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我国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大气质量评价模型及监测布置方法的研究价值日益凸显。目前,常见大气质量评价模型虽然具有各自优势,但无法彻底解决非线性多维体系这一复杂问题。同时,常见的监测点布置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简要介绍了以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大气质量评价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并提出了优化监测点布置的方法与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基于多准则学习的模糊神经网络评价环境大气质量的模型,并以此对某矿区的环境大气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实用、客观。  相似文献   

3.
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城市大气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城市大气环境的多耦合性与复杂动态性,识别城市环境质量中评价主体及环境要素的不确定性;确定城市大气污染评价因子及其评价等级的界定;实现可拓论经典集合中"属于"和"不属于"集合的定性描述扩展到精准定量描述,并将可拓工程方法与聚类分析相结合,依据大气质量等级标准和大气质量影响因子构造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实现关联函数逻辑域由(0,1)到(-∞,+∞)的扩展;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特征加权,建立变权可拓论的大气质量评价模型。新模型不仅可以体现大气质量整体等级水平,而且通过质量与等级的关联度可以辨识影响大气质量的主次要污染因子。以阜新市2010年大气环境质量为应用评价对象,将应用评价结果与上海大气质量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比较,给出新模型在大气质量评价应用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大气环境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大脑的认知功能,通过改变连接点的权值和阈值来训练神经网络完成特定的功能。运用基于遗传算法的BP网络模型,以国家大气质量标准作为网络的输入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对某地区大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与综合指数法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5.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糊识别理论模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理论模型——模糊识别模型。提出了大气质量评价的指标综合权重矩阵概念及其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气质量综合评价的变权识别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何斌  高登好 《环境工程》2001,19(6):57-58,32
根据属性识别理论 ,建立大气质量综合评价的变权识别模型 ,利用污染贡献率确定权重系数。与其它评价模型相比 ,变权识别模型还具有排序功能 ,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GIS与大气环境模型集成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和大气环境质量模型结合客观需求的分析 ,探讨了二者在不同层次上的集成模式 ,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大气质量模型集成系统的体系框架。以这些理论研究为基础 ,进行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大气质量模型紧密结合模式的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淄博市大气环境质量回顾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了1992~2001年的SO2、PM10、NO2三种污染物的年均浓度,来表征淄博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灰色关联分析复合模型,对这10年的大气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污染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上海铁路新客站,是我国第一个将候车室建在月台上方的车站。虽然占地面积大为减少,但站屋下停留或通过的列车所排出的大量烟气,会对月台和候车室造成污染。由此,新客站工程在设计建造时,于站屋下安装了一套排风系统。开站半年后,对该系统进行调试和效果鉴定。选择5项国家大气标准指标,按测试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5昼夜连续监测。所得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后,首先将单因子污染物与国家大气质量二级标准比较,评价设备效果和大气质量。然后,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对多因子污染物进行综合计算,评价大气质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大气质量指数是评价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一种方法,这种指数的等级应与我国居民区大气卫生标准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才易于应用并更有卫生意义。 本文指数分级采用美国橡树岭大气质量指数(ORAQI简记为OI)为分级的数学模式,等级浓度基本上采用我国居民区大气卫生标准及有关相应效应的剂量为标准而分级。  相似文献   

1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灰色聚类法对西安地区文物古迹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与综合指数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灰色聚类法不仅注意到分级界限的模糊性,而且信息利用率和精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利用灰色聚类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方法简便,结论更能反映实际的大气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12.
模糊数学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近年宜宾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常用的其它几个模式进行可比分析,其更能描述大气污染程度的特点。因此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atlab模糊工具箱中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方法,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作一个尝试性的工作。利用Antis法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的评价,并与灰色聚类法作比较,得出Antis法用于评价环境质量是可行的,且具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matlab模糊工具箱中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方法,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作一个尝试性的工作。利用Anfis法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的评价,并与灰色聚类法作比较,得出Anfis法用于评价环境质量是可行的,且具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5.
改进的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具有多指标的特点,且各指标的属性、重要程度和可比性都不相同,使得方案比选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通过采用适应不同环境的分辨系数和基于信息熵的权重计算,来改进灰色关联投影方法,使得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和准确。最后用实例论证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法对绵阳市2008年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市空气质量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主要污染时间为1、2、3、5、12月,影响因素为气象和人为活动。建议采取优化产业结构、改造锅炉和燃烧设备、大力发展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快城市绿化建设等污染防治对策。API法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可以准确地揭示大气污染程度,是一种简便、直观且可靠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修正Logistic曲线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金开正 《环境工程》2005,23(1):62-64
为检验现行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合理性 ,解决各单项大气环境质量指标的评价结果的不相容问题 ,提高大气环境质量等级模型的分辨率 ,提出了一种新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修正Logistic曲线模型 ,它的大气环境质量等级是连续的实数值。根据修正Logistic曲线模型的参数值可以分析各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值对大气环境质量等级的影响程度 ,据此检验现行大气环境质量等级标准的合理性。实例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是可行、有效且通用的 ,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上海市14个主要氟污染源周围的大气、河水、土壤和植物含氟量的监测,用序列综合法计算出合理的权值,再根据一定的指数范围进行质量分级,然后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图比较出各氟污染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证明生产氟里昂的化工厂污染最严重,钢铁厂和瓷釉厂次之,玻璃厂更次之,磷肥厂最轻;砖瓦厂则因厂而异,有的轻微,有的严重。各类氟污染源的控制途径需因地制宜,大致可分为搬迁、治理、转产、改革工艺、改善农业布局和加强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沈阳市城市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 ,环境质量并没有恶化 ,而且很多重要的环境质量要素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尤其是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效果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典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选取北京市、兰州市、乌鲁木齐市、青岛市、武汉市、深圳市这六个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3年-2013年六个城市的SO2、NO2和PM10浓度数据,计算出区域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并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分析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六个典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从优至差排列依次为深圳、青岛、武汉、北京、兰州、乌鲁木齐;六个典型城市空气首要污染物为PM10,SO2的污染负荷呈下降趋势,NO2的污染负荷呈上升趋势;各城市的空气质量整体呈现好转趋势,表明大气治理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