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全国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分析2015—2020年昌吉市O3-8h污染状况.结果表明:2015—2020年昌吉市O3-8h和O3-8h-90% 平均浓度为74、113μg/m3,整体呈上升趋势,相比2015年,2020年O3-8h和O3-8h-90% 浓度升高了19、27μg/m3,近4 a来昌吉市O3-8h-90%...  相似文献   

2.
对2018—2020年春季江苏省臭氧(O3)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ρ(O3)均超过二级标准限值,分别超出5.6%,11.3%和8.8%,沿江区域ρ(O3)略高于苏北区域;ρ(O3-1 h)日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呈逐年上升趋势,非污染日苏北区域ρ(O3-1 h)均高于沿江区域,主要时间段体现在夜间至次日早...  相似文献   

3.
2018年夏季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开始前,中国监测总站对山东、江苏2个省份19个城市共计85个国控站点开展O3专项质控工作。结果表明,保障区域O3监测数据低、中、高浓度点相对误差变异系数分别为4. 7%、4. 3%和4. 8%,95%预测区间分别为[-7. 4%,9. 0%]、[-6. 9%,8. 3%]和[-8. 0%,8. 4%]。与之相比,2018年全国范围内开展外部比对的1 346个国控站点O3监测数据低、中、高浓度点相对误差变异系数分别为7. 4%、6. 5%和6. 2%,95%预测区间分别为[-13. 1%,15. 4%]、[-11. 7%,13. 2%]和[-11. 6%,12. 2%]。通过专项质控工作,保障区域O3监测数据质量明显提升,能够为夏季重大活动保障提供更为准确、可比的O3监测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太湖流域近地表主要温室气体本底浓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3年1月-2005年6月太湖流域近地表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本底浓度的监测资料,研究了该流域近地表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观测时段内,该流域近地表大气CO2浓度呈上升趋势;CH4浓度呈逐年递减趋势;N2O浓度呈先减后增趋势.3种气体主要与人类活动、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发展有关,CO2浓度的季节变化明显,冬春季高,夏秋季低,最高值在12月,最低值在8月;CH4浓度由春至夏升高,由夏至秋至冬递减,最高值在7月,最低值在2月;N2O浓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它们主要受源汇强度变化影响.CO2浓度的日变化基本呈双峰态,是源汇强度变化和边界层稳定程度相互作用的原因,CH4浓度无明显日变化规律,N2O浓度日变化中的最高值总体呈现是夏、秋、春至冬逐渐延迟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3-2019年沈阳地区11个国控监测站近地层臭氧(O3)浓度监测数据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沈阳地区O3污染日的O3浓度时空分布规律,并对造成O3污染日的天气系统进行了主观分型.结果表明:自2013年以来,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逐年增加,2017年达到研究期内的最高值,但2018-2019年略有下降.O3...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中心城区臭氧污染水平和变化状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上海市虹口监测点2002年O3的连续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该点代表的区域范围内O3的污染水平、变化情况,以及O3与NO、NOx和CO的关系。指出该点O3的污染水平是冬季最低,秋季最高,5月至10月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11月至4月,低质量浓度时段在早晨,高质量浓度时段在中午至午后;O3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和上升速率是5月至10月比11月至4月大;O3的产生主要取决于NOx中NO转换成NO2的程度,而CO也同NO一样,当O3质量浓度在中午至午后较高时,CO质量浓度也不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臭氧污染快速来源解析方法,提高解析结果的时空分辨率,以2017、2018年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实践为契机,利用CAMx-OSAT模型的污染源识别与追踪技术,预测解析未来时段特别是污染期间不同区域、行业的排放源对目标站点O3浓度的贡献量和贡献率。结果显示:模拟的春、夏季2个时段青岛市的O3来源主要为工业、电厂、交通、生活源,2个时段的模拟结果本地和外来源中工业源的贡献分别占62. 0%和65. 0%,交通源分别占24. 5%和16. 0%,生活源分别占8. 4%和8. 0%,电厂源分别占5. 0%和11. 0%,O3高浓度污染时,工业源的贡献上升明显,青岛市的O3浓度外来源的贡献约占40%~80%。该数值模型O3来源解析及预测方法已成功用于青岛市的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及应急管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峰会)期间长三角区域臭氧(O3)变化特征,评估管控措施对O3浓度的影响,利用2016年8月10日至9月20日杭州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数据以及排放清单数据,分析了O3和NO2浓度及气象条件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不同管控区域不同保障时期O3浓度的时空变化和O3敏感控制区的改变。结果表明:峰会保障期间对于一次排放污染物和细颗粒物的管控措施效果明显,但核心区的O3质量浓度高于严控区和管控区,分别高出11. 2、9. 2μg/m^3。日间的NOx管控导致O3日变化幅度增高接近50μg/m^3。在峰会保障期间,卫星数据和站点观测结果显示核心区O3由VOCs控制区转为NOx-VOCs协同控制区,整个长三角区域的O3生成对于NOx排放量更为敏感。管控措施越强,核心区的O3生成对于NOx排放越敏感,且O3浓度与NOx浓度的相关性越强。对NOx和VOCs的协同控制降低排放,是关系O3浓度管控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试点城市O3浓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利用2009年O3试点城市的03监测数据,分析了北京、天津、上海、青岛、沈阳和广东的03浓度变化特征,统计了年超标情况,并结合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其对0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城市各点位间03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因点位类型不同,浓度存在差异;O3浓度呈单峰型日变化,在13:00-15:00出现最大值,6:00-7:00出现最小值;O3超标主要集中在4-8月份,广州和北京超标现象较多;O3浓度受温度、降水、风速和风向等气象要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区域臭氧污染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4  
为研究京津冀区域的臭氧(O_3)污染情况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对2013—2015年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80个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5年,京津冀区域O_3污染状况整体呈加重趋势,其中2014年污染状况最为严重。13个城市中O_3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为北京和衡水,连续3年均超标,且处于上升态势中。区域内不同城市O_3污染趋势并不相同。京津冀区域O_3浓度变化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末和夏季的O_3污染最严重。O_3-8 h(臭氧日最大8 h均值)年均值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京中北部、承德和衡水等,2013—2015年第90百分位O_3-8 h的高值区均集中分布在北京。O_3的浓度峰值时间要晚于NOx2~5 h。O_3在春、夏季呈单峰分布,白天15:00左右出现最大值,在秋、冬季浓度较低,全天波动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