,即模糊灰色决策法,对大连湾海域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同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聚类法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运算简单,勿求权重,仅用隶属函数即可评介出海水水质分级的模糊性,是一种均权平均型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摘要:本文将模糊综合评判理论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相结合,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法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步骤,利用抚顺市浑河水质污染的实测数据,对城区三个主要监测断面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的地表水水质评价方法能较完善地反映地表水污染程度,是一种实用且精确的评价方法,且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宽域灰色聚类法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宽域灰色聚类法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先构造白化函数,引入修正系数,确定污染物权重,再计算聚类系数实现土壤样本的环境质量等级评判与排序。将此方法应用于太原市5个区县,8项指标的土壤质量评价,并与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相比较,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与宽域灰色聚类法对于5个区县的污染级别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而综合指数法对前四个评价点级别均比上述两种方法低一个级别,三种方法的质量排序大致相同,只有模糊综合评价中认为小店区优于万柏林区。  相似文献   

4.
王选勤 《陕西环境》1994,1(1):11-14,21
本文论述了模糊二级综合评判的原理及方法的计算步骤,并以实例介绍了该方法用于农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二级综合评判是一种适用于农田环境质量评价的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宽域灰色聚类法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先构造白化函数,引入修正系数,确定污染物权重,再计算聚类系数实现土壤样本的环境质量等级评判与排序。将此方法应用于太原市5个区县,8项指标的土壤质量评价,并与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相比较,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与宽域灰色聚类法对于5个区县的污染级别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而综合指数法对前四个评价点级别均比上述两种方法低一个级别,三种方法的质量排序大致相同,只有模糊综合评价中认为小店区优于万柏林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分析,将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灰色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评价法——模糊-灰色集成评价法.这种评价法的特点是把灰色综合评判法中的关联度转化为权重来代替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出权重,以减少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同时,利用公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原本定性化...  相似文献   

7.
海水水质级别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提出了海水水质级别模糊综合评价的一种新方法,即模糊综合海水水质级数,指出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存在的缺点。大连湾海域16个站位监测值的评价结果表明,在3种求权重的方法中,以水质标准级别权重法较好,其模糊综合海水水质级数同水质标准级别法水质级数相近似,较真实地反映了大连湾海域的水质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8.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壬  陈兴伟  陈莹 《自然资源学报》2015,30(11):1943-1955
为进一步揭示几种典型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的特点与应用效果,论文选取两类共7种评价方法或模型,即综合指数型的PCA法、AHP法、灰色关联度法、改进序关系法和等级分类型的模糊综合评判法、BP神经网络、SVM模型。以福建省9个设区市为评价对象,结合DPSIR概念模型的内容,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在指标体系不变的条件下,分别进行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进而比较分析各方法的特点及其评价结果。研究表明:1)相同评价指标体系下,不同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有一定差别。2)PCA法和改进序关系法的评价结果一致性最高,其次是AHP与改进序关系法,且综合指数型方法中改进序关系法应用结果更可靠;灰色关联度法存在高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较低区域的评价值,且综合评价指数分布范围小、区域间分辨间隔较小的不足,而模糊综合评判、BP神经网络和SVM的评价结果差异较大,规律性不明显。3)常规的PCA、AHP、灰色关联度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过程相对稳定,虽然BP神经网络和SVM模型能减少赋权的主观干预,但受指标等级标准划分、训练样本生成和参数设置等因素的影响,评价应用的稳定性相对差。4)与BP神经网络相比,SVM用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相对稳定,但SVM分类器对样本空间划分的状况则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9.
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现状和模糊综合评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依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实际,提出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并给出评价方法,步骤、结合实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焦作市市区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焦作市市区孔隙水赋存情况的基础上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聚类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对该市市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现状评价 ,克服了目前传统的指数评价法和单独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存在的弊端 ,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11.
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物元分析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根据物元分析基本理论 ,给出了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物元分析法。实例分析表明 ,其结果与灰关联分析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污染损失率法和变权识别模型的评价结果相一致。物元分析法是一种解决不相容问题的简便、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模糊数学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近年宜宾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常用的其它几个模式进行可比分析,其更能描述大气污染程度的特点。因此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并用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之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4.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数学模型,它已成功地用于质量评价中。现将该模型引用到城市总体环境质量评价中,提出运用二级评判来综合评价城市总体环境质量。经实例分析表明,属性识别理论模型用于城市总体环境质量评价比模糊综合二级评判法更合理实用,为城市总体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二级指标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唐山市曹妃甸区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判,根据曹妃甸区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选取六种环境空气污染物项目SO_2,NO_2,CO,O_3,PM_(10),PM_(2.5)作为评价因素,建立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五级评价集。利用三种评价模型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根据所得评判集建立二级综合评判矩阵进行二级指标模糊综合评判,评判结果可以更全面地反应评判内容。选取曹妃甸区2017年1月1日空气质量检测数据,二级指标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PM_(10)和PM_(2.5)。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结合体育教师专业特点,以及当前我国各方面深化改革的现实状况对体育教师综合能力进行研究,探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体育教师人力资源评价中的有效性,为促进体育教师综合能力提高提供理论依据,为强化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舒军龙  潘仲麟 《环境工程》1999,17(1):65-67,54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数学模型,它已成功地用于质量评价中。现将该模型引用到城市总体环境质量评价中,提出运用二级评判来综评价城市总体环境质量。经实例分析表明,属性识别理论模型用于成都市总体环境质量评价比模糊综合二级评判法更合理实用,为城市总体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鹭 《环境保护》1997,(5):23-25
分析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提出的评价方法和使用范围的局限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际,提出了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单因子污染法描述污控因子,评价地下水质量的方法,给出评价标准分级代表值的确定方法,环境质量模糊排序原则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步骤,并以实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
集对分析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集对分析原理的基础上,建立集对分析方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新模型。通过实例研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属性识别法以及改性属性识别法比较,集对分析方法评价模型严谨,计算简便,评价结果更合理、精细、稳定,为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适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水源水细菌SOS反应与模糊综合评判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细菌学测试和化学测试两类方法在评价水源水有机物污染程度和潜在危害上的关系,用SOS显色法研究了珠江某自来水原水8个水样有机提取物诱导的细菌SOS反应,并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了水样的BOD、Hg 、Pb 、Cr等化学指标.两个水样诱导了大肠杆菌 PQ37的 SOS反应.比较水样对细菌的 SOS反应诱导系数与化学污染的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后显示, SOS显色法这一细菌学短期测试系统与化学测试方法对水质的定性评价具有一致性、互补性和差异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可作为比较和解释这两类不同测试系统的分析结果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