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喀纳斯之旅     
有人说:"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有多大,不到喀纳斯不知道世界有多美。"这话一点儿也不假。从地图上看,谜一样的喀纳斯,处在中国版图雄鸡形状的鸡尾巴尖上,背靠阿尔泰山脉,与蒙古、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交界。喀纳斯,在蒙古语里是"美丽而神秘"的意思,属国家级自然保  相似文献   

2.
谁的天堂——喀纳斯(上)旅游的热潮席卷中华大地,各种旅游胜地似乎在一夜之间亮相。在新疆旅游,最出名的就算喀纳斯了。我前一次去喀纳斯是五年前的事了,当时虽然它名声在外,但因为  相似文献   

3.
通过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获得关于喀纳斯游记104篇,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了游客的行为特征和游后评价.结果表明,领略神秘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享受原始的生态环境是喀纳斯游客的主要动机,游客出游时间集中于6-10月之间,观鱼亭、禾木、白哈巴游览参与度高,徒步游客大多选择走东线;喀纳斯景区好评率为81.7%.归纳出游客的意见和景区开发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喀纳斯”蒙古语,意为“峡谷中的湖”。喀纳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南北长24km,平均宽约1.9km,湖水景深188.5m,面积45.73km2.自然景观保护区总面积为5588km2.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年夏秋,我参加组织了由动物、植物、水产、土壤、地质、气象等学科组成的新疆自然保护区考察队,并于七、八月份对阿勒泰喀纳斯地区进行了考察,深感这里是资源丰富、风景美丽的好地方。喀纳斯位于新疆北部,由于阿尔泰山的  相似文献   

6.
喀纳斯地区的产业开发与科技发展徐锦峰(新疆环保科研所乌鲁木齐830011)喀纳斯地区位在中国的西北边陲,以布尔津县为中心,包含相邻的哈巴河、福海及阿勒泰等县市,其核心所在的喀纳斯湖,是中国最佳的旅游景区,也是世界罕见的旅游景点,在其东侧的禾本乡美丽山...  相似文献   

7.
曾学英 《绿色视野》2008,(10):56-56
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人怀想至今。去喀纳斯的路上,要经过一个小镇布尔津。一路风尘,看过了戈壁碱滩的荒芜后,这突然出现的小镇,竟有点像宫崎峻笔下的"移动城堡"一般神奇:镇外有额尔齐斯河从容不迫地萦绕而过,有保存着原始风貌的白桦林终年守卫;镇子里则是各种风格的酒店旅馆,来往穿梭的三轮"摩的"和行色匆匆的过客。  相似文献   

8.
别了,喀纳斯     
陈倩 《环境教育》2004,(4):21-21
我就要离开生养过我的富饶而可爱的新疆了,作为告别仪式,我和妈妈去了喀纳斯——我梦想中那片神秘美丽的净土。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最高价值是什么? 答案众说纷纭。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感受:生命的最高价值就是在自然境界中得以升华,因为生命本来就是自然律令中的一部分。——喀纳斯之行会使你与我有同样的感受。当车子驶出布尔津迈上阿勒泰山脉的时候,你肯定会被山岭上那些层层叠叠的松柏的  相似文献   

10.
贾登峪的暮色 贾登峪坐落在喀纳斯景区南三十公里,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坳,也是景区一个接待基地。当我们结束了下午的行程时,氤氲的暮色已经盛满了整个山蚴。  相似文献   

11.
从乌鲁木齐奔向喀纳斯湖的旅程中,我们经历和见证了两种不同形式的审美,一种是行进与站立在荒原中的悲怆、苍凉的凛然之美,一种是冰雪孕育出来的湖光山色和草原风光的超凡脱俗的孤傲圣洁之美。行进着的有如像额尔齐斯河这样的饱受蒸发酷刑的隔壁勇士;站立着的有胡杨、沙柳那样决然坚韧的沙漠英魂。两种美既在表现形式上相对冷视,走向反面;又在时空上纠结,相互呼应。这就注定在奔向喀纳斯的千里之行是一个甜蜜的苦旅。  相似文献   

12.
去新疆喀纳斯,是深秋季节。从乌鲁木齐市出发,乘大巴穿越上千公里浩瀚的古尔班通古斯特沙漠和准噶尔盆地.再攀爬100多公里的盘山公路,方可到达我国版图那鸡形尾羽的最顶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不知到了天尽头,还是生命的尽头。恍若穿过一段久远的时间隧道,抑或攀援一条苍老的历史藤蔓,然而隧道  相似文献   

13.
前言阿尔泰喀纳斯综合自然景观保护区位于阿尔泰山中段主峰群西南坡,研究该保护区水、土、植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了解阿尔泰山微量元素背景值有代表意义。环境中微量元素的自然背景值是环境科学的一项基本资料,本研究结果可做为该保护区及阿尔泰山中部地区环境质量、污染水平评价及污染予测的基本依据,可供制定新疆干旱区环境污染及三废排放标准参考;对保护区内水、土、植物之间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该地生态环境中内在的微观联系,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阿尔泰山化学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在一九八○年自  相似文献   

14.
预警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又译为风险预防原则,有时被称为预警性方法(Precautionary Approach)或预防性办法,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形成中的国际习惯法。这一原则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尽管这一原则在世界各地已有广泛应用,但是我国并未将其采纳为一项广泛适用的原则。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的"预防"的含义与国际环境法中的"预警"的概念也有所区别。因此,为了帮助理解海洋保护情境中的预警原则,本文将对这一概念的起源、理论和海洋保护领域的应用进行梳理,帮助读者理解这一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闾野 《绿叶》2012,(5):82-86
森防文化将"尊重生态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融入森防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中。啄木鸟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很像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在林业工作中的地位,都有着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和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啄木鸟是生态平衡的标志和符号,以"除害、敬业、厚德、求是"为主要内容的"啄木鸟精神"将引领激励森防行业更好地履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这一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6.
黄亚军 《绿叶》2014,(4):57-62
正在发展主义理念下破坏生态的生产方式凸显其缺陷与危害后,寻求发展的目标是在找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点,从前是回不去的。"绿寨"是一个处于"后发展"情境中的少数民族村寨区域。在实践中通过生态农业改善生计,保育村庄的生态环境;通过推动城乡互助的模式,保持生态的同时获得村寨与村民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可持续发展。在参与式发展中逐渐找回失落的传统文化、良好的生态,期待最终达成"生计——文化——生态"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李萍 《环境教育》2010,(12):53-54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对环境教育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把化学教学看成是"关于环境的教育",我们更应注重"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路征  黄哲 《中国环境管理》2018,10(3):105-110
作为欧盟的核心成员国之一,近年来比利时在环境治理方面成效显著。尤其是弗拉芒大区,逐渐形成了以"土地证书"为标志的土壤污染治理、"从摇篮到坟墓"的废弃物治理和以"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空气污染治理等一系列特点鲜明的环境治理措施和方法。本文着重分析弗拉芒大区环境治理的机构设置和目标,以及其土地污染治理中的"土地证书"和土地交易管理,空气污治理中的工业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治理,废弃物治理中的法律、经济与自愿工具使用三个方面的典型经验。结合比利时弗拉芒大区的典型经验和现阶段我国环境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我国环境政策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应更加注重实现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利用市场手段来实现土壤保护和开发新的环境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9.
汪洋 《绿色视野》2008,(1):26-28
邱吉尔镇是北极熊迁移的必经之地,当地人建立了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北极熊监狱",将滞留此地捣乱的北极熊统统"收监"。最终,"熊监狱"竟成为它们漂泊生涯中的乐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前的环境教育,怎样摆脱"纸上谈兵"式的教育模式,为开展"在环境中的教育"提供相应的场地、设施、活动方案等条件,是时代发展赋予环境教育的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