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通过对北京市通州污灌区土壤现状调查与蔬菜重金属污染监测,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及污灌区污染历史,分析对比该区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本次监测通州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限量。对照土壤中的重金属Cu、Pb、Cr、Cd和As均达到土壤一级标准。凉水河两岸和通惠北干渠中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对照土壤,说明污灌区污水灌溉已使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与二十世纪70年代末监测结果相比,土壤中多数重金属含量处于上升趋势。污灌区蔬菜重金属含量监测结果表明,其含量水平均达到食品卫生标准,说明污灌区蔬菜尚未受到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2.
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的危害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由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淮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1993年至1997年造反某污灌区中0.667hm^2的蔬菜田及其邻近的某一地下水灌区中0.667hm^2的蔬菜田按梅花布点法分别布设8个测点,对其土壤中的总镉、总汞、总砷、总铬和总锅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藻区5年来综合污染指数变化不大,污染等级属安全级,说明该灌区没有受到重金属污染,而污灌区的综合污染指数逐年增高,1995年  相似文献   

3.
张掖市某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张掖市某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灌区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为轻度污染水平,污染因子与污灌水特征因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某灌区土壤中重金属镉污染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沈阳市郊某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镉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00年土壤中镉质量比为0.23 mg/kg~5.55 mg/kg,最高值超标17.5倍;平均值为2.02 mg/kg,属严重污染,污染程度仍处在停耕前水平;污灌区土壤镉含量与土壤深度有关,深度为16 cm~30 cm污染最重,51 cm~80 cm污染最轻.  相似文献   

5.
奎屯市北郊蔬菜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奎屯市北郊污灌区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分析表明,所调查的污灌菜地土壤中铅、锌、镉、砷和汞均未超标,部分地块铜超标,说明多年来因工业废水的浇灌,已造成铜对局部区域土壤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市米东污灌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米东污灌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监测分析,利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对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米东污灌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别为Cd(0.12±0.06)mg/kg,Cu(40.43±5.30)mg/kg,Zn(78.38±11.04)mg/kg,Pb(11.66±11.79)mg/kg,Ni(20.24±8.05)mg/kg,Cr(75.81±8.05)mg/kg。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为标准评价,各元素的污染指数排序为Cu>Ni>Cr>Zn>Cd>Pb,综合污染指数为0.337,污染程度为安全。以食用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为标准评价,各元素的污染指数排序为Cu>Ni>Cr>Zn>Cd>Pb,综合污染指数为0.343,污染程度为安全。表明米东污灌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尚能达到食用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Pb、Cu、Zn的平均含量超过乌鲁木齐市土壤背景值,这说明污灌区土壤重金属Pb、Cu、Zn近年来已有所累积,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7.
污灌区土壤评价依据 对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国内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采集一定数量的未污染地区的土壤样品,分析所要评价毒物的含量作为背景值,並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由于背景区常常选在远离污灌区的农田,以至所获得土壤背景水平往往不能反映区域性的环境特征。例如重金属在土壤中分布形态不同,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土壤质地中的含量有着很大差异。所以,进行环境评价和预测时,需要考虑背景值在各区域范围内的分异规律问题。  相似文献   

8.
沈抚灌区上游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沈抚灌区是我国最大的石油类污灌区,文章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方法对灌区上游土壤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含量在787~24570μg/kg,明显高于清水灌溉土壤。  相似文献   

9.
张掖地区造纸厂废水灌溉区域微型生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造纸废水流经灌区不同点进行微型生物监测 ,从微型生物的指示性角度出发 ,来说明造纸废水水质污染状况。通过监测得知 ,废水灌区微型生物共有 3 8种。其中藻类 1 0种 ,原生动物 2 8种。 3 8种微型生物均属多污性、α-中污性或 β-中污性种类 ,说明造纸废水治理效果较差且对灌区农作物及生态污染较严重。如何解决废水污染及灌区对废水的依赖性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城市中没有使用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如何?有害重金属合景是否就是我们所认为的背景使水平呢?对此,笔者在1987~1989年间对北京市区的主要农副业产基地之一,城区近郊的西郊非污水灌区(下称西郊清灌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并将其调查结果与北京平原区土壤背景值和北京污灌  相似文献   

11.
通过污灌对土壤,农作物,地下水污染调查试验及试验论证,预测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污水资源化后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污灌土壤中氨氮转化及其转化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污灌土壤中的氨氮转化及其转化速率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污灌进入土壤中的氨氮迅速转化为硝酸盐氮和气态氮。其转化速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气温、土壤pH值和土壤通气条件。例如在气温19~35℃、土壤pH值8.2~8.6和土壤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氨氮在3天内转化80%;14天内转化98%。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重金属有效态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以重金属全量为依据,而评价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时主要考虑农产品安全从而保障人体健康,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量则取决于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在阐述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定义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土壤中重金属全量和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概括了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以期提出建立以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为基础、结合土壤重金属全量及作物中吸收的重金属含量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分析和评价典型涉污企业周边土壤环境质量,对于加强企业用地环境风险管控,实施土壤重金属污染精准防控,进一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18类典型涉污企业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对475家企业周边的2 017个监测样点进行土壤重金属Cd、As、Pb、Hg、Cr、Cu、Zn和Ni元素含量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Hakanson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典型涉污企业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以Cd、Pb和As元素为主,各元素含量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样品比例为9.82%~31.0%,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的样品比例为4.46%~13.1%,其次是Zn、Cu、Hg和Ni,Cr无明显污染;主要污染元素Cd、Pb、As、Zn和Cu来自相同污染源且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2)、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N77)等行业企业周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2)等行业企业周边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等级较高,中等风险及以上比例分别为76.0%、53.0%和54.1%。可见,典型涉污企业周边土壤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9)等采矿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C31)等制造业等,污染程度高,潜在生态风险大,需要加强监测和管控。  相似文献   

15.
污灌农田土壤镉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沈阳郊区某河沿岸部分乡镇的污灌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全镉含量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土壤镉污染状况,并探讨了该河沿岸土壤中镉的沿程分布特征、横向分布特征和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农田土壤重金属镉含量范围为0.15~8.23mg/kg,均值为1.75mg/kg.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对土壤中的全镉含量进行评价,平均镉污染指数为5.95,为重度污染;用土壤背景值标准评价,平均镉污染指数为5.95,超过当地背景值水平8.39倍,污灌已造成该地区重金属镉污染,且污染程度十分严重.该河渠从上游到下游,沿岸土壤镉含量呈降低趋势;横向分布上,距离该河渠越远,镉含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垂向分布上,表层土壤镉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机理上研究中式烹饪的产污规律,本文引入“单元操作”对中式烹饪进行产污解析.中式烹饪的典型过程可以总结为开放容器中的小尺寸颗粒食品与液体混合加热过程,食品成熟是烹饪中温度一时间积累的结果.建立温度一时间的产污响应模型,同时利用“等效点”理论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热处理过程产污当量的估算问题.这对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制定食品加工过程产污系数和优化烹饪工艺降低污染负荷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温榆河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6年10月对北京市温榆河12个采样点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调查,并设立十三陵水库为对照点.结果表明,温榆河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有三大类组成:水栖寡毛类、水生昆虫幼虫和软体动物等13种,水栖寡毛类中的颤蚓科种类和水生昆虫中的羽摇蚊幼虫为优势种,这些均为耐污种类,耐污染指数都在5以上,平均耐污值为8.底栖动物数量也很高,说明温榆河水体受有机污粢较为严重.通过1HB指数评价结果,认为对照点水质为一般水体,温榆河为污染水体到严重污染水体.  相似文献   

18.
污灌对农作物含汞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多年调查研究,取有代表性污灌区6个,样点40个,采集水、土、作物样品442个,通过大量的细致的分析工作,得出的结论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乌鲁木齐市郊安宁渠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慧玲 《干旱环境监测》2003,17(2):117-119,122
对乌鲁木齐产莱区安宁渠区的表层土壤及地表下40cm土壤中重金屑Cd、Hg、As、Pb、Cr进行了分析和测定,并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安宁渠区土壤大部分为轻污染,但个别点已达重度污染,地表的污染较地表下40cm土壤为重。污染为外源性污染,与垃圾肥料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修复灌区内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降低六氯环己烷对土壤环境的危害,对内蒙古某灌域表层土壤进行采样,利用气相色谱测定50个土壤样品中六氯环己烷及其异构体的含量,并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确定表层土壤中六氯环己烷的分布状况。样本中六氯环己烷的检出率为96%,各样本中六氯环己烷的浓度范围为未检出~23.0 ng/g,平均浓度为4.4 ng/g。4种异构体含量平均值顺序为γ-六氯环己烷>δ-六氯环己烷>β-六氯环己烷>α-六氯环己烷。灌域东北部和西南部残留浓度较高,并由这2个方向向中部地区逐渐递减,表层土壤中的六氯环己烷分布受土壤黏粒量、不同种植种类和灌溉水源的影响较大。虽受人类耕作的影响,但表层土壤中的六氯环己烷污染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