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形成自然环境试验元数据体系,为数据资源提供完备的描述及合理的规则规范,为数据库设计开发、数据挖掘分析、数据共建共享等提供支持。方法 针对自然环境试验专业特点、数据类型以及应用需求,借鉴其他领域的元数据标准规范,梳理分析自然环境试验涉及的数据特征元素集合,划分自然环境试验元数据类别,评估元数据作用,形成自然环境试验元数据体系。结果 形成了覆盖数据集描述信息、要素参数信息、数据质量信息、维护信息、限制信息、数据集分发信息、元数据参考信息、数据应用成果信息共8个类别的自然环境试验元数据体系。结论 自然环境试验元数据具有资源描述、数据选择、信息检索、管理溯源、解释分析、储存入库等作用,为数据有效管理和共建共享提供了基础。本文提出的元数据体系为自然环境试验元数据标准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当前数字化转型现状,结合我国装备环境工程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环境工程数字化中“工作活动数字化、环境数字化、环境效应数字化、服务产品数字化”的内涵,分析提出了以环境基础数据、环境数据中台和环境数据服务为核心的环境工程数字化架构及实施思路,论述了温度、振动、腐蚀等典型环境及环境效应的数字化建模方法,并对环境工程数字化在战略筹划、数字化协同设计和数实结合的数字化试验鉴定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首先简述了机载电子装备冷却的基本要素。其次,详细介绍了机载电子装备环控通风冷却、液体冷却方式的具体要求及不同的接口方式。然后,通过实例介绍了装备的不同冷却方式、方法及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试验研究发现,不同的冷却方式不仅对机载电子装备本身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还对机载电子装备在环境试验过程中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提出在实际应用中,应着重依据分析的内容考虑机载电子装备需采用的冷却方式,以达到最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航天装备面临的实战化考核、数字化建设和低成本控制等新形势与新要求出发,梳理了环境试验技术在航天装备试验鉴定中存在的实战化考核能力不足、全寿命周期环境效应考核不充分等技术难题,结合航天装备环境试验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航天装备环境试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试验环境综合化、试验设计一体化、试验手段数字化在提升航天装备环境试验水平、缩短装备试验周期、降低试验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也是航天装备环境试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甲基紫试验中含Al改性双基推进剂以及含RDX改性双基推进剂2种典型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热分解机理。方法 将这2种典型改性双基推进剂与普通双基推进剂进行对比试验,采用TG-DSC-FTIR-MS联用技术,通过对分解温度、放热量、分解产物等特征参数进行分析,明确3种推进剂的非等温热分解行为。采用微热量热法,在与甲基紫试验相同温度下对3种推进剂进行等温热分解行为研究。结果 含Al改性双基推进剂在程序升温条件下的热质量损失和热分解行为与普通双基推进剂的基本一致。含RDX改性双基推进剂中的NG较其他2种推进剂更易挥发,相应分解反应初期NG分解释放的NO2较少,且在整个热分解反应历程中分2个阶段,含硝酸酯基团的NC/NG体系先分解,再引起硝铵炸药RDX的热分解。在等温条件下,3种推进剂在40 min对应的反应深度均不超过0.4%,5 h对应的反应深度均不超过3%。但在分解反应初期,含Al改性双基推进剂分解反应的速率更快。结论 对比不同推进剂甲基紫安定性试验结果,并不是甲基紫试纸完全变色时间越长的热安定越好,说明甲基紫安定性试验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采用分解反应深度作为量气和量热方法转换的纽带,有望采用微热量热作为甲基紫试验的替代技术实现安定性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了装备环境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装备环境工程的关系,论述了装备环境适应性研究工作内涵。其次,综述了装备环境适应性研究“六化”特征:自然环境试验站网建设全球化、装备环境适应性试验考核实战化、表征评估精细化、设计迭代化、资源积累数据化、综合管理体系化等,讨论了各方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研究重点、难点、不足,梳理了装备环境适应性在环境试验、环境分析等方面相关标准及其发展特点,并指出现有标准的局限性。最后,根据现阶段国家关于装备环境适应性的工作定位,展望了装备环境适应性研究领域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船舶上铝合金的耐蚀性能。方法 使用双极性脉冲电源对6061铝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并使用环氧树脂进行封孔,通过电化学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浸泡腐蚀试验和电偶腐蚀试验等方法,对膜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物相组成和耐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 制备的6061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厚度约为40 μm,致密均匀。在240 h浸泡试验后,仍具有较强的耐蚀性,与316L不锈钢耦合的电流密度从约47 μA/cm2下降到20 μA/cm2左右,对6061铝合金的耐蚀性有显著提升。封孔处理后,浸泡腐蚀240 h,未发现明显腐蚀,电偶电流进一步下降到11 μA/cm2。结论 对6061铝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其耐蚀性能,对电偶腐蚀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封孔处理则可以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解决水下机器人推进器密封系统在驱动电机轴高速旋转和高水压情况下,密封件易磨损失效导致发生漏水故障的问题。方法 利用余度设计思想,在原有密封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锡合金的水下机器人密封自修复系统,当原有密封结构失效漏水,密封自修复系统便控制限位锡合金块加热至融化,使锡合金块的限位作用消失,进而释放冗余密封圈,并通过拉簧的作用将冗余密封圈推至密封槽内,从而恢复推进器的密封功能。为验证设计的可靠性,又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密封自修复结构中影响密封性能的关键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 关键部件的强度仿真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在密封自修复实验装置箱体内注适量水,并施加2 MPa的水压保持一段时间,密封自修复系统成功启动,且其密封性能传感器未检测到其漏水。结论 密封自修复系统可在漏水的情况下顺利启动,并起到密封的作用,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发防潮防尘防盐雾一体化微环境控制技术与过滤设备,为延长海岛应急保障设备寿命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通过对比过滤器入口与出口湿度的变化情况,评估其防潮性。在试验棚下测试开启和未开启过滤设备过程中灰尘浓度的变化情况,测试其防尘性。利用吸气法采集过滤器前后端盐雾浓度,对比其过滤效率。利用高精度铜腐蚀片还原法,表征过滤前后盐雾浓度对腐蚀性的影响情况。结果 采用防潮防尘防盐雾一体化控制技术后,相对湿度由94%降至72%,粉尘质量浓度降低至3 mg/m3以下,环境腐蚀等级由G2降至G1,盐雾浓度水平由Sc3降至Sc1。结论 防潮防尘防盐雾一体过滤技术具有良好的防潮、防尘以及防盐雾效果,可为海洋服役环境下的应急保障设备优化使用环境,保障其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吊耳在岛礁环境下的腐蚀特征及其对疲劳性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开展吊耳试验件的岛礁自然环境试验,测试其不同在试验周期的疲劳性能,分析断口形貌、元素含量变化,研究腐蚀对吊耳抗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 在1 a的岛礁自然环境试验中,吊耳的腐蚀部位主要为表面镀层,并且呈非均匀腐蚀特征。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吊耳平均疲劳断裂循环次数呈下降趋势,疲劳断口的韧性断裂特征减弱,并且氢含量有所增加。吊耳内部存在MnS夹杂物,位于韧窝底部。结论 吊耳表面点蚀坑、内部MnS夹杂物对疲劳载荷作用下裂纹的萌生和生长起到促进作用,降低了其抗疲劳性能,应加强腐蚀防护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材料自然环境试验数据在装备设计选材和寿命预测方面的工程化应用方法。方法通过分析材料自然环境试验数据与装备实际使用状态的符合性原则,利用肖维奈准则和子样变异系数法对暴露于海南万宁的2A12铝合金抗拉强度试验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环境效应修正系数C-t曲线初步评价2A12铝合金在某型飞机上的工程应用情况及使用寿命。结果 2A12铝合金海洋大气环境下最终的使用年限为36年,满足在海洋大气环境服役使用要求,同时满足一般军用飞机最长30年日历寿命要求,可将2A12铝合金应用于机身、机翼上翼面、平尾、垂尾等机体主要部位。结论该方法初步实现了材料自然环境试验数据在某型飞机上的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机器人作为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近几十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的热点。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能到达人不能到达的地方,并协助或取代人类完成工作。文章介绍了城市排水管道在检测及维修方面所面临的问题,阐明了机器人在排水管道应用的必要性,评述了机器人在排水管道中的相关研究及各种检测和维修技术的性能特点,并对排水管道机器人在检测、维修及标准化方面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环境试验技术实施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环境试验技术实施的全过程,重点阐述了有关标准、设备、人员、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指出实际工作中易忽视的情况,针对持续时间较长的气候性环境试验项目,提出了试验间隔确认经验值,最后对各因素影响试验结果的程度做了简要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Excel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利用微机及程序计算器较以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及药品,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直观、快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自然环境加速试验方法的环境强化效果。方法通过分析实时监测获得的典型环境不同自然环境加速试验装置中,温湿度环境因素变化数据,找出典型环境中不同自然环境加速试验装置内部的温湿度环境因素变化规律,计算得到典型环境中不同自然环境加速试验方法对温湿度环境因素的强化效果。结果得到了典型环境中不同自然环境加速试验装置的特征温湿度变化规律曲线图。结论玻璃框、黑箱、强制通风玻璃框等3种自然环境加速试验装置对自然环境的光照热效应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其内部温度变化梯度大小与环境中太阳辐射量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军用涂层海洋大气自然环境试验方法与要求。自然环境试验可较好地反映涂层在湿热海洋大气中受高温、高湿、高盐雾、强太阳辐射的长期综合作用效应。提出了军用涂层海洋大气自然环境试验设计要求,介绍了常见的海洋大气自然环境试验方式,对涂层自然环境试验的设计与开展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最后,探讨了军用涂层海洋大气自然环境试验存在的问题,提出须提高认识,将自然环境试验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作,形成良性的"迭代式"发展模式,指出自然环境加速试验是军用涂层自然环境试验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突发环境事件频发期。然而,中国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体系仍处于初级应用阶段,不能满足事故频发期事故应对的要求。因此,建立科学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决策支持系统中,智能算法处于核心地位。文章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仿生智能算法在环境应急领域的应用作简要介绍,并明确了多技术集成化应用的研究方向,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环境行政处罚是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给予犯有环境违法行为但又不够刑事处罚的公民或法人的制裁,是环境行政责任的一种追究形式。环境行政处罚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实现环境行政处罚业务的综合信息管理,通过流程化的业务管理,全面、真实记录行政处罚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建立较为完整的行政处罚数据库,在满足日常管理自动化的同时,通过数据交换实现环境违法信息资源的联网共享,为加强企业的环境违法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从信息系统研究角度出发,对中国环境行政处罚业务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适合新形势下环境行政处罚管理要求的业务目标,探讨了环境行政处罚业务流程,详细分析了环境行政处罚的核心业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硅基底增透膜在自然环境中的环境适应性。方法 采用棚下暴露试验方法,开展硅基底增透膜样品自然环境试验。以0.5、1、1.5、2 a为检测周期,测试样品外观形貌、微观形貌、光谱透射比和表面化学成分等性能,根据性能随试验时间和试验环境的退化规律来对硅基底增透膜的环境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0.5 a的湿热雨林(版纳站)、暖湿酸雨(江津站)、寒冷(漠河站)、南海岛礁(永兴岛站)气候环境试验,硅基底增透膜光谱透射比出现少量下降,表面部分区域出现了明显的变色和脱膜,样品已失效。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变色和脱膜区域变多、变大,光谱透射比出现明显下降,尤其是经过2 a南海岛礁气候环境试验后,光谱透射比下降了80%左右。结论 对各性能参数进行比较,硅基底增透膜在南海岛礁气候环境中的环境适应性最差,其次是暖湿酸雨气候环境,再次是湿热雨林气候环境,相对好一点的是寒冷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20.
开征环境税既是贯彻执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筹集环境资金的主要渠道。近几年来,国家多次提出要研究开征环境税,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对环境税的开征进行了有益探讨。考虑到中国环境污染情况、生态破坏状况和税收制度等,采取独立型环境税的模式,选择三大类环境税税种,待条件成熟再扩大征收范围。对于环境税的实施,特别是征收管理,选择由国家税务部门和环保部门协调配合进行,同时指出两部门在征管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完善其征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