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化工产业快速规模化发展在为社会提供充足丰富的化工产品的同时,化工废水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影响与日俱增。化工废水产生机理多样,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化工废水普遍需要较长的工艺处理流程,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对其工艺流程的选择起到关键作用。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并结合技术特点简选若干应用场景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化工产业事故频发,由此引发的安全、健康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探讨化工事故产生的深层原因,建立了VECM对中国化工产业的佩尔兹曼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短期看中国化工安全设施加强并没有显著提高化工安全水平的原因在于存在佩尔兹曼效应;长期看工人逆向选择的抵消效应趋于消失;化工工人安全意识薄弱是导致短期内安全设施投资加大、事故率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结论为完善化工安全规制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化工产业园区化是政府合理规范化工园区且将化工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关停并搬迁至化工园区内的产业集聚化,是解决目前中国化工产业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政策之一。中国化工产业园区化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刻画了化工园区、化工产品、化工园区管委会、企业和公众四个核心子系统的关联,在此基础上,中国化工产业园区化的博弈模型将参与者简化为政府(包括化工园区管委会)、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和公众(化工生产企业现址影响半径内的居民群体),并分别构建了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模型与公众参与下的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模型。根据模型推论,此两类情景博弈的纳什均衡都可以为(政府行政政策,企业按期搬迁入园)或(政府经济政策,企业按期搬迁入园)。中国化工产业园区化的驱动机制,是在作为外在驱动主体的政府和公众的引导和监督下,作为内在驱动主体的化工生产企业,在各驱动因素的协同作用下,实现其"按期搬迁入园"的机制。进而得出化工生产企业与化工园区"按期匹配搬迁入园"、提升化工园区公共服务能力、差异化地一企一策及建立公众和企业与政府的三方对话机制的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绿色视野》2008,(2):15-17
化工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污染和恐惧,人人望而却步。而实际上我们却离不开化工。那么,人们该如何全面地认识化工?化工的未来在哪里……记者日前走访了相关专家。专家介绍:毕红安徽大学化学系教授  相似文献   

5.
绿色化工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量实例介绍了近十年来国内外绿色化工迅速发展的情况。指出研发节约资源、能源,低排放、零排放,更安全、更环保的化工技术,构建资源共享、副产品互换、产业共生、稳定高效的生态化工工业园,是化学工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建设化工区需对企业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且化工区风险预警和防范具有优先性问题,需要对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分级。现有研究中的区域风险源分级方法上存在较大的不足。根据化工区风险源的特点,基于环境风险评价和灰色系统的基本理论,探索性的将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化工区风险源分级中。建立了一套适合化工园区的指标,对各个企业进行聚类分析,划分风险等级。以大连市某化工区为例,筛选8个指标,并选取了6个化工企业进行灰色聚类分析。将它们归为4个不同的风险级别。该方法不仅能较全面地反映化工区各个风险源的风险级别,对风险源的规划、布局和管理起到较好的决策支持作用,而且能指导预警和防范体系的建立,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2000年污染源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大庆油田制定了“工业污染源达标计划”、“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提出了2000年超标企业排污总量削减方案;对化工助剂总厂和腈纶工程的化工污水、三次采油工程新增化工含氰污水的治理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6年11月22日原化工部副部长林殷才考察宁波化工区时曾这样评价:“宁波化工区在开发建设中,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充分考虑区域环境容量,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做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已经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一流化工园区。”一个化工专家用其挑剔的眼光审视一个化工园区后,也给予了高度肯定。这说明宁波化工区在环境保护方面,规划先导,基础先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做法已经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2012,(12):89-89
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前身为浙江嘉化工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营蒸汽供应和氯碱、硫酸系列基础化工产品及邻对位系列化工新材料。  相似文献   

10.
大庆炼化公司从单一化工污水深度处理及回收利用发展为炼油、化工、生活污水统一处理和回用于循环水,既充分利用了现有污水处理场的处理余量,同时由于生活污水中含有比例适当的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对炼油和化工污水起到补充和稀释作用。这种处理方法既降低了工业污水对污水处理场的冲击,又起到了稳定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化工废液焚烧锅炉烟气中的粉尘性质,总结了化工废碱焚烧电除尘器的选型特点,并根据实际工程运行情况,提出了除尘器设计特点,以及工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13,(12):99-99
广西地生金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生金化工)成立于2011年3月,是一家专业从事金银等贵金属选矿药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技术公司。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2013,(3):88-88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和行业整体优势,从培育壮大以煤炭开采、煤炭转化为主的能源化工支柱产业出发,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省属重点煤炭企业和煤化工企业经过两次重组而成立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是陕西省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骨干企业,也是省内煤炭大基地开发建设的主体。现有职工13万余人,总  相似文献   

14.
《绿色视野》2008,(2):11-13
"化工是个有污染的行业,我们得谨慎发展。""污染是化工企业的符号,干脆不要算了。""虽然化工有污染,但是我们不能丢掉它,毕竟它是基础行业。"……这是前不久安徽大学新闻  相似文献   

15.
陈明 《环境教育》2009,(6):64-67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区先后出现什邡市蓥峰实业有限公司化学品泄漏事件、什邡市宏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硫酸泄漏事件、德阳市四川绵竹华丰磷化工有限公司黄磷和泥磷受到威胁事件、川西化工物资有限公司污染地下水事件等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环保部门及时反应,迅速派出应急人员前往现场督导,及时采取措施,使得这些事件均得到妥善处置。经过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同努力,保证了当地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6.
《南京晨报》以《燕子矶66家化工厂“顺势而退”》为题报道,2012年年底,南京市栖霞区江南小化工66家化工污染企业全部关停;自此,2010年以来南京史上最大规模的环境保护战画上句号。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2009,(3):79-79
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始建于1970年,2008年3月申化集团内部整合划归中国化工集团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公司拥有资产10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年销售额7亿元,现有员工1850人。  相似文献   

18.
《绿色视野》2008,(2):10-11
"化工=污染",甚至于"谈化色变",这是当前一些人惧怕化工心态的真实写照。化工行业作为为人类提供能源、物质和文化消费的一个传统产业,在整个人类的现代文明史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化工行业  相似文献   

19.
<正>从2011年至今年3月,齐鲁石化公司在化工异味的治理方面下大力气,治理异味的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企业成本。据了解,淄博市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散发出的化工异味曾严重影响着周边百姓的正常生活,成为环境治理的一  相似文献   

20.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18(1):39-39
<正>从2008年起,中国化工集团将正式启动以化工废水零排放为终极目标的"废水零排放战略"。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14个减排试点工程和项目。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任建新说,2008年中国化工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