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中 《环境教育》2009,(12):74-74
马中:在物欲至上,无视自然价值的当今社会,(《人与环境》)不啻为令人警醒、发人深思的一部环境哲学力作。  相似文献   

2.
环境意识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意识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人与环境关系的正确反映。它既依据于人与环境关系的现实,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表现在它的发展与人与环境关系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历史继承性。环境意识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作用,其实现过程可从性质和程度两方面研究。性质上,可从是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还是使人与环境关系发生矛盾甚至对立来加以判断;程度上,主要取决于掌握民众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3.
《绿色视野》2008,(3):15-15
什么是环境文化?这一点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长潘岳有独到的见解。潘岳认为,凡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  相似文献   

4.
杨新立 《绿叶》2011,(6):64-69
生态批评考察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审视人类文明。以征服和控制为本质特征的人类文明,把自然视作征服的对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人类自身征服欲望而被异化,这就注定了现代文明的宿命。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 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李云雷 《绿叶》2010,(Z1):215-217
底层文学更多关注现实世界里的底层——在经济、情感、道德等多重压力下的活生生的人。底层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有压迫可能就会有反抗。但在资本和精英主导的新社会意识形态下,底层存在着从受压迫者变成压迫者的诱惑。翻身之后还要"翻心",勇于批判和斗争,创造新的文化和新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底层文化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吴兆录 《绿叶》2012,(10):39-44
中国的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既是自然的造化,更是人类文明的使然。在朴素的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人与人、人与野生生物,形成了分区域、分地段择地而居的美仑美奂的景观格局。在畸形的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忽略和扬弃了传统的生态文明,中国最后的一片热带雨林遭到巨大的破坏,同时也使建设现代化的边陲生态城乡的目标遥不可及。重塑朴素的生态文明,是保护中国最后的热带雨林最根本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处在崛起过程中的中国,面临着市场范围、资源瓶颈、资本积累三大根本性因素的限制。历史上,欧美国家通过战争与殖民解决了这些限制。今天,欧美式的现代化思路正在把人类引向绝路,更加可怕的是,发展中国家如果不向他们学,死得可能更快更难看。在国际关系囚徒困境的现实背景下,要最大限度地解决中国面临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过渡性的方案只能是:对内通过协调利益关系整合内部阶层,对外不断拓展自己的利益边界!至于更长远的未来,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生活方面所创造全部优秀成果的科学总结。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环境的思想的几个基本观点1.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自然环境的思想是他俩关于人与自然环境思想的基本出发点。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恩格斯也指出环  相似文献   

10.
吴小军 《环境教育》2004,(11):82-82
张吕萍是一位颇有些传奇色彩的爱心“家长”。认识她的人都说她是一个坚强.善良充满爱心的女人。十二年前张吕萍不顾自己身患癌症的病弱身体.历尽艰难收养了无数只流离失所的小狗小猫。为了这些可怜的小生命,七年前她毅然放弃了自己成功的事业.全身心投入到动物保护事业中。并成立了国内唯一的一家集动物收容、救助和宣传教育予一体的非营利性民间动物保护机构——北京“人与动物环境教育中心”.  相似文献   

11.
人与环境     
1 课时:一课时。 2 教育目标:本课以人与环境为主线,揭示了当今人类面 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危机 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并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他们对环境 负责的行为。 3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 4 教育方法:启发式,讨论法等。 5 教学过程目:多媒体演示课题《人与环境》。  相似文献   

12.
《绿色视野》2009,(10):30-34
生态规划是实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调控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规划方法,它与城乡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是联系城乡规划和自然环境规划的桥梁,是协调城乡建设、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其内涵和深度都更高。  相似文献   

13.
赵功伟 《环境教育》2010,(12):61-62
学校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生态环境教育"为办学特色,深入发掘其内涵,积极创设"和谐"氛围,逐渐形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自我和谐四大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徐祥民 《绿叶》2013,(3):75-79
现代化进程给人类带来了方便、快捷和富足,同时也制造了人与环境不和谐的负历史。当前,应对负历史的环境保护制度总体上都是作为发展主题的补充性、救济性措施而存在,包含了对人与环境不和谐问题的严重轻视。若想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必须先克服这种轻视,实施"双轨制生活",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社会发展基本政务。  相似文献   

15.
一夜小雨,把山城洗刷得更加俏丽。早晨,细雨绵绵,看不清小城的真实容貌。不知是游人的真情感动了上苍,还是大自然与人有种天然的信息感应,就在我们要出发之际,绵绵的细雨停了。真是苍天有眼,山城人  相似文献   

16.
画家用其个人的心灵审美体验去调节人们认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试图用一种更为纯粹、更为直观的表现方式,去唤醒人们内心真实的状态或者忘却的感悟。  相似文献   

17.
陈华 《绿叶》2010,(9):33-37
将环境问题与社会和谐联系起来思考.中国自古有之。着眼于人,立足于人.从人出发的环境保护理念.才是人与环境关系理顺之始.这远比视环境保护为人对自然妥协的观念.要先进得多。立法最终为了“立人”,而此过程在诸多利益博弈前.却注定了艰难。  相似文献   

18.
正岁月塑造了大地上的水土,哲夫塑造了保护水土的人。几乎是跑遍了中国的水土,哲夫带了长篇水土生态报告文学新书从北京归来,我于是看到了他的这部《水土》。哲夫是中国当代生态环境文学领域创作时间最长、创作数量最多、创作体裁最广、创作影响最大的绿色作家之一。人说,《水土》是中国第一部水土保持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我说,《水土》是超越水土保持概念而上升到水土保护意义,甚至超越水土保护概念而上升到生态环保意义的生态环境文学作品,是激扬生态文明人文建树的鸿篇巨制。  相似文献   

19.
傲雪 《绿色视野》2009,(2):25-28
人和鸟能对话吗?答案是肯定的。但人与鸟对话,不在于技,而在于心,就像人与人交流一样,只有来自心灵的声音,才能引起对方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救下了一只猫头鹰,从此便与猫头鹰结下不解之缘。10年内,他花费11.7万元,放飞猫头鹰987只,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人与动物相知相融的真情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