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矿工违章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矿工违章行为是诱发煤矿重大事故的关键因素之一,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构架,加入过去行为和风险倾向2个变量,提出矿工违章行为影响因素之间的假设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违章行为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风险倾向这4个变量对违章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和过去行为通过行为态度这一中介变量又间接地影响违章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TPB模型在解释矿工违章行为问题上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解释和预测机务维修人员的故意违章行为,探究故意违章行为的作用机理,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框架,增加个人需要、管理层态度及工作压力因素,并探究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对398份机场和航空公司机务维修人员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假设的因果关系模型进行验证,并得到标准化路径系数.结果表明:感知行为控制、工作压力及个人需要对违章动机的正向影响作用显著;管理层态度和主观规范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违章动机;违章动机对违章行为的正向影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认知结构变量对起重作业人员违章行为意向的影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引入风险感知、安全意识和行为经验3个认知结构变量,构建作业人员违章行为意向假设模型;通过统计分析257份有效问卷,验证假设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揭示认知结构变量对起重作业违章行为意向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安全意识、行为经验、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违章行为意向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感知通过安全意识、安全意识通过行为经验间接正向影响违章行为意向;风险感知、安全意识、行为经验、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均通过行为态度间接正向影响违章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剖析航空维修人员的违章行为产生原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构建航空维修人员违章行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对国内航空维修单位的维修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建模技术,对航空维修人员违章行为模型及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违章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航空维修人员违章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道德义务对违章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过去行为对违章行为无显著影响;个体背景因素对航空维修人员违章行为均有显著影响;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违章行为的路径系数比较高,转变态度以及强化规范是减少或杜绝违章行为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处作业个体安全防护的修正行为意向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究高处作业人员个体安全防护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引入示范性规范、过去行为、风险感知3个变量,并假设变量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条件,构建高处作业人员个体安全防护行为意向模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修正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行为态度、过去行为、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示范性规范均正向显著影响安全防护行为意向;风险感知对安全防护行为意向无显著直接影响;主观规范、过去行为、知觉行为控制、风险感知通过行为态度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安全防护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矿工不安全行为形成机制,控制不安全行为,在计划行为理论(TPB)和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APA)的基础上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整合理论模型,通过问卷对468名矿工进行不安全行为调查,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行动效能、主观规范、风险知觉、结果期待、态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行为态度是社会性规范、示范性规范、结果期待以及风险知觉与行为意向之间的中介变量;应对计划对于不安全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形成源于DARF机制,包括以行为意向为核心的动力机制(D)、以应对计划为核心的行动机制(A)、以应对自我效能为核心的制约机制(R)、以主观规范为核心的反馈机制(F)。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探析矿工故意违章行为演化规律,在分析矿工故意违章行为影响因素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SD)原理,构建矿工故意违章行为影响因素系统模型。运用Vensim软件仿真分析各因素对故意违章行为的动态影响,实现故意违章行为演化过程的动态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工作倦怠和故意违章示范对矿工故意违章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安全领导和安全氛围对其具有抑制作用;各影响因素对矿工故意违章行为的作用在力度、起效时间和效用存续期方面均存在差异;在4个因素交互作用下,故意违章行为演化过程呈现出阶段性规律。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预测和解释建筑行业工人佩戴安全帽的行为意向,干预其佩戴行为,首先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框架,引入行为经验变量,其中包括过去行为和预期后悔2个二级变量;然后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施工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帽行为意向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回收的306份有效问卷,验证研究假设。结果表明,行为经验、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佩戴行为意向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引入的预期后悔变量对行为经验有显著正向影响;行为经验变量对佩戴行为意向的路径系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探求群体规范对不同代际矿工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差异,并有效管理矿工不安全行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构建指令性规范和示范性规范的作用路径模型。通过问卷对468名矿工进行2种规范的调查,并且以代际为分组依据,利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SEM)对路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矿工不安全行为示范性规范作用效果大于指令性规范;2种规范对不同代际的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意向影响路径不同;与其他矿工群体相比,新生代矿工不安全行为态度对于行为意向的影响较低,指令性规范能够直接影响其不安全行为意向,而对其他矿工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煤矿环境对矿工个体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文献研究法,建立了3个维度个体因素与7个维度环境因素之间的假设关系,编制了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测量量表.构建了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影响关系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和拟合数据,得出矿工不安全行为中环境因素对个体因素的影响关系.结果 表明:个体行为态度受安全氛围、物理因素正向影响效果较大,受生活事件、工作性质负向影响效果较大;主观规范受教育培训、安全氛围正向影响效果较大;知觉行为控制受安全氛围、教育培训及安全监管正向影响效果较大.3类个体因素共同作用于矿工意向,从而影响其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11.
基于SEM的不安全行为与其意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检验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关系,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对7个煤矿的735名一线作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工人被记录的和未被记录的不安全行为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不安全行为意向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全行为态度、班组安全氛围、不安全行为风险认知偏差与不安全行为意向显著相关(路径系数分别为-0.36,-0.23和-0.57);不安全行为意向与不安全行为显著相关(路径系数为0.85);行为风险认知偏差与不安全行为显著相关(路径系数为0.51);而安全行为态度、班组安全氛围与不安全行为的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安全行为在煤矿企业班组之间的传播机制,建立矿工的群体压力、道德推脱、道德氛围与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之间的假设模型。以252名一线班组矿工为研究对象,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道德推脱的中介效应和道德氛围的调节效应,对行为传播视角下的群体压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群体压力与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正相关;群体压力与矿工道德推脱水平正相关;道德推脱在群体压力与不安全行为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工具型道德氛围在群体压力与道德推脱之间起调节作用;规则型道德氛围在群体压力与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之间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煤矿企业降低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意向提供1种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明晰智能化矿井矿工的职业倦怠和心智游移水平以及社会支持、职业倦怠和心智游移对矿工违章行为的作用机理,以366名普通矿井矿工和379名智能化矿井矿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AMOS7.0建立社会支持、职业倦怠与心智游移和矿工违章行为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SEM)。结果表明:智能化矿井矿工比普通矿井矿工的职业倦怠水平和心智游移水平高;社会支持和矿工违章行为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矿工违章行为,还可以通过职业倦怠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职业倦怠与心智游移的链式中介作用2条路径间接影响矿工违章行为;有效提高矿工的社会支持可以缓解其职业倦怠水平,进而降低心智游移出现频率,最终减少矿工违章行为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智能化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员工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员工不安全行为意向的主要前因变量,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结合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实际,编制了包含21个项目的不安全行为意向量表。通过对240名煤矿一线作业人员进行调查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形成不安全行为意向的正式量表和探索性因子结构模型;再对7个煤矿735名一线作业人员进行调查并进行验证性因子研究(CFA)。结果表明:编制修订的不安全行为意向量表信度、效度较高;员工不安全行为意向受不安全行为态度、班组安全氛围、行为风险认知偏差等3个因子的影响;企业应从行为态度改变、班组安全氛围构建、行为风险认知偏差校正等方面,干预员工不安全行为意向,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契合对矿工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提出研究假设模型;编制测量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对640名矿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分析验证假设模型.结果 表明: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契合、安全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和安全行为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契合不仅直接影响矿工的...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驾驶员侵犯驾驶行为的产生动机进行分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构建了能揭示驾驶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得出驾驶员对侵犯驾驶行为的态度、主观标准、知觉行为可控性等心理因素,通过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对驾驶员实施侵犯驾驶行为具有预测作用的结论。同时,提出了从态度改变、建立社会支持体系、提高驾驶员的自我能力评估等方面入手对驾驶员侵犯驾驶行为进行矫正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安全注意力对新、老两代矿工的安全行为影响的差异,基于代际划分的视角和安全注意力的分类,结合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不同类型安全注意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的路径模型。结果表明:在新、老两代矿工群体中不同类型安全注意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有意注意对新、老两代矿工不安全行为有显著性影响;无意注意对新生代矿工不安全行为无显著性影响,而对老一代矿工影响显著;有意后注意对群体安全行为有显著性影响,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