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兴 《环境》2001,(6):30-31
新刑法以专节的形式增设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其中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第338条)被作为重要的罪种首次确定下来。该罪的确立,对遏制愈演愈烈的环境污染状况,统一和完善惩治污染环境犯罪的立法体制,加速我国刑法和国际刑法的接轨,更好地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新刑法关于该罪的规定还不够明确、具体。实践中,给司法机关正确地定罪量刑带来了一定的困惑。为准确地界定该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笔者就新刑法的相关规定略抒已见。  相似文献   

2.
今年九月中旬,省环保局、省公安厅、省检察院联合行文作出规定:今后,在河北凡涉嫌环境犯罪的,环保部门不能再“以罚代刑”。 三部门规定,环保部门在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时,发现涉嫌构成走私废物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依法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  相似文献   

3.
我省的《规定》是为进一步促进和完善环境保护和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加大对环境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防止以罚代刑,确保打击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而制定的。第一、该规定明确了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移送的范围。明确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依法查环境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涉嫌构成走私废物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依法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  相似文献   

4.
江镕 《环境》2013,(7):1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外发布了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对环境污染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做出了新的规定。该司法解释扩大了污染物的范围,降低了入罪门槛,明确致一人重伤即可定罪,情节严重的可以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将严惩环境监管失职、单位犯罪及环境污染的共同犯罪,从而大大提高了环境犯罪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孙佑海 《环境保护》2013,41(15):10-1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近联合制定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于2013年6月19日起施行。为了便于环保部门和社会各界理解这部司法解释,现将其主要内容解读如下。制定本司法解释的背景和简要过程1997年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了非法倾倒、堆  相似文献   

6.
政策发布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刑法修正案(八)草案规定了严重污染环境罪,建议修改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法律规定,降低犯罪构成条件,增强可操作性。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把“危险废物”修改为“有害物质”,这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危险废物是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有名录制度认定的,  相似文献   

7.
《河北环境保护》2007,(11):33-34
一、移送范围及标准 (一)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涉嫌构成走私废物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见附件1,略),应当依法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  相似文献   

8.
赵微  陈敏 《环境保护》2006,(20):48-52
编者按 近年来大连海域时常遭受海上船舶的溢油污染,其中有些溢油事故的损害已经符合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立案标准,但在实践中却没有一起案件被追究刑事责任.追其缘由,不能将其简单地归咎于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事实上,我国海洋环境的监管体制及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司法移送障碍都是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犯罪刑事司法缺位的重要原因.本文提出,完善环境立法、健全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的监督机制、强化环境执法与司法的力度正是海洋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王勇 《环境保护》2011,(7):38-39
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为"修正案(八)").修正案(八)分别对刑法第338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以及第343条第1款"非法采矿罪"进行了修订.这两处修订不仅意味着罪刑法定原则所代表的刑事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更昭示着中国环境犯罪立法观的3大转变.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环保总局7月23日提供的消息说,日前,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大连市首起非法处理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犯罪案件。法院宣判被告人孔繁明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犯收购赃物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万元;刘强犯重大环境污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据悉,去年6月12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部门接到举报信称:有人往开发区董家沟镇杨树村宋屯倾倒工业废酸,污染环境。大连市环保局立即组成调查组,赶赴现场调查。调查表明,2000年3月,辽宁省庄河人孔繁明借用一家化工企业的营业…  相似文献   

11.
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和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这一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由于突发性污染事故具有爆发的突然性.危害的严重性以及影响的广泛性和长期性等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这类事故的发生以及提高对事故处理处置应变能力,已经成为环境保护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环境应急监测系统,加强各级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提高其应急监测能力,意义十分重大.环境应急监测对于防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在事前预防、事中监测、事后恢复的各个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环境应急监测已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现状,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92~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事故时序数据,建立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计量模型,以此来分析中国环境安全状态的发展阶段与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环境污染事故频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N”型波浪式的EKC特征.环境污染事故频数、水污染事故频数、大气污染事故频数随着人均GDP的快速提高, 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 但还会出现反复.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不同于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不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但是却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必须利用先进的政策、制度和技术,才可以有效减少污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9年-2015年重庆市突发环境事件统计数据,研究了重庆市近7年突发环境事件的动态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及污染影响特征,讨论了引发突发环境事件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市7年内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134起,且呈波动下降趋势,春季和夏季为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高发期;突发环境事件空间上主要集中在主城九区及相邻的区县,渝西、渝东南及渝东北各区县发生次数较少.道路交通事故、设备故障和操作不当是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因素,主要发生形式为泄漏.污染类型主要为水污染和水气复合污染,污染物出现频率大小为:油类>酸碱类>液氨>苯及其化合物>减水剂>其他各种污染物.  相似文献   

14.
环境污染事故调查诊断中的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果关系分析与确定是整个环境污染事故调查诊断的核心,探讨了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因果关系的特点,因果关系分析基本原则和内容,因果关系分析的基本步骤,并简介环境污染事故中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和环境暴露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突发性环境应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叙述,阐明树立全过程应急管理新理念,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观点以及全过程应急管理所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水质安全预警对于预防水污染事故发生、保障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水质安全预警模型只能对渐变式水环境污染事故或已经发生且有明显征兆显现出的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预警,无法对没有明显征兆的突发式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有效预警。针对这一问题,将Petri网的跃阶思想有效地纳入传统评价指标体系中,实现对模型逻辑拓扑网络的结构性调整,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构建了可以对突发式水环境污染事故做出及时反应的预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太湖水质安全预警的研究中。结果表明:在将TN、TP、透明度等指标纳入跃阶因子的基础上,模型可对太湖多次发生的水华事件实现准确预警。该结论为研究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化学事故中环境污染问题的形成,阐述了化学事故本身对环境的污染和处置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我国消防工作在化学事故处置环保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消防人员处置化学事故做好环保工作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企业特别是化工企业大量增加,这使得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日益成为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经肯面对的监测形式。由于污染事故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不同于一般的环境监测,对监测指挥者的现场组织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正确而迅速的现场组织是及时、准确地完成应急监测的前提。应急监测的现场组织包括现场勘查、监测项目确定、监测点住确定、监测频次确定、监测结果上报等环节。  相似文献   

19.
文章集中阐述了突发性污染事故的类型以及具有的基础特性,分析了环境污染事故的严重性与危害性。论述了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体系的建立,应急监测工作的开展,应急监测的要求,为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环保部门如何打造一支管理有序、装备精良、业务精通的监测队伍。从而在突如其来的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有效完成应急监测任务,为上级部门快速、准确处理污染事故,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