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城市褐色土地再利用经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化过程的改变,一些传统工业企业纷纷外迁或者倒闭,从而遗留下有污染的土地,即褐色土地.本文在引入褐色土地概念、总结发达国家褐色土地再利用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褐色土地再利用现象,并提出褐色土地再利用的几点建议: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监督机制;二是增加房地产开发透明度,信息公开化;三是增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引导公众参与;四是加强城市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光琪 《环境》1996,(10):27-28
社会经济发展不应该损害人类生态环境,不应牺牲未来的利益。不应危害后代人的生存,必须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道路。城市是一种社会环境,同时也做为一个生态系统而存在。在城市环境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人,人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日趋严重的。回顾历史,人类既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自然,向自然索取,又在相当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给人类自身带来难以想像的后果。尤其是近代人们只是运用工业这样庞大的生产力去开发生物、土地、矿物资源,而很少注意生物、土地、矿物资源的生态极限及其保护,很少顾及人类生  相似文献   

3.
矿产资源在开发中会牵涉到多个利益相关者,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就会有不同的利益分配诉求,因此,矿产资源开发中合理分配各方的利益,是矿区和谐、减少矿区冲突必须先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引入合作博弈理论,提出基于Shapley值的矿产资源开发中企业、政府和社区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方法,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引入风险承担和投资额大小两种因素对Shapley值行进修正,建立一种更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方式,有效解决矿区利益分配矛盾,实现多方共赢,共建和谐矿区。  相似文献   

4.
当地资源管理中多学科冲突分析和冲突减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瑞典的研究项目"海岸带可持续管理"中,迄今已完成了几项冲突研究.鉴于这些研究的详细结果是分别发表的,本文综述这些冲突研究的重要成果,以及总结和概要讨论海岸带可持续管理资源和冲突研究的方法和主要成果.在关于环境和资源利用冲突的多学科和理论上分析以后,提出了海岸带可持续管理中所使用的方法,即相关利益方和冲突的结合分析.可归纳为以下主要4点:①绘制诸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图;②分析所有冲突;③研制减缓冲突和与利益相关者合作的方法;④把这些内容综合到一个系统之下,以便进行自然资源管理.在瑞典东、西海岸已经开展了一些资源利用冲突的范例研究,包括沿岸渔业、贻贝养殖、海岸带规划及具体的冲突,例如种群保护(海豹)和沿岸渔业之间冲突.研究人员既作为专家也作为冲突当事方参与.在冲突研究中,科学家作为利益相关者其作用值得特别注意.冲突管理不仅是为了解决目前的冲突,而且还作为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其中可开展知识转让;建立制度;科学、政治和行政等部门共同学习;以及科学家和资源用户之间合作.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态空间冲突分析与系统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适应国土空间整合理论方法的迫切需求,建立由冲突源、冲突区、冲突影响组成的城市生态空间冲突分析框架,其案例应用表明:城市生态空间的社会经济第一冲突源并不突出,政策驱动力构成首要冲突源;城市汇水区渗透性能下降,产流增加,汇流速度加快,形成上游高地型、中下游沿岸型、下游低洼型及沿山型等4种冲突类型,采用城市雨洪模型(SWMM)辨识出4种内涝区及分布类型;针对冲突源、空间优化核心和末端排水建立城市生态空间系统优化目标体系,重点提出“点线面”结合的空间优化核心路径。研究为国土空间整合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并涵盖国际雨洪管理演替过程,有助于对当前大规模土地开发转型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本土认识。  相似文献   

6.
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能够合理引导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控制其无序蔓延。论文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贵溪市为研究区,从空间适宜性评价、人口承载力、城市规模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简称“两规”)衔接等方面探索有效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空间适宜性评价综合考虑自然、空间可达性和生态条件,运用聚类分析法确定区域内不宜作为开发建设的生态底线区域和适宜建设开发区域的高低等级,以此确定城市开发边界的发展方向。通过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研究区2020年人口总量,并基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验证当地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总量,同时确定城市规模和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以空间适宜性评价、人口承载力、城市规模预测、两规衔接和空间形态控制等方法倒逼缩减建设用地,从而划定城市发展的刚性和弹性增长边界。  相似文献   

7.
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其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土地用途冲突、促进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在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但面对土地利用急剧变化、土地管理效率低下及生态系统退化等现实问题,传统的以“数量—空间耦合”为核心的优化配置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与此同时,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将直接影响并作用于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协调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立足和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与重点区域发展(长三角及沿海地区),以保障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目标为导向,围绕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耕地利用格局优化、耕地集约利用转型、耕地保护与利用规划、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国土整治与农用地管理、土地利用制度创新、土地经济政策优化等特色研究领域,充分发挥地理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优势,为国家土地资源优化与可持续利用的学科发展和制度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综上,通过系统梳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中国土地资源配置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在回顾南京大学学术贡献的基础上提出粮食安全视角下的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试图为可持续土地利用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彭晓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1):2856-2866
为解决国土空间面临的城市蔓延、乡村空心化、环境退化等系统性问题,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整合出于各部门利益最大化制定的、时常是相互冲突的规划方案,实现“多规合一”。基于安全格局理论提出协调规划冲突的途径,包括:(1)在认识层面,将国土空间规划视为理性过程,利用最小—最大约束途径制定可辩护的规划方案,通过空间博弈协调对有限土地的竞争、寻求各方均可接受的结果;(2)在操作层面,首先识别作为保障自身目标、协调各方利益依据的安全格局,然后据此对空间用途进行谈判。实践中需要建立协调规划冲突的制度机制,并在多方博弈中优先考虑处于劣势的生态和自然资产,通过建立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基础设施提供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再造秀美河山。  相似文献   

9.
环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涉及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利益,各利益主体之间必然会有冲突,同时各主体内部也存在个体与集体的利益冲突,本文通过对于冲突问题的理论分析与思考,提出在环境规划中通过引入冲突解决机制,信息公开化和公众参与策略是解决环境冲突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住房价格的中介作用,构建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选取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发育比较完善的111个资源型城市,基于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分类型检验资源型城市住房价格对土地财政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显著正向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和住房价格,但是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性。再生型城市的影响系数最大,成熟型城市的影响系数最小。这种差异性与城市的资源保障能力相关。(2)资源型城市总体和成熟型城市住房价格对土地财政影响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而再生型城市、成长型城市和衰退型城市住房价格对土地财政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粤港澳大湾区典型城市遗留地块土壤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识别各类工业企业搬迁遗留地块的环境风险等级,可实现差异化的环境管理,在保障人居环境安全的同时,提高地块开发效率,纾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某典型城市2013—2018年开展调查的93个遗留地块的土壤污染风险、污染程度、污染类型及分布特征,探讨行业类型对地块土壤污染风险及污染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城市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等3个行业的污染地块占比超过85%,单位面积污染量(污染地块每平方米调查面积的污染土方量)超过0.32 m3,污染负荷指数大于0.5,为土壤高污染风险行业;其中,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加工业地块表现为无机污染,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地块主要表现为有机污染,主要污染物为苯系物、石油烃和多环芳烃,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地块主要表现为复合污染,主要污染物为多环芳烃、铅、砷、镍、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商务服务业、纺织业、文教及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农业和畜牧业等7个行业类型为土壤低污染风险行业.该市污染地块以复合污染为主,污染物类型主要为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和有机污染物,其中,砷和多环芳烃在污染地块中的出现频率最高,均接近50.0%.因此,遗留地块的土壤污染风险、污染特征与其区域特点、历史行业类型密切相关,在对关闭搬迁遗留污染地块进行环境调查和环境监管中,进一步对不同类型行业进行区别化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Brownfields are often not economically competitive for regeneration compared with greenfield sites without public intervention.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barriers present at the site frequently hinder returning brownfields to beneficial use. The European Union and its member states provide different public incentives to make brownfield regeneration more attractive but rarely consider their sustainability. Deciding how to regenerate brownfields should involve more than redeveloping the site to meet regulations or to meet a predetermined site use. Member states, policy makers, land owners and developers need to understand all aspects of brownfield regeneration and how sustainability issues need to be paramount in choosing alternative site use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xisting incentives on a European Union level, in Germany, the UK, and France; it discusses the effects and gaps; and makes suggestions for more effective instruments for the promotion of sustainable brownfield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中水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污水处理工艺,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在景观水处理中采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对污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回用,可以完美地将“中水处理”和“水景绿化”结合在一起。本文即是以上水湾东湖山领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为例,对人工湿地处理景观水的工艺流程、工艺特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对人工湿地在处理景观水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棕色区域"问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带来的环境问题.一些国家逐渐开始应对.棕色区域问题涉及到各种因素,如法律,税收,财产权,土地开发等多种因素,所以是一个复杂的,较难解决的问题.以起步较早的美国为例,以联邦立法为重心,论述了美国在"棕色区域"治理中的政策和法律制度,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以期对这个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棕色区域问题实质上是土壤污染的治理问题,这对中国缺位的土壤污染立法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之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搬离老城区,如何实现工业搬迁场地的安全再利用已成为制约土地资源再利用的关键因素。以泰安市某个工业搬迁场地为例,以北京市《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 11/T 656-2009)中通用土壤筛选值为评价标准,通过对场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调查与监测,对该场地能否再利用进行适宜性评价,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安全再利用,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美国“棕色区域”的治理法律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色区域”问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带来的环境问题。一些国家逐渐开始应对。棕色区域问题涉及到各种因素,如法律,税收,财产权,土地开发等多种因素,所以是一个复杂的,较难解决的问题。以起步较早的美国为例,以联邦立法为重心,论述了美国在“棕色区域”治理中的政策和法律制度,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以期对这个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棕色区域问题实质上是土壤污染的治理问题,这对中国缺位的土壤污染立法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POPs污染场地土壤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文章以常州市某化工厂为例,介绍了POPs污染场地的健康风险评价,分别对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假设下土壤的3条暴露途径进行估算,重点考虑了儿童对污染土壤的敏感性,用年龄修正因子计算居民的致癌风险。结果表明两种假设下氯丹和灭蚁灵的致癌风险都超过了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在部分高暴露点甚至超过了目标风险值的100倍,需要对场地进行修复。各暴露途径对健康风险的贡献按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直接摄入土壤﹥皮肤接触﹥呼吸摄入。文章还根据健康风险评价的公式反推出适合本污染场地的土壤初级修复目标分别为:氯丹5.2mg/kg、灭蚁灵7.4×10-1mg/kg(工业用地);氯丹1.6mg/kg、灭蚁灵2.7×10-1mg/kg(居住用地)。  相似文献   

18.
城市废弃工矿区土地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 《能源环境保护》2011,25(3):5-12,16
加快城市废弃工矿区土地再利用,已成为发展矿区循环经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效途径之一。在对城市废弃工矿区土地再利用的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城市废弃工矿区土地再利用理论和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探索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治理对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格局、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低效工业用地治理复杂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建构“情境—结构—行为—结果”分析框架,以超大城市上海市为例,采用扎根分析方法,揭示减量化过程和运行机理。结果显示:(1)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具有规划限制性、公共利益性和乡村嵌入性特征,由外部环境、用地效益、主体角色和减量化治理共同构成“外缘—内核”式的复杂适应系统。(2)建设用地“天花板”刚性约束下的宏观资源—环境—发展压力与微观用地效益是减量化的外部情境;内源性主体治理能力不足与外源性主体基于公共利益主动介入共同构成基于价值共享的治理结构;刚性政策、激励政策和支持政策形成了“三元互补”系统推动了集体行动;结果则呈现出城市高质量发展与资源再配置的协调,而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解决减量化短期压力将成为持续开展减量化的重点与难点。研究结果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开展低效工业用地治理提供经验和案例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The growing water stress both in terms of water scarcity and quality deterioration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reclaimed water as a new water resource use. This paper reviewed wastewater reuse practices in China, an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expanding reclaimed water use were analyzed. Rapid urbaniza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of water demand and wastewater discharge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wastewater reuse. The vast amount of wastewater discharge and low reclaimed water production mean that wastewater reuse still has a great potential in China. Many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successful reclamation technologies als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wastewater reuse. In addition, the overall strategy in China is also encouraging for wastewater reuse. In the beginning stage of wastewater reclamation and reuse, there are many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expand wastewater reuse in China including slow pace in adopting urban wastewater reuse programs,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framework and guidelines for wastewater reuse programs, incoherent water quality requirements, the limited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reclaimed water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public awareness and cooperation among stakehol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