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制了1种简便、快速,适用于现场监测水中硫化物的测试管。在酸性和有Fe^3 条件下,硫化物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反应生成亚甲蓝,颜色的深浅与硫化物含量成正比,通过与标准色阶对照得出水样中硫化物的含量。进行了测试管稳定性和标准色标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测试管有效期为2a,标准色阶可使用5a。作了测试管法与分光光度法的对比测定,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相同,相对误差在10%以内,满足了现场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2.
检测管比色法快速测定水中硫化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的S2-的检测管比色测定法,以亚甲兰法为基础,显色反应在自制的小检测管内进行。通过与标准色列管进行比较来确定样品中S2-的含量。方法适用于水中硫化物的快速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活性磷酸盐用标准色列快速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钒磷酸盐相对稳定的特点,采用一种快速测定活性磷酸盐的方法,标准色列稳定时间选定为5天,测定范围为0 5~5 0mg L,该方法具有标准制作简便,测定快速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工程调试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4.
永久性余氯标准色列的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邻联甲苯胺测定医疗污水中的总余氯是GB 1 8466- 2 0 0 1《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规定的标准方法。但该方法没有交待目视标准色列如何配制。针对医疗污水中总余氯的浓度水平,参考JIS方法和我国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进行计算,应分别称取经1 2 0℃干燥至衡重的1 5 5 0 0gK2 Cr2 O7和4 65 0 0gK2 CrO4,溶解于氯化钾 盐酸缓冲溶液,并稀释至1 0 0 0ml后即为余氯储备液。其中KCl HCl缓冲液的配制:称取3 70g经1 0 5℃烘干至衡重的KCl,再加0 5 6ml浓盐酸,用纯水定容至1 0 0 0ml。永久性余氯标准色列( 0 1~1 0 0mg L)的配制:…  相似文献   

5.
目前土壤中硫化物的测定,通常采用碘量法和比色法。当土壤(或底质)中硫化物含量大于1 mg/kg时,采用碘量法。土壤(或底质)中硫化物含量小于1 mg/kg时,采用比色法,也有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及灵敏度很高的荧光分析法。但由于碘量法测定土壤中的硫化物回收率偏低,硫化钠标准贮备液极不稳定,几乎是现用现配,给硫化物的测定带来一定的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验进一步探讨了几种吸收液对回收率的影响及标准贮备液的稳定性实验。  相似文献   

6.
二次间接法测定污水硫化物李得翔(天津市津南区环境监测站,300350)采用简易硫化物吹气装置作硫化物测定的预处理,用硫化物标准液对吹气速度、吸收液技高、吹气时间作了正交实验,以寻求最佳吹气、吸收条件。结果表明,硫化物回收率虽在较低浓度(S2-=1mg...  相似文献   

7.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色度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色度的新方法对于铬钴标准色列,色度在10-500度之间,350~600nm波长范围内峰面积与色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99,RSD在0.59%~2.05%,检出限为1度.实际水样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目视比色法的结果吻合得很好,较最大波长法更为准确,且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8.
硫化物水样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硫化钠水样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找到一种长期稳定保存硫化钠标准溶液及硫化物标准样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恶臭硫化物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采用苏玛罐采样、冷阱顶浓缩处理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甲硫醇、乙硫醇、甲硫醚、乙硫醚、甲乙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等7种恶臭硫化物。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较好,7种硫化物的检出限为8.0×10-4~1.4×10-3mg/m3,混合标准气体平行测定时RSD范围在3.32%~6.17%,加标回收率为100%~117%。该方法对于环境空气恶臭硫化物的测定准确可靠,能够用于常规环境空气中恶臭硫化物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挥发性硫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带硫化学发光检测器的气相色谱(GC-SCD),同时分离并测定土壤中硫化氢、羰基硫、甲硫醇、甲硫醚、二硫化碳和二甲基二硫等6种挥发性硫化物。通过优化仪器工作条件,使该方法在0.521μg/L~65.7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58μg/L~1.76μg/L,标准气体5次测定结果的RSD为0.9%~8.3%。用该方法分析土壤在强还原条件下挥发性硫化物的排放量,结果表明,上述6种挥发性硫化物均有产生,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排放速率增加,硫化氢是其主要气体产物,占挥发性硫化物排放总量的79.1%。  相似文献   

11.
硫化钠标准溶液的不稳定性增加了硫化物测定的困难和费时。每ml含1mg硫的贮备液,实践证明不能久贮,在贮存一定时间后,且可以出现因氧化、聚合等作用而导致下述现象:若用碘量法测定尚有一定浓度,但稀释成使用液后,出现加显色试剂不显色,或所显色泽不是亚甲兰色而是紫红色。由贮备液稀释成使用液后,即时显色和相隔七小时后显色就存在明显差异,若硫化物浓度在4.0~40.0μg范围内,吸光度降低可达7~30%。 文献记载硫化钠标准溶液用除气过的稀醋酸锌溶液来配制的比单独用除气过的水配制来得稳定,所用醋酸锌浓度为0.05%(W/V)左右。本实验以亚甲兰法为测定方法,探讨用稀醋酸锌溶液配制的硫化钠标准使用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环境保护标准《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流动注射-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HJ824-2017),开展了该方法实验室内的验证实验,分别对校准曲线、全程序空白、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精密度、准确度这五个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五个性能指标验证结果均能满足方法要求,且实验室具备正确运用《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流动注射-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该标准方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关于如何处理试剂空白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望钧和王维德两位同志,曾提出对试剂空白的处理方法是:以纯水或纯溶剂调零,做两份以上的试剂空白,取平均值参予回归(见本刊1988,4(4)P 49~50),对此笔者认为如此笼统而论似有欠妥之处。 我认为,对于试剂空白的处理,应该视具体分析过程确定,即根据在配制标准色列(或标准溶液)时,有无用到与试剂空白一样的、且量大体相等的溶剂(或溶液)加入其中,它  相似文献   

14.
工业废水中硫化物预处理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废水中硫化物预处理方法的改进吴玉珍(广西南宁市环境监测站,530012)目前,工业废水中硫化物的监测按标准方法[1]的装置及条件进行前处理,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回收率较低,吹气效果欠稳定、吹气时间偏长等,给实际应用带来了一定困难。曾有文献报导,其...  相似文献   

15.
采用冷阱捕集,浓缩富集与气相色谱-质谱及火焰光度检测器联用,建立了工业企业厂区大气中10种硫化物的测定方法。在优化的监测模式下,方法回收率在8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在15%以下,检出限满足国家标准及北京市地方标准对工业企业厂界中硫化物的监管要求。方法使用苏玛罐采样,快速、便捷,质谱检测器定性准确、可靠,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灵敏、精密,实际样品的测试证明本方法可以满足厂区大气中硫化物的定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恶臭类硫化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冷阱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硫化碳、二甲二硫、噻吩等6种硫化物,讨论了采样容器材质的影响。方法线性良好,6种硫化物的检出限为1.0μg/m3~5.0μg/m3,混合标准气平行测定的RSD≤8.1%,加标回收率为93.5%~97.3%。  相似文献   

17.
有毒物质硫化物、铬、丹宁的分隔处理是制革污水生化处理中的必要措施,但国内缺乏这些有毒物质需要分隔处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硫化物溶液标准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硫化钠配制标准溶液不稳定的原因,制备出稳定一年的硫化物溶液标准物质.它均匀,定值结果准确,浓度范围50~100μg/ml(S2-计).  相似文献   

19.
在环境监测中硫化物(S~(2-))的分析常采用“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比色法”和“碘量法”.“碘量法”虽然仪器简单但灵敏度低,干扰因素多,主要用于高含量废水的测定和硫化物标准液的标定;“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比色法”的灵敏度虽比“碘量法”高,但也很有限(最低检出浓度为0.02ppm),且需用“吹气法”预处理水  相似文献   

20.
废水中硫化物分析预处理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加热条件下打开大气采样器,调节好流量,利用负压把硫化氢由反应瓶抽至吸收管内,然后按标准方法对吸收液进行分析。本法优化条件为水浴温度70°C~75°C;流量0.5ml/min;抽气时间20min。分析结果:标准偏差0.21;变异系数1.4%;加标回收率95%。结果优于标准方法,缩短预处理时间,操作简便,不需要氮气,成本低。适于各种含硫化物废水的测定预处理。废水中硫化物分析预处理方法的改进@林颖$梧州市环境监测站!广西梧州543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