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的广元,惨遭重创:307.4万人受灾,受灾面100%。时至今日,灾后重建刚好三年,走进这里,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2.
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合理的灾后重建规划将为汶川地震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制订灾后重建规划时应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为法律依据,在灾害调查评估的基础上科学布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恢复灾区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此外,还应处理好异地重建、移民安置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应用遥感技术,对“5·12”地震都江堰区域地表覆盖状况进行分析评价。选取都江堰市基于2007年的LandsatTM影像和2010年HJ-1卫星CCD影像,通过面向对象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草地、河流、旱地、水田、建设用地等9类生态类型环境覆盖信息。结果表明:“5·12”汶川地震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变化较大,北...  相似文献   

4.
张鹏 《绿色视野》2008,(8):45-50
5月12日,汶川地震,顷刻之间一切夷为废墟。学校倒了可以重建,工厂毁了可以再盖……但让我们心心念念的却是经历地震的灾区人民精神家园可以重建吗?重建后会完好如初吗?于是乎,灾区里,一批批心理志愿者、援助者纷至沓来,他们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灾区人民的心理世界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5.
震后乐山旅游经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汶川地震灾害严重。与集中灾区和重灾区相比,乐山市位于四川省川西经济带的南端,地震灾害相对较轻,大部分城区为“5&#183;12”汶川地震的一般灾区。乐山地貌以洪雅、峨嵋、沙湾、沐川一线为界,东北部为平原浅丘区,西南部为山区。乐山气候宜人,水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品味高,但在旅游业发展中仍存在着旅游产品品种单一等问题。“5&#183;12”汶川地震后,乐山旅游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基于环境背景和旅游资源特征,研究策划乐山震后旅游经济发展策略,包括启动地震灾区旅游经济补偿策略;依据自然与人文环境条件和灾害特征布局旅游产业策略;充分利用旅游资源,高标准打造高质量旅游产品;政府统一规划,加强旅游发展设施与环境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多元投资;科学宣传,促进乐山震后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四川环境》2014,(1):F0004-F0004
四川岷江电化有限公司始建于2005年12月,原址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工业园区汶川水磨工业集中区,是四川金路集团为40万吨/年树脂产品配套建设的原料生产基地。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根据国家对灾后重建功能区域的调整规划和对汶川境内工业企业实行转移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7.
与《环境教育》结缘是一次偶然的阅读。记得那是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我们每天在地震避难临时办公点集中办公,我天天找报纸和杂志翻阅,一次猛然间《环境教育》映入眼帘,  相似文献   

8.
陈明 《环境教育》2009,(6):64-67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区先后出现什邡市蓥峰实业有限公司化学品泄漏事件、什邡市宏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硫酸泄漏事件、德阳市四川绵竹华丰磷化工有限公司黄磷和泥磷受到威胁事件、川西化工物资有限公司污染地下水事件等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环保部门及时反应,迅速派出应急人员前往现场督导,及时采取措施,使得这些事件均得到妥善处置。经过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同努力,保证了当地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秋劲  徐亮  周春兰  于飞  刘佳 《四川环境》2009,28(5):96-98,103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带来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次生地质灾害等,给灾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重点以汶川县作为典型区域,运用“3S”技术,通过对汶川县震前、震后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分析“5·12”大地震对龙门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区域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绿色视野》2008,(7):23-24
"夺命的是建筑物,而不是地震。"汶川大地震再次验证了这句老话。那么,现实中,究竟哪种结构的房子抗震性能强,在地震来临时更加安全?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2008,(5):5-8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地震波及到全国大部分省市,灾区人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血浓于水,生死相随,全国上下立刻行动起来,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一切为了灾区人民的安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至党中央,下至社会民众,社会各界立刻开始组织救援行动,关注的目光顷刻向灾区聚集。此次地震灾情严重,如果引发次生环境事件,会给灾区社会稳定和灾后群众重建家园带来危害,灾区环境问题牵动着环保部门的心,整个环保系统上下一心,为全力保障灾区环境安全紧密配合,精诚合作,为灾后重建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12.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对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广泛的关注。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几乎包含了当前规划领域中的所有挑战,是速度和质量兼顾、人性与理性权衡、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统一、多方博弈的过程,对灾后重建规划环评也从理论到实践层面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对灾后重建规划特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灾后重建规划环评相应具备的特点,即早期介入、与规划过程融合、增加灾害情景、突出规划协调性分析和应用反规划思路等特点,并进一步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为例说明了与灾后规划融合的环评流程、灾后规划环评的关键内容和评价思路。在对常用规划环评方法从信息成本、工作成本、客观和量化程度等原则进行评价后认为灾后重建规划环境评价中应有效利用比较评价法、GIS叠图法、生态承载力评价法等相对快捷、成熟或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悲情5·12     
《绿色视野》2008,(7):16-22
时间永远定格在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震惊世界,华夏同悲,山河共泣……时间在一秒一分飞逝,我们现在还无法静下心来回顾与反思这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14.
中外大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对四川旅游业恢复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极端的自然灾害事件,这些自然灾害对当地旅游业乃至全球旅游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比2008年中国冻雨和汶川地震、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等对当地旅游的影响和恢复研究,从而得出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旅游业恢复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张厚美 《环境教育》2010,(12):32-34
<正>在遭受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该市在四川省6个极重灾区中率先提出"低碳重建"理念,探索走出了一条低碳重建之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  相似文献   

16.
《绿叶》2000,(1)
1999年9月21日凌晨1点47分,台湾省花莲西南发生7.6级强烈地震。在此之前的8月17日,土耳其当地时间凌晨3时左右,发生了里氏7.4级的强烈地震。1995年,日本神户发生了震惊全世界的里氏7.2级大地震。往前追溯。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地区发生了7.8级大地震,整个唐山处于瘫痪之中。这次地震发生在凌晨3点42分。被称为上世纪十大地震之一的1906年4月12日的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震,发生在凌晨5点12分。上世纪最大的一次地震,1960年5月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环保工作的必修课和必答题,环境应急一直是我国环保工作的短板所在。从松花江水污染、汶川地震到凤翔血铅超标、龙江镉污染和天津港“8·12”瑞海公司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近年来,频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将环境应急工作推到了空前位置,更是真刀真枪地考验了各地的环境应急能力,而其背后发生的各种剧情也一次次将环境应急能力不强的现实问题暴露于公众视野。  相似文献   

18.
郭菁 《环境教育》2008,(6):29-29
四川汶川大地震,令原本生机勃勃的汶川、北川、青川、都江堰等几座城市瞬间沦为一片片废墟,生命在大自然的摧毁性灾难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虽然灾难是不可抗拒的,但灾难也是一本教科书,有很多知识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学习,这对于我们未来正确面对地震灾难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四川广元由于重视生态修复和建设,与10年前相比,这里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从之前不足600元/年上涨到现在6000元/年,"10年翻了10倍。"生态环境有了巨大的进步。10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牵动人心。汶川特大地震灾害过去10年,当年的地震灾区,如今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广元,当地党委、政府将灾后重建工作与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有机结合,灾区实现浴火重生的实践成果。如今的广元,比震前更绿色、更生态、更秀丽。产业更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灾后重建之路,既是恢复之路,更是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宿淇 《绿色视野》2010,(8):29-31
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士,北京奥组委环境顾问,绿色GDP实践者。5·12汶川地震后,廖晓义在四川彭州建立"乐活家园",从广袤的乡村入手,使其走上低碳发展之路,以一种更低成本、更行之有效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