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徽杭高速公路的开通,打造大黄山旅游圈成了当前发展安徽省旅游的一个热点.锻造大黄山旅游圈概念,将黄山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将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以及周边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旅游景点由单一的观光旅游转化为复合型、立体型的旅游,提升黄山旅游的档次和品位.在提升世界双遗产黄山观光产品的基础上,着力开发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的徽州文化体验与皖南山水休闲度假产品.加强区际协调,实行"东进北拓西联"战略,以旅游产业接轨为突破口,以旅游经济一体化为先导,借助杭州、苏州和上海大都市建设平台,主动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把黄山建成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长三角"的后花园.  相似文献   

2.
旅游推力—引力因素是研究旅游行为潜在动机的有效方法。本项研究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以山岳型旅游地黄山为案例区,从推力因素和引力因素两个领域定量分析黄山旅游者旅游动机的潜在特征,确立5个推力公因子和4个引力公因子,同时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了中国黄山与韩国国家公园推力-引力因素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3.
黄山旅游气候资源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黄山旅游气候资源进行了初步分析,黄山旅游气候资源丰富,应充分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4.
黄山植物资源的永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山是一座驰名中外的旅游名山,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高等植物222科827属1800余种,其中中国特有属种植物22个、珍稀濒危及国家保护植物25种、以黄山命名的植物8种、以黄山称谓的植物20余种以及众多的古树名木.对黄山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九寨沟、黄山地区旅游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数据,运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地理集中指数、空间吸引半径指数等方法探讨九寨沟、黄山地区旅游从业人员之间的性别差异,从地理学角度分析旅游从业人员来源地空间分布特征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①旅游从业人员中女性平均年龄小于男性,在行业、职位上存在显著的性别隔离;②旅游从业人员以移民为主,移民中男性居多,本地从业人员以女性为主;③女性旅游从业人员比男性空间分布更集中,空间吸引半径更小;④不同职位的旅游从业人员空间吸引半径和地理集中指数都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安徽黄山,国际最负盛名的旅游城市。为进一步提升黄山品牌竞争力和吸引力,提高黄山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建设最佳人居环境城市,2005年10月,黄山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国家环保总局递交创建国  相似文献   

7.
《绿色视野》2008,(7):9-10
今年4月1日,黄山天都峰结束了为期四个月的小轮休,重新开门迎接海内外游客。据黄山风景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天都峰小轮休的结束,黄山迎来了景区今年的首次旅游高峰,"五一"期间更是游人如织。  相似文献   

8.
九华山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与出游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汪德根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5):342-344,347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九华山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得出国内客源市场集中程度降低、客源吸引力不断增强、波浪式推进的演变结论,并探讨了九华山旅游行为空间模式主要以单一目的地旅游模式和区域旅游模式为主,根据旅游意向调查结果显示,九华山与黄山在客源市场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技术的安徽省城市旅游空间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中的威尔逊模型,结合GIS中网络分析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安徽省17个城市的旅游空间关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安徽省的全局旅游关联显著性水平不高,全省旅游空间关联度很低;而局部旅游空间关联在黄山和池州形成热点区,在皖北和皖中的巢湖、滁州形成冷点区,其他城市的旅游空间关联呈现明显的差异性。计算结果表明,对旅游空间关联影响最大的指标是城市旅游供给量,因此增强城市的旅游供给水平对增强旅游吸引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山自然景观成因及边际效应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以奇特的自然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并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保护区。黄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岳风景区,呈现典型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四绝”。以山石地貌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成因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得大独厚的成景条件。自然景观的时空分布特征,反映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边际效应规律,运用自然边际效应的启示,将有助于对旅游资源的发掘、开发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黄山自然风景保护区自然条件优越,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种子植物丰富,有134科655属148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31种.由于旅游的发展,种子植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应加强种子植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临安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线路中段,面积3126.skm2,辖26个乡镇,51万人口。全市森林覆盖率74.9%,境内有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清凉峰和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等30多处旅游景点,是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大市。临安还是吴越国王钱缪的出生地和归息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临安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凭借其生态资源优势,瞄准沪、宁、杭客源市场,加大旅游项目开发力度,走出了一条市场化开发旅游资源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临安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线路中段,面积3126.skm2,辖26个乡镇,51万人口。全市森林覆盖率74.9%,境内有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清凉峰和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等30多处旅游景点,是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大市。临安还是吴越国王钱缪的出生地和归息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临安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凭借其生态资源优势,瞄准沪、宁、杭客源市场,加大旅游项目开发力度,走出了一条市场化开发旅游资源的新路。  相似文献   

14.
结合皖西天堂寨旅游的实际,运用已有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并对其中住宿和购物2个子模型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对2005年天堂寨的旅游生态足迹及其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天堂寨旅游业处在可持续发展的状态。②旅游生态足迹结构中,餐饮生态足迹比重最大;其次是交通生态足迹,分别占总旅游足迹的80.24%、16.12%;购物和游览的比重最低,分别为0.26%和0.10%。③天堂寨单位生态足迹产值为2191.68元/hm^2,是当地本底生态足迹的1.36倍,但仅为黄山的46.74%、世界平均水平的24.76%,产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④游客人均年旅游生态足迹为4.38hm^2,是当地居民人均年生态足迹的3.68倍,表明天堂寨的旅游业处在较低的消耗水平。  相似文献   

15.
黄山以“奇松、怪石、温泉、云海”闻名天下,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我国壮丽河山和中华民族的又一象征。古往今来,黄山绝美的风光、奇特的景致,引来了无数的骚人墨客,人们以诗歌、书画和其它文艺形式来赞美它,歌颂它。1996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冯·德罗斯特,在考察黄山后留言称赞:“黄山,具有伟大的文化意义,拥有无与伦比的美丽,是特别的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16.
雪女 《绿色视野》2014,(2):66-67
黄山是天下名山,去过黄山的人都知道,“奇松、怪石、温泉、云海”乃黄山四绝。这黄山四绝不但让天下游人如临仙境,一饱眼福,而且还孕育出了幽香怡人的天下名茶,让人一饱口福。明代茶人许次杼的《茶疏》中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  相似文献   

17.
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黄山, 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奇山,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是顶级奇山。许多欣赏过中国水墨画的人认为, 那种悬崖绝壁、突兀而起的山峰是画家空想出来的,但是来到黄山,人们会惊讶地发现世间竟真有其山。被誉为中华民族象征的世界名山——黄山是一座雄伟、险峻、奇幻的山。万丈山峰直插云霄,千寻谷壑深不可测。峰峦叠嶂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姿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56-2005年黄山风景区光明顶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50年黄山旅游风景区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黄山风景区年均温、冬季、夏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冬季增温强于夏季;降水总体趋势下降;年平均日照时数也呈总体下降趋势,表明黄山风景区气候正在趋向变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温升高显著,冬季增温明显,夏季降水变化加剧。  相似文献   

19.
印象太平湖     
正太平湖地处皖南腹地,南依黄山,北邻九华,是九华山进黄山公路必经之路,是一座人工建造的大型水库。有着"黄山情侣"、"东方日内瓦"、"未经雕琢的翡翠"的美誉。鲜有人知晓的是,在太平湖底还藏有2200年历史的广阳古城及龙门古街。辉煌过往太平湖四周山峦起伏,翠岗连绵。湖内  相似文献   

20.
正黄山是天下名山,去过黄山的人都知道,"奇松、怪石、温泉、云海"乃黄山四绝。这黄山四绝不但让天下游人如临仙境,一饱眼福,而且还孕育出了幽香怡人的天下名茶,让人一饱口福。明代茶人许次杼的《茶疏》中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