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少鹗 《电力环境保护》2001,17(1):33-36,41
综述国际上煤粉炉燃烧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国外应用“二段”、“集中”与“分段”联合、“三段”及“简易”分段几种燃烧系统炉内燃烧治理NOX排放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外燃煤锅炉脱砷现状的研究,探讨各种脱砷方法的优、缺点,提出锅炉脱砷的可行方案。把砷污染的产生与锅炉运行实际结合起来考虑,脱砷过程可以分为燃烧前、燃烧中、燃烧后三段。燃烧前脱砷对于无机砷可以达到70%以上的效率,而对有机砷则会产生富集作用;燃烧中脱砷可利用现有的脱硫技术和设备,如炉内喷钙技术和循环流化床锅炉,其脱除效率分别达到40%、80%;燃烧后脱砷方法主要包括提高除尘器效率法、化学法、吸收剂法,这些方法基本都能使除砷效率理论值达到90%以上,具有极佳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国外动态     
废弃物富氧燃烧技术ボイラ研究 ,2 0 0 1,30 8( 8) :5 0  日本最近开发出一种焚烧城市垃圾的自动加煤式的焚烧炉。这种焚烧炉采用了废弃物富氧燃烧技术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a)富氧 1次燃烧能使炉内的垃圾剧烈燃烧 ,从而降低了炉内燃烧排气中CO和二 口恶英等有害物质的浓度。b)因 2次燃烧时空气在排气管中进行再循环 ,使炉内的空气与废弃物充分混合 ,加快了废弃物的燃烧 ,进而控制了NOx的增加。c)由于排气量减少 ,因此 ,锅炉及其排气处理装置可以小型化。d)因高温燃烧和排气量减少 ,因而提高了锅炉的热回收率。水中总氮的测定分…  相似文献   

4.
电厂燃煤过程中汞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燃煤电厂汞控制技术分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脱汞,燃烧后脱汞技术为主要汞控制排放工艺,其中吸附剂吸附方法的研究较为广泛。基于国内外近几年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的研究,综述了汞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锅炉燃烧中降低NOx的主要措施和几种国内外主要低NOx燃烧技术的脱硝原理.发展低NOx燃烧技术,对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循环流化床试验平台分析稻壳混煤燃烧对NOx 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贫煤混合稻壳后燃烧,当燃烧温度恒定时,NOx的排放量随着燃料中稻壳所占比重增加而降低;当燃料中稻壳所占比重恒定时,NOx的排放量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锅炉燃烧过程中,NOX产生的主要类型及采用二级燃烧、浓淡燃烧来控制NOX排放量的方法,着重介绍了实现大幅度降低燃煤电站锅炉NOX排放量的三级燃烧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风量、中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预处理+浓缩转轮+催化燃烧"组合技术具有净化效率高、安装及维护简单等优点。该组合技术是将吸附浓缩技术和催化燃烧技术进行有效地结合,中低浓度废气经吸附转轮浓缩后成为高浓度有机废气,经脱附区脱附后进入催化燃烧设备,燃烧生成无毒无害物质达标排放。对"预处理+浓缩转轮+催化燃烧"组合工艺及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预处理、浓缩转轮、催化燃烧设备等,而后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火电厂CO2减排技术主要包括燃烧前处理、燃烧中减排及燃烧后捕集三类。介绍了IGCC、富氧燃烧、胺吸收法、生物法等CO2捕集与封存技术,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燃煤锅炉低NOx燃烧器的类型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阐述了3种控制燃烧过程NOx的低氮燃烧技术——空气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及烟气再循环技术,分别介绍了几家著名的锅炉公司所开发的具有代表性的低NOx燃烧器的原理、结构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NOx是燃煤电厂烟气排放三大有害物(SO2、NOx及悬浮颗粒物TSP)之一。从污染角度考虑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统称为NOx。介绍了NOx的生成机理,即热力型NOx和燃料型NOx,前者由参与燃烧的空气中所含的N2生成,后者由燃料本身的氮元素生成。分析了低氮燃烧技术、SCR烟气脱硝技术、SNCR烟气脱硝技术及SCR+SNCR组合式等NOx控制技术。其中,在燃烧过程中降低NOx生成的主要手段是采用分级燃烧,降低燃烧区域的氧浓度和降低火焰温度;在燃烧后可采用烟气处理技术降低烟气中的NOx含量。  相似文献   

12.
国外正在研究的再燃烧(reburning)控制NO_x技术,系将小部分燃料(可达20%)送入主燃烧区域之后,形成还原性区域,使前面产生的NO_x约有50%变为N_2。美国B$W公司准备在N_Blson Dewey电厂的一台旋风炉上采用再燃烧技术作降低NO_x试验。旋风炉具有燃烧稳定、捕渣率高  相似文献   

13.
流化床O2/CO2燃烧技术和化学链燃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2/CO2燃烧技术不仅能使分离收集CO2和处理SO2容易进行,还能减少NOx排放,是一种能够综合控制燃煤污染物排放的新型洁净燃烧技术。流化床O2/CO2燃烧技术将流化床和O2/CO2燃烧技术的优点结合起来,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化学链燃烧技术打破了自古以来的火焰燃烧概念,开拓了根除燃料型NOx生成、控制热力型NOx产生与回收CO2的新途径,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创新性突破口。介绍了流化床O2/CO2燃烧技术和流化床化学链燃烧技术的原理和研究现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别,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我国燃煤电厂脱硫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及污染现状,分别从燃烧前、燃烧中、燃烧后三个阶段,阐述了我国脱硫煤生产、低硫污染燃烧技术及燃煤烟气脱硫的污染控制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我国控制燃煤硫污染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水煤浆洁净燃料及其在燃煤工业锅炉上控制SO2污染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水煤浆洁净燃烧技术概况,生产方法、分类及其物理性能,燃烧系统的工艺过程及其技术性能,水煤浆锅炉的特点及经济效益。研究表明:水煤浆洁净燃烧技术燃烧效率高,燃尽率高,炉渣含碳量低,烟尘和SO2排放浓度低。水煤浆洁净燃烧技术是燃煤工业锅炉理想的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16.
研究应用循环流化床洁净燃烧技术,控制燃煤工业锅炉SO2污染,其中主要包括循环流化床洁净燃烧技术,及其在燃煤工业锅炉上的应用.研究表明,应用循环流化床洁净燃烧技术,可经济、高效地控制燃煤工业锅炉SO2污染.由于循环流化床气固两相湍流混合接触良好,反应物停留时间长,因而燃烧效率高达97%~99%,除尘效率高达98%,脱硫效率高达90%;由于炉温低,NOx的生成量降低90%,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循环流化床洁净燃烧技术,是燃煤工业锅炉大气污染控制的理想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从燃煤电厂排出的烟气分离技术,分为即燃烧前处理、富氧燃烧以及燃烧后处理三类,阐述燃烧后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有五大技术发展方向,包括吸收、吸附、膜分离、霜冻分离和生物捕捉.对这五个方向的技术做一些阐述,并列举这几个方向下正在开展的研究实例,对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做一个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燃烧过程NOx的控制技术与原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简述了燃烧过程中NO2的生成途径、NO2生成与排放的影响因素,介绍了电站锅炉常用的空气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及烟气再循环三种主要的低氮燃烧技术原理,分析了提高NO2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讨论了提高NO2降低率的技术参数的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核定石化企业火炬气NOx的排放情况,采用模拟火炬燃烧装置对现场采集的不同种类火炬气进行燃烧,取得了燃烧温度及NOx排放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火炬气的燃烧温度及燃烧烟气中的NOx质量浓度与火炬气组分中H2的体积分数呈正相关;兰炭荒煤气、煤甲醇合成驰放气、合成氨变换气和合成氨合成解析气的燃烧温度分别为410,430,560,650℃。通过计算得到4种火炬气的NOx排放系数分别为:合成氨合成解析气0.3154~0.5406kg/t,煤甲醇合成驰放气0.1245~0.2263kg/t,合成氨变换气0.0591~0.0813kg/t,兰炭荒煤气0.0801~0.1762kg/t。  相似文献   

20.
分级燃烧技术是较为成熟的电站锅炉降氮燃烧技术,通过将炉膛二次风重新分配,使燃料经历富燃料和富氧两个过程,有效抑制了NOx的形成.台山电厂2号锅炉是典型的亚临界汽包炉,应用分级燃烧原理的低氮燃烧系统,降低了主燃区的氧浓度和温度,将炉膛出口NOx浓度由400 mg/m3降低到150 mg/m3,减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