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分析——以锦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布局,新能源成为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并上升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体现了一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太阳能成为新能源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介绍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背景和理论意义,重点构建了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阐明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内容,并结合锦州市光伏产业链实例与完整产业链进行对比,指出锦州市光伏产业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被公认为21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太阳能光伏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全球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应用以每年30%~45%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光伏产业真正起步于2000年。自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实施后,我国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十多个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办法和条例。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却呈现出了"畸形"发展的形态……  相似文献   

3.
技术     
《环境教育》2011,(10):6-6
保定太阳能光伏发电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河北省保定市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已建立起以多晶硅、单晶硅、薄膜电池为主的光伏电池产业格局,形成太阳能光伏产品研发、制造、应用完整产业链,并在光热发电、太阳能电站、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构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保定高新区是全国第一个启动国家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建设的园区。示范...  相似文献   

4.
策划人语:对于中国的光伏产业而言,201 2年也许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末日之年。接连而至的欧美"双反"让严重依赖出口的光伏企业濒临绝境。然而,这些困境未尝没有缘由,甚至其危机的种子早在光伏产业兴盛之时便已埋下。也许,在积极运用国际贸易规则手段应对欧美的"双反"之余,我们还需要追问光伏产业的罪与罚:我们在发展光伏产业的过程中有哪些政策和体制上的过失?  相似文献   

5.
《环境技术》2009,27(3):2-2
据无锡日报报道,5月18日,坐落于无锡新区的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中山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国家光伏质检中心将在凝聚人才、创新机制等方面再上新台阶,无锡光伏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助力。全国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全国着名光伏企业代表等共计120人参加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6.
如海 《绿叶》2012,(12):23-29
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以及在欧美遭遇双反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政府的过度干预.而在于国内市场的滞后。目前国内光伏市场的瓶颈不是成本和技术,而是僵化的电力体制造成的并网困难。光伏产业的出路在于构建一个健康的光伏国内市场,为此必须具备公平、开放、智能的电网平台,足够力度的政策补贴,简化的审批手续,畅通便捷的融资渠道.以及完善的光伏系列国家应用标准。  相似文献   

7.
光伏发电,利用半导体界面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当光伏作为新兴产业在合肥兴起时,小到一户居民,大到一个城市,都在围绕着光伏发电发生着变化。受到欧美"双反"的影响,作为新兴产业的光伏发电正遭遇困境,合肥却逆势而上。实际上,合肥有一个非常大的规划,那就是打造"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全市推广建设一批光伏发电示范  相似文献   

8.
林伯强 《绿叶》2012,(12):12-15
光伏产业危机的根源于地方政府和国有银行捆绑了光伏产业的发展。在未来的产业重组过程中,政府要尽量中立,让市场自发进行优胜劣汰的整合。目前政府必须坚决拯救光伏产业.但不是救企业。政府应把补贴投向产业链的终端,把技术研发和终端利用环节做好.而把设备终端制造留给市场。光伏产业的威胁在于其无序状态.包括政府缺乏前期规划、企业缺乏预期、国际市场上贸易摩擦迭出。  相似文献   

9.
《绿色视野》2008,(4):8-10
"中国60%以上的地区适合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我国目前尚有900万户、2800万人口还没有用上电。""去年全世界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总量是3.7G瓦,其中有1G瓦来自中国。但中国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总量不到世界总量的1%。"  相似文献   

10.
光伏产业,危机复兴的突破口?国家新竞争的制高点?一场围绕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已经展开。以光伏产业为核心打造"新能源大国",是一个可能使中国经济一举摆脱"世界血汗打工仔"地位的最佳切入点。以国家意志、国家力量主导光伏产业的发展,是最容易汇集全民共识、最具缓解阶层利益对立的方案,可得"四两拨千斤"之效。  相似文献   

11.
李萌  彭启民 《绿叶》2012,(12):16-22
中国光伏产业繁荣表象的背后.却有着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内亏损、裁员等消息频传等诸多的无奈,最近一段时期.更是连年在国际市场接连遭到阻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光伏市场萎缩,行业整体处于弱势,同时企业经营管理存在失误.风险抵御能力差,加之无序竞争严重,生存环境恶化。中国的光伏产业要摆脱困境,需要政府,企业、科研、市场等多方面的合力,尤其应该注重开拓国内市场,中国光伏产业的希望还是在国内。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压力,漂浮式水面光伏被提出作为解决方案。近海海域具有广阔的空间,提供了充足的布设场所,因此海上漂浮式光伏成为研究的热点。评估光伏关键部件的耐候性对确保近海漂浮式光伏系统的可靠性和持久性至关重要。近年来已出现了一些试验性水上光伏发电项目,显示出漂浮式光伏系统在水域中的潜力。然而,近海环境的湿度、海风、盐雾等因素对光伏关键部件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评估光伏关键部件的耐候性能尤为重要。目前关于水上光伏的研究内容还较为有限,但各国已开始推动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近海漂浮式光伏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清洁能源的应用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3.
在光伏电池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光伏电池板在阴影遮蔽时产生的热板效应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热板效应产生的原理,基于PSCAD仿真平台建立了光伏发电系统的等效模型,并根据工程实际选取合适的参数。继而对无阴影遮挡电池板和有阴影遮挡时的光伏电池板进行仿真研究,对比后分析得出加装旁路二极管对热斑效应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光伏行业是我国大力支持的新兴行业,也是解决目前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光伏行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在极速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产能过剩、市场失衡、并网瓶颈以及融资困难等问题,导致大量的光伏企业倒闭破产.因此,企业自身需解决技术问题,国家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引导与扶持,制定并落实好相关政策,引导行业进行有效整合才是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1958年开始了光伏电池的研究发展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起了光伏电池产业。无锡尚德、山东皇明、江苏太阳雨等太阳能企业的出现,使我国的光伏、光热技术产业和市场引起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信息产业和新能源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材料,随着光伏产业被中国政府定位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多晶硅能源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然而,多晶硅行业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可谓跌宕起伏,受国际光伏市场变动的影响,多晶硅产业经历了2005年-2008年快速发展的"泡沫期",也走过了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后的"低迷期"。2010年-2011年,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  相似文献   

17.
文不同类型晶硅光伏组件在相同环境下其性能体现会有较大的差异,为了研究不同晶硅光伏组件在湿热气候环境下的实际应用性能,本文选取单晶组件、多晶组件A、多晶组件B以小型组串系统形式投试到海南湿热气候环境光伏实证试验场,通过对各光伏试样组串电性能参数、组件表面工作温度、试验场地气象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对光伏组件的实验室I-V性能进行周期性测试,分析研究不同光伏试样组件在真实湿热气候环境应用的性能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曾光辉 《环境技术》2023,(9):116-120
随着分布式光伏越来越多接入配电网,对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主电路可靠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研究了光伏接入配电网的原理,接着研究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两种经典的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主电路架构,并分别分析了可靠性指标。最后的算例计算了同等容量下的分布式光伏的可靠性数值。  相似文献   

19.
陈昊  王纲 《环境教育》2011,(12):90-92
从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技术的对比发现,光伏发电的技术成熟度高,装机容量大,建设和投资规模灵活,已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太阳能发电的主要形式包括:平板型光伏电池与阵列、聚光型光伏发电成套设备、槽式聚光热发电系统、塔式聚光热发电系统、槽式聚光集热助发电技术和混合发电系统。  相似文献   

20.
由于能源危机,全球对于新兴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新能源在当前世界能源大家庭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由于近些年雾霾天气的增多,导致光伏太阳能发电受到了严重挑战。本文以上海为研究基地,以1年多来连续监测所得的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光伏组件日发电量受雾霾程度影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