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带运输机在工业企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安全防护装置和设施不全以及操作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常常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为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现将主要安全措施作一介绍。一、皮带滚筒、托辊清扫的安全措施在皮带运送物料过程中,由于下料不匀或装料太多,往往容易使物料散落在皮带尾轮和托辊上,当清扫装置不灵时,就会引起物料粘结滚筒或托辊,使滚筒或托辊直径大小不一,皮带松紧不匀,因而容易造成皮带  相似文献   

2.
皮带运输机伤害事故的预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冶金企业皮带运输机在生产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探讨了事故发生的规律,从管理、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施倚 《劳动保护》2014,(1):125-125
<正>主持人:我们是从事火力发电的企业,工作中需用皮带运输机来输送燃煤,请问:如何预防皮带运输机对人身的伤害?包头崔晓敏崔晓敏先生:在火力发电中,需用皮带运输机输送燃煤,而且用煤量较大,必须预防对人身造成伤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皮带运输机驱动装置、联轴节、传动滚筒、尾部滚筒等处都要装设防护罩或防护栏杆。需要跨越皮带的通道要设桥梯。2.工作人员衣着要规范:袖口、裤脚、衣襟要扎紧,长发必须盘入安全帽内。3.开车前,司机要检查皮带上和机头、机尾附近,确实无人后方可发开车信号,启动时先点动试车,  相似文献   

4.
生产企业员工的情绪状态不佳会导致其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对现场危险源缺乏辨识及认知能力,对现场危险源控制不适宜,容易引发人身伤害事故. 1 困惑恐慌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运行,人力资源市场化随之而来,微利时代莅临,员工承担着相应的工作及生活压力,对未来职业生涯会出现困惑恐慌,这种困惑恐慌的情绪对安全工作极为不利,往往导致在现场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对安全监管有抵触情绪,对安全工作有松懈心态,对安全工作有差不多的应付想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田企业的不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将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为了更大的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对设备的参数调节也是油田员工日常主要工作,这也加大了机械伤害事故发生的概率。机械伤害事故是人们在操作或使用机械过程中,因机械故障或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等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发  相似文献   

6.
直接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我们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中就可以找到人身伤害事故的多种致因。 例如冲床切断手指的事故,可能是一种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即把手放在了模具下面,也可能是一种不安全条件造成的,即操作部位无防护装置。从这一点出发进行分析,下列几方面如存在问题,即可导致事故。  相似文献   

7.
笔者通过分析近年来大量的人身伤害事故案例发现,大部分涉事人员的作业内容都是日常流程作业。他们熟悉作业场所、周边设备设施。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人身伤害事故并非主要由偶然性的外因造成,其深层原因是作业人员安全风险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金属压延企业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对金属压延企业机械伤害事故进行分析,发现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为机械设备轴承等转动部位有人的身体被卷入的风险,冲床冲压部位有撞伤和压伤的危险,机械设备捶打、切割等部位有撞挤和剪切的危险等。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本质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等安全措施能有效减少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日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推行,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实施,使本已比较健全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更加成熟。但翻阅近几期的电力安全通报,我们发现,就在一些安全明生产达标企业甚至获得了国家一流企业荣誉的发供电单位中,还是不时发生了一些由于人员违章作业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或设备损坏事故。  相似文献   

10.
某木材加工企业安全评价中的危险因素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加工生产中危险有害因素较多,发生人员伤害事故的风险比较高. 用安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以某木材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对造成人员伤害的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导致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了分析,为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胶带打滑是胶带运输机的常见故障,不仅影响正常生产,还常常引起压料、堵料,烧毁电机,磨断胶带以及人身伤亡事故。为了监视胶带运输机的工作状况,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开发研制了磁力式皮带打滑检测器。该检测器是集机电为一体的无源安全检测器,能准确检测胶带的运行速度,当胶带速度低于正常值(设定值)时,检测器便发出信号,告知值班人员及时处理,避免胶带  相似文献   

12.
某石油化工企业一名员工,在去年设备春检时,为图省事没系安全带就爬上5米高的罐顶检修液位计,险些造成人身伤害事故。事后,这名员工说":当时我只想到自己年轻,身体灵活,就没想过系安全带。我以后登高作业一定要系好安全带。"现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检时期,不少企业已经开始了规模较大的春季设备检修工作。笔者认为,在设备检修期间,石油一线企业要对安全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强化参检人员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人主要是通过手部进行作业,手部伤害是人员伤害事故的重要表现。如果手部伤害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必然是安全管理工作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反之,如果手部伤害事故数量很多,其他人身伤害事故也会增加。各现场作业企业应结合各自作业特点,开展"手部防护"活动,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达到减  相似文献   

14.
事故和费用     
一、事故的种类事故 ,就是造成死亡、职业相关病症、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不期望事件。事故根据其伤害的对象不同 ,可分为两类 :1.职业伤害事故造成人员死亡、职业相关病症、伤害的不期望事件被称为职业伤害事故。其中主要是 :骨折 ,外伤 ,烧伤 ,急性中毒 ,窒息 ,电伤害 ,辐射伤害 ,等等。职业伤害事故还包括上下班事故和导致职业相关病症的事件。上下班事故 :上、下班途中发生而导致死亡或人身伤害的事故。“职业相关病症”(workrelatedillhealth)由“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拓…  相似文献   

15.
安全呼叫确认制就是有些企业的职工在作业前和作业中,为避免发生伤害事故,通过呼叫的形式,使作业人员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对安全状况加以确认达到保障安全的目的。在生产过程中,有些工作(特别是两人以上同时进行一项工作)必须通过安全呼叫才能确保安全。否则,易发生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下面笔者介绍的几起事故案例,都是因为忽视安全呼叫确认工作造成的。案例一:某厂检修设备完毕时,工段长安排人员把检修平台上的废旧备件搬运到车间一个角落。为了节省时间,工人们在平台上下分为两组搬运。在搬运过程中,由于上。下部人员没有…  相似文献   

16.
班组是企业构成的最基本单元。班组员工比其他人更多地接触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是企业各类事故的主要发生群体。因而,开展“以人为本、规范作业行为”的班组安全管理是有效控制事故的关键。经对我公司93人次人身伤害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以下4类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1.未确认行走路线是否安全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的8.5%,一般为重伤以上事故;2.未确认上级的指令出现误操作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的6.5%,一般为重伤以上事故或设备事故;3.未确认操作对象及环境是否安全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企改制的不断深化,安全管理显现出许多薄弱环节,尤其是在能源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生的重特大事故,不断给安全生产发出了黄牌警告.近年来,多种因素导致员工"三违",造成恶性事故不断,其原因是由于企业缺乏安全文化氛围和员工缺乏必要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盲目蛮干导致事故高发.因此,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可以进一步促进和提高员工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本文阐述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意义,并针对石化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安全执行偏离有直接的关系,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执行能力是控制伤害事故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过程中,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  相似文献   

19.
问:如何防止电机车架空线触电事故? 答:电机车架空线是裸露的,井下人员稍不留意就会触电。因此,乘人车场应有充足的照明,架空线要设分段开关,人员上、下车之前要断开电车架线电源。工人在巷内行走,不得把长金属工具扛在肩上,以免碰撞电车架线。在巷道中修理支架、修理安装管线时,应切断该段架线电源或采取其它措施。车在行进中,人员不得扒车、跳车,以免摔轧或触电。 问: 怎样防止皮带运输机造成人身事故? 答:皮带运输机造成的常见的人身事故有:传动部份铰伤;跨越、乘座皮带机拉伤摔伤;运转时检修,注油,用工具拨正皮带,用手拨弄托辊被绞等。 …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安全管理人员,我们应该清楚,安全只是正确工作方式的结果,各业务环节的工作方式正确了,其结果就是安全。由于各专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某些环节出现了偏差,导致问题产生,因为这些问题会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就被称为"安全问题",但笔者认为,这些问题都不叫安全的问题,是各专业系统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