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四川省各地级市(州)饮用水源地的放射性水平,评价其水源地辐射水平的安全性,于2016—2020年对全省各地级市(州)饮用水源地进行布点、采样,分析水中总α、总β的放射性水平,利用健康风险模型对居民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各地级市(州)饮用水源地的总α、总β放射性浓度范围分别为0.008~0.094、0.011~0.190 Bq/L,不同年度、不同水源地、不同水源地类型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水期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α和总β放射性对各年龄段居民的总致癌风险均低于WHO和ICRP发布的最严格控制限值。该次调查显示,四川省21个地级市(州)饮用水源地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处于安全水平,各年龄组的健康风险都是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部分饮用水源地水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广东省不同地区饮用水源地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分丰水期和枯水期2次各采集20个不同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GB/T 5750.13—2006),利用BH1227型低本底α、β测量仪测定样品。结果表明,40个水样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分别为0.017 Bq/L~0.286 Bq/L和0.027 Bq/L~0.397 Bq/L,测量值均在正常本底波动范围之内,放射性指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相似文献   

3.
采用厚源法测定地表水、废水中总α放射性,并通过6家实验室间比对验证厚源法的重复性、再现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方法探测下限不高于0.043 Bq/L。对总α放射性水平为0.046 Bq/L的地表水和25.6 Bq/L的废水样品重复性限为0.021 Bq/L和5.29 Bq/L,再现性限为0.022 Bq/L和8.69 Bq/L,加标回收率最终值为(104±17.6)%和(103±11.6)%。  相似文献   

4.
对淄博市重点区域地下水进行了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调查。7个化工区总α、总β活度浓度均不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总放射性指导值。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水样残渣量与总α、总β活度浓度之间均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P0.001),水体的总放射性随残渣量的增大而增大。溶解性总固体单项组分评价结果显示,112个地下水样品中无一符合Ⅰ类标准,Ⅱ类、Ⅲ类、Ⅳ类和Ⅴ类水质分别占6.25%、32.14%、42.86%和18.75%。地下水井水未经处理直接作为居民生活饮用水,反映出调查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地下水供水量占淄博市总供水量的50%以上,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将是一项长期性任务。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1—2020年云南辐射环境质量土壤国省控点238U、232Th、226Ra、40K、137Cs、90Sr的监测结果,给出云南环境土壤放射性水平,得出云南环境土壤放射性水平总体平稳;云南环境土壤国省控点238U、232Th、226Ra、40K的监测结果与云南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相近,与云南土壤238U、232Th、226Ra、40K分布趋势基本吻合;云南土壤238U、232Th、226Ra活度浓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大气迁移、沉降作用,早期核试验、核事故释放的核素137Cs、90Sr在云南环境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云南属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大省,滇西南某地...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库区辐射环境安全和库内放射源实体安全,对2016—2021年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库区环境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库区的γ辐射剂量率满足《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贮存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库区表面污染水平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的规定,库区气溶胶历年监测数据一致性较好。此外,库区完善的安防措施为库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运行未对库区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库区辐射环境质量良好。废物库的运行状态良好,库区辐射安全可控,其安全运行对保障全省核技术利用产业的发展和辐射环境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对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水体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的调查结果,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开展水体的环境辐射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调查结果表明,这九大高原湖泊水体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属正常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2011—2013年对田湾核电站厂区及周围环境大气气溶胶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的监测,结果表明:该核电站厂区及周围环境大气气溶胶中总α、总β放射性浓度范围分别为0.023 m Bq/m3~0.296 m Bq/m3、0.240 m Bq/m3~2.460 m Bq/m3,放射性水平在本底范围内,未见明显差异;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波动受气象条件影响,呈季节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南通市24座乡镇地表水厂以及199座乡镇地下水厂的水源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地表水水源地中有14座水厂达标,其取水量占地表水取水总量62.8%.水体中主要污染物是NH3-N、石油类、Imn.全市乡镇地下水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水厂为56座,其取水量占地下水取水总量的26.2%.全市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为NH3-N、...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江苏省“十三五”地表水监测网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新形势下水环境管理和水生态保护的新要求,提出了该省“十四五”地表水监测网优化调整思路及预期目标。比对评估表明,优化调整后的地表水监测网实现了“三提升,一突破”,河湖覆盖率、跨界水体覆盖率和重点区域监控密度明显提升,农业面源监测有所突破,在助力发现水质薄弱区域、推动重点区域有效截污控源、促进化解跨界地区污染纠纷等方面具有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11.
以长江口南通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在水源地污染物调查的基础上筛选了预警监测因子,建立了三级联动预警监测系统,突出强调了生物预警系统作为自动监测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容、作用和优势,最后针对南通市饮用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系统存在的局限提出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2.
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网的建设与运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中国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网的建设运行与应用现状,分析了水站目前在运行管理、数据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利用水质自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及保障水质自动监测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水质自动监测在苏州市饮用水源地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自动监测系统为例,对该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特点、主要功能及在环境管理、蓝藻实时监控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介绍,并就系统验收、运行管理及系统拓展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是威胁饮用水安全的首要问题,水环境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推动饮用水源微生物快速检测和水质安全预警技术发展的保障。随着对水质微生物污染快速检测和准确预警新要求的提出,水环境中微生物在线检测和预警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开发和应用。笔者总结了水环境常见微生物检测方法和技术的发展,重点讨论了饮用水源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根据各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用程度,将其归纳为常用快速检测技术、潜在适用快速检测技术和新型快速检测技术等类别,并详细阐述了一些应用较广的技术,以期为构建水质微生物污染早期预警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控预警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阐述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控预警体系构建的内容和要素,并介绍了如何建立由风险监控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和预警响应系统等组成的水源地监控预警平台,以实现水源地环境监控预警信息和技术的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为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采用现场采样与室内测试方法测定了某大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土壤中Cd、Hg、As、Pb、Cr、Cu、Zn和Ni的含量,利用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指数法对其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上述8种重金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Cd超标最为严重。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只有Cd、Hg存在一定污染,污染程度分别为中度污染到强污染、中度污染和中度污染到强污染。潜在生态指数法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样品Cd的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高,轻微、中等和较高风险等级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4.7%、23.7%、31.6%;其次为Hg,有89.5%的土壤样品中Hg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10.5%的土壤样品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土壤样品中As、Pb、Cu、Ni、Zn、Cr都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Cd是研究区最主要的污染和生态风险因子,其次是Hg,说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土壤已受到个别重金属的影响。虽然目前尚不存在饮用水源地水体受污染问题,但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