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大华北第四地震活动期的研究,发现该地区地震有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交替出现的特征。在集中活动时,地震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中部至渤海湾一带。几次集中活动的位置相对稳定。分散活动时,基本扩散在大华北地区的外围。文中还对大华北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估计。分析认为,未来强震活动区域有可能仍位于上述集中活动主体区域内。  相似文献   

2.
教宣 《防灾博览》2002,(2):34-34
全球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 因为自然灾害具有相关性和群发性,所以,在发生的空间位置上,大多数是相对集中的。就全球而言,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主要是构造板块的边缘地带、海陆水热交换活跃和人口、城市密集的沿江临海的山区、平原。这些地区相对集中分布在两大区域内。 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在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环形地带里,集中了全球75%的火山,80%以上的地震,67%左右的台风、海啸和风暴潮,以及大量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3.
《民防苑》2014,(6)
正为进一步增强市民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提高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能力,上海市于5月10日至16日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由市应急委会同市民政局、民防办共同组织开展了主题为"城镇化与减灾"的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活动。5月11日上午9时,在民防大厦5楼举行了"2014年上海市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周启动仪式"。副市长时光辉出席并讲话。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熊新光主持仪式。市民政局局长施小琳通报  相似文献   

4.
利用1901-2010年的资料,采用传统统计方法及通过衡量极端水文事件的集中度、集中指数,分析了新疆极端水文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疆极端水文事件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伊犁和阿克苏地区,吐鲁番、和田为少灾区;时间上主要发生在夏半年,而冬半年相对较少,但北疆的阿勒泰地区冬半年较多;吐鲁番地区年内分布非常集中,乌鲁木齐、奎屯-石河子、阿克苏地区次之,阿勒泰地区集中度最小。  相似文献   

5.
综合分析本世纪以来华东地区地震资料相对可靠的中强地震活动,发现前后两阶段有着不同的空间分布类型。第1阶段地震活动集中在苏鲁近海、菏泽一带及大别山地区,呈环状分布。而1971年以来的第2阶段中强地震全都分布在菏泽至溧阳北西向一线的东北一侧,并呈网络性分布。其中已经发生的3次6级以上地震都分布在上阶段较少地震活动的苏南至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同时分析研究了各阶段地震活动特点,以及由于受北东、北西向构造控制影响,所划分华东地区三大部分地震活动在两阶段出现的震场迁移。最后指出该地区目前应重点注意苏南至长江口及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6.
利用1901-2010年的资料,采用传统统计方法以及新引入的衡量年内分布情况的集中度、集中指数,对比分析了新疆极端水文事件的年内分布特征。分析发现,传统统计方法和集中度、集中指数得出的年内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是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今后可以借鉴使用。结果表明:新疆极端水文事件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夏半年和夏季的集中指数较大,而冬半年和冬季的集中指数较小,即大部分地区极端水文事件主要发生在夏半年,冬半年发生相对较少,但北疆的阿勒泰地区冬半年极端水文事件较多;吐鲁番的极端水文事件年内分布非常集中,乌鲁木齐、奎屯—石河子、阿克苏地区次之,阿勒泰地区集中度最小。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及其粮食风险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丽  安萍莉 《灾害学》2011,26(1):48-53,59
分析了旱灾、水灾、风雹灾、霜冻灾、台风灾和农业病虫害、草害、鼠害8种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情况,计算了其造成的历年粮食减产量,并在此基础上评估2020年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20年不同自然灾害对我国各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不同。旱灾风险区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分布在黄淮海区、西北区等;涝灾风险区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等;风雹灾风险区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相对较小,主要分布在新疆和青海;台风灾风险区集中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农业病虫害风险区集中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分布在华南沿海区和西南区等;而霜冻灾、农业草害、鼠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8.
正9月20日,全民国防教育日人民防空集中宣传活动在黄浦公园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上海市国防教育办公室、黄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关心国家安全、增强人防意识、履行国防义务"。活动主要以图片展示、专家咨询、资料发放、视频播放、体验互动等形式宣传人民防空知识。《生命与灾害》杂志特地编印人民防空专刊参与此次集中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9.
《防灾博览》2013,(6):84-84
现在大多办公室里人员集中.空调的使用环境也是密闭的。这就存在着室内空气质量差、氧气相对不足、二氧化碳超标等问题。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很容易产生急躁心理.如果在办公室里摆上一些绿色植物,清香的气味不仅能清醒人的头脑,缓解人的情绪,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地处长三角南翼,是一个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财富集中的近海省份,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通过走访宁波、温州等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我们看到了浙江省地震工作者如何锐意创新、不懈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浙江需求、具有浙江特色的防震减灾道路。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了汶川8.0级大地震.灾区地质条件复杂,人员相对集中,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后,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中国军队和人民立即行动,"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救援速度之快、投入人力设备之多和救灾难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国政府在人民遭受大灾之际,"倾国家之力,奋起救灾"的大义壮举,撼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在庞大的救生行动结束后,各路专家正相继奔赴灾区,开展各方面的科学考察、鉴定及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国各省市安全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愈发重视对城市安全评价研究,并且扩展至对"国家安全度"的评价研究。在国内,许多学者也逐渐对"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然而,对于在我国的省或直辖市一级,即相当欧美的州一级地区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却鲜有研究人员涉猎。该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各省市的安全评估进行研究,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结合软件开发,实用有效地处理这类的复杂问题。通过层次分析法并运用有关的统计数据和专家评分,初步获得了中国各省市安全评估的基本情况,得出由于西部地区天气干燥、现代化发展进程较慢,导致在火灾与交通风险相对较大。由于统计数据有限,我们的统计评估是基于生产、交通及火灾事故数据。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地区地闪特征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京、津、冀地区地闪的区域特征十分明显,利用该地区2004年的地闪的定位资料,通过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正地闪占总闪的比率为10.86%,而各地区正地闪占总地闪的百分率与相应地闪产生地区的中心纬度之间都存在着很好的线性关系.由于与中、低纬度地区相比,高纬度地区雷暴云整体高度发展得较低,雷暴云中主正电荷区域的位置也较低,因此高纬度地区较中、低纬度地区的正地闪发生得多.(2)雷暴以7月份为最多,且7月份地闪次数的逐日分布较均匀.(3)地闪在空间分布上有4个相对较为集中的区域,这些区域主要是山地的迎风坡、或下垫面水汽的充足处、或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中心区.  相似文献   

14.
兰州地区滑坡风险因素及其与区域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滑坡作为一种典型的环境地质灾害,其危害日趋严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及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兰州地区滑坡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滑坡风险分布规律及其与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的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为:兰州地区滑坡受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影响较大;滑坡风险分布的集中程度为南部基岩山区和黄土梁区坡度较陡峭区域的滑坡分布较为密集,属于滑坡高风险区,而北部黄土丘陵区坡度平缓区域的滑坡分布比较分散,属于滑坡低风险区;研究区域内滑坡风险相对集中的区域面积较小,而相对分散的区域面积较大;滑坡风险沿市区两山成带状分布,且分布趋势与黄河北岸的北西西向断层、西固北岸的北北西向断层以及黄河以南的北北西向断层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北川县暴雨泥石流的发育与汶川地震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永波  唐川 《灾害学》2011,(4):73-75,81
2008年9月24日,在汶川8.0级地震主要震区北川县境内爆发了区域性的泥石流灾害,造成了重大的灾情。为探明震区内暴雨泥石流发育与地震的响应特征,以北川县为例,在对该区域内震后暴雨泥石流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对境内72条暴雨泥石流沟的发育特征与断裂带相对位置及不同地震烈度区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后,北川县境内的暴雨泥石流数量具有典型的"上下盘效应",主要集中分布在断裂带(北川—映秀)的上盘;同时,泥石流的发育密度与地震烈度也表现出显著的"正烈度效应"关系,主要表现为泥石流发育的密度随地震烈度的增加而增大。研究结果对解释地震对泥石流发育及分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为震区泥石流的防灾减灾及风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孟东 《灾害学》2010,25(Z1)
砌体结构因其就地取材、施工方便、造价相对低廉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和村镇建筑中.然而,中小学教学楼人口密度高,教学和附属生活设施相应集中,由地震灾害及其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也比其它类型建筑大得多.而广大农村由于房屋较分散,交通不便利,因此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也很严重.  相似文献   

17.
城市灾害相对承载力分析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评价城市系统综合承灾能力,这一直足被普遍关注也是较难解决的问题.在综合型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城市系统灾害相对承载力评价模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城市复杂功能系统中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划分及其相互影响分析,找出各子系统中对承灾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加权整合后分别得出社会安全指数、经济"软"指数、环境指数和基础设施指数,应用这些承灾能力指数建立了灾害相对承载力模型.建模计算过程中发现因素量化方式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是比较重要的,会影响灾害相对承载力的合理取值,因此以经济"软"指数为例,提出了用协调度系数乘积代替原计算式值以使其取值范围在合理区间内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8.
再生混凝土冻融后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进行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和不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54个立方体试块和27个棱柱体试件的抗冻融性能试验。基于试验,分析了分别经25次、50次、75次和100次冻融循环后,各阶段棱柱体试件的表观特征、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改变量以及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损失率;研究了"试件质量损失率-冻融循环次数"、"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改变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适于寒冷地区建造房屋结构的再生混凝土骨料及其取代率。研究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细骨料为普通砂的试件,经100次冻融循环后,其表观特征、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改变量均与普通混凝土相差不多,经合理设计,仅掺入不高于50%的再生粗骨料的再生混凝土可用于寒冷地区混凝土房屋结构。  相似文献   

19.
用1971-2000年的3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按旬统计汶川地震重灾县5-12月各旬的雨日、中雨日、大雨日、暴雨日的平均日数和气候概率,根据地震重灾区实际地质环境条件,降低强降雨强度条件,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对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的39个县进行地质灾害时空气候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重灾区的地质灾害气候风险指数值存在两个高值期间,一个是5月中旬至7月上旬,另一个是8月下旬至9月下旬。而10月下旬至次年4月,重灾区降雨明显减少,绝大部分地区没有地质灾害气候风险;从地域分布来看,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重灾区的西部和中部,风险等级为3~4级(风险较大或很大),东部地区风险等级为1~2级(中等风险或风险较小),但7月下旬高等级风险区位置集中在重灾区的南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20.
江苏沿海地区的相对海平面上升及其灾害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江苏海岸是全国潮滩最集中分布区,其面积约占全国的1/4,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较大,是全国少数几个受海平面上升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初步估算,21世纪前半期该地区不同岸段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将可能达到4.5~9.5mm/a,约为同期全球平均上升速率的2~3倍。其灾害性影响主要集中在:①造成堤外潮滩湿地资源损失,相对海平面上升50cm,因直接淹没、侵蚀加剧和淤涨减缓造成的潮滩损失面积将超过5×104hm2,湿地损失面积达2.4×104hm2;②降低海堤防御标准、危及海堤自身和受保护地区安全,相对海平面上升50cm,该地区现有海堤防御标准将由现状50~100年一遇降为20~50年一遇;遇50年一遇风暴高潮位,全区受潮水漫溢的海堤长度将比现状增加173km以上,占海堤总长的1/4;③阻碍低洼地的洪水排泄、加剧洪涝灾害损失,相对海平面上升40cm,苏北里下河和苏南太湖湖东两片洼地的自然排水能力将可能分别下降约25%和20%,若两洼地分别重现1991年型和1954年型洪水,则因海平面上升增加的受淹面积将超过4×104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